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乾隆禪位
1793年——1796年 英使訪清,無功而返。乾隆禪位嘉慶。
1793年,英國使團來到中國。他們此行的目的,名義上是給乾隆祝壽,實際上是想跟清朝洽談貿易。
英國在此之前打敗西班牙、荷蘭等國成為海上霸主。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打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成為世界貿易的主導者。英國非常希望擴大與中國的貿易,派出正式使團拿著國王的親筆信訪問中國。這是西歐國家首次向中國派出正式使節,也是東西方第一次高層接觸。
使團由80名隨員和100名士兵組成,由英國伯爵馬葛爾尼率領。他們坐著有64門火炮的戰艦遠渡重洋來到中國。他們事先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向清廷傳達了使團來訪的消息。
乾隆得到報告並看到了英王親筆信的譯本,非常高興,下旨以最高規格迎接英國使團。
英王信件是誰翻譯的至今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沒有分歧,翻譯得太爛了。全權大使被翻譯成貢使。禮品被翻譯成貢品。英國的外交訪問就成了“具表納貢”。乾隆以為遠在萬裏之外英國受大清帝國的感召前來向清朝稱臣納貢,喜出望外。
乾隆好虛榮,喜歡萬國來朝的感覺。大洋彼岸的大國英國都主動來朝拜天朝皇帝,這說明我大清天朝的影響力已經遍布全球了。
乾隆發話:“遇有英吉利國貢使到境,不動聲色擺列隊伍,妥為照料”。乾隆要向英國人顯擺大清帝國的兵威。
英國使團從天津大沽口進入中國內地,沿途受到清兵列隊歡迎,隻見清兵“手中均執鋼刀,無有荷火器者。……但有弓一張、矢一束,為狀與吾英古代之甲士同也。”清朝軍隊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讓英國人頓起輕蔑之心。乾隆顯示軍威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乾隆當時在熱河(河北北部)行宮(承德避暑山莊)。英國使團先去北京小憩。乾隆安排他們住進圓明園。
“入園之後,每抵一處必換一番景色”。“園中花木池沼以至亭台樓榭,多至不可勝數,而點綴之得宜,構造之巧妙,觀者幾疑為神工鬼斧,非人力所能及。”
六十年後,美倫美央的圓明園被英國人燒成一片廢墟。
英國使團的任務是來中國洽談貿易。馬葛爾尼向清朝推銷軍火,讓人給清朝官員演示一分鍾能打20到30炮的速射炮。沒想到,清朝官員對火器不感興趣。相反,他們對英國人的精鋼刀頗感興趣。
使團北行至熱河,“輩逐日寄宿之處均為皇帝之行宮,……每過十數裏即有一宮,估其建築之費必大有可觀也”。不僅如此,從北京到熱河還有一條皇帝專用的禦道。由此可知,皇帝出巡為什麽那麽費錢。
到達熱河行宮,馬葛爾尼見到了乾隆兩個寵臣和珅和福康安。福康安是武將。馬葛爾尼便向他推銷軍火,邀請他參觀英國士兵的火器操練。
“福大人意頗冷淡,岸然答曰: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法諒來沒有什麽稀罕”。
馬葛爾尼非常驚訝,沒想到清朝的武將對火器也不感興趣。
馬葛爾尼後來了解到,清軍“所用軍器以弓箭、樸刀為主”。“中國人之重視弓箭,殆較他種軍器為尤甚”。
清軍也有火器,隻不過都是西歐早就淘汰的傻大黑粗笨的火繩槍。
馬葛爾尼覲見乾隆時拒絕三跪九拜,隻肯按照英國禮節單膝跪地。
乾隆看在他遠道而來又帶了很多禮物的份上不跟他計較,但對於他提出的增加口岸減免關稅等要求一概不準。
乾隆說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巾為西洋必須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並沾餘潤”。他自稱“天朝”,說我們嘛也不缺,沒必要和你們互通有無。但考慮到你們歐洲人離了我們的茶葉、瓷器、絲巾就過不了日子,所以開恩允許你們在澳門進行貿易。
清朝因為閉關鎖國,對世界發生的事幾乎一無所知。西方因為工業革命發展迅速,早已經全方位超過清朝。清朝盲目自大,失去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英國使團最終無功而返。
在回去的路上,每過一城便有清兵列隊敬禮。英國佬也不傻,明白“沿途士兵行禮有示威之性質”,讓英國不敢跟清朝對抗。
馬葛爾尼在回憶錄中寫道:“以餘觀之,此種寬衣大袖之兵,既未受過軍事教育,而所用軍器又不過刀、槍、弓、矢之屬,一旦不幸,洋兵長驅而來,此輩果能抵抗與否?”清軍人數雖多,就這種兵器,估計也沒什麽戰鬥力。他把清朝比作“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認為不堪一擊。
果不其然,後來八國聯軍打進來,清軍的刀矛騎射在洋槍洋炮麵前一敗塗地。
在此之前,歐洲一直認為中國強盛而富饒。此後,歐洲對中國的看法開始改變。英國人冒出既然中國聽不懂外交語言就用戰爭語言跟他們對話的想法。英國使團出訪失敗給日後的鴉片戰爭埋下伏筆。
乾隆在1793年統計了一下人口,把各地奏報的人口數加起來,發現人口數已經達到三億七千多萬。他翻閱《康熙實錄》,得知康熙時期的人口才兩千三百多萬。他下旨告誡地方要注意糧食安全問題。
他說:現在人口“較之康熙年間,計增十五倍有餘”。人口多了,人均占有耕地數就少了。糧食生產麵臨巨大壓力。如果不能做到克勤克儉,“生之者寡,食之者眾”,“勢必至日食不繼”。
這裏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對於乾隆所說的人口增長十五倍,現在的史學家跟人口學家有不同看法。史學家相信史書記載,認為康熙盛世人口大爆炸,八十年增長十五倍。人口學家認為根本不可能。康熙時期的人口統計是男丁數的統計兒不是人口數的統計。老人、小孩和婦女不在統計範圍之內。並且因為人頭稅的存在,百姓想方設法隱瞞人口,造成人口統計非常不準確。另外,改土歸流沒完成前,少數民族地區也不在人口統計範圍之內。隨著取消人頭稅、改土歸流等措施的實行,人口統計越來越準確。據估算,明末清初的人口數應該在一億到一億五千萬之間,到乾隆年間人口增長了三倍左右。
但是不管怎麽說,清朝前期人口增長迅速是毋庸置疑的。這首先得益於政局穩定。戰亂一直存在,但多發生在少數民族地區。內地戰亂較少,規模較小,對百姓的生產生活影響不大。其次,清朝重視農業生產和人口增長,比如鼓勵開荒、取消人頭稅、減免賦稅等。清朝向邊疆地區大量移民開荒,使清朝的耕種麵積從五億多畝增至近八億畝。針對四川在明末清初飽經戰禍人口銳減,清朝組織“湖廣填四川”,使四川人口從250萬猛增到兩千多萬。另外,一些高產的糧食作物從海外引入中國,比如紅薯、玉米、土豆等,提高了糧食生產總產量,為人口增長提供了必要條件。
人口增長促進經濟增長,也成就了“康熙盛世”。
1795年,乾隆宣布立永琰為太子,同時宣布自己明年退休。
乾隆做了60年皇帝。因為康熙做了61皇帝,乾隆為了表示謙遜,說我不能跟爺爺比肩,因此在60年頭上宣布退位,改作太上皇。他把皇位傳給了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有17個兒子,但到他決定退居二線那一天隻剩下4個。永琰非嫡非長。但他媽是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後,又是乾隆的寵妃。因為這層關係,他被立為太子。
第二年正月初一,乾隆舉行隆重的皇帝交接班儀式,宣布太子永琰即皇帝位,自己改稱太上皇。
他把玉璽交給了永琰。不過這隻是個形式,他並沒有移交權力,以訓政之名繼續執掌大權,退休不退崗。他對外聲明:“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實際上永琰不過是太子監國,代理朝政而已。
永琰即位,史稱嘉慶皇帝。
正月初十,也就是嘉慶剛舉辦完禪位大典,湖北就爆發白蓮教之亂。白蓮教之亂宣告了康熙以來所謂的“康乾盛世”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