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新舊黨爭
1085年——1093年宋哲宗幼主登基,高太後攝政。司馬光逐新黨、廢新法。宋哲宗親政,逐舊黨,複新法。西征獲勝,迫和西夏。宋哲宗崩,宋徽宗繼位。
??宋神宗死後,年僅十歲的太子繼位,是為宋哲宗。
??因為皇帝年幼,他的祖母高太後出來垂簾聽政,替他打理一切。高太後就是央求皇帝免掉王安石的那個太後。她的伯父是前麵提到過的高遵裕。
??司馬光得知宋神宗死了,從洛陽趕回京城奔喪。
??司馬光進京時,衛兵們見到他自發向他敬禮。百姓看到司馬光回來了,都聚攏過來。司馬光的馬沒法前行。百姓視他為救星,懇求司馬光留下來,對他講:“公無歸洛(洛陽),留相天子,活百姓”。言外之意,王安石讓百姓沒法活了。
??司馬光當年反對王安石變法,但宋神宗支持王安石,不理睬司馬光。司馬光失望之餘,退隱洛陽編寫《資治通鑒》,從此不言政治。但是百姓對新法的態度和對自己的期望讓他無法繼續沉默下去。
??高太後得知司馬光回來了,讓人去請教他治國之道。司馬光上書高太後建議“廣開言路”,讓大家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司馬光呼籲朝廷施“仁政”,不能再加重百姓的負擔,主張廢除新法。
??高太後對新法素來不滿,馬上召司馬光回朝為相。
??司馬光走馬上任後宣布將王安石變法全部作廢,限期整改。他給出的期限是五天。
??各級部門都說期限太短,根本不可能完成。但開封知府蔡京不僅按時完成任務,還幹得非常徹底。司馬光非常高興,說大家要都能像蔡京那樣,有什麽事幹不成呢?他發通報表揚蔡京,號召全國向蔡京同誌學習。
??各級政府立即行動起來,很快廢除了新法。
??蔡京想當年也是王安石改革派中的一員,在王安石得勢的時候,為改革搖旗呐喊。後來王安石失勢了,蔡京立即倒向司馬光一邊。
??與之境遇相反的是蘇軾。蘇軾在宋神宗時對新政提意見,被新黨(改革派)排擠出朝廷,在宋哲宗時被舊黨(保守派)招回。但是他看到舊黨全麵廢除新法忍不住提出反對意見,結果再次被舊黨攆走,成了豬八戒照鏡子——兩麵不是人。
??蘇軾第一次被貶,曾身陷“文字獄”差點掉了腦袋。新黨誣告蘇軾借詩發泄對改革對朝廷的不滿,把蘇軾逮捕下獄。
??在這裏麵,大名鼎鼎的《夢溪筆談》作者沈括是誣陷蘇軾的反麵人物之一。
??在監獄裏,蘇軾可受老罪了,經常是通宵審訊不讓他合眼。在等待判決的日子裏,蘇軾戰戰兢兢地度過每一天。
??他兒子天天去給他送飯。有一次兒子出去借錢,臨時把送飯的事托付一個朋友。朋友仰慕蘇軾的為人,特地做了一條非常好吃的熏魚送過去。他不知道蘇軾父子倆事先有約定,平時隻送蔬菜,如果得到判死刑的消息才送魚——魚是個暗號。
??蘇軾一見到獄卒轉交的熏魚,臉“刷”就白了,以為必死無疑。他悲悲切切寫了兩首絕命詩,向兄弟、妻兒交代後事。詩中有一句:“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詩文類似一首歌的歌詞:娘啊,兒死後,你要把兒埋在那洪湖旁,將兒的墳墓向東方,讓兒常聽那洪湖的浪,常見家鄉紅太陽。
??蘇軾的兄弟蘇轍看到絕命詩悲痛欲絕。他把詩轉呈皇上,懇請以自己的家產官爵贖去其兄之罪。宋神宗深受感動,也欣賞蘇軾的才華,下令將他從輕發落,貶官外放。
??當時朝廷的確有人主張判蘇軾死罪。他的政敵把蘇軾的牢騷上綱上線到“惡攻罪”,指控他惡毒攻擊國家ZGLDR,非要置他於死地而後快。
??倒是王安石出言反對,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
??蘇軾被發配到黃州(今湖北省黃岡),這才有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絕唱。
??司馬光上台後召回舊黨(維護舊政的人)。蘇軾一度也被召回。但是蘇軾跟舊黨政見不合又被外放杭州任職。蘇軾在杭州主持疏浚西湖,修了一道長堤。這道長堤成了一條風景線,被人稱為“蘇堤”。
??司馬光主政後將新法全部廢除。他在廢除新法的同時也清除新黨,把王安石那一派全部攆走。
??早被罷官回家的王安石見改革成果盡毀憂心而死。
??為國理財的王安石死後沒為自己的兒孫留下一點遺產。
??幾個月後,司馬光也一病而死。兩個政敵相約到另一個世界打嘴仗去了。
??其實王安石變法後世也一直在爭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從國家的角度,變法有助於富國強兵,讓政府和軍隊正常維持下去,是好的;從百姓的角度,變法與民爭利,讓百姓有活不下去的感覺,是壞的。全麵衡量之後是好是壞,很難講。
??就像現如今政府依賴土地財政,你說是好是壞呢?地價、房價步步走高,政府是歡迎的,百姓是不歡迎的。房地產火爆造成的虛假繁榮掩蓋了其他產業生產低迷問題。
??王安石變法沒有直接觸及宋朝最關鍵的問題,也就是三冗問題,相反掩蓋了三冗問題。理財性變法使三冗有條件繼續維持下去,也減弱了政府解決三冗問題的壓力和緊迫感。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但又沒有提出更好的改革措施,隻是全麵廢除新法恢複舊法,給人反對改革、思想保守的印象。
??宋朝當時的狀況是三冗和積貧積弱問題越來越嚴重,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王安石主張變法是對的,隻不過具體措施值得推敲。這屬於改革曲折前進的問題。摸著石頭過河,有問題就改嘛。大家群策群力,總能找到利國利民的好措施。但改革一定要堅持,然後在改革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革措施。這是正確的思路。完全廢除變法恢複舊態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蘇軾在新黨、舊黨之間都不討好,但他的想法是對的。他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弊病,但不反對變法本身。當舊黨不問青紅皂白全麵廢除新法時,他主張存利去害,對王安石變法加以改造。結果他不被新黨、舊黨所容,被新黨視為政敵,被舊黨視為叛徒,最終鬱鬱而終。
??司馬光雖然死了,舊黨一統天下的局麵並沒有改變。保守派執政因循守舊,求穩怕變。
??在王安石、司馬光去世的當年,西夏國主秉常也死了。他的兒子才三歲,梁太後代理西夏朝政。梁太後與哥哥梁乙逋[bū] 共掌大權。梁乙逋是驕橫之輩,揚言要收回被占領土,不斷出兵襲擾宋朝。宋夏邊境戰火又起。
??宋軍善城守,夏軍屢次進犯都被擊退。
??以高太後為首的舊黨以穩定為大局,認為沒有必要為了邊界小城頻起幹戈。宋朝的朝廷決定跟西夏講和。
??1090年,宋朝以歸還米脂及周邊四寨為條件換取西夏釋放宋軍的俘虜。
??西夏不費一兵一卒收回了四寨領土。宋朝失去了原本可以限製西夏南犯的戰略要地。
??交接宋軍俘虜時,因為俘虜大多已被折磨致死,西夏隻還回149名俘虜。換言之,西夏毫無代價地要回四處戰略要地。
??高太後認為西夏會感恩戴德投桃報李,實現邊境停火。沒想到西夏貪得無厭,認為宋朝主動議和是軟弱可欺,在隨後的邊界劃分談判中得隴望蜀,致使談判遲遲沒有結果。與此同時西夏不斷襲擾宋朝,妄圖以戰促談,逼迫宋朝讓步。高太後被激怒,下令中止和談,並且停止邊境貿易。
??高太後此輪外交純屬賠了夫人又折兵。
??1092年,宋哲宗16歲。高太後給他挑了一個端莊大方的女孩做皇後。但宋哲宗並不喜歡孟皇後,而喜歡雖然不夠端莊但容貌俏麗的劉婕妤。這個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宋哲宗大婚意味著成年了。但高太後絲毫沒有歸政的表示。宋哲宗對此心懷不滿。
??一年後,高太後死了。宋哲宗開始親政。
??宋哲宗之前被大臣們視為空氣。以司馬光為首的朝廷百官眼裏隻有太後沒有皇帝,上朝隻向太後請示匯報從來不問皇帝的意見。太後和皇帝的座位相對,群臣上朝議事臉衝著太後,屁股衝著皇帝。
??宋哲宗親政後譏諷百官:以前隻看見你們的屁股,現在終於看見臉了。
??太後遲遲不肯歸政,百官沒有一個人出來替皇帝說話。如果不是太後得病死了,皇帝不知有沒有出頭之日。宋哲宗對百官不僅是不滿,是相當的不滿,簡直視為仇人。
??宋哲宗親政後提拔新黨回朝,揚言要恢複父親宋神宗主持新法改革。新黨回朝後和皇帝聯手把舊黨攆出朝廷。朝廷再次遭到清洗。
??新法被一股腦恢複。對於國家來講又遭受一回折騰。
??高太後和宋哲宗鬥氣似的兩次朝堂大換血,一會對變法全麵否定,一會又對變法全麵肯定,把全黨全國的思想都搞亂了,不敢亂說亂動。改革名存實亡,隻是兩派黨爭的工具而已。
??新黨上台後一改舊黨對西夏被動挨打的軟弱形象,以強硬姿態對待西夏,主動出擊。
??鑒於宋神宗時期西征失敗的教訓和高太後時期城守的經驗,宋軍步步為營向西夏進逼。各路齊出,但不與西夏交戰,而是抓緊築城。你攻我就守;你撤我就再往前進一步築城。宋軍一直把城修到西夏腹地的葫蘆河(黃河支流)。宋哲宗將此城命名為平夏城。
??西夏對宋軍的蠶食策略既著急又無奈。眼看著宋軍要把城修到靈州跟前,西夏急眼了,出動幾十萬軍隊去打平夏城。
??為了對付宋軍的城牆,西夏修造了巨大的攻城車。
??平夏城下爆發激戰。夏軍不分晝夜攻城。宋軍拚死抵抗,擋住了夏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雙方激戰十幾日。突然一日狂風來襲,吹翻了夏軍的攻城車。西夏梁太後看著一地爛木頭放聲大哭。
??夏軍久攻不下,攻城車又被毀,士氣低落。宋軍的援軍也源源不斷趕到前線。梁太後見勝利無望,隻得下令撤兵。
??宋軍趁機反擊又獲得大勝,並且在追擊過程中占領了西夏的天都山(寧夏海原縣境內)。靈州因此大門洞開,無險可守。
??西夏遭受重創之後無力再戰。梁太後主動向宋朝求和。但宋朝不理西夏的求和,積極準備全麵進攻西夏。西夏求遼國出麵調停。
??遼國不願宋朝吞並西夏對自己的側翼構成威脅,以武力為後盾出麵調停。
??宋朝跟遼國已經將近百年沒有戰爭。宋朝不想擴大戰爭,也沒有財力支持大規模戰爭,隻得同意議和。
??宋夏兩國就地停火。西北從此恢複安靜。
??宋哲宗自幼身體不佳,有肺癆、咳血。也有說法宋哲宗縱欲無度,突然某日“JY不禁,又多滑泄”,終於J盡人亡。
??1100年,宋哲宗死了。他死時隻有25歲。
??宋哲宗還算是有為之君,至少他在在位期間把西夏擺平了。隻是朝中新舊黨爭在他任上依然激烈。
??宋哲宗的兒子夭折,死時皇位空懸。
??向太後和群臣商量,讓宋哲宗的兄弟趙佶[jí]繼承皇位。宰相說趙佶“輕佻”,不適合做皇帝。但向太後中意趙佶,以宋哲宗遺言為名,做主把趙佶接入皇宮。趙佶隨即在靈前即位。趙佶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