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文字獄
1725年——1735年 雍正大興文字獄。雍正暴崩,乾隆立。
1725年,雍正殺了年羹堯,拉開文字獄大幕。
年羹堯坐鎮西北,平定青海,立功不小。但他自恃有功,妄自尊大,不僅在王公大臣麵前托大,連跟皇帝說話都敢“箕坐,無人臣禮”。
雍正心中不悅,決定給他點顏色看看。
某日天空出現“日月合壁,五星聯珠”的天象。群臣認為是天降祥瑞,紛紛上表祝賀。年羹堯也寫了賀表,想給雍正拍拍馬屁,但是一時沒留神把成語“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朝乾夕惕”的意思是白天勤奮工作,夜晚認真反省。“夕惕朝乾”是晚上反省,白天工作。一個是先幹後想,一個是先想後幹,順序顛倒了,但意思還是那意思。
但是雍正拿過來一看,多心了。什麽事啊我非得晚上琢磨?是見不得人啊,還是見不得光?晚上琢磨明白了白天幹。合著我白天幹的事都是背地裏琢磨出來的陰謀。雍正認為年羹堯這是成心的,刻意強調晚上,居心叵測。
雍正心存要辦他的心,所以雞蛋裏麵挑骨頭,上綱上線。他說:“年羹堯非粗心者,是直不以朝乾夕惕許朕耳”。他以“大不敬”的罪名把年羹堯解職下獄,然後逼他自裁。
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PDH。“DYJ”時期,PDH在“廬山會議”期間給M寫信,把“有得有失”寫成“有失有得”,被咬文嚼字的M抓到把柄。M的邏輯是,你把“失”寫在前麵把“得”寫後麵,反映出你內心裏認為“DYJ”是以“失”為主“得”為次。換而言之,你PDH意圖否定“DYJ”、否定我本人。結果PDH被打倒,後來死在關押地。
M跟PDH咬文嚼字是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雍正也是如此。年羹堯自持功高、目中無人、驕橫跋扈、結黨營私,讓雍正感覺到威脅。
“文字獄”是一種政治鬥爭的手段。政治鬥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年羹堯案是雍正朝“文字獄”第一案。雍正把“文字獄”推而廣之,在全國範圍內清算異己。
有一個人寫了一首詩,裏麵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句。本是寫景抒情的,楞被看作諷刺清朝皇帝沒文化,說他以“清風”映射清朝,結果滿門抄斬。
有人出版了一本文集,裏麵提及明朝便空一格以示尊重。政府發現不幹了,作者雖死也得從墳裏挖出來砍頭。
雖然清兵入關已近百年,但人心並沒有完全歸附,仍然有一些人在懷念明朝抵製清朝,簡而言之反清複明。
比如著名的文人呂留良自稱明朝遺民。他早先參加武裝抗清,失敗後回家隱居。後來耐不住寂寞參加了科舉,考中又後悔了,認為自己這是“失腳”,大概是失足的意思吧,拒絕官府安排工作,回家著書立說宣傳反清複明。
康熙聽說了這個人,請他出來做官。康熙的策略是籠絡為主,攻心為上。但是呂留良拒不奉詔。
呂留良在康熙年間就死了。死後他的學生將他的書編輯出版。有個學生看了呂老師的書,受老師反清複明思想的感召前去策反川陝總督,結果事發被殺。雍正下令嚴審。呂家因此受到牽連,呂留良的父祖、兄弟、子孫都被砍頭,母女、姐妹等被貶為奴。呂留良死了還被挖出來鞭屍。他的學生被流放。
“文字獄”在雍正時期走向高潮。
“文字獄”是對付知識分子的。對於普通老百姓,雍正以保甲製、宗族製來強化統治。
保甲製從清初便開始實行,但執行不夠嚴格。雍正下令“城市鄉村嚴行保甲”,“排鄰比戶(鄰居)互相防閑(防範)”。並且要求把保甲製推行到零散村落、沿海、少數民族地區。
宗族製自古就有。民間按照血緣關係組成宗族,修建祠堂,祭祀祖先,並且設立族規規範族人的行為,推舉族長來管理家族事物。
雍正下令在宗族設立族正。族正由政府任命,代表官方行駛司法權,“約束”、“教訓”族人,處理族內糾紛。族正相當於村支書。族長相當於村長。族正比族長高半級。族正主抓社會治安案件,“小則處以家法,重則稟官究懲”。族正有罰款、鞭杖、罰跪、關押、捆綁示眾的權力。族正沒有判處死刑的權力,但有時候失手把人打死通常也不會受到官府追究。
雍正利用宗族製配合保甲製加強對基層社會的控製。
雍正在執政後期再戰準噶爾。
準噶爾窩藏羅卜藏丹津已經惹惱雍正,隨後又出兵襲擊喀爾喀蒙古部落。
1731年,雍正命將軍傅爾丹率軍討伐準噶爾。
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策零率軍迎戰清軍。他以詐降計把清軍引入自己的伏擊圈。傅爾丹遭到伏擊後拚命突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殺出重圍。
噶爾丹策零乘勝追殺,長驅直入喀爾喀。喀爾喀將軍策淩見其輕敵冒進也以伏擊還以顏色。噶爾丹策零大敗而逃。
噶爾丹策零不甘心失敗,轉過年卷土重來。策淩率軍突襲噶爾丹策零,趁夜靠近噶爾丹策零的軍營,在黎明時分發起攻擊。噶爾丹策零毫無防備,再次被殺得大敗。
噶爾丹策零損失慘重,傷了元氣,不想再打,派人去向雍正求和。
雍正手下沒有能打的戰將也不想再打,接受噶爾丹策零求和。
邊境暫時恢複了平靜。
1735年,雍正得病死了。
關於雍正之死有很多傳說。流傳最廣的就是雍正被仇家呂四娘行刺所殺。
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孫女。呂家受累“文字獄”被滿門抄斬。呂四娘正好沒在家,僥幸漏網。她拜師學藝立誌報仇,終於成為一個武林高手。她選了一個月黑殺人夜飛簷走壁潛入宮中砍下雍正的腦袋。傳說呂四娘帶走了雍正的腦袋,所以埋在墓裏雍正沒有頭。清廷做了一顆金頭安在他的脖子上麵。
此事被列入清宮四大疑案,但僅限於傳說,於史無據。
八十年代考古隊挖掘雍正墓。大家都等著看雍正棺槨裏是不是有顆金頭。但剛開始挖就被緊急叫停。因為有人得知消息後向政府緊急呼籲不要輕易挖掘古墓,現在的保存文物的技術還不過關,挖出的文物容易壞掉。政府於是叫停了挖掘。
其實挖開也肯定找不到金頭。現有史料都支持雍正是病死的。隻不過雍正得的是什麽病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按照史書的記載,雍正是得急病死的,頭天還好好的,突然就病倒了。第二天,雍正感覺自己不行了,趕緊把張廷玉、果親王等幾位重臣叫來托付後事,之後就咽氣了。
有人懷疑雍正死於現在流行的過勞死。雍正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一個皇帝,夜以繼日,嘔心瀝血,每天隻睡幾個小時,十幾年如一日。據說一年隻有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才給自己放天假。40多歲就已經白發叢生,老態龍鍾。
有人懷疑是吃春藥或長生不老丹死的。據說大臣張廷玉說過,雍正死時七竅流血。七竅流血說明體內火大。吃丹藥中毒很有可能。隻是一家之言不可深信。
不過雍正死後,常住宮中的道士被驅趕出去。宮中發表聲明,雍正招道士進宮隻是拿他們消遣解悶,“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這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了。
雍正墓沒挖開,所以雍正究竟是怎麽死的現在還是一個謎。等某一天挖開雍正墓驗骨查病或許能得到答案。
電視劇《甄嬛傳》說甄嬛為情夫果親王報仇毒死雍正。實際上,果親王是雍正臨死托孤的輔政大臣,到了乾隆年間才死。
雍正死後,張廷玉等人去大殿內“光明正大”匾後麵找出雍正早已寫好的傳位詔書,讓雍正的四兒子弘曆繼位。
雍正吸取康熙立太子的教訓,生前不立太子。他把繼承人的名字寫在遺詔裏麵藏在金鑾殿“正大光明”匾額後麵,告訴大家等我死以後你們把詔書拿出來宣布。他這樣做既迎合了滿人的傳統,又避免皇太極死時來不及指定繼承人造成各派紛爭的情況。
實際上傳位詔書已經不重要了。雍正臨死前把弘曆叫來托付給了幾位重臣。取詔書宣讀遺旨不過是念給其他人聽。
其他人不聽也知道是弘曆。雍正一共有10個兒子,夭折6個殺了1個還剩3個。這3個裏麵,年紀最大的就是弘曆。
弘曆靈前即位,是為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