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武丁中興
公元前1320——前1113年 武丁文治武功,商殷中興。武乙“射天”,暴雷震死。商朝複衰。
小辛死後傳位給弟弟小乙。小乙也是政績平平,但是會教育孩子。他把兒子武丁從小放在基層鍛煉,讓他跟普通百姓一起勞動生活,了解百姓疾苦。並且請來有道的高師甘盤對他進行一對一教育。
小乙死時沒把王位傳給哥哥的兒子,而是直接傳給自己的兒子武丁。他這種做法很不厚道但為商朝換來一個最能幹的君王。武丁上台後開疆擴土勵精圖治把商朝推向鼎盛。
《史記》說武丁上台後苦思複興王朝之道,但“未得其佐。三年不言”。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得力的輔佐之人,所以武丁上台三年不發表任何政見。實際上,根據對甲骨文的研究,武丁上台後任命甘盤為相,讓他的老恩師幫他治理天下。甘盤死後,他又任命傅說[yè]為相。
甘盤和傅說是武丁在治國方麵的得力助手。
傳說是伊尹之後第二個奴隸出身的宰相。
據說武丁求賢若渴,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晚上夢到聖人下凡。次日一早畫影圖形派人尋訪,結果在城牆根找到了正在那和大泥、拓大坯的傅說。武丁見到傅說脫口而出:是你、是你、夢見的就是你。於是傅說一步登天做了宰相。
也有說法是武丁早年曾在民間隱姓埋名體驗生活,在此期間遇到傅說,發現他很有頭腦。武丁即位後很想提拔傅說輔佐自己,但擔心傅說是個奴隸可能不被人接受,於是想出一個先人托夢薦傅說的法子。
傅說勸諫武丁的《說命》三篇流傳後世。通過這篇文章多少可以了解傅說的執政指導思想。他勸武丁要虛心納諫,任人唯賢,不要頻繁發動戰爭和大型祭祀活動,要讓百姓安居樂業,盡量不去打攪百姓的生產生活,要整治吏治,讓所有官員明白他們的任務是治國安民而不是貪圖享樂。
武丁對他言聽計從。他把自己和傅說的關係比喻作刀和磨刀石的關係。
武丁在位五十年。在位期間他惟才是舉,勵精圖治,使王朝得以中興。商王朝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國勢強盛,進入最鼎盛的時期。
武丁不光文治出色,更著名的是他的武功。他在位期間打遍天下無敵手。
他首創“三師”,將作戰部隊排成左師、中師和右師三個方陣,形成戰線的左右兩翼和中軍。中軍負責正麵作戰。左右兩軍負責包抄,將敵軍分割包圍後一舉殲滅。
他還組建了戰車部隊,按照史載也是首創。開戰時,有鎧甲保護的戰馬拉著戰車在敵陣中橫衝直撞。車上的士兵居高臨下肆意劈殺。戰車部隊衝亂了敵人的陣型,三師趁機掩殺過來擊潰敵軍。
武丁打仗講究陣法,摒棄了過去各自為戰、群毆式的打法,注重發揮集體的力量。這種先進的軍事理念讓他在征服方國和四夷的戰爭中所向披靡。
商王朝是由一堆方國(諸侯城邦或部落政權)組成的獨聯體。方國之外是四夷。夷是指外族。中原人以中原為中心,按方位把夷分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個部分。
武丁即位時,諸侯不朝,四夷侵擾,王朝內外交困。武丁“驅民以戰”,率領三師征伐那些不聽話的方國和借機作亂的四夷。據說武丁南征北戰一共征服了九九八十一國,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三倍。從甘肅到東海的土地都被武丁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征服的八十一國中,他的夫人婦好親自率兵征服了20多國。
婦好是武丁的王後。武丁在位59年,前後立了三位王後,娶了六十多個小老婆。婦好是他的第一位王後。婦好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既是武丁的妻子又是一方諸侯,同時還是一位善戰的女將軍、武丁的得力助手。
婦好打仗有勇有謀。她在一次戰鬥中分兵兩路,一路突襲敵軍,一路在敵軍退路上設伏。敵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落荒而逃,在逃跑路上被婦好的伏兵一舉殲滅。
按照甲骨文的記載,婦好指揮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
武丁開戰前占卜:“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意思是我想征調婦好的三千軍隊加上我的軍隊一萬去討伐羌人。可否?請批示。上帝說去吧。結果,婦好大勝而歸。
一萬三千人參戰,這是史載商朝最大一次的軍隊集結。當年商湯跟夏桀決戰時傾國而出也不過集結了6000人的軍隊。
婦好文武雙全。在殷墟出土的十幾萬片甲骨中,發現了一些龜甲刻有“婦好整治”,說明婦好還是一個卜官。卜官在當時屬於知識分子,不僅識文斷字還能替上帝做翻譯。並且卜官可以參加王室的祭祀活動。“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和祭祀她都有參與,說明她的地位非常高。
婦好的名字在甲骨文中頻繁出現。根據“卜辭”推測,婦好可能死於難產。武丁曾多次卜問婦好分娩的吉凶,上帝的回答都是不吉。婦好死後,武丁將她葬在自己的寢宮附近,以便於隨時祭祀。
隨便說一句,現在出土的甲骨文主要就是“卜辭”,也就是占卜的記錄。
古人但凡遇到難事就想請教上帝的意見。“上帝”一詞被基督教借去稱呼耶和華後,中國的上帝隻好改用小名“老天爺”。他們跟上帝的溝通方式就是占卜。
他們把問題刻在龜背上,然後用火烤。火烤過後的龜背出現不規則的裂紋。古人認為這些裂紋就是上帝的回信。卜官將裂紋翻譯成吉兆或凶兆。吉則行之,凶則避之。之後是否應驗,其結果也會刻在龜殼上。古人遇到什麽事都會占卜,小到做夢、生病、出行、動土、婚喪嫁娶,大到戰爭、遷都,無所不包,這就為我們留下了一係列大小事件的記錄。
婦好墓是殷墟保存最完整、墓葬最豐富的墓。在殷墟發現了11座王陵,但大都被盜墓者盜挖一空,隻有婦好墓可能因為墓極深得以幸存。
婦好墓出土了成噸的不同門類的隨葬品,包括銅製的兵器、禮器、工具、日常用品、精美的石雕、玉飾、象牙雕刻、銅鏡、骨製的簪子等,還有殉葬的奴隸。出土的兵器中有兩隻刻有“婦好”兩字的銅鉞[yuè](形似斧)。銅鉞在當時象征著軍權,表明婦好的將軍身份。隻可惜不見婦好的屍骨。墓穴進水,棺木朽爛,婦好的屍骨大概已然化入泥土之中。塵歸塵,土歸土,風過了無痕。
在墓中找到一個玉扳指,這是古人射箭時套在拇指上的護指。扳指有明顯磨損,顯然已經用過很長時間。這種用過的舊東西應該不是別人獻的祭品,很可能是婦好生前之物。扳指內徑2.5厘米,表明主人的手指很粗,不是那種纖纖玉手。婦好的體形也應該是很粗壯,這倒也符合一位叱吒疆場的女將軍的形象。我們無法通過屍骨複原她的相貌。現在擺在殷墟展覽的婦好像其實隻是一個藝術創作類作品。
墓中也出土了一個鼎,上刻“司母辛”。因為婦好的廟號是辛。鼎隻有一百多公斤,比司母戊大方鼎要小很多。
婦好是武丁的將。傅說是武丁的相。武丁依靠傅說和婦好在文治武功上麵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他一麵開疆擴土,一麵任用賢能治國安邦,使商朝大盛。
武丁武功蓋世,威懾四方,死後數十年餘威尚在。四境平安無事,百姓安享太平。
武丁死時把王位傳給了兒子祖庚。祖庚中規中矩,保持了商王朝的強盛。據說“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他鑄造獻給母親的。這說明他講究孝道。
祖庚死時把王位傳給弟弟祖甲。
祖甲這個人比較複雜。據說武丁生前比較偏愛他,一直想傳位於他。但是他擔心再起“九世之亂”,主動避開,躲進民間玩失蹤。武丁沒辦法隻好把王位傳給祖甲的哥哥祖庚。祖庚感激祖甲,死時按規矩把王位傳給祖甲。但祖甲死時沒有按規矩把王位傳給哥哥的兒子,而是直接傳給自己的兒子廩辛。這就有點不厚道了。並且,根據《史記》的說法“帝甲**,殷複衰”。這就更不像話了。
廩辛在位期間,陝甘一帶的羌人屢犯商朝。廩辛派兵擊退了羌人,但是沒能徹底消滅羌人,給中原留下了隱患。
廩辛的弟弟庚丁繼位後繼續跟羌人打。雖然庚丁把羌人打得落花流水,占領了大片土地,但並沒能平定西部邊境。西邊戎狄部落眾多,都惦記著來商朝打秋風。庚丁隻得留兵駐守邊境。
庚丁的兒子武乙上台後把都城從殷遷到了朝歌(河南淇縣)。商朝的國運開始走下坡路。
武乙在位時,不單西部邊境受到的戎狄部落的侵擾,東南方向也受到急劇膨脹的夷族部落的蠶食。武乙遷都朝歌可能就是為了方便指揮對夷人作戰。
那麽西邊交給誰了呢?武乙把岐邑(陝西岐山縣)賜給周公亶父。周公亶父是後稷的第12世孫,周文王的祖父。他讓周公亶父獨當一麵。三十年後,亶父的兒子“季曆來朝,王賜地三十裏”。周部落的勢力因此更強。季曆不僅打敗了西戎部落中非常難對付的鬼方,還抓獲二十個西戎部落首領,安定了西部邊陲。
武乙做事不太著調。他最喜歡幹的事就是讓人立一個高杆掛一袋豬血,練習射箭。一箭射爆,萬朵桃花開。他美名其曰“射天”,意思是給老天爺放放血。他公開拿老天爺開涮,這在當時可屬於大不敬,在諸侯眼裏便是失德。
有說法他是想用這種方式貶低神權提升王權,省得別人老拿神啊鬼啊的壓他。當年盤庚遷都時,別人用占卜的結果阻止他,讓盤庚很是被動。武乙希望自己的意誌能夠淩駕於神的意誌之上,凡事自己說了算,不受別人左右。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他這種無神論者不能被社會所容。
諸侯逐漸疏遠這位老沒正形的玩鬧君王。武乙後來出去打獵,被雷劈死了。人們說他這是遭老天爺報應了。
商朝在盤庚時期複興,在武丁時期達到鼎盛,之後慢慢衰落下去,直到商紂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