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406,六下江南

406,六下江南

  1712年——1722年  康熙六下江南,修避暑山莊、圓明園等。


  康熙在位期間六下江南。他生在北方,長在北方,對南方不了解。“東南黎民,風俗尚未周知”。聽說南方山美水美人更美,他想親眼去看一看。“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在體察民情的同時,順便看看水患的治理情況。


  康熙最關心的三件事:治河、興農、三藩。治河排在第一位。現在三藩問題解決了,興農問題也差不多了,可以集中精力治理水患。他計劃的南巡路線途徑大運河、黃河、淮河、長江,既可以視察河工也可以沿途賞景,工作娛樂兩不誤。


  於是他帶著太後、皇後、太子一大家子人,浩浩蕩蕩向蘇州出發,沿途遊山玩水,視察水利工程,盡興而還。


  見識江南美景美色之後,康熙欲罷不能,之後又五次下江南。


  康熙六下江南。野史、小說、影視說他六下江南都是微服私訪,以普通遊客的身份,隻帶幾個隨從,走街串巷,查看民情,順便遊山玩水,泡妞把妹,其實那都是瞎掰。作為外族占領者進入新占領區,沒有軍隊的保護,嚇死他也不敢邁出一步。第一次路過揚州時,即使有軍隊護駕,他都沒敢住進城裏,接見官員都是在船上。他擔心“揚州十日”大屠殺後的民眾仇恨心理還沒有消除。隨著時間流逝,仇恨慢慢淡去,他才逐漸大起膽子進入城裏,但微服私訪仍然不敢。


  皇帝出巡,到哪都是前呼後擁,高接遠送。


  康熙下江南說是視察河工,其實就是一個招牌。路過河就去看一眼水利工程,詢問一下進度;路過城就去見一下官員,聯絡聯絡感情;路過景就去玩一玩,做首詩,題個字。


  康熙的確非常重視治河,每年撥幾百萬兩白銀用於水利工程,占清朝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治河不僅能減少水患還可以促進農業生產。視察河務,包括運河漕運、淮河改造、尤其是督查黃河水患的治理是他南巡的目的之一。他每次下江南都會去治理黃河的第一線指導工作。


  但是視察河工用不了多少時間,看看就得。他大部分時間還是用在遊山玩水上。


  康熙六次南巡,短則兩月,長則四個月,用在視察河工的時間通常隻有一天。有時候停靠岸邊,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有時候連停都不停,走馬觀花,就在船上望一眼。


  他路過泰山時,也像其他遊客一樣登泰山之巔看日出雲海,並且在泰山留下很多題詞。他路過孔廟時拜祭了孔子,以此方式籠絡人心,顯示他和漢人皇帝沒有任何區別。


  說康熙下江南泡妞把妹純屬杜撰。作為皇帝他根本用不著撩妹,沿途地方官把美女作為禮物之一送到他麵前。康熙的宮內已經有很多漢族的嬪妃,六下江南時更是收了很多江南美女。康熙算不算是好色不好說,但他的嬪妃是清朝曆代皇帝裏最多的。他子女也最多,有55個。最小一個孩子在他年近古稀時降生。這說明他的性功能還是很強大的。


  康熙每次南巡都要花費百萬兩白銀之巨。如果是僅僅是視察河工,這種方式成本忒高一些。還不如派專家、官員去檢查,省下銀子多搞些水利工程。


  康熙出巡花費百萬也僅僅是國家財政支付的費用。地方財政、個人花費多少恐怕沒人統計。康熙六下江南,地方官挪用財政資金用於接待工作,造成江南錢糧虧空。《紅樓夢》的原型曹雪芹的爺爺曹寅為了接待他落下一屁股虧空,最後家破人亡。


  各地為康熙臨時住宿修建了很多行宮。康熙每座行宮給他們補助兩萬兩白銀。但這兩萬兩白銀夠蓋一座行宮?萬曆給福王蓋個接近皇宮標準的王府還花了好幾十萬呢。


  地方官員、富商獻上的禮物價值幾何也沒法統計。


  所有這些都是民脂民膏。


  康熙不是一個懂得節儉的皇帝。除了南巡他還多次北巡、西巡。他是一個閑不住的皇帝,直到後來實在年紀大了身體吃不消了才消停。


  去不了了還思念江南美景,於是按照江南風格修建了圓明園,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


  康熙幾乎年年去木蘭圍場(在河北承德地區)打獵,接見蒙古貴族。為了方便住宿,沿途修了21座行宮。最大的一座就是現在的著名景點承德避暑山莊。


  康熙讓人聯想到隋煬帝。隋煬帝三下江南。康熙六下江南。隋煬帝修大運河。康熙治理黃河淮河。隋煬帝修洛陽宮。康熙修圓明園。兩人幹的事差不多,身後得到的評價卻天差地別。


  隋煬帝三下江南就被人罵了個狗血噴頭。康熙帝六下江南卻成為一段佳話。


  人們罵隋煬帝好虛榮講排場,前呼後擁,出巡還帶著老婆孩子。可康熙帝南巡也不是微服私訪,場麵也不小。他不僅帶著皇後、太子,連太後都帶上了。


  罵隋煬帝揮霍民脂民膏。康熙也不是自費旅行。兩人“那銀子花的像淌水一樣”,沒有什麽分別。


  人們之所以厚此薄彼,無非是因為隋煬帝是亡國之君,康熙是盛世之君。亡國之君做什麽事都是錯的。盛世之君做什麽事都是對的。隋煬帝運氣不好,南巡之後客死他鄉,國家也亡了。南巡因此成為亡國殞命的罪魁禍首。而康熙南巡之後,非但沒有亡國還進入到“康乾盛世”。南巡非但無過,似乎還有功呢。不同的結局使同樣的一件事得到不同的評價。


  康熙花錢如流水,但沒有造成什麽嚴重後果。清朝財政收入幾千萬兩白銀。康熙花的那些錢,國家財政還是能夠負擔得起的。


  清朝的稅負比曆朝曆代都高,跟明朝末年相仿。


  明朝一直執行低稅收政策。一年財政收入也就幾百萬兩白銀。到了萬曆年間開始加稅,先加工商稅,後加農業稅,然後是礦稅、遼餉。到了崇禎年間進一步加稅,比如練餉、剿餉,財政收入達到兩千多萬。“三餉”是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加稅。


  清朝取代明朝後,作為德政宣布取消“三餉”,但實際上根本沒有執行,而是換個馬甲保留下來,比如遼餉納入正賦、不斷提高鹽稅。百姓的稅負並沒有減輕。康熙年間的財政收入達到三千萬兩白銀,就是得益於這些萬曆、崇禎年間惹得民怨沸騰的稅種。也就是說明朝挨罵,清朝得利。


  另外需要說明一點,明清財政收入從百萬級躍升為千萬級,不僅是不斷加稅所致,也是銀價不斷貶值所致。明朝後期加大開礦力度,並且通過外貿獲得大量白銀,使得市場上流通的白銀越來越多。什麽東西多了都會貶值。白銀的購買力從明朝到清朝一直在下降。明朝一兩白銀折合600元人民幣。清朝一兩白銀隻相當於200人民幣。因為白銀越來越不值錢,清朝的銅錢越鑄越小,以保持白銀跟銅錢的兌換匯率。


  中國對外貿易在鴉片戰爭以前一直是順差。比如說葡萄牙在明朝後期一年淨流入中國50萬兩白銀。


  貿易順差一般說來是好事,但是持續大量順差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也就是貨幣貶值。


  清朝財政收入看得挺高,實際上仍然是入不敷出。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時不得不實行“捐助納監”以支撐軍費開支。“捐助納監”就是捐助錢糧獲得做官或升官的資格,實際上就是賣官鬻爵。


  清朝初期的財政收入跟明朝一樣以農業稅為主,鹽稅為輔,關稅次之。清朝跟明朝一樣也不重視工商業發展,把注意力都放在農業上。


  以前因為跟台灣作戰,清朝實行海禁,別說出海經商,連出海打漁都不許。康熙在攻下台灣後一度“馳海禁”,放鬆海禁,允許百姓出海。但在康熙後期,出於維穩的需要政府又開始收緊海禁,規定商船、漁船隻準在內海航行,不得遠走。康熙下令在中國通向外海的海路上設立關卡、炮台,擴充水軍,捉拿試圖出海的中國船隻。船隻建造的尺寸嚴格受控,不得建造適合遠洋航行的船隻。船員出海必須有人作保,以防船員出去後不回來。並且船員每人最多隻能帶兩升米出海,你想遠走也走不了。違禁者受到的處罰非常嚴厲。


  對外貿易也隻允許在澳門、廣州等少數幾個地方進行。康熙對遠洋貿易沒有興趣。


  政府對工商業的限製也開始加大。因為工商業涉及貨物流動和人口流動,給治安管理帶來壓力。政府恨不能把百姓都固定在土地上才好。


  清朝在1704年下令禁止開礦。“開礦聚眾,幾至十餘萬,強梁爭競,時時有之”。開礦需要大批的人參與。這些人來自WHSH、三教九流,什麽樣的人都有。一大堆良莠不齊的人聚在深山老林裏,你知道他們是在開礦還是在圖謀造反?如果老有人造反,揮手就是一支隊伍。聚眾起事、聚眾鬧事、聚眾藏奸,反正人多了麻煩就多。


  政府最擔心還是商業。商業不僅聚眾,還造成人口流動。流動人口越多官府管理的難度越大。康熙為什麽不願意發展遠洋貿易?是因為海商船隊一出去幾年不回來,成年累月在海上待著,脫離了組織、脫離了政府的控製。而政府不允許有人脫離政府的監控。並且海商都是有武裝的。因為他們要護航防備海盜。但是海上漂著一支支艦隊,政府能不擔心?於是幹脆禁止遠洋貿易。


  外國商船如果來中國做生意,也隻準在廣州和政府指定的商行做。並且糧食、絲綢、茶葉、銅鐵、牛馬等涉及國計民生的物資都不準出口,以防國內CPI(價格指數)上升。這下生意不好做了。外貿型企業紛紛倒斃。蘇杭等絲綢業陷入蕭條。


  歐洲工業革命首先開始於紡織業。歐洲的毛紡暢銷。為了趕訂單,人們想方設法提高效率,因此發明了不用人工驅動的紡織機,先是用水力驅動後來用蒸汽機驅動。蒸汽輪船、火車也應運而生。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現代化機器。


  而中國因為工商業發展緩慢,技術革新沒有動力,科技發展停滯不前。


  歐洲工業革命成為東西方拉開差距的分界嶺。


  當然這不能隻怪清朝。中國從宋朝以後就放慢了發展腳步。元明時期被人趕上,清朝時期被人超過。


  不管怎麽說,康熙還算是個很成功的皇帝。他成功地控製著他的權力、版圖、臣民達半個多世紀。康熙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從1661年到1722年,一共在位61年。


  康熙在位期間,擒鼇拜、平三藩、收台灣、遠征沙俄和蒙古、促進農業生產,幹了很多露臉的事,是清朝最能幹的皇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