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淮南再亂
公元256年——260年 諸葛誕淮南起兵,兵敗被殺。吳主孫休誘殺權臣孫綝,親政。司馬昭專魏政,廢立魏帝。
薑維北伐不勝而還。他剛回去,魏國又發生內亂。薑維得到消息再次率軍北伐。
魏國這次內亂的主角換成諸葛誕。
諸葛誕接替毋丘儉鎮守淮南。他要求朝廷給他增兵十萬,以防東吳卷土重來。
他要這麽多兵引起司馬昭的懷疑。他擔心諸葛誕成為第二個毌丘儉,安排親信賈充去測試一下他的忠誠度。
賈充以勞軍的名義來見諸葛誕,談話中假裝閑扯說起洛陽那邊有很多人都希望曹髦把皇位禪讓給司馬昭,你怎麽看待這件事?諸葛誕急了,脫口而出:誰要搞禪讓我就跟誰拚命!你是魏國的臣子怎麽能說出把魏國拱手讓人的話來呢?
賈充回去後告訴司馬昭:這人是個隱患,必須馬上處理掉。
司馬昭立即下令任命諸葛誕為司空,召諸葛誕進京就職。
出將入相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是莫大的榮譽。但諸葛誕寸功未立冷不丁被提拔為“三公”,誰都會覺得蹊蹺。諸葛誕知道自己的表態已經被某些人視為異己,自己凶多吉少,索性扯旗造反投靠東吳。
司馬昭得知立即帶上小皇帝和太後禦駕親征。他帶上皇帝和太後的意思一是顯示皇帝和太後是站在自己一邊的,誰也別想拿皇帝和太後做什麽文章,比方說奉了太後密旨之類的;二是擔心把皇帝和太後留在洛陽自己走了,大臣們跟皇帝、太後再背著他搞出點什麽事來。
司馬昭帶兵26萬討伐諸葛誕,包圍了諸葛誕據守的壽春城。
東吳孫綝率軍救援諸葛誕,希望就此拿下淮南。他派文欽領一支軍增援壽春,並且趁機控製壽春。當時魏軍還沒有把壽春城完全圍住,文欽率軍衝進壽春城。
孫綝見文欽得手,派大將朱異率一支軍進攻壽春,與諸葛誕、文欽內外夾攻打破魏軍的包圍圈。
朱異將輜重留在都陸(安徽劉安壽縣南),輕兵疾行突襲壽春,想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但這時魏軍後續部隊已到,加強了壽春的防守,朱異的進攻被魏軍擊退。與此同時,從山東趕來的一支魏軍突襲都陸,燒了朱異的糧草。朱異軍隊斷糧,士兵們隻能挖草根充饑。朱異隻能撤軍。魏軍趁機反攻,大敗朱異。
孫綝大怒,處死了朱異。
但他殺了朱異又沒有其他將領可派,自己待在巢湖的船上連上岸都不敢,更別提率軍前往壽春作戰,見魏軍合圍已成,覺得無機可乘,下令撤兵。
孫綝放棄壽春和已經衝進壽春的吳兵撤兵而走讓吳國軍民對他頗多怨言。
薑維趁虛而入進襲陝西,但剛一露頭就被鄧艾打了回去。薑維屢戰屢敗也招致蜀國上下的頗多怨言。
孫綝撤走後,壽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突圍不成,守城無望。司馬昭也不攻城,就跟他們耗著,單等他們糧盡投降。隨著糧草越來越少,守軍翻牆投敵的人越來越多,累計達數萬人。
文欽建議諸葛誕索性讓北方籍的士兵都出城投降,省下糧食留給南方籍的士兵繼續堅守。諸葛誕懷疑文欽想算計他,因為他的兵大多是北伐籍,而文欽帶來的兵大多是南方籍。諸葛誕一氣之下把文欽殺了。文欽的兒子文鴦率軍找諸葛誕報仇,戰敗後投了司馬昭。司馬昭封他為侯。
司馬昭對壽春展開思想攻勢,讓文鴦率領一支騎兵圍城高喊:除了諸葛誕,其餘人全部赦免!“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
將士們越發動搖。越來越多的人翻越城牆投了司馬昭。
司馬昭發現靠近城池進行宣傳工作的士兵不再遭到城上的弓箭射擊,願靠多近靠多近,知道守軍已經無心作戰,於是下令發動總攻。
壽春被一攻而克。諸葛誕戰敗被殺。
諸葛誕“畜養揚州輕俠數千人以為死士”,當時還剩下數百人。他們被俘後寧死不降。魏軍讓他們站成一排,挨個問:降不降?不降。殺掉。殺一人問一句,結果沒一個降的。數百人全殺了。
曹髦以平息淮南之亂有功,封司馬昭為晉公,賜九錫。但司馬昭擔心刺激更多的叛亂,沒敢接受。
魏國內亂剛剛平息,吳國那邊便發生了內亂。
小皇帝孫亮這時已經年滿16歲,開始親政。不過他親政不過是個形式,可以上殿接見群臣百官而已,大事小情還是孫綝說了算。
孫亮感覺非常不爽,私底下發牢騷:為什麽先帝(孫權)的詔書都是自己寫的,我的詔書卻是孫綝寫好了隻讓我蓋章而已?
孫綝聽說後知道孫亮對他不滿,於是托病不去上朝,擔心孫亮算計他。
而孫亮也的確在算計他。他通過皇後和嶽父全尚密謀要搞掉孫綝。所有細節都商量好了,就等他一聲令下了。但是孫綝搶先一步,殺了皇後父親,兵圍皇宮。
原來,皇後的母親是孫綝的姐姐。她從老公那裏探知消息後,第一時間通報給了孫綝。孫綝得以搶在皇帝前頭動手。
孫綝召集群臣,說皇帝“多病昏亂”已經瘋了,所以改立孫休做皇帝。孫休是孫權的六兒子,孫亮的六哥。孫綝說:“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誰有不同意見就說。
大臣們誰也不敢反對,說“唯將軍令”。
孫綝於是把孫亮趕出皇宮,接孫休接任皇帝之位。
孫休入主皇宮喜出望外,不但不追究孫綝廢立皇帝的不臣行為還封孫綝為丞相,增加了食邑。
新帝登基,百官朝賀的同時照例送上禮品。孫休接受朝賀但禮品一律不收。孫綝也送來了酒肉,同樣被孫休退回。
孫休隻是想做個姿態,表示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樣,不貪財。但是他無意中得罪了孫綝。
孫綝感覺特沒麵子。跟將軍張布喝酒時喝多了,孫綝口出怨言:當初我廢掉孫亮的時候好多人都勸我自立為帝。我沒有那麽做,立了孫休做皇帝。沒想到孫休這麽不給我麵子,把我當一般大臣看待。我能立他也能廢他,回頭我再重新找一個。
張布是忠於皇帝的人,馬上把這話告訴了孫休。
孫休可不敢把這些話當酒話一笑置之。他馬上跟張布商量如何除掉孫綝。
恰逢臘會(臘月祭祖和祭拜門神、灶王爺等五位家神的集會),孫休借口大宴群臣把孫綝騙入宮內,一個眼神,武士齊出,就在酒席之上把孫綝殺了。事情就這麽簡單。孫綝手握百萬兵,一點用沒有。幾個武士就把他殺了。
孫休奪回大權,開始親政。
孫休成功奪權鼓舞了曹髦。曹髦也想除掉司馬昭奪回大權。他14歲登基,現在已經20歲了仍然是傀儡一枚。
司馬昭讓曹髦封他晉公,賜九錫。曹髦不敢不封卻氣憤難耐。
他把正在宮中值班的侍中王沈、尚書王經、常侍王業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的陰謀連路人都能看出來,我能看不出來嗎?我不能束手待斃,等著接受被廢的侮辱。今天我就要除掉他。他掏出黃素詔(寫在黃絹上的詔書)扔在地上,讓他們按照詔書起草命令,調動軍隊實行戒嚴,捉拿司馬昭。他要親自上朝召見百官,罷免司馬昭。
王經勸他別幹傻事。司馬昭手握兵權。你手裏一兵一卒都沒有,拿什麽跟人家鬥?司馬氏三代當權,朝內外都是他的人。軍隊也隻聽司馬昭的命令,不會聽你的命令的。
曹髦說:我意已決。大不了一死。何況不一定誰死呢!
曹髦去後宮通報太後。王沈、王業趕緊跑去通報司馬昭。
曹髦發覺消息走漏,決定拚個魚死網破,帶領宮中侍衛、雜役抄起家夥“鼓噪而出”。他親自帶隊去司馬昭的府邸捉拿司馬昭。
他剛出宮就遇到司馬昭軍隊的攔截。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zhòu]率軍前來阻截。曹髦站在戰車上揮劍讓他們讓開。司馬伷不敢跟皇帝動手,乖乖閃到一旁。
剛走不遠,他們又被賈充帶的兵攔住。曹髦親自揮劍帶隊衝鋒。賈充的部將成濟請示賈充怎麽辦?這可是皇帝啊。賈充說:晉公養你們這麽久就是為了今天為他賣命!這還用問嗎?
成濟得令,立即挺矛向前,一矛將曹髦挑於車下。曹髦當場斃命。曹髦的手下一哄而散。
曹髦被人讚為“才同陳思(曹植),武類太祖(曹操)”。但通過這件事來看,曹髦有勇無謀,智商堪憂。孫休殺孫綝是用計,把孫綝騙到宮裏殺掉。曹髦是跑到人家裏去殺人,幾乎是單槍匹馬去跟人家的千軍萬馬對抗,根本沒有成功的希望。
有人分析,曹髦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迫於無奈。
先前曹髦賜司馬昭九錫,司馬昭堅辭不受。這回賜九錫,司馬昭沒有再推辭。加之朝內外已經出現禪讓的輿論。曹髦有理由相信司馬昭要廢了他自立為帝。
曹魏當年篡漢就走的這個路子,先封公建國賜九錫然後再禪讓。現在司馬昭要求曹髦賜他九錫,曹髦自然能夠猜到司馬昭下一步要幹什麽。
他跟王沈、王經、王業謀劃除掉司馬昭屬於識人不淑,沒想到王沈、王業會出賣他。消息走漏後,司馬昭派兵包圍皇宮準備廢帝。曹髦不願坐以待斃,決定孤注一擲拚死一搏。
曹髦也並非沒有成功希望。司馬伷不敢跟曹髦動武。如果沒有成濟這個愣頭青,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曹髦被殺後,司馬昭殺了成濟,洗脫自己。成濟救了司馬昭,到頭來卻落得身首異處滿門抄斬的結果。
司馬昭以太後的名義曆數曹髦罪狀,宣布廢掉曹髦。但他沒敢自立為帝而是改立曹操的一個孫子曹奐[huàn]為帝。
15歲的曹奐被司馬昭擺上皇位。這不過司馬昭的又一個新傀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