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120,光武中興

120,光武中興

  公元40年——57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遣使稱臣。光武帝卒。太子劉莊即位,是為明帝。


  光武帝承認土地兼並的現實,沒有跟王莽似的非要恢複古老的井田製,隻是要求地主如實申報納稅田畝。但即便如此,還是遭到了激烈反抗,甚至刀兵相向。


  地主普遍瞞報土地以偷稅漏稅。**下來“度田”,重新測量每戶土地數,地主當然不情願,百般阻撓。他們先是收買主管度田的官吏。官吏寬以待地主,嚴以待百姓,查來查去都落到老百姓頭上,連房基地也被算成征稅的田數。百姓有冤無處伸,隻能“遮道啼呼”。


  光武帝知道後殺了一些營私舞弊官員以儆效尤。逼急眼的地主豪強索性以武力對抗中央,“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社會一時出現動蕩。


  交趾(越南北部地區)婦女征側因為丈夫犯法被抓,煽動當地人造反,並且自立為王。叛亂迅速蔓延到周邊數十城。當地**無力鎮壓。光武帝隻得把老將馬援派過去討剿。馬援率軍兩萬坐著樓船南下交趾,沿著水路攻擊前進。漢軍節節勝利,最後殺了征側,平息了叛亂。


  據說交趾叛亂就是因為度田而起。越南那時還處於部落時代,土地屬部落所有,類似於公社。部落向**進貢但不承擔賦稅勞役。當地**把進貢改為賦稅勞役,要求部落按田畝數和人數交稅服勞役,激起部落的反抗。征側是部落首領的女兒,她和妹妹征貳一起領導了暴動。


  越南史書稱之為“二征起義”。中國史書稱之為“寇亂”。


  度田期間各地變亂紛起。光武帝有點扛不住了。他擔心搞出大亂子,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麵,將“度田”不了了之。不過,交趾的賦稅製仍繼續推行。越南的部落時代逐漸過渡到封建時代。


  他也試圖解決土地兼並問題。他解決土地兼並的辦法是把罪犯發配到邊疆,省下一份土地分給其他人。


  西域領袖莎車國(新疆塔裏木盆地西)在光武帝恢複漢朝後率領西域各國前來朝拜,希望恢複西域和漢朝的依附關係,由漢朝派出的都護(總督)管理西域,幫他們抵禦匈奴。


  光武帝說:西域離我們太遠,派官駐軍又費事又費錢。你幹脆代理都護吧。


  莎車喜不自禁,立即領印而出。


  大臣提醒光武帝:讓外族人代領漢朝的官,恐怕不合適吧。


  光武帝一想也是,急忙叫人把大印追回來。


  差人追出去要,莎車不肯給。差人伸手硬奪回來。


  莎車覺得被光武帝當猴耍了,惱羞成怒,從此自立為西域都護,令各國聽命於己。


  西域各國外受強龍匈奴欺負,內受地頭蛇莎車欺負,苦不堪言,紛紛跑來向光武帝投訴。光武帝考慮大戰剛剛結束,國力需要恢複,實在不想再出兵遠征,告訴西域各國何去何從自己選擇。光武帝內心已決定放棄西域。


  西域各國大失所望,隻得屈服了匈奴,慢慢地跟東漢斷了聯係。


  光武帝的“柔道治國”有時候也太柔了。儒家治國就是這樣,勤於內政,疏於外交。即使打仗也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匈奴趁中國內亂實力下降,頻頻進犯邊境。漢軍跟匈奴打了幾仗,沒沾著便宜。光武帝為了躲避匈奴的騷擾,下令山西北部的居民內遷居庸關內,依靠長城隔開匈奴。


  好在老天有眼幫光武帝解決了匈奴問題。


  匈奴連年旱災蝗災,人口、牲畜死亡過半,再加上內訌使匈奴又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元氣大傷。原來給匈奴做走狗的烏桓、鮮卑等部族趁機掙脫束縛並反咬一口。


  南部匈奴跑來歸附漢朝並尋求保護。光武帝接納了他們,把他們安置在邊境定居。


  有人建議光武帝趁火打劫滅了北匈奴,徹底解決匈奴之患。光武帝不同意。


  他說了這麽一段話:“柔能製剛,弱能製強。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你覺得我柔也好弱也好實用就好。柔能克剛,弱能克強。經營遠方,事倍功半;經營近處,事半功倍。別老想著開疆擴土,讓百姓喘口氣吧。先把國內搞好了再說外麵。遠征匈奴會消耗掉我們一半國力,如果成功還好,但是如果不成功呢?

  這段話大概就算是光武帝對自己現階段執政方針的論述。


  他希望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能不打就不打。


  南匈奴歸附了東漢。光武帝把他們安置到朔方、五原、雁門等地,讓他們幫助漢朝戍守邊境。北匈奴感受到威脅,怕漢軍跟南匈奴聯手打他,派人攜重禮來漢朝請求和親。光武帝以禮相待,但拒絕和親。


  烏桓和鮮卑也來漢朝表示歸順。


  “東夷倭奴國王遣使奉獻”。東夷倭是指日本。漢朝把日本歸入東夷,稱日本人為倭人。當時日本列島還沒有統一。巴掌大的地方分裂成一百多個國家混戰不休。在漢武帝打下朝鮮之後,日本人通過朝鮮跟漢朝取得聯係,經常跟漢朝來往的有三十個諸侯國。來東漢朝貢的這個國叫奴國,在日本南部、現在的日本福岡縣。


  日本人所謂朝貢其實是貿易的一種方式。他們帶著當地的特產來向漢朝進貢。皇帝照例給與他們賞賜。皇帝的賞賜通常是進貢價值的數倍,並且通常是中國特產。這樣他們就達到了貿易的目的,並且回報豐厚。


  當然他們得向漢朝稱臣。但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所謂的事。


  光武帝賜給倭奴國一枚金印,封他們的國王為“漢倭奴國王”。這是史載的中日第一次交往。這枚金印在十八世紀出土,現在是日本的國寶。


  隨著南匈奴降漢,東漢邊境逐漸安靜下來。邊境躲避戰亂的百姓陸續返回。內地百姓也得以安心生產。


  東漢在大動亂之後逐漸穩定下來,經濟和人口迅速恢複。人稱這段時間為“光武中興”。


  光武帝是個很勤政的皇帝。他每天上午主持朝會,下午個別接見,晚上批閱奏章。最終光武帝勞累過度死在了批閱奏章的龍書案上。


  公元57年,光武帝死於南宮前殿的辦公室裏。享年63歲。


  按照《資治通鑒》記載,光武帝有風眩病,也就是眩暈。按照現在的解釋,風眩病屬於心腦血管疾病,通常是高血壓。這病現在都無法根治,隻能藥物控製。古代連控製血壓的藥物都沒有,隻能挺著。高血壓如果引發腦溢血,九死一生。


  光武帝在位32年。東漢在他的手上鞏固發展起來。


  史書稱劉秀為漢光武帝。“光”是表彰他光複漢朝。“武”是表彰他武功蓋世。其實光武帝不光武功蓋世文治也毫不遜色,他是開國皇帝裏麵能力比較全麵的一位皇帝,文武雙全。


  光武帝死後,光武帝劉秀和皇後陰麗華的兒子劉莊即位,即漢明帝。


  陰麗華是光武帝年輕時的暗戀對象。當時他有兩大願望: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後來這兩大願望都實現了。他做將軍時娶了陰麗華,做皇帝後封陰麗華為皇後。兩人感情一直特別好。


  漢明帝繼位時已經30歲。他被光武帝立為太子後一直跟在父親左右,參與政策和作戰計劃的製定,對治國治軍都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他是光武帝一手培養出來的接班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