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華世紀談> 93,文景之治

93,文景之治

  公元前143年——前140年 景帝卒,太子徹即位,是為武帝。文景二帝“清靜恭儉,安養天下”,號稱“文景之治”。武帝下詔薦賢良方正直言敢諫之士。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景帝晚年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匈奴上麵。從漢高祖延續下來的和親策略並不好使。匈奴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把漢朝當做提款機,缺吃缺喝就來漢朝邊境劫掠,甚至深入內地。公元前148年,匈奴大舉進攻燕國,在燕國肆意燒殺搶掠。漢景帝被匈奴激怒,下決心停止和親,準備武力反擊。


  準備工作之一是大力發展養馬業,擴充騎兵部隊。跟匈奴打不能靠步兵。步兵攆不上匈奴,隻能被動防禦。要想打敗匈奴,必須靠騎兵。但是漢軍騎兵很少,因為中原馬少。漢景帝於是在全國各地開辟馬場,養了三十多萬匹戰馬。


  另一個準備工作是分化匈奴,剿撫結合。前麵提到過的封匈奴叛將為侯就是分化匈奴的一個手段。雖然以周亞夫為代表的一些人反對封匈奴叛將為侯,認為封賞背叛舊主的人是鼓勵背叛,但漢景帝不為所動,堅持己見,封匈奴叛將為侯,賜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在漢朝定居。漢景帝希望產生一個示範效應,吸引更多的匈奴人歸順漢朝。


  果然,之後不斷有匈奴將領投奔漢朝。燕王盧綰的後人也放棄匈奴人給的王位回歸大漢。漢景帝不計前嫌,照樣封他為侯。善待歸順的匈奴人成為慣例,對匈奴起到一定的分化作用。


  匈奴人得知漢朝養馬,舉大軍入侵,攻破邊關搶了一個馬場的戰馬。當匈奴人打算繼續深入時被漢朝邊將李廣率軍擊退。


  李廣常年鎮守邊關跟匈奴人作戰,對匈奴的特點、戰法非常熟悉。李廣作戰也非常勇猛,“以力戰為名”。


  有一次他率百騎去追捕犯邊的匈奴人,結果撞上數千騎的匈奴大部隊。手下人都說趕緊跑吧。李廣製止了他們,說跟匈奴比賽跑我們必死無疑。我們不但不能跑還要繼續前進,讓他們以為我們是誘敵深入的餌兵。他們反倒不敢向我們發起進攻。李廣率軍逼近匈奴。匈奴果然不敢進攻。李廣為了把戲演得更足一些,帶幾個親兵衝到匈奴陣前,射殺了匈奴一個將領,然後撥轉馬頭跑回。匈奴不敢追擊,更加相信李廣他們是誘兵。天色漸晚,匈奴認為漢軍打算借助夜幕掩護包圍他們,調轉馬頭跑了。李廣他們化險為夷。


  李廣打仗有勇有謀,跟匈奴交戰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勝率,後來成為漢武帝抗匈奴的幹將。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大病臥床不起。他許是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硬撐著為16歲的太子劉徹主持了加冠禮。


  行過加冠禮就意味著成年了,不會被人認為是幼主登基。


  十天後,漢景帝去世。劉徹登上皇位,史稱漢武帝。


  文景兩位皇帝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作為守成之君,他們做的相當出色,使中國從亂世轉為治世。


  兩位皇帝都推崇黃老之術。實踐證明,黃老之術在和平建設時期很管用。


  黃老之術以道家為主,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但是它又融合了儒、法、墨等學派的思想。它的“無為”不是消極的“無為”,是通過“有為”達到“無為”的效果,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無為。比如皇帝身體力行“恭儉樸素”,推行“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政策,休養生息,促進生產。皇帝也同樣要求地方**盡量不要去幹預、幹擾百姓的生產生活。如果誰幹擾百姓的生產生活,皇帝會及時製止。比如皇帝要求地方**以農桑為要務,誰要是讓百姓放下農活去開采黃金珠玉,就治誰的罪。


  黃老之術實行仁政,推行德治,但也沒有放棄依法治國。對外關係盡量以德服人,維護和平,但胡蘿卜不管用時也會揮舞大棒。


  文景皇帝多做培養國力的事,少做損耗國力的事。漢朝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經過文、景兩位皇帝四十年休養生息,漢朝民富國強,繁榮穩定,人稱“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給漢武帝留下很厚的家底。漢武帝即位的時候,國庫裏的錢、糧多得能淤出來。百姓家境殷實,連居民區看大門的大爺都天天有肉吃。


  想當年,戰爭剛結束,百業蕭條,一石糧食能賣到幾千甚至一萬錢。而一個雇工的月工資也就千把錢左右,別說吃肉,吃飯都吃不起。現在糧食多了,糧價降到百八甚至幾十文一石,大概也就合一文錢一斤。


  漢高祖廢了秦朝的半兩錢,改用四銖錢,含銅3克左右,價值人民幣一毛多錢。一毛多錢一斤糧食,便宜死了。肉就是比糧食貴十倍不也就10文一斤,誰吃不起?


  漢武帝就是在國內外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登上皇位的。


  漢武帝上台伊始,下令求賢,讓大家向他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敢諫之士”。這是對朝野做出一個姿態,表示我要做一個任賢用能的好皇帝。


  朝臣紛紛把自己認為是賢良的人推薦給漢武帝。各地一共舉薦了百十來人,諸子百家都有。這百十號“賢良方正”就“古今治國之道”向皇帝進行筆答。


  這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公務員考試。這種選拔官員的方法被稱為察舉征辟製,也就是下麵擇優推薦,上麵考核錄用,實際上就是漢代的科舉製。跟後來的科舉不同的是,隻有被地方官推薦為“賢良”的人才有資格參加皇帝的考核。


  大儒董仲舒的答卷引起漢武帝的興趣。漢武帝親自召見了董仲舒,向他當麵請教。董仲舒於是從仁義禮樂的角度闡述了儒家治國思想。他的策論被稱為“天人三策”。


  在所謂的“天人三策”裏,董仲舒說天子作為上天的兒子下凡到人間是負有使命的。這個使命或者叫天命就是在人間創建和諧社會。天子幹得好,老天爺會很高興。幹得不好老天爺會很生氣,後果會很嚴重。老天爺表達他的喜怒哀樂是通過降祥端和降災禍。如果天災人禍頻發,那就說明老天爺對天子的工作很不滿意。再不警醒,老天爺就要把天子炒魷魚。要創建和諧社會就得行儒學行教化,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我們剛從秦朝亂世過來,需要用儒家來撥亂反正,其他各家包括黃老的道家都不合時宜。亂世之後宜用儒家而不是道家。要想很好地推行儒學,除了推舉人才之外還應該建立學校培養人才。


  “天人三策”很投漢武帝的脾氣。


  儒家“禮”的概念強調等級觀念,認為君主擁有絕對統治權。這對希望做個強勢領導的漢武帝來說非常歡迎。


  尤其是董仲舒用“君權神授”一套理論神化皇權,以“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來解釋君臣上下尊卑的秩序。這套理論對鞏固皇權非常有益。


  儒家禮義教化百姓的主張對皇帝加強皇權也有極大幫助。


  “教化”類似於溫火煮蛤蟆,可以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最長久的功效。


  法家強調刑罰,不聽話就打屁屁。類似於急火煮蛤蟆,蛤蟆遇熱“撲撲”往外蹦,反應強烈,反抗也強烈。大批蛤蟆拚死往外掙紮把鍋都頂翻了。秦朝滅亡就是一個例證。


  法家在秦朝倒了牌子以後,漢朝開始用道家為主的黃老之學。道家主張“無為”,幹脆不點火,任蛤蟆在鍋裏洗澡。蛤蟆是舒坦了,做飯的閑死了,體會不到做飯的樂趣。尤其像武帝這種好動的人,閑得兩個膀子難受。


  儒家這招好啊,溫火煮蛤蟆,一點一點地加熱。蛤蟆跟洗溫泉浴似的渾然不覺。但就在半夢半醒之中,蛤蟆被煮熟了。期間即使有個別敏感的蛤蟆感覺到熱想蹦出來,已經渾身乏力了。溫泉水暖渾不知,再想雄起嬌無力。這就是教化的功效。


  教化再加上思想大一統的洗腦,這些蛤蟆你讓它蹦它也不蹦。不但不蹦,別人蹦它還攔著。


  儒家起效慢,後勁大。一旦形成社會的輿論規範、民間的約定俗成,威力強大無比、無堅不摧。


  輿論殺人不見血啊。試想**中多少曾經發誓以死捍衛真理的人,在周圍人痛心疾首的目光中,在眾叛親離中,最終都以認罪悔改、反戈一擊而收場。可以想象社會輿論的威力有多大?

  而皇帝作為絕對權威能夠決定輿論的走向,使輿論為我所用。


  漢武帝對儒家感興趣的另一方麵原因是儒家主張“有為”。儒家認為做君主的要在天下推行仁義,要發揚主觀能動性推動曆史的發展。


  漢初的治國方針是黃老之學。黃老之學是道家。道家主張“無為”,認為順其自然,按照事物固有的規律向前發展就可以了,不要沒事找事。


  道家有點像市場經濟,強調市場的自我調整。儒家有點像計劃經濟,強調**的全麵幹預。兩者各有側重。


  漢武帝生性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清靜無為的黃老之學對武帝來說太不合胃口。年輕氣盛的漢武帝想幹一番大事。他傾向於“有為”的儒家。


  漢武帝決定行儒家之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