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澶淵之盟
1004年——1006年 宋遼簽訂“檀淵之盟”,啟百年和平。
??1004年,宰相李沆死了。宋真宗任命進士出身的寇準為宰相接替李沆。
??寇準就是評書《楊家將》裏的寇老西兒。不過寇準其實是陝西人,不是山西人。他是宋太宗時代的老臣,因為敢於直言而被宋太宗讚為當代魏征。
??寇準有一次和宋太宗爭執一件事。“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複坐,事決乃退。” 寇準和皇上話不投機,把皇上惹翻了,皇上抬屁股想走,寇準拉著皇上衣服生生地把他拽回來,讓他坐回去,等把事情定下來才放皇上走。不過皇上並沒有生氣,還“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誇他是宋朝的魏徵。
??宋真宗當年在提拔李沆為相時宋真宗考慮過寇準。但是寇準說話太直,宋真宗有些怵他,猶豫之後選擇了李沆。
??寇準跟李沆是同科進士。
??科舉在宋朝成為最重要的做官途徑。任何人隻要通過名為科舉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就能做上官,並且通過科舉有了文憑在之後仕途晉升中非常有優勢。寇準18歲考上進士,從縣長開始步步高升一直做到宰相。
??寇準上任不久,遼國大軍南下侵宋。
??遼國蕭太後和小皇帝親率20萬遼軍卷土重來。
??遼國幾乎年年南下,但這一次的規模超過了以往。
??遼軍圍攻楊延朗鎮守的保州未果,便采取“蛙跳戰術”,繞過邊鎮直插宋朝腹地,先後攻擊定州、瀛洲等地。
??宋軍以步兵為主,善守不善攻。據城死守以箭弩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逼迫敵人知難而退是宋軍的拿手好戲。遼軍以騎兵為主,擅長野戰。快速出擊,攻其不備,以強大的衝擊力一舉摧毀對方的陣型是遼軍的拿手好戲。
??遼軍攻城不下就繞城而過。宋軍不敢出城追,想追也追不上。遼軍這打一下,那打一下,打得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暫且放過,一步步向開封方向逼近。
??遼軍離開封還老遠呢,朝中開始有人勸皇帝南巡——實際上就是逃跑。宋真宗心裏也在打鼓,與宰相寇準商議“巡”哪比較合適。
??寇準堅決不同意皇帝南巡,相反他力主皇帝北巡鼓舞全軍士氣。宋真宗被他說動,動身北巡300裏外的韋城(河南滑縣東南)。
??這時遼軍已經攻到清河(河北清河縣)距韋城隻有500裏。
??宋真宗慌了手腳,急召寇準再議“南巡”一事。寇準仍然反對南巡,再勸皇帝北巡,並且一步到位到前線禦駕親征,和他們兵對兵、將對將、皇上對皇上,來個硬碰硬。
??宋真宗暗恨寇準:你當是玩軍棋兌子呢?我一提南巡你就說北巡,把我往老虎嘴邊一步步地推。你小子安的什麽心?
??寇準說了,你作為軍民的主心骨你往後退一寸,別人就會退一尺。你退一尺,全線崩潰。宋太宗就是前車之鑒。
??無奈何,宋真宗依著寇準的意思禦駕親征,率領大部隊開往澶州(河南濮陽)前線。
??澶州被黃河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宋真宗進駐澶州南城,也就是黃河南岸。澶州北城一麵臨河,其他三麵已經被遼軍包圍。
??寇準強烈要求宋真宗進駐北城,勇敢麵對遼軍。他說你要是不敢過黃河,對敵起不到威懾作用,對前線將士起不到鼓舞作用。他幾乎強拉著宋真宗跨過黃河。
??當皇帝的黃羅傘蓋出現在澶州北城的城頭,城內外將士歡聲雷動。
??蟠龍皇旗迎風飄揚,大宋將士鬥誌高昂,鼓聲激揚喊殺震天,殺得敵人哭爹喊娘。
??遼軍的進攻被擊退。遼國第一猛將也被一箭穿顱。遼軍士氣大為受挫。
??宋軍援軍陸續抵達。楊延朗等在遼軍後方不斷發動襲擊,也讓遼軍擔心後路被斷被宋軍包了餃子。
??王繼忠趁機勸蕭太後與宋朝罷兵議和。
??王繼忠就是前一年望都之戰時被俘的宋將。他被蕭太後勸降並且召為駙馬。據說傳統戲曲《四郎探母》的原型之一就是王繼忠。王繼忠主張宋遼和平相處。
??王繼忠對蕭太後說:遼與宋為敵,年年打仗,搞得民不聊生。兩國打來打去誰也占不了便宜。還不如兩家和好,休兵解甲,共同發展。和平共處才是兩國最佳相處方式。
??蕭太後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同意和談,讓王繼忠充當和談的中間人。
??王繼忠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宋真宗。
??宋真宗這時才知道王繼忠還活著。他先前以為王繼忠為國捐軀給他開了追悼會,封賞了他的兒子。沒想到王繼忠投降了遼國,還成了遼國的駙馬。
??雖然覺得很沒麵子,但宋真宗不想計較這些。因為他也巴不得趕緊罷兵息戰。雖然戰場態勢開始轉為宋朝有利,但他仍然對遼軍心有餘悸。
??宋真宗派大臣曹利用作為特使去跟遼人談判。
??蕭太後要求宋朝歸還關南之地。她對曹利用說,我們出兵隻是為了收回我們的關南之地。隻要你們歸還關南,我們馬上撤兵。
??曹利用說,關南早已是我們的領土,歸還肯定是不可能的。要說歸還,我們還想讓你們歸還我們燕雲十六州呢!不過,雖然領土問題沒有商量的餘地,但我們可以討論補償問題,正所謂化幹戈為玉帛。
??蕭太後原則上接受這個方案。
??曹利用回來請示宋真宗:我們給他們多少錢合適?
??宋真宗說最好不要超過一百萬兩白銀。
??曹利用領命而去。寇準追上曹利用,告訴他如果超過30萬,我就要了你的腦袋。
??曹利用談完回來複命。宋真宗問他結果如何?曹利用一個勁兒地謝罪,伸出三根手指。宋真宗有些失望:三百萬?太多了。不過能夠結束戰爭,也可以。曹利用說是30萬。宋真宗喜出望外,下令重賞曹利用。
??宋遼和議的主要內容是:雙方就地停火,退回到戰前控製線。宋遼結為兄弟之國,遼國皇帝因為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蕭太後為嬸。宋朝每年給遼國提供軍事援助30萬兩白銀。宋遼在邊境開展互市貿易。
??這份和議被稱為“澶淵之盟”。
??和議簽訂後,雙方各自撤兵。宋遼從此百年無戰事。
??“澶淵之盟”引起後世爭議,有說窩囊的,有說合適的。
??說合適的算經濟帳:30萬兩白銀對於大宋來講隻是九牛一毛。“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是最費錢的事情,何況還不一定能打贏。區區30萬兩白銀能換來宋朝100年的和平發展,劃算。
??說窩囊的算政治帳:兩軍勢均力敵,為什麽要答應納貢求和?宋向遼納貢,別說30萬兩白銀就是一個銅板也代表著宋朝向侵略者屈膝。
??這些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先不去管它。
??再說宋遼講和之後各自撤兵。
??宋真宗也高高興興地回到京城。
??宋真宗選擇“有武幹善鎮靜”的將領留守邊關,也就是有軍事才能但不愛惹事的將領駐守邊境,避免與遼軍爆發軍事衝突。同時把支援前線的民夫都放回家務農。他要把今後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麵。
??寇準這回立了大功。事實證明寇準出的主意都是無比正確的。宋真宗對寇準更加寵信、重用。
??副宰相王欽若嫉妒寇準受寵,想方設法挑撥宋真宗跟寇準的關係。
??王欽若在契丹南侵時力主宋真宗南巡,遭到寇準的駁斥。寇準說誰再建議皇帝臨陣脫逃,馬上拖出去砍了。王欽若不敢再提南巡,但恨死了寇準。
??宋真宗決定禦駕親征。王欽若為了挽回影響,主動要求給宋真宗打前站,前往一線指揮作戰。他率領天雄軍與敵死戰,“存者十三四”,可以想象戰鬥的激烈和殘酷。王欽若勇敢地頂住了遼人的攻勢,使宋真宗最終下定決心北渡黃河。王欽若靠自己的忠心重獲宋真宗的寵信。
??他在戰後對宋真宗講,“澶淵之盟” 您不覺得是恥辱嗎?怎麽還以為寇準有功?
??宋真宗不明白他說的是什麽意思。
??王欽若說,“澶淵之盟”不過是一個城下之盟。遼軍兵臨城下耀武揚威,寇準卻讓您簽下和約,給遼人進貢換取遼人撤兵,這不是城下之盟是什麽?
??宋真宗無言以對。
??王欽若接著說,澶淵之役,寇準他就是一個賭徒,拿您做賭注。他一再竄唆您往北,無非就是想把您推出去孤注一擲,要麽一把翻盤,要麽全盤輸光。這是非常冒險的一招,但是拿您去做冒險。
??宋真宗按照這個思路回憶寇準的種種言行,他總是把自己往危險的境地推,是有那麽點賭徒的意思。好在自己命大,有驚無險。再看人家王欣若,人家是自己頂上去,為皇帝掃清道路,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皇帝。
??宋真宗越想越覺得王欣若比寇準好,於是罷免了寇準宰相職務,讓王欣若替代了他。
??王欽若是個善於逢迎之輩,總是順著宋真宗的心思說話。
??宋真宗好文學,他便主持編書。他主持修纂的《冊府元龜》與《太平廣記》、《太平禦覽》、《文苑英華》合稱“宋四大書”。
??宋真宗好虛榮,他便積極鼓動宋真宗封禪泰山。宋真宗是曆史上最後一個封禪泰山的皇帝。之後曆朝曆代都不再幹這種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蠢事。
??他在朝中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有人將他和他的小集團的人並稱為“五鬼”。顧名思義,他們都不是什麽好人。
??不過,王欣若雖然是個奸佞之人但沒釀成什麽大禍。宋朝還是步入穩定發展的通道。
??宋真宗化幹戈為白銀,使宋朝和遼國脫離戰爭狀態,集中精力搞生產,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科技、文化穩定發展,逐漸步入盛世。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