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46,三國並立

146,三國並立

  公元215年——219年 曹操擊敗張魯占領漢中,進為魏王。劉備擊退曹操占領漢中,自立漢中王。關羽圍樊城。


  曹操率軍殺入漢中。張魯見曹操大軍殺到有心投降曹操。他這個老道還是比較心善,不願意連累百姓受刀兵之苦。但是他弟弟張衛不服,非要和曹操較量較量。他在漢中咽喉要道上修了一道城牆。這道城牆修在山上,綿延十幾裏,易守難攻。


  曹軍殺到陽平關,攀山而上發起攻擊。陽平關山壁陡峭,幾乎無路可走,隻能手腳並用往上爬。曹兵根本無法作戰,死傷慘重。


  曹操見屢攻不克,失去了信心,下令撤兵,打算放棄漢中。


  天已黃昏,前線曹兵接到撤退的命令摸索著往下爬。走著走著,迷路了。曹兵也沒有GPS導航,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又走著走著,闖進一處大營。他們竟然稀裏糊塗繞過防線跑到敵人的後方。


  敵人見曹軍從天而降,炸營了,四處逃竄。曹軍誤打誤撞攻破了陽平關。


  張魯聽說天險被攻破,徹底喪失了信心,向曹操投降。


  曹操占領漢中後並沒有順勢殺入益州,大概是還沒有從赤壁之戰的陰影裏走出來。他留下張郃鎮守漢中,自己引軍東返。


  孫權趁曹操西進之機,親率十萬大軍偷襲合肥。當時合肥隻有曹軍大將張遼率領的七千守軍。孫權將合肥包圍日夜攻打,張遼據城死守,力保城池不失。


  軍中傳染瘟疫,孫權無心再戰,撤圍而回。張遼趁機殺出,突襲孫權。孫權的主力部隊已經走遠,孫權率領一千多人的衛隊走在最後麵。張遼突然殺到,直撲孫權而去。孫權的大將淩統見狀立即率領幾百親兵迎了上去。孫權飛馬狂奔,越過斷橋,僥幸逃脫。淩統的幾百親兵全部戰死。孫權事後非常後悔自己的疏忽大意。


  孫權雖然出師不利,但讓曹操不能不有所顧忌。曹操不敢進攻益州恐怕也是害怕孫權趁虛而入。


  曹操回到鄴城。漢獻帝又派人送來魏王的封號。


  現在曹操論爵位是魏王,是人臣最高;論官職是丞相,也是人臣最高。他離皇位不過一步之遙。


  漢獻帝百般巴結曹操。但曹操對待漢獻帝的態度越來越差,由先前的尊天子而令諸侯慢慢變成挾天子以令諸侯。隨著諸侯越來越少,漢獻帝的利用價值也越來越低。漢獻帝由他的傀儡變成他的俘虜。


  曹操對漢獻帝的態度越來越蠻橫無理,甚至可以說是窮凶極惡。


  董承“衣帶詔”事件發生後,曹操不僅殺了董承還殺了他的女兒董皇後。漢獻帝以董皇後身懷有孕求曹操高抬貴手。曹操不理。漢獻帝又立了一個伏皇後。伏皇後給父親寫信對曹操的霸道頗有微詞,希望父親想辦法除掉曹操。這事不知道怎麽被曹操知道了。他立即派人把伏皇後抓來弄死。伏皇後被拖走時喊漢獻帝救命。漢獻帝悲傷而又無奈地說:我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


  曹操隨即把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後。


  皇宮內外侍衛全是曹操的人。現在皇後也是曹操的人。漢獻帝從此處於曹操全麵無死角的監控之中。


  曹操沒有幹脆自立為帝取代漢獻帝隻是顧慮天下未平,貿然稱帝會引起忠於漢室的人的反叛。但是曹操早已是實際上的皇帝了,也不急於一時。


  公元217年,曹操率軍南下進攻濡須。孫權在濡須建城防守,並且布置了上萬具強弩,但是即便如此也抵擋不住曹軍一輪又一輪的猛攻。孫權最終隻得棄城而走。曹操占領了濡須,準備順江而下進攻江東。孫權派人去向曹操請降。曹操很痛快就答應了,撤出濡須,退守駐軍居巢(安徽巢湖東北)。


  曹操雖然打敗了孫權,但主要是靠步兵,沒有信心在長江水戰中也能打敗孫權。另外,降服孫權就是勝利。劉備和孫權結盟,東西呼應,讓曹操首尾不能相顧。孫權請降,曹操就能專心對付劉備。


  這時的劉備正趁曹操跟孫權交戰向漢中發起進攻。漢中是益州的大門。沒了漢中,益州不能獨存。所以劉備傾軍而出去打漢中。


  張飛、馬超兵出下辯(甘肅隴南成縣東北),被曹軍將領曹洪擊退。


  劉備兵出陽平關,與夏侯淵爆發激戰。曹操了解夏侯淵有勇無謀,不是劉備的對手,親率部隊增援漢中。果不其然,曹操還沒到達漢中,夏侯淵就已經戰敗身亡。


  劉備率軍迂回到夏侯淵的側翼,攻占了定軍山(陝西漢中勉縣南)。夏侯淵領兵來奪。劉備的的老將黃忠親自帶隊居高臨下發起衝鋒,一舉打垮了夏侯淵,砍下夏侯淵的首級。


  曹操領軍到達漢中。劉備說:曹操來了也沒用。我自有辦法對付他。


  劉備占據險要地勢,隻守不出,避而不戰。曹軍不斷發起進攻,但都铩羽而歸。


  兩軍對峙一個多月,曹操扛不住了。曹軍久攻不下,損兵折將,士氣受挫,逃兵增多。關中為了支援漢中作戰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向前線運糧,已經不堪重負。曹操打算撤軍。


  曹操宣布軍營當天的口令為“雞肋”。當時曹操的隨軍主薄(秘書)楊修聽到“雞肋”兩字,立即猜到曹操要撤軍了。別人問為什麽。楊修說:“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


  打漢中是為了打益州。但是蜀道艱難,曹操沒信心打得贏劉備。如果不打益州,漢中就失去了戰略價值,在這耗著也就沒什麽意思。劉備耗得起,他糧道短。曹操耗不起,他糧道太長,太艱難,拖久了能把自己拖垮了。劉備堅守不出,曹操又無計可施,不知道耗到什麽時候算是個頭。想要放棄漢中吧,又覺得實在可惜,想當年得漢中是多麽不易啊?所以曹操感歎漢中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過這都是根據“雞肋”做出的分析。究竟曹操內心是怎麽想的,誰也不知道。


  有人認為曹操放棄漢中是明智之舉。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戰略錯誤,失去了一舉統一中國的機會。漢中對曹操來說沒有戰略價值,但對劉備來說意義巨大。劉備得了漢中不僅多了一道屏障,還多了一塊進攻關中的跳板。進可攻,退可守。日後諸葛亮七出岐山都是取道漢中。


  不管怎麽說吧,曹操果然下令撤軍。漢中不要了。


  劉備順利占領漢中。三國鼎立的態勢正式形成。


  曹操放棄漢中傳遞出一個信息,那就是曹操的戰略方針轉變,轉攻為守,收縮防線。這對孫權和劉備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說明曹操已經放棄一統江山的打算。


  受利好消息的鼓舞,劉備自立漢中王,跟曹操平起平坐。


  孫權沒有稱王,組織部隊再次向合肥發起進攻。


  關羽也出兵響應,向襄陽發起進攻。


  既然你轉攻為守就是怕了我們了。你不打了,該我打了。孫劉兩家轉守為攻,向曹操發起衝擊。


  孫權的目標是合肥。合肥對東吳太重要了。如果能把合肥拿下,東吳的防線就可以向北推到淮河。淮河對江東來說就相當於漢中對益州那麽重要。守江必守淮。以淮河為天然防禦工事可以更好地保衛長江。


  關羽的目標是襄陽。拿下襄陽不僅拔掉曹魏插在荊州的一根釘子也就此打通北上中原之路。


  鎮守襄陽的曹軍將領是曹仁。曹仁見關羽殺來,屯兵據守樊城準備迎戰。


  樊城是隸屬襄陽的一個縣,現在跟襄陽合並,統稱襄樊。


  曹仁派大將於禁、龐德率軍在城外紮營,與樊城形成掎角之勢。


  天有不測風雲。當時天降大雨,漢水泛濫。大水漫出河堤淹了樊城。城外更是“平地數丈,於禁等七軍皆沒”。


  《三國演義》說關羽水淹七軍,實際上是老天爺幹的。


  於禁、龐德的部隊是步兵,看到發洪水了,趕緊往高處跑。


  關羽的部隊是水軍,看到發洪水了,喜出望外,立即發起進攻。


  於禁、龐德的兵都分散在各處高地上,被關羽各個擊破。於禁一看這仗沒法打了,投降了關羽。副將龐德不肯投降,被關羽捉住殺了。


  關羽就勢包圍了樊城。


  洪水距樊城的城頭隻有一米。城牆有些地方已經開始坍塌。曹仁想跑。手下勸他千萬別跑。你一跑整個南方防線都崩潰了,沒準兒許都都保不住。洪水來得快,去得也快,挺過這幾天就沒事了。於是曹仁決定堅守。


  關羽包圍了樊城,準備攻城。


  曹操得到戰報,馬上派徐晃領兵增援。曹操深知襄陽的重要性。丟了襄陽,許都難保。他在派出增援部隊後親赴洛陽視察,做好遷都的準備。


  關羽得知徐晃來援不知如何是好。他想從湘西三郡調兵,但是擔心湘東三郡的呂蒙趁虛而入,放棄樊城退兵又於心不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