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商衰周興
公元前1113年——前1061年 周部落崛起。商紂寵妲己廢政事。文王被囚演易,成六十四卦。
周部落的祖先叫棄。棄在堯舜時代做農官,人稱後稷[jì]。據說後稷對農作物很有研究,改良了小米、大豆和麻等農作物,是古代的袁隆平。
在夏朝後期,棄的後人為了避亂遷居到歧山腳下的周原(現在的陝西歧山縣一帶),並在那裏建立了周國。
周原地處狄戎之間,那裏的遊牧民族很是強悍。周人生活在蠻人中間,日子很是艱難。不過什麽樣的環境鍛煉出什麽樣的人。周人經過幾百年的刀光劍影,終於煉成強龍壓住了地頭蛇。到了季曆這一代,周國已成為西方的大鱷。
公元前1109年,季曆打敗了餘無(山西上黨地區)之戎。當時的商王文丁知道後封季曆為“牧師”。
這個牧師可不是放牧的師傅或者基督教的神父,而是有自主征伐權力,號令一方諸侯的地方長官。
文丁是武乙的兒子。他爹被雷劈死後,他繼位做了商王。
季曆被封牧師後更加賣力地討伐西戎,橫掃山西南部的西戎部落,解除了商朝西邊威脅。與此同時,周國的勢力範圍也越來越大。
季曆平定山西南部後向文丁獻俘報捷。文丁也是腦子被驢踢了,開始很高興,封季曆為西伯侯,但轉念一想,覺得季曆勢力越大對自己威脅越大,又下令囚禁季曆。他把季曆扣留在京城防患於未然,打算以季曆為人質製約周國。
季曆忠心耿耿沒想到卻換來如此待遇,一氣之下絕食而死。
這下商朝跟周國算是結下了梁子。
季曆的兒子姬昌(周文王)率兵進攻商朝為父報仇,但因實力不濟被商朝擊退。
文丁不久後死了。他的兒子帝乙即位。
這時夷人又跑出來作亂。在商朝後期,夷人是商王朝最大的威脅。東夷人實力很強,商朝必須傾軍而出才能打敗他們。帝乙想去討伐夷人,但又怕周人趁虛而入。他試圖與周國尋求和解。他不但讓姬昌襲了父親的官職,還把自己的妹子嫁給了姬昌。商周的關係在帝乙時期得到緩和。
帝乙通過聯姻安撫住周人,解決後顧之憂後派兵遠征夷人。可一直到死他也沒能把東夷徹底征服,隻能把這艱巨的任務交給兒子辛。
辛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紂。他的真名叫受,廟號(祭名)叫辛,諡號叫紂。人們習慣稱他為商紂。
廟號是寫在宗廟牌位上的名字。諡號是對故去的帝王蓋棺論定。史書為表示對先人的尊重,不肯直呼其名,常用廟號、諡號或年號來代替。
商朝起廟號很有意思,常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幹來命名,比如武乙、文丁。古代常用天幹地支來表示日子。那麽廟號中的天幹是指什麽日子呢?生日?忌日?祭日?沒人說的清。也可能隻是序號或者叫排行,類似現在的張三、李四。
商紂是帝乙的三兒子,上麵還有倆哥哥。老大叫啟,是帝乙最喜歡的一個兒子。按長幼之序,啟應該繼承王位。但是“啟母賤,不得嗣”。啟是嬪妃生的庶子,大家不同意把帝位傳給啟。而“辛母正後,辛為嗣”。商紂他媽是正牌的王後,他是嫡子。帝乙隻能把王位傳給商紂。
看來那時已經有了嫡庶之分,也有了傳嫡不傳庶的規矩。
據說商紂是個施瓦辛格式的肌肉男,能托梁換柱、徒手殺虎,抓住牛尾巴一拉,九牛倒退。不過商紂並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漢。他腦瓜兒特好使,思維敏捷、能言善辯。
他小時侯惡作劇偷了老爸帝乙廁所裏麵的石頭(古人在紙發明前擦屁股用石頭或者竹片刮),害得老爸蹲廁所裏出不來了。帝乙晾幹了屁股出來追查誰幹的。商紂見躲不過去,說:那塊石頭太漂亮了,我以為是什麽寶貝呢,就忍不住拿去收藏了。老爸聽他這麽講,一笑也就過去了。
即位後和群臣論事,一百張嘴也說不過他。開大會做報告張口就來,滔滔不絕,甲乙丙丁,ABCD,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沒道理的事也能說得無懈可擊。
因為沒人能說得過他,讓他感覺他比所有人都強,所以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
商紂雖然不夠虛心,但憑著他過人的智慧,他在早期還算是一個很出色的君王。
據說商紂發明了尖銳的銅製箭頭並裝備軍隊,使商軍的戰鬥力大幅度提高。銅製的箭頭要比先前的石製或骨製箭頭射程更遠、穿透力更強、殺傷力更大。
不過考古發現商朝中期就已經出現銅箭頭。商紂充其量是改進而不是發明。
另外,商紂在戰車部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象隊。士兵手持弓箭騎在高頭大象上居高臨下射擊,掌握了戰場的製空權。
商紂帶領著配備了銅製箭頭和大象的商軍一直打到長江下遊,降服了很多東夷部落。他得到了大量的地盤和奴隸。但最讓他興奮的戰利品是一個絕世美女——妲[dá]已。
商紂得了妲已就像丟了魂一樣,從此沉溺聲色,不理朝政。
按照《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已是女媧娘娘派來禍害商紂的一個狐狸精。因為商紂在逛女媧廟的時候,曾在女媧娘娘的塑像上提詩一首:女媧娘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你一定要嫁給我……女媧娘娘大怒,認為這是明目張膽的性騷擾,馬上召九尾狐下凡去報複他。
其實妲已和妹喜一樣是戰爭的戰利品。九尾狐是東夷有蘇部落的圖騰。後來狐狸精成了勾引男人的妖媚女子的代名詞。
妲己的出現成為商紂人生的轉折點。一個富有才智的君王開始迷戀後宮,沉溺於享樂。國家大事全被拋在腦後。
大臣箕子最先發現商紂的變化。史載“紂為象著而箕子唏”,意思是說商紂做了一雙象牙雕刻的筷子,令大臣箕子憂心忡忡,唏噓不已。
古代的“著”就是筷子。據說商紂是筷子的發明者。之前古人吃飯是用“匕”。“匕”形似勺,但是帶尖帶刃,能插、能切、能舀,將現在吃西餐的三大件刀、叉、勺合三為一。但是“匕”在吃絲兒啊條兒時不方便,於是商紂發明了筷子。
商紂發明了銅製箭頭、首創戰象部隊,現在轉而發明生活用品。細微之處見端倪。一個叱吒風雲的統帥開始注重生活細節,說明商紂的進取心開始減退。天下危機四伏,天子卻趨於生活享樂,箕子不能不為商朝的前途而擔心。
事情的發展讓箕子的擔心變為現實。
妲己喜歡音樂和舞蹈。商紂便令他的宮廷樂師創作了“北裏之舞,靡靡之樂”。這種舞和樂不同於宮廷祭祀歌舞,屬於流行音樂通俗歌曲,來自於民間的情歌情舞。據說“北裏之舞”是裸體的,類似於現在的脫衣舞、鋼管舞。商紂和妲己沉迷其中,樂此不疲,通宵達旦。
如果說唐玄宗是戲曲界祖師爺的話,商紂應該是脫衣舞和流行音樂的祖師爺。
商紂又在朝歌建離宮,築鹿台,和妲己把酒言歡,欣賞歌舞。
據說商紂在朝歌“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商紂那日子過得跟神仙似的逍遙快活。大臣們卻憂心忡忡。
大臣見商紂玩物喪誌,荒廢朝政,紛紛進諫。但是商紂根本不聽。說多了,他煩;說重了,他怒。他甚至發明“炮烙”對付這幫整天說三道四的大臣。
“炮烙”就是把銅柱架起來,上麵抹油,下麵燒火,然後讓犯人光著腳在銅柱上走。銅柱光滑油膩,犯人通常走不了幾步就掉了下去。如果下麵是水,這好象是某個娛樂頻道的遊戲節目。但是下麵是火,掉下去就燒死了。
但是商紂和妲己卻跟看娛樂節目一般一起觀看炮烙,看著人在火中吱哇亂叫、手舞足蹈,感覺比“北裏之舞”還有意思。並且炮烙還激發了他的發明欲,他陸續又發明了若幹酷刑,比如錘擊、蛇咬、將人曬成肉幹或剁成肉醬等。
群臣從此再無人敢多嘴多舌。
姬昌隻不過“竊歎”(背地裏歎息)一聲,被商紂得知,馬上叫人去把姬昌抓來投入監牢。姬昌一聲歎息竟換來七年的牢獄之災。
姬昌那時已經從地方調到中央工作,由牧師升為朝廷的“三公”之一,屬於*****級的人物。這次得罪了商紂下了獄,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不過姬昌被關了七年倒催生出一本《周易》來,這也算是因禍得福。
姬昌被商紂所囚,周部落一直設法搭救。在貢獻了大量奇珍異寶美女寶馬之後,姬昌被商紂釋放。
姬昌回來以後,發誓要報仇雪恨推翻商紂。他暗地裏積蓄力量、收羅文臣武將,準備推翻商紂。
有一次,姬昌外出打獵,在溪邊見到一位釣魚的老人。老人的魚鉤離水麵三尺,沒有魚餌。老人嘴裏念念有詞:願者上鉤。姬昌覺得老人夠神道的,就湊了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一聊,姬昌發現這老頭太有才了,天文、地理、軍事、政治、語文、算術、物理、化學,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姬昌大喜過望,當即請老人同車而回,拜為太師。
這個老人名叫薑尚,字子牙,祖上隨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這個地方,所以又稱呂尚。
據說薑尚曾上昆侖山學道四十年,學成下山後卻找不到對口工作,隻好靠做小買賣為生。但是畢竟用非所學,薑尚賣什麽賠什麽,把老婆也氣跑了。
後來薑尚聽說姬昌那裏招賢納士,就想去應聘。但是一個平頭百姓沒人引見,想見大領導的麵也不是那麽容易。於是薑尚就拎著魚杆到姬昌經常打獵的地方守株待兔,略施小計將姬昌吸引過來,無餌的直鉤釣到了西伯侯這條大魚。
“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就是打這來的。
薑子牙加盟周國後成為姬昌倚重的智囊、軍師。他給姬昌貢獻了不少治國之策、製勝之略,幫助姬昌在經濟和軍事上做好攻商的準備。
姬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所謂“陰謀修德”就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仁德之君,與商紂的暴虐形成鮮明對比,吸引諸侯棄商投周,挖商朝的牆角以達到顛覆商朝政權的目的。
商朝有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投奔了周國。
隻可惜姬昌沒有看到勝利的那一天就與世長辭。他兒子姬發繼承了先父的未竟事業。他把緬懷之情化為工作的動力,加速顛覆現**的準備工作,最終在周商大決戰時擊敗商紂,替父親報了一箭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