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94,南北好佛

194,南北好佛

  公元516年——522年 佛教再興。魏胡太後在洛陽造永寧寺、九級佛塔。蕭衍篤信佛教。漢傳佛教吃素源於蕭衍。


  北魏皇帝元恪在蕭衍修成大壩的那一年死了。他死時,太子元詡隻有6歲。


  元恪死時是個晚上。有人建議等天亮請示高皇後以後再為太子舉行即位儀式。太子少傅(太子的老師)崔光出言反對:太子是先皇確立的法定繼承人,不需要再讓皇後確認。當晚他就和領軍將軍(禁軍統帥)於忠一起把太子元詡從東宮接來穿上龍袍宣布繼位。


  高皇後派人去殺掉元詡的生母胡貴嬪,防止胡貴嬪母憑子貴將來跟她爭權。


  宦官劉騰等人立即把這個消息通知了崔光和於忠。崔光讓於忠立即把胡貴嬪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安排禁軍嚴加守護。


  高澄得到元恪死訊進宮哀悼。於忠安排人將高澄秘密處決,對外宣稱高澄自殺。隨後於忠又以元詡的名義把高皇後遷出皇宮,逼迫她出家做了尼姑。


  胡貴嬪被尊為皇太後,以皇帝生母的身份垂簾聽政。但朝廷的實際大權都掌握在於忠手中。


  於忠依仗負責宮中宿衛的便利條件控製住小皇帝元詡,限製他跟大臣們和胡太後接觸。皇帝的詔書實際上都出自於忠之手。


  於忠專權自然會有人不服。於忠假借皇帝的名義將跟他意見相左的人一一除去。群臣視他為第二個高澄,對他又恨又怕。


  胡太後跟群臣聯手將於忠扳倒,奪回大權。不過,胡太後感激於忠曾經保護過她,封他為開國公,保留之前的所有待遇,隻是不再讓他掌實權而已。這樣也不至於刺激著他依仗軍權造反。


  胡太後正式臨朝稱製,代替皇帝打理朝政。北魏進入女皇時代。


  北魏立其子殺其母是仿效漢武帝殺鉤弋[yì]夫人,防止“母壯子幼”皇權旁落。元恪破例留了胡太後一條性命。胡太後因此成為北魏唯一的母後皇太後。不過胡太後的表現對元宏的慈悲是一個巨大的諷刺。他的兒子不僅死在胡太後手裏,北魏王朝也葬送在她的手上。


  胡太後可能是因為信佛的原因,不願殺生。但是待在皇帝這個位子上,該殺不殺就會造成綱紀廢弛。


  趙王元謐[mì]擔任岐州刺史期間,為政暴虐,濫殺無辜,引發百姓暴動。對於如此嚴重的政治事件,胡太後僅僅將其免職而已,不久又調任幽州刺史。


  壽陽至浮山堰一線激戰期間,將軍崔亮在魏軍對浮山堰發起總攻的關節眼兒擅自撤兵,直接導致總攻夭折。前線將領強烈要求處死崔亮以正軍紀。但胡太後念在他曾立戰功的份上放他一馬,讓他將功折罪。


  胡太後總是和稀泥,駕馭不了文武群臣。朝廷開始亂象叢生。群臣朝中爭權,朝外鬥富。達官貴人奢華成風。文官搜刮百姓,武官搜刮將士。軍民怨聲載道。民變兵變頻發。


  胡太後好佛。她上台後為了拜佛修建了號稱千寺之冠的永寧寺。永寧寺如何規模宏大富麗堂皇不必細說,單說寺中的佛塔就創下曆史之最。“浮圖高九十丈,上刹複高十丈”。


  南北朝時北朝的一尺29.6厘米。一百丈相當於現在296米。這座塔比北京電視塔低不了多少。


  如果永寧寺佛塔存留至今,絕對是跟兵馬俑、長城一樣成為中國旅遊標誌。但可惜的是,現在就剩一個地基。永寧寺也早就不存在了,隻是殘留一些夯土台基而已。


  胡太後熱衷建佛塔也要求各地建造。她建的是九級浮屠,最高等級。她要求其他地方都要建五級浮屠。


  原本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她再這麽一要求,下麵開始狂修廟,狂造塔。洛陽城內500座廟,占地麵積達到洛陽的三分之一。


  有人進諫胡太後,我們的城牆年久失修,衙門也破爛不堪,學校都荒廢了,應該把修廟的錢轉移到這上麵去。有閑錢閑工夫了再修廟。胡太後哪裏肯聽。


  胡太後還為太上君修建了一個寺。據說雄偉華麗程度不次於永寧寺。但現在也已經蕩然無存。


  建寺建塔,這得花去多少民脂民膏。南梁修大壩,北魏修佛塔,都是了不起的大工程。但是除了勞民傷財一點意義沒有。


  胡太後還增建了龍門石窟。這有沒有意義先放一邊,倒是為後世增添了一處旅遊資源。


  但是對當時老百姓來講這些宏大工程是他們無法承受的負擔。


  很多百姓承受不了無休止的勞役、沉重的賦稅,舉家出家當和尚做尼姑。“民多絕戶為沙門”。和尚尼姑不僅享受免稅免役待遇還管吃管住。


  國家賦稅受到影響隻得加重沒出家的百姓的負擔。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出家的人越來越多,而普通百姓日子越來越艱難。


  有人上書胡太後,認為放縱百姓出家背禮違情。罪有三千,不孝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人上不贍養老人,下不養育子女,放棄今世修來世,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都沒有任何好處。“孔子雲:‘未知生,焉知死?’安有棄堂堂之政而從鬼教乎!” 還不知道活著的道理,怎麽能知道死呢?怎麽能放棄堂堂的禮教去聽從邪教呢?都躲進寺廟,誰來服勞役,服兵役呢?


  何太後不理。上書人因為稱佛教為鬼教遭到佛家抗議。太後對上書人處於罰金。


  北魏後期,佛教又開始盛行,自皇帝到百姓都崇信佛教。建廟建塔成為社會風尚。據說北魏有寺廟三萬座,僧侶數以百萬人。這對於國家和百姓造成極大的負擔。


  其實,用勞民傷財來拜佛是沒得到佛教的精髓。佛教是講慈悲的。把百姓搞得那麽苦,佛如果真有神靈也是不會高興的。


  巧合的是,南梁的皇帝也是個崇佛拜佛的。蕭衍信佛已經達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換種說法說他的修行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漢傳佛教吃素以示誠心就是自他而起。


  蕭衍吃素,從來不沾葷腥。不僅如此,他還以皇帝詔令的形式要求佛教徒都必須吃素。


  其實佛家的“五戒”要求不殺生,沒說不讓吃肉。釋迦摩尼要求教徒吃肉要吃“三淨肉”,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己所殺,從來沒有說過不能吃肉。以前的和尚是允許吃肉的。釋迦摩尼本人就是吃肉吃壞了肚子死的。


  佛經記載釋迦摩尼是吃了“旃[zhān]檀樹耳”而死。古時候把旃檀樹耳翻譯成豬肉。到了當代開始有人把旃檀樹耳毫無依據地翻譯成木耳或蘑菇,為和尚吃素尋找依據。


  實際上蕭衍要求和尚吃素當時是有爭議的。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支持者的依據一是不殺生的戒律,二是禁欲的思想。肉香會刺激人的食欲,讓人貪圖口舌之欲。反對者的依據就是佛教經典裏沒有不準吃肉的提法。但是蕭衍依靠皇帝的權力和影響力在中國推行吃素。吃素於是成為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蕭衍在推行吃素的同時還下令全國無論搞什麽樣的祭祀都不能殺生,用麵粉捏成牛羊形狀來代替。下麵的人覺得這麽哄弄神佛祖宗不恭,以肉脯代替。蕭衍知道再次下令禁止。下麵的人隻好以大餅、蔬菜來代替。從此神佛祖宗也開始吃素了。


  蕭衍不僅不吃肉也不近女色。後宮嬪妃因此都守了活寡。


  其實“五戒”要求“不邪淫”是指不要貪戀女色,不要放縱自己的SY,沒說禁止正常的夫妻生活。如果讓老婆守活寡或者幹脆不結婚,不去繁衍後代,人類不就滅絕了嗎?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就有老婆孩子。現在很多國家的和尚都允許結婚,就中國的和尚搞獨身主義。看來中國和尚對“五戒”有更高的追求。


  其實也不盡然。“五戒”還要求“不偷盜”,就是說不要貪財。放縱對金錢的欲望,什麽事都有可能做得出來。但是有意思的是,中國和尚始終對這一條沒提過高標準嚴要求,僅僅保證自己不去掏人家錢包也就罷了。現在的寺廟一進去到處是收費項目,明裏暗裏都有,隻剩下沒有明搶了。中國最著名的寺廟少林寺成了中國佛屆最大的商業集團。


  和尚攬財美其名曰弘揚佛法,為了建更多的廟,塑更多的佛。但是建廟塑佛並不是佛教所追求的功德。


  蕭衍也建了很多廟。建康城內就有五百多座廟,為成千上萬的和尚尼姑提供了工作崗位。


  達摩法師來華訪問。蕭衍接見了他。賓主對佛法交換了意見。蕭衍問到:我修了不計其數的寺廟,解決了不計其數的和尚的就業問題,抄了不計其數佛經,塑了不計其數的佛像,請問我有什麽功德?達摩法師的回答是:沒有功德。


  修廟塑佛並不意味著弘揚佛法。進廟拜佛並不意味著接受佛法。


  佛教追求無欲無求。但進廟拜佛的人大多帶著欲望而來,帶著欲望而走。他們拜佛其實是跟佛簽下一紙商業合同。你要是能幫我實現求子、求財、求平安的願望,我就給你重塑金身,再造廟宇。請願、還原過程跟履行甲乙雙方權利義務的過程一模一樣。和尚成了佛的經紀人。


  現在的寺廟商業化傾向越來越嚴重。踏進廟門,各種推銷撲麵而來。你想求平安,買我平安香。小香六百六,大香八百八。錢少保一人,錢多保全家。沒有帶現金,能刷二維碼。本應是清靜之地的寺廟沾滿了銅臭氣。


  佛教自傳入中國那天起就開始變味了,在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變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


  因為南梁皇帝蕭衍和北魏的胡太後都崇佛拜佛,在他們的推動下,南北朝這兩個國家幾乎已經變成佛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