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89,元宏遷都

189,元宏遷都

  公元492年——494年p;蕭賾之後帝位更迭頻繁。北魏遷都洛陽,全麵漢化。


  為了方便完成全盤漢化的宏偉大計,拓跋宏決定遷都,把北魏的國都由平城(山西大同)遷到洛陽,深入中原,深入漢文化的腹地,遠離胡人聚集區,跟落後的胡人文化做一個徹底地切割。


  但是他擔心會受到背宗忘祖的指責不敢明說,聲稱平城寒冷,風沙太大,想把都城遷到洛陽。


  這個理由太過牽強,他在朝裏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隻得作罷。


  公元493年,拓跋宏決定南伐。他的理由是蕭賾製造了三千輛戰車準備北伐,所以他要先發製人發動南伐。


  拓跋宏讓人以《周易》占卜南伐的吉凶,得到一個“革卦”。拓跋宏大喜,認為“革卦”是大吉。他說:“此是湯武革命,順天應人之卦也。”


  朝廷重臣拓跋澄說“革”是變革之意,意味著改朝換代,推翻暴君。商湯王周武王得到此卦是吉利的。我們要發動的戰爭是開疆擴土不是革命。這個卦跟我們要占卜的事不沾邊,怎麽能說是吉利的呢?

  拓跋宏大怒,罵拓跋澄想動搖軍心嗎?嚇得拓跋澄和群臣不敢再說話。


  散朝後,他把拓跋澄叫了過去。拓跋澄是朝中重臣,地位相當於宰相。拓跋宏要做什麽事必須得到他的支持。他跟拓跋澄說了實話,南伐是假,遷都是真。拓跋澄恍然大悟,說這是好事啊,立足天下的中央,統治華夏的四海,把魏國發揚光大。拓跋澄當即表示支持。


  得到拓跋澄的支持,拓跋宏打定主意遷都。


  本年,南齊的蕭賾得病死了。因為他中意的太子比他先走一步,臨死時他讓太孫蕭昭業繼位。


  蕭賾留下遺旨:“事無大小,悉與鸞參懷”。也就是說朝廷大小事都要和蕭鸞商討後決定。蕭鸞是他的堂弟加親信。他讓蕭鸞輔佐蕭昭業,要求蕭昭業什麽事都要跟蕭鸞商量。


  拓跋宏得知蕭賾死了,立即全起大軍三十萬南下。


  大軍渡過黃河進入洛陽。當時陰雨綿綿,群臣勸他等雨停了再走。雨天行軍太勞累,並且運糧也困難。拓跋宏就坡下驢駐軍洛陽。


  拓跋宏召集群臣開會,討論遷都。他說天意不讓我們南伐,但無功而返又讓人笑話。既然天意要留我們在洛陽,不如幹脆就把都城遷到這裏。拓跋宏還拿之前的“革卦”說事,稱天意就要我們進行變革。群臣震驚,紛紛反對。但拓跋宏親信的大臣都紛紛表示讚成。拓跋宏拍板就這麽定了,宣布把都城從平城(山西大同)遷到洛陽。


  隨行文武官員後來才明白,他攻齊是假,遷都是真,把他們都騙到了洛陽。但皇帝是金口玉言,文武百官也無可奈何,隻得把家從鮮卑人聚集區遷到了漢人聚集區。


  拓跋宏要求鮮卑人全麵接受漢文化,說漢語、寫漢字、穿漢衣、改漢姓、學習漢人的文化和禮儀。


  拓跋宏把漢語定為官方語言,要求30歲以下的人必須學漢語,說漢語。


  鮮卑人的姓氏也改為漢人姓氏,比如拓跋氏改姓元。


  從此拓跋宏改名為元宏。


  漢人官製、法律、製度等等,孔子“禮製”的那一套全部照搬過來,甚至門第觀念、繁文縟節都學得有模有樣。


  元宏還鼓勵鮮卑人娶媳婦嫁閨女要和漢人攀親,通過聯姻把自己徹底融入漢人堆裏。


  元宏全盤漢化也受到習慣勢力的抵製。但元宏堅持要這樣做,毫不動搖。漢化措施慢慢也就推行開來。


  漢文化受到崇拜。在北方一直處於寒冬期的漢文化開始冒出新芽。


  鮮卑人對漢文化的崇拜,使鮮卑人作為一個民族迅速消失在漢人中間。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一個民族已不複存在。


  不過隋朝皇帝楊堅、唐朝皇帝李世民都有鮮卑血統,這讓崇拜強隋盛唐的漢人感覺有些不爽。甚至有人主張把隋唐也歸入胡人政權。


  北魏這邊搞文化建設,南齊那邊搞權力鬥爭。


  蕭賾死後蕭昭業繼位。


  蕭昭業這個人寫了一手好隸書,想必學問也不小。但是這人品行不佳,陽奉陰違,兩麵三刀。蕭賾當年立他為太孫就是看中他的仁孝。他父親病時,他床前床後伺候。他父親死時,哭得快背過去了,見者動容。蕭賾看在眼裏讚歎這孩子孝順。殊不知,他堂前哭完,回到自己屋裏就說笑如常。他恨父親老管著他,找人詛咒父親早死。他父親死後,蕭賾立他為太孫,於是他又開始詛咒蕭賾早死,好讓他盡快接班。蕭賾病了,他給妻子寫信寫了滿滿一張紙的喜字。蕭賾死了,屍體剛入棺,他便迫不及待地把蕭賾的樂隊叫到家裏演奏,慶祝詛咒應驗。


  祖父、父親都死了,再沒人能管得了他了。蕭昭業開始撒了歡地恣意胡來。


  以前他要個零花錢都要不來,現在整個國庫都是他的,敞開了花。他打開蕭賾的寶庫,讓皇後和嬪妃隨便拿,甚至以砸碎寶物為樂。他不到一年功夫他就把國庫十年的積蓄全部禍禍光。


  他想去哪玩去哪玩,想跟誰睡跟誰睡。他爹的妃子,論起來算他的母輩,也被他招進自己宮中。


  他先前讓女巫楊氏詛咒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父親和祖父先後離世。他認為是楊氏的功勞,對她大加賞賜。楊氏的兒子楊瑉也得到他的寵幸,經常被叫進宮中伺候。楊瑉模樣英俊,被皇後看中,又被叫進後宮伺候。據說這倆家夥像夫妻一樣同起同臥。蕭昭業竟也毫不在意。


  蕭鸞作為輔政大臣不能裝聾作啞,要蕭昭業下旨殺掉楊瑉。蕭昭業舍不得。蕭鸞說楊瑉跟皇後的醜事早已在朝內外傳得沸沸揚揚了。不殺他不能挽回皇家的聲譽。蕭昭業這才不得不同意。


  周奉叔是蕭昭業寵信的大將。蕭昭業想封他為千戶侯。蕭鸞不同意,認為周奉叔的功勞夠不上封侯,隻能封男爵。周奉叔知道後怒火中燒,當眾拔刀要殺蕭鸞。蕭鸞好言相勸才讓他息怒。蕭鸞事後派人把周奉叔找來亂拳打死。蕭鸞先斬後奏以周奉叔怠慢朝廷為由要求蕭昭業同意處死周奉叔。蕭昭業也無可奈何隻得簽字認可。


  蕭鸞總想管著蕭昭業,讓蕭昭業非常不爽。蕭昭業打算除掉蕭鸞。他想把這事交給皇後的堂叔何胤去辦。但何胤膽小,不敢殺人,勸蕭昭業慢慢來,先設法削奪了蕭鸞的權力再說其他。這事就拖了下來。


  蕭鸞也早看蕭昭業不順眼,打算廢了他。他跟蕭衍私下討論廢立的事。蕭衍是他的遠房堂弟,也是他的心腹幕僚。蕭衍為他出謀劃策。蕭鸞暗中聯絡掌握實權的大臣。


  一切準備就緒後,蕭鸞派衛尉(皇宮衛隊統帥)蕭諶[]帶人進宮逮捕蕭昭業。


  蕭昭業在樓上聽到動靜,讓太監去看。太監說看見一個將軍領著一幫人,全副武裝,已經到樓下了。蕭昭業知道不好,一麵叫人去找蕭諶,一麵往妃子的屋裏躲。他不知道帶隊來抓他的正是蕭諶本人。等他見到蕭諶,什麽都明白了,拔出寶劍試圖自刎。蕭諶一把奪過寶劍。


  蕭諶把蕭昭業塞進轎子裏抬出來。院子裏的衛兵不知所措,隻等蕭昭業一聲令下便上去救他。但蕭昭業似乎已經嚇傻了,一聲不吭。


  蕭諶害怕出現變故,在一個夾道裏把蕭昭業殺了。


  蕭鸞全副武裝上殿召集群臣,偽造太後的懿旨宣布廢黜蕭昭業,改立蕭昭業的兄弟蕭昭文為帝。


  蕭昭文當時15歲。蕭鸞全權處理朝政。


  蕭鸞弑君另立不被眾王爺接受。臣殺君、子殺父,這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眾王爺推舉蕭鏘帶頭發動政變推翻蕭鸞。蕭鏘是蕭賾的弟弟,當朝宰相。


  但是這個蕭鏘太墨跡了。軍隊都已經準備好出發了,他想起還沒跟母親告別呢,扭頭又回去了。等他墨跡夠了,天也黑了,隻好改天再出發。


  蕭鸞得到消息,搶先出兵包圍了蕭鏘的王府,殺了蕭鏘以及所有參與政變的人。為除後患,蕭鸞大開殺戒,遍殺蕭道成、蕭賾一脈。


  骨肉相殘的慘劇重演。劉宋幾代暴君才完成的事情,蕭鸞一步到位。


  494年,蕭鸞廢掉蕭昭文登基坐殿。


  蕭昭文隻做了三個月的皇帝就被廢掉。一年當中連換三個年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