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蘇府論理
沈方所講的內容,便是在後世也是極少人能夠理解,何況此時的文士,縱使蘇軾等人自視甚高,對於沈方之言雖然心知沈方沒有必要故弄玄虛,但也無法讓他們理解並相信。
蘇軾搖了搖頭,歎道,“子矩所言,似乎有些道理,可惜過於深奧,無法驗證。”
“沈某所講的乃是聖學之外的另外一門學問,科學。科學之道,在於找到天地萬物,世情百態中的規律,便是聖學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發展和優化。”
黃庭堅略有些不滿地說道,“吾等畢生研究聖學,也未必能夠登堂入室,通達聖人的精義,又何談發展,何談優化?”
“聖人之學並非至聖先師一人之學問,自孔孟之後,曆朝曆代便有無數先賢進行注釋,並進行發展。無論是輔之以佛道,還是外聖內王,到了南北朝、五代十國之亂世,儒家的學說便有些力不從心,論開化文明,儒家固然獨樹一幟,便是整個天下也沒有和諧圓通如斯之學問,但是為何如此先進的學說,帶來的卻是內部的損耗,卻是對奢靡生活的享受,卻是連綿不斷異族的入侵。而蠻夷之族,隻吸收聖學之皮毛,結合自身的特點,便可以輕而易舉地與華夏相抗,甚至隱約有淩駕於中土之上的趨勢。”
“一個民族縱使有再好的學問,如果到最後,還是會敗於異族番邦之手,那麽這學問便需要有所改變以適應這個時期的需要。”
沈方年僅十六,但是一開口便是更改聖學,讓這些讀聖賢學問長大之人如何能接受,除了米芾、張擇端兩人聽到以後不住點頭之外,其它人多半緊皺著眉頭。沈方乃是蘇軾請來的客人,蘇軾雖然也對沈方的言語有所不滿,但也不好總和沈括唱反調。蘇軾沒有發話,蘇氏門人便更不會冒然發言。在場之人,反而隻有沈衝及蔡京、蔡卞兄弟沒有此顧慮,沈衝已從沈括的家書之中知道沈方已有一套非常成熟完備的“理氣論”,足以顛覆這個時代,也正是因為有更新的理論,所以沈括才不顧沈衝高中開封府解元,執意要求他前往西夏前線,將理氣論在實踐中進行深入的學習,據沈括估計,用不了兩年,理氣論便會成為大周政壇、文壇的主流,隻有把握這個潮流才有可能在人才濟濟的大周脫穎而出。
沈衝沒有打斷沈方的講話,蔡京兄弟見氣氛非常怪異,大周文壇這麽多青年才俊被一個束發少年的歪理打壓得無話可說,蔡京輕咳一聲,站起身來。
“子矩兄,華夏中土屢遭塗炭,乃是因為內有奸賊,外有悍匪,蠻夷之族生在苦寒之地,若論戰力,強於漢人。此乃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利於我漢家,與聖學又有何幹係,子矩兄,豈能將過錯歸罪於聖學?”
蔡京之言引起在座眾人強烈的共鳴,紛紛交頭接耳,一時間倒也聽不清大家在說什麽。
沈方咳嗽一聲,廳堂便漸漸安靜下來。
“諸位仁兄,聖學誕生之時,正值禮樂崩壞,百姓民不聊生之時,為了救世,儒、道、墨、法百家爭鳴,都拿出了一套拯救百姓的學說,儒家在當時並不受重視,便是到了後世,也是外聖內王,曆代帝王隻用了儒家倫理綱常來約束官員、百姓。若論對百姓民生的貢獻,聖學還不及墨家、農家。”
“二弟,聖學之精深,本在形而上,豈能以民生經濟來衡量。”沈衝見沈方的言論過激,為了避免遭到眾人群起而攻之,便主動指出沈方的當之處。
“大哥說的對,若是將聖學與佛家、道家一般當做學問來研究,自然毫無問題,就象我練道家正宗內功一般,便是研究一輩子也值得,但是用來治國、改善民生,則遠遠不夠。沈某不才,在昌國推行改良後的聖學,將聖學與科學結合在一起,昌國的變化,暫且不提,便是水泥、火槍、織機等物,足以讓大周一雪前恥,讓華夏文明澤被四海。”
雖然在座之人對沈方之言並不認同,但同時也不能忽視這半年以來,昌國沈氏為大周帶來的深刻變化。先是玻璃之物,盛行與世,接著便出現了老花鏡、近視鏡,不知讓多少官員、文士擺脫了視物不清的尷尬。昌國沈氏的自行車、三輪車、四輪車雖然華而不實,但這些車輛上麵所用的軸承及竹編輪子,一經使用在傳統馬車及板車之上,瞬間使馬車及板車的速度及平穩度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在短短幾個月間,幾乎所有的馬車都更換為昌國沈氏的軸承及特製車輪。隨後,昌國沈氏流出無數新鮮玩意兒,這些新物件一般百姓無緣見到,但是蘇軾等人見過那可以放大數倍的千裏鏡,可以進行地理精確測量的六分儀,可以準備計時的落地鍾表。還有那一上市便成為京城百姓爭相購買的六尺布。這些物件雖然不如水泥、火槍、織機之物對大周影響深遠,但也切實地改變了大周百姓的生活。
如今,這些改變的始作俑者沈方,便在蘇府介紹他的經驗,若是這一切與改良後的聖學有關,倒是不防聽一聽。
蘇軾見沈方有意當眾宣講聖學,便吩咐李管家,“去將邁兒叫來。”李管家正準備去後院將蘇家大公子請來,蘇軾又想起了什麽,“讓八娘也來聽聽。”八娘乃是蘇軾三妹的閨字,蘇軾有兩個兄弟和三個姐妹,其長兄蘇景、大姐、二妹早夭,六個兄弟姊妹便隻剩下蘇軾、蘇轍、蘇八娘三人。其父蘇洵去世之後,蘇軾三妹蘇八娘居住在蘇軾府上,與蘇邁一同由蘇軾教書識字。蘇邁比沈方小三歲,如今也是十二、三歲的少年。蘇八娘雖然是蘇邁的親姑姑,但卻比蘇邁小兩歲,從小便由兄長撫養,既聰慧伶俐,又通事理,長的也頗為乖巧,甚得蘇府上下喜愛。
不多時,一名憨厚敦實的少年,和一位螓首蛾眉,美目盼兮的少女走了進來。
沈方一眼便被蘇小妹所吸引,對於這位曆史上有名的才女,在他的印象中乃是一個小奔兒頭的普通女子,卻沒想到少女時的蘇小妹長的如此可人。
蘇小妹一進到廳堂,便用目光尋找傳說中的沈方,很快便看到了兄長旁邊的沈家兄弟,那沈方頗為無禮,盯著自己看個不停,果然與傳說中的“沈衙內”一樣,隻是不知道此等無德之人,為何偏偏如此多才。蘇小妹見沈方不顧蘇軾異樣的目光,仍然盯著自己,窘迫之餘,便狠狠地瞪了沈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