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443,南北統一

443,南北統一

  1912年——1913年 孫中山讓位臨時大總統與袁世凱。袁世凱重新統一南北方。


  有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其實對於袁世凱又何嚐不是?沒有袁世凱,就沒有新中國。袁世凱是中華民國成立的關鍵人物。袁世凱一手促成清帝退位、南北統一、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如果沒有袁世凱,中華民國別說結束滿清統治獲得政權,能不能存活下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袁世凱比孫中山更有資格做中華民國的國父。但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黨當權後尊孫中山為國父,給袁世凱一個“竊國大盜”的“諡號”。因為袁世凱曾一度複辟帝製,把共和製改成了君主立憲製。


  袁世凱在當時被譽為中國的拿破侖、中國的華盛頓。其實拿破侖也曾複辟帝製,但死後名聲卻沒有袁世凱這麽差。袁世凱死後,革命黨罵他,後來共產黨也罵他,一邊倒地罵他,罵得他狗血噴頭,一無是處。中國改革開放後,對袁世凱的看法開始趨於多元、趨於客觀、趨於中性。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承認袁世凱在中國近代所做的重要貢獻。一些人對袁世凱戊戌告密、刺殺宋教仁、簽訂二十一條等曆史真相進行澄清,對袁世凱稱帝的曆史背景、現實基礎進行客觀分析。


  袁世凱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以和平方式實現了清朝向中華民國的過渡,完整繼承了清朝的政權和版圖。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製度在袁世凱手上結束。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件事。


  清帝宣布退位之後,孫中山次日便宣布辭職,把臨時大總統的位子讓給了袁世凱。


  袁世凱在北京宣布就任民國大總統。


  原本按照約定,袁世凱應該去中華民國臨時首都南京就任大總統一職。南京臨時政府為此派出使團北上迎接袁世凱。但是就在使團到達北京的當天,北京爆發了兵變。北洋軍將領曹錕的部隊因為欠餉在北京城裏鬧事,大肆搶劫。北京秩序大亂。洋人和商人緊急呼籲袁世凱不要離開北京,擔心袁世凱一走北京大亂,天下大亂。袁世凱以此為借口提議遷都北京。南京臨時政府隻能同意。


  有人懷疑北京兵變是袁世凱一手策劃,目的是不去南京就職,不受南方革命黨控製。但是至今沒有證據證明袁世凱策劃了兵變。


  臨時政府在袁世凱宣誓就職的次日公布《臨時約法》。所謂臨時約法就是臨時憲法。


  臨時約法一共56條,例如:“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國務員於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


  中華民國的“人民”沒有階級區別,既沒有王公貴族一說,也沒有地主、資本家、工人、小資產階級、貧下中農一說,大家都是平等的;

  參議院作為臨時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製定法律、預算決算、宣戰媾和等國家大事都是由參議院決定。


  總統沒什麽實權,大事需參議院批準,小事需國務員副署。也就是參議院、內閣不點頭,總統什麽事都做不了。總統就是個虛名。


  把總統變成虛位總統這是孫中山的主意。


  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主張搞總統負責製,也就是總統總攬大權,就像美國總統一樣。為此他跟主張內閣製的宋教仁爆發爭吵。宋教仁當時是臨時政府的法製院院長,負責起草憲法。他認為中國應該像德國一樣搞小總統大內閣,也就是責任內閣製,防止有人獨裁。孫中山不樂意。他說你們推舉我為大總統卻又設法限製我的權力,那我還做這個總統有什麽意思呢?他以退出相威脅。宋教仁隻得讓步。


  等到孫中山要退位了,他又變了說法,主張搞內閣製,架空總統的權力。他喜歡當美國總統,卻讓別人去當德國總統。為此他讓參議院趕在他讓位之前修改《臨時約法》,把總統製改為內閣製。


  參議院原本就傾向於內閣製,自然樂得從命。


  南方革命黨也不信任袁世凱。袁世凱畢竟是來自舊政權的舊官僚,曾跟革命黨為敵。革命黨人懷疑袁世凱對共和的忠誠度,支持修改憲法,也就是臨時約法。


  臨時政府在袁世凱在宣布就任總統後公布新修改的《臨時約法》,改總統製為內閣製,擺了袁世凱一道。


  袁世凱吃了一個啞巴虧。但是他並不在乎。因為軍權在他手裏。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誰掌握了軍權誰就掌握了政權。袁世凱掌握了全國一半的軍隊,並且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想靠一張紙限製他的權力,談何容易。孫中山能把《臨時約法》改過來,他就能把《臨時約法》改回去。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著手組建新政府。


  當時有兩個政府,北方滿清政府和南方革命黨政府。袁世凱的任務是建立一個新內閣把兩個政府合二為一,實現全國政權統一。


  袁世凱任命唐紹儀為新內閣總理。唐紹儀這個人跟袁世凱共事多年,是袁世凱的老部下,並且出過洋留過學思想開放,跟同盟會的人關係也不錯。讓唐紹儀做總理,南北兩方包括洋人都容易接受。


  南方代表黎元洪做了副總統,代表袁世凱去南京就職。


  孫中山辭職之後不再過問政治,宣布退出政壇去搞實業。袁世凱任命他為鐵路督辦。


  內閣成員基本上是南北各占半邊天。細數起來南方人數比北方還多一個。


  袁世凱在權力分配上還是比較公平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彌合各地和各黨派之間的權力之爭。


  各地謀求更多的自治權,希望中國能跟美國一樣搞聯邦,要是邦聯更好。總而言之我們取消獨立就已經夠給你麵子了,你就別來插手我們省內的事務,幹涉我們的內政。


  各黨派謀求更多的政府席位,包括內閣席位和國會席位,希望政府跟美國一樣由國會票數最多的黨派出任總統並組閣。


  以前的這會那個會都改叫黨了。因為立憲組閣之後就進入議會政治,議會政治就是政黨之間的競爭了。


  宋教仁將同盟會和其他黨派合並組建國民黨,請孫中山就任理事長。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為由推辭。宋教仁隻得自任代理理事長處理黨務。


  黎元洪攏了一幫人成立了共和黨,是僅次於國民黨的第二大黨。


  為了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袁世凱對各方勢力都盡量討好,甚至可以說委曲求全。但是他也不是沒有原則、沒有底線地一味妥協。你謀求更多的權力可以,但不能做有損國家主權、有損中央政府威信的事情。比如說有些省份連稅都不想交,任免總督都不跟中央政府打招呼;有的省份為了擴充實力,拿國有資產做抵押向國外貸款購買軍事裝備;甚至有的省份明目張膽搞獨立,搞分裂。這是袁世凱不能答應的事。


  袁世凱下令禁止各省自行任命總督,不準自購軍械、向外國借款。各省近期擴充的軍隊一律裁減。如有軍隊嘩變,不管是因為裁軍還是欠餉,一律鎮壓。


  西藏在辛亥革命期間趕走清軍駐軍宣布獨立。民國政府成立後,西藏仗著英國暗中支持拒絕回歸中國。


  袁世凱好言相勸不成,派四川總督尹昌衡率兵討伐。


  西征軍三下五除二拿下被藏兵占據的西康地區殺至昌都。昌都是西藏的東大門

  這時英國出麵阻攔,不讓中國軍隊進入拉薩。英國因為跟清朝簽過《拉薩條約》,在西藏享有特殊權益,不願中國政府控製西藏。


  西藏的達賴喇嘛請求英俄政府承認“西藏的獨立”,“使中國放棄它的奢望”。達賴宣稱西藏與中國不存在從屬關係,僅僅是“施供(布施供養)關係”。


  英國以此為借口,以承認中華民國為條件,要求袁世凱跟西藏談判,自己充當調停人。


  袁世凱立足未穩擔心英國武裝幹涉,不得已答應談判。


  三方代表陳貽範、倫欽夏托拉、麥克馬洪於是在印度的西拉姆展開談判。


  談判的開始階段很順利。倫欽夏托拉提出西藏DL的要求遭到陳貽範的駁斥,轉而謀求自治權。中方答應保留西藏的自治權力,不把西藏改為行省。


  但是在自治區劃分上麵,雙方產生嚴重分歧。


  西藏想把所有有藏人定居的地方,包括青海全部、甘肅西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新疆南部地區,都劃為藏族自治區。


  中方堅決不同意,要求維持清末的行政區劃分。


  英國以調停的名義在裏麵瞎攪和,建議分出內藏和外藏,也就是藏漢共管區和西藏直轄區。


  之後雙方圍繞內外藏的劃分展開激烈的爭吵。最後陳貽範做出讓步,同意以金沙江為界劃分內外藏。


  陳貽範草簽了協議,然後把協議傳回北京。


  國民政府看到協議表示反對,認為陳貽範讓步太多,聲明協議無效。袁世凱給陳貽範下令不準在正約上簽字。


  陳貽範要求取消草簽,遭到麥克馬洪的拒絕。


  麥克馬洪跟倫欽夏托拉單獨簽約,強行通過協議。這個協議被稱作《西拉姆條約》。


  《西拉姆條約》承認中國的宗主權,但同時也承認西藏的自治權。條約要求中國政府放棄西藏的行政權,不能再向西藏派駐官員和軍隊,不能幹涉達賴喇嘛的認定與坐床。


  中國政府隨即發表聲明,不承認英國與西藏私自簽訂的條約。


  中國之後的曆屆政府也都不承認《西拉姆條約》,但國內軍閥混戰無力收複西藏。西藏自治就成了既成事實。後來的中央政府再想處理西藏問題就變得非常麻煩。


  日本全麵侵華戰爭開始後,英國趁中國無暇顧及其他,聲稱英屬印度按照《西拉姆條約》對藏南地區擁有所有權。


  中國政府這才知道,英國在當初的西拉姆談判時還給中國下了一個套。


  當時在討論內藏外藏劃分時,麥克馬洪拿出一張地圖用筆標出內藏外藏的分界線。談判過程中隻字未提英屬印度與西藏的邊界劃分。後來在《西拉姆條約》中出現這麽一句話“為便於執行本《條約》,西藏疆域及內藏與外藏的分界,分別以紅藍線繪明於所附的地圖上”。中國政府沒有簽條約,也沒有這張圖,對西藏與英國私自劃分邊界的事一無所知。


  按照麥克馬洪畫的印藏邊境線,西藏九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被割讓給英屬印度。


  麥克馬洪畫的那條線被稱為麥克馬洪線。


  中國政府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但又無暇顧及。中央政府連西藏都無力收複,對麥克馬洪線更是鞭長莫及。印度趁機往裏移民。後來,中國雖然收複了西藏,但對收複被印度霸占的領土感到棘手。因為那裏已經有了30萬印度移民。中印因為邊境問題爆發過戰爭。印度軍隊被打得屁滾尿流。但中國取勝之後退回到麥克馬洪線,還是希望通過談判解決邊境問題。九萬平方公裏,現在還被印度占著。


  外蒙的情況跟西藏差不多。外蒙在辛亥革命期間趁亂獨立。袁世凱想派兵收複,被俄國人攔住。外蒙跟俄國人勾結在一起讓袁世凱不敢輕舉妄動。袁世凱隻能聲明不承認外蒙DL。之後的曆屆政府也宣布不承認外蒙DL。但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為了得到蘇聯(俄國)的援助,不得已承認外蒙DL立。外蒙從此正式脫離中國,成了現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國。


  其他省份全部被袁世凱的民國政府統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