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絲綢之路
公元前115年——前111年 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從此開通。南越叛漢。列侯以酌金作弊奪爵者106人。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打小“精於心算”。那時算賬沒有算盤,是用算籌(用於計算的一堆小棍棍)計算,算個題需要擺老半天。桑弘羊不用這麽麻煩,靠心算。腦子一轉,答案就出來了。
家裏出錢給他捐了一個官。漢武帝看他擅長計算就任命他為侍中,也就是自己的私人助理,負責幫他理財。
張湯是長安丞(負責刑獄的副市長)的兒子,受家庭熏陶,自小對刑獄方麵的事情很感興趣。後來子承父業做刑獄方麵的官員。因為擅長揣摩領導的內心想法,按照領導的意圖判案,很得領導賞識,張湯升遷很快,後來成為禦史大夫、漢武帝的內閣成員。
張湯斷案不求公正,但求皇帝滿意。漢武帝想辦誰,他就往死裏整。漢武帝想保誰,他想方設法為其脫罪。同一條法律,不同的解釋,被告人的生死就在他的兩片嘴之間。這是他的本事。
其實桑弘羊和張湯都是力求領導滿意的人,否則也不會成為漢武帝的左膀右臂。桑弘羊挖空心思發掘賺錢之道。張湯全力配合力求各項賺錢措施落到實處。
他倆互相配合實行“算緡告緡”。
算緡的征收對象主要是商人。算緡類似於現在的營業稅。隻不過古代沒有開**一說,也沒有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的環節,難以計算營業額,所以征收營業稅是按囤積貨物的價值計算。這樣計稅不僅容易操作,還可以促使商人趕緊把貨賣出去,打擊囤積居奇。囤積居奇會被重複征稅。這一點又類似於現在的房產稅。**通過征收房產稅提高房產的保有成本,促使擁有多套房產的人趕緊把房子出手。
按理說6%的稅率不算高,跟現在營業稅的稅率也差不多。那時農民的農業稅在十五稅一的時候稅率6.7%,比6%還高。隻不過後**鼓勵農業,把農業稅的稅率降為三十稅一,也就是3.3%。隻不過**一下子把稅率提高五倍讓人接受不了。有些人為了少交稅就想方設法把資產藏起來。
這時張湯出場了。
張湯下令嚴查偷稅漏稅者,確保稅收製度的貫徹執行。誰敢偷稅漏稅,除罰沒全部家產外全家服刑一年。誰能揭發偷稅漏稅的人,一旦查實,獎勵被罰沒人家產的一半。他讓楊可專門負責此事。
楊可很賣力,“得民財務以億記”。“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但凡家裏趁點錢的大都被人告了。
誰報家產都免不了就低不就高,而官府上門核查卻是就高不就低,兩者的數據難免出現差距。那時又沒有負責資產評估的第三方機構,算不算偷稅漏稅由**說了算。於是很多人的家產被**沒收。沒收來的財產堆滿上林苑。
漢武帝樂了。百姓不樂意了。漢武帝一係列的“理財”措施讓所有人都很受傷。諸侯受“皮幣”之苦;“中家以上”受“算緡告緡”之苦;中家以下受鹽鐵**之苦。全國人民怨聲載道。
鹽鐵**涉及到所有人,其中受害最深的是家境不太富裕的人。鹽鐵轉國營之後變得質次價高,使百姓的負擔加重。
**打擊商人的同時也重創了商業,市場為之蕭條。“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做買賣的人少了,稅高了,商品價格自然就上去了,老百姓的支出當然也就增加了。
**超量發行貨幣造成通貨膨脹。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
社會已經不再穩定。但漢武帝似乎並沒有注意到,仍在窮兵黷武。
匈奴被攆到漠北,也就是外蒙。漠南,也就是內蒙,已經不見一個匈奴人。漢朝邊境安全了。
但漢武帝總擔心匈奴人會卷土重來。有心派軍駐守漠南,又沒有這個能力。在河套地區修了一個朔方城(在內蒙包頭附近)就已經花了上百億的錢。駐軍整個漠南會把漢朝拖垮。主要是遠途運輸物資的成本太高。
張謇建議漢武帝以夷製夷,把漠南交給烏孫人,讓烏孫人替漢朝防禦匈奴。
烏孫是西域的一個大國,實力跟匈奴有的一拚。張騫出使大月氏時到過西域,對西域各國的情況都有所了解。烏孫以前是匈奴的一個小弟,後來實力越來越強就脫離了匈奴自立門戶。匈奴曾出兵攻打但被烏孫擊敗,隻能接受現實。
張騫建議跟烏孫和親,把烏孫拉到自己一邊來,讓烏孫人填補漠南的勢力真空,作為漢朝的緩衝。另外張騫希望把西域各國都拉到漢朝這邊來,斬斷匈奴的羽翼。
漢武帝覺得這個主意好,就派張騫帶著一個大型使團和大批禮物出使西域。
此時,河西走廊已經被漢朝拿下。河西走廊是指甘肅西北部那一條狹長的平原地帶,是漢朝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這回張騫再次出使西域,不用再擔心匈奴人了。張騫一行人很順利到達西域。
張騫首先去訪問烏孫。烏孫得知漢朝強盛,非常希望跟漢朝友好,但並不想去招惹匈奴,也沒有遷徙漠南的打算。張騫這次出使又失敗了。
張騫不想空手而歸,派出多個外交工作組去訪問西域各國,包括大宛(中亞古國)、安息(波斯古國)、身毒(印度古國)等國,代表漢朝跟這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各國派使節跟隨張騫回訪漢朝。漢朝與西域從此正式開始交往。
以前漢朝和西域被匈奴阻斷。現如今匈奴人被打跑了,兩地之間的障礙消失了,彼此得以自由交往。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了酒泉和武威兩郡,在防禦匈奴的同時保護漢朝與西域的通路。
國與國的來往帶動民與民的來往。漢朝和西域兩地百姓開始進行貿易。中國的絲綢等商品源源不斷地沿著這條路運往西域,又通過西域轉銷到歐洲。後來這條路就被稱作“絲綢之路”。
西域那邊也有很多好東西運到漢朝,比如葡萄酒、珊瑚、大蒜、石榴、核桃、胡蘿卜等。大宛國送給漢武帝幾匹汗血寶馬。漢武帝非常喜歡。
“絲綢之路”不僅促進了東西方的商品交流,也加強了東西方在技術、文化等其他各方麵的交流。中原的打鐵煉鋼、鑿井開渠等技術傳到了西域。西域的葡萄酒製作等技術傳到中原。
漢朝的強大使得每個中國人都以自己是漢朝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沿著“絲綢之路”出國經商的人,麵對印度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他們自豪地說:我們是漢人。
“漢族”、“漢字”的稱呼也是從漢武帝時期傳下來的。
絲綢之路的開通對中國吃貨絕對是個福音。很多新的食材陸續傳到中國,例如葡萄、葡萄酒、葡萄幹、石榴、核桃、苜蓿、胡蘿卜、黃瓜、大蒜、香菜、芝麻、蠶豆等。
中原的燒烤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域也給西域的吃貨帶來福音。中原碳烤加上西域獨有的調味品創造出人人愛吃的烤羊肉串。多少年以後,西域人推著炭烤爐通過絲綢之路把烤羊肉串送到中原。“新疆烏魯木齊羊肉串,吃一串,想兩串,吃了兩串,想四串……”。
漢武帝封張騫為大行(外交部長)專門負責跟外國打交道。但是很可惜,張騫回國第二年就得病死了。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派人出使南越國,希望進一步密切兩國關係。沒想到這次出使反倒把南越國逼反了。
漢武帝在親政初期曾出兵南下為南越國打過一仗。那是因為閩越國想吞並南越國。南越國打不過閩越國就向漢朝求援。漢武帝於是派兵去攻打閩越。漢軍還沒走到閩越邊境,閩越就服軟了,向漢朝投降。
南越出於感激,主動把太子送到長安為質。這是表示忠誠的意思。
南越太子趙嬰齊在長安住了十年,期間娶了一個邯鄲美女為妻。這讓人聯想起秦國異人娶邯鄲趙姬。不過這個邯鄲美人並非別人送的,而是她自己貼上來的。她有情人,是漢朝的小官吏安國少季。但她嫌貧愛富傍了大款,把安國少季給甩了。
跟趙嬰齊結婚不到一年,邯鄲美人就生了一個小子。這就出現跟嬴政身世同樣的疑問: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趙嬰齊看來並沒有任何懷疑。他後來回國即位,立這個孩子為太子。
沒幾年,趙嬰齊死了,太子趙興即位。那個邯鄲美女就成了南越的太後。因為趙興年紀尚幼,太後垂簾聽政。
漢武帝得知這個情況就派安國少季出使南越,想說服南越並入漢朝。
漢武帝派安國少季出使南越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沒準是想利用安國少季和南越太後這層關係使美男計,至少容易取得對方信任。
安國少季果然沒有辜負領導的期望,放平了太後,擺平了南越。太後痛快地答應“比內諸侯”,也就是享受跟內地諸侯一樣的待遇。這個待遇就是放棄主權,允許漢朝委派官吏。簡單地講就是南越答應並入漢朝。
南越人不幹了。這不是賣國條約嗎?
南越宰相呂嘉更不肯幹。允許漢朝委派官吏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他。他想方設法要破壞太後的計劃。
他很快查出太後跟安國少季通奸,不但通奸原本就是老相好,連現在的那個娃娃國王都不知道是誰家的娃娃。他把這個消息傳開,輿論大嘩。
呂嘉趁勢發動政變,殺了太後一家,宣布獨立。
漢武帝大怒,立即派出四路大軍去討伐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