第211章 王

  東北地區,大概位於山海關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外興安嶺以南,麵積大約是250萬平方公裏。這裏按照地理環境可以分為遼東、遼西和黑龍江流域三部分。遼東適合農業生產,是古代中央王朝羈縻東北的據點;黑龍江地區緯度高,氣候嚴寒,在古代不適合農業生產,古代中央王朝一般都無法深入該地區管理;遼西地區,處於遊牧地區和農耕地區過渡地帶,但是古代主要是遊牧民族聚居地,如漢代的烏桓、唐代的契丹、明朝的兀良哈三部等,古代一般對這裏的民族推行羈縻管理。


  ?

  唐朝後期的東北局勢


  明朝建立後,基本沿襲古代中央王朝對東北的管理模式:在遼東建立據點,羈縻管理遼西、朝鮮和黑龍江流域。需要注意的是,明朝並未在遼東設置民政機構的布政使司、府、州等,而隻有遼東都司等軍事機構,這對於秦漢在此設立郡縣管理來說相對退步了。不過明朝對遼東的控製一直很強,直到明朝末期才完全丟失。遼西地區,生活著蒙古的兀良哈三部,洪武和永樂時期都冊封過“兀良哈三衛”,但是三部時叛時降,十分不穩定。永樂之後,就基本投入了蒙古本部。黑龍江流域,永樂時期設立了奴兒幹都司。但是該都司在1434年就撤銷了。明朝雖然在女真族地區冊封了大量的衛所,但在奴兒幹都司撤銷之後,這些衛所就是名存實亡了。從明英宗開始,明朝和女真族就處於戰爭的狀態,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


  ?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根據地,清朝對東北的控製顯然是強於明朝的。清朝200多年,各地都可能會出現叛亂,就是東北不會。清朝前期,對東北的管理總體上還保留入關前的體製。如將盛京作為東北的首府,保留戶、禮、刑、工、兵五部;推行八旗編製,全國最精銳的八旗軍隊駐紮在這裏;此後,又建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大將軍,總管東北防務,將軍之下,又設立副都統、協領、佐領、防禦、驍騎校各官管理各地旗民。在遼東一帶,清朝還設立遼陽府等行政機構管理漢族事物。


  ?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東北大量的八旗軍隊被調往內地對付英法聯軍和太平軍,導致東北防務空虛。俄羅斯在1858年和1860年占據了東北100萬平方公裏土地。清朝此後,放開了移民禁令,使得大量的流民湧入東北,東北人口迅速增加。清朝末期,正式在東北地區設立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清朝後期雖然失去了東北100萬平方公裏,但是依然強於明朝1434年後的200年龜縮於遼東的局麵。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也隻有金國和清朝對黑龍江管理不是羈縻的。


  ?

  二,對蒙古的控製

  蒙古高原,可以根據陰山和戈壁分為漠北和漠南兩部分。漠南地區的河套平原,適合農耕地區,是古代中央王朝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前沿陣地。而漠北地區,完全不適合農業生產,中央王朝無法長期占據。從戰國以來,中央王朝都是占據河套平原,憑借陰山的險要地形,修建長城抵禦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的進攻。明朝時期,蒙古退回大漠。朱元璋通過幾次北伐占據了河套平原,這裏就成為了明朝抵禦瓦剌、韃靼的陣地。然而在嘉靖年間,河套平原就被漠南蒙古占據,蒙古軍隊經常進入大同,使得明朝無可奈何。


  ?

  清朝由於具有遊牧民族的特征,因此能夠對蒙古進行了最為鞏固的控製。明朝末期,漠南蒙古強盛,林丹汗占據“東起遼東,西到洮河”的廣大地區,力量強盛。不過經過皇太極三次西征,使得漠南蒙古各部紛紛投靠後金。1635年,皇太極得到了蒙古國傳國玉璽,成為了蒙古大汗,宣告內蒙古也納入了清朝版圖。清朝對內蒙古的控製十分強:在軍事上,設立綏遠將軍府,並且在密雲、山海關、察哈爾、熱河、綏遠一線駐軍;在政治上,推行滿蒙聯姻;在文化上,大規模推行黃教(藏傳佛教),弱化蒙古族的善戰、尚武的習俗。


  ?

  此外,漠北喀爾喀蒙古在皇太極繼位為蒙古大汗後就宣布臣服於清朝。不過,這種臣服基本是名義上的,類似於兀良哈三部臣服於明朝一樣。到了康熙時期三征葛爾丹,在漠北地區建立了實質上的統治,外蒙古才納入了清朝的版圖。清朝在外蒙古設置烏裏雅蘇台將軍府,對喀爾喀四部進行軍事控製。在行政上,乾隆設立科布多、唐努烏梁海、庫倫辦事大臣等管理外蒙古的民政;另外,清朝在這裏還有內閣、戶部、兵部、理藩院四大衙門。曾經唐朝在此設立的瀚海、單於都護府隻是軍事機構,都護府之下的各都督府又是冊封給了突厥等族。而清朝不僅有層層的軍事機構,還有行政體係,可見清朝對蒙古的管理達到了曆史最高水平。


  ?

  烏裏雅蘇台將軍轄地


  三,對青藏高原的管轄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是古代農耕民族難以到達的高寒之地。而位於青藏高原的羌族、吐蕃等民族卻可以輕鬆進入河西走廊,侵犯關中平原。在唐朝時期,吐蕃就一度攻陷了唐朝首都長安。古代中原王朝想要抵禦羌族的入侵,就必須要占據河湟穀地。河湟穀地是青藏高原海拔較低的地方,這裏水源充足,比較適合農業生產。從漢朝開始,就在西寧一帶設置軍事、行政機構,以抵禦青海的羌族。但是,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對於南部的西藏來說,那就是鞭長莫及了。


  ?

  吐蕃地圖

  蒙元時期,窩端的軍隊進入了青藏高原,吐蕃各部紛紛投向於蒙古。此後元朝又繼承了蒙古帝國在吐蕃的統治,從此青藏高原納入了中國版圖。元朝不僅在吐蕃駐紮軍隊,還進行了行政管理,如統計人口,征收賦稅等。而明朝建立後,沒有派遣一兵一卒駐紮於青藏高原,也沒有派遣大臣駐紮,隻是名義上冊封了一些高僧為烏斯藏都司、朵幹都司和西番諸衛的長官。而明朝實際上對西藏的地方政權也不甚了解。


  ?

  明朝時期的吐蕃


  清朝建立後,位於青藏高原的和碩特汗國大汗和宗教首領都表示臣服於清朝。清朝對固始汗、五世達賴、五世班禪都完成了冊封。這些都是類似於明朝的名義冊封,並未實現實際控製。1700年,康熙出兵攻打康定地區,將康區劃入了四川省,這個地區成為了現在的川西。1717年,準噶爾汗國派遣軍隊進入了青藏高原,滅和碩特汗國。隨後,清朝康熙皇帝命令清朝軍隊進入衛藏驅逐了準噶爾的軍隊,從而控製了整個青藏高原。


  ?

  康熙後期版圖

  1723年,和碩特部顧實汗之孫羅卜藏丹津在青海叛亂,被清軍平定。1724年,雍正在青海設置西寧辦事大臣。1728年,雍正又設置駐藏大臣。拉達克王國在明清之際卷入了和不丹、藏巴汗的戰爭,消耗了國力。當清朝進入西藏後,達拉克宣布臣服於清朝,其地納入《大清一統誌》。至此,西藏、青海和康區都全部納入了清朝的版圖。清朝在西藏駐紮有軍隊,甚至可以調動西藏的軍隊進攻廓爾喀(尼泊爾)等地。因此,清朝對青藏高原的控製也是古代史上最強的時期。


  ?

  四,對西域地區的控製


  西域地區,也就是玉門關、陽光以西,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的200萬平方公裏土地。這裏的環境適合遊牧,但是在綠洲地區也適合農業。這裏是古代遊牧民族遷徙的中轉站,也是中原王朝拉攏的地區。在漢朝時期,就在此設立西域都護府以控製西域各國,一起對付匈奴;在唐朝時期,在此設立安西、北庭都護府,以控製西突厥各部。不過,這些機構都是軍事機構,相當於現在的軍事基地,不具有民政功能。


  ?

  明朝時期,西域基本被東察合台汗國控製,而從哈密到嘉峪關一帶,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蒙古王公。明朝初期,這些王公臣服於明朝,明朝冊封為了關西七衛。不過,明朝並未實際上將關西納入版圖,而隻是視為勢力範圍,不駐紮軍隊,還推行朝貢貿易政策。因此,關西七部也是時叛時降,甚至和明朝為敵。到了嘉靖時期,察合台分裂而出的吐魯番汗國強盛,吞並了關西七部,明朝此後100年的勢力範圍就隻能退到嘉峪關以東了。


  ?

  明朝的西北


  明末清初,西域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漠西蒙古之一的衛拉特蒙古(瓦剌)遷徙到了準噶爾一帶,建立了起來了強大的準噶爾汗國。而南疆的東察合台汗國被葉爾羌汗國取代。1680年,準噶爾汗國又滅葉爾羌汗國,統一了西域。此後,葛爾丹不斷挑起和清朝的戰爭,最終被康熙擊敗。此後,策妄阿拉布坦又強占青藏高原,也被康熙擊敗。在關西地區,康熙設置了“關西七位”(注意,不是冊封),並且調集大量的軍隊駐紮於此,因此關西成為了清朝滅準噶爾的一個基地之一。康熙末年曾出兵進攻準噶爾本營,到達了烏魯木齊,可惜因為康熙的去世而撤兵。雍正繼續對準噶爾作戰,但是敗多勝少,雙方以杭愛山為界。乾隆時期,最終消滅了準噶爾汗國,並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亂,把西域納入了清朝版圖。


  ?

  清準戰爭

  此後,乾隆改西域為“新疆”,並且設置伊犁將軍府鎮守此地。清朝不僅在新疆駐紮軍隊,還進行了大規模的行政管理。如進行了空前的移民和屯田、建立官營商鋪、興辦學校和義塾等。到了清朝後期,俄羅斯占據西北的大片土地,阿古伯又入侵新疆。最終左宗棠收複了新疆,此後清朝在新疆設立了新疆省,實行了和內地一樣的管理體製。


  ?

  清朝新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明清兩國的朝貢貿易範圍來看兩國的疆域範圍。明朝實行了嚴格好的海禁政策,民間的海上貿易遭到了禁止,而陸上對他國的“互市”也遭到了嚴格的限製。明朝和烏斯藏、西番、關西七部、察合台、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女真各部都是推行朝貢貿易和嚴格限製的“互市”,這說明明朝也沒有把這些地區當做自己國家的一部分。而清朝則不限製這些地區和內地的民間貿易,並且不再進行朝貢,直接征收賦稅。清朝的朝貢貿易則針對西藏以外的尼泊爾,新疆之外的浩罕等國。這也說明了清朝的版圖遠遠大於明朝。


  ?

  478

  不喜歡


  準噶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