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董卓得手
比起盧植,閔貢隻是個官職低微的小吏。今日如能救助天子於危難之中,便是閔貢發跡之路,可以說今日之饒幸,便能留名青史,以護駕之功,封侯賜爵,勤王護駕之美名,就在眼前,閔貢怎能容忍張讓再起風波,耽擱自己的大好前途?
“殺啊……”閔貢帶頭衝上前去,揮刀就朝擋在麵前的太監們身上砍去。他身後的十幾個士兵也衝了上來,緊跟在閔貢的身後亂砍亂殺。但是他們也很害怕,沒有一個人衝到閔貢的前麵去。
見盧植扭過臉,對此視而不見。這種事,他自己是不會去做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他不許別人去做。這就是所謂的士人、大儒,什麽性格剛毅有大氣節,常懷濟世之誌,說穿了無非是虛偽的作秀。
閔貢提刀殺人後,張讓看著盧植,沉默不語。三十幾個太監也有些武勇之人,紛紛挺劍與閔貢等人格鬥。然而,他們畢竟不是士兵的對手,不斷地倒在張讓的麵前。
張讓雖拿少帝劉辯威脅眾人,但是心中卻並不願意傷害漢靈帝劉宏的親生兒子。看到太監們越來越少,張讓頹然長歎一聲,推開少帝劉辯,回身對宋典等人說道:“我們走!”
閔貢欺身上前,一把奪過少帝劉辯,緊緊地抱在懷裏。這就是他的錦秀前程,再也不會鬆手。他把手中的長刀朝前一指,大聲對士兵們喊道:“追上去,殺盡這些奸閹。”
“誅殺奸閹事小,保護天子事大。對麵的騎兵很快就會過來,趕快帶著天子和陳留王先走。”對麵的騎兵已經下了馬,正在尋找船隻,要是讓他們渡過河來,他們想跑都來不及。而且張讓已經放了天子,盧植也不想趕盡殺絕。
黃河北岸,驃騎將軍李立佇立馬上,緊鎖著眉頭,眼睛緊緊地盯著黃河南岸。盡管離得很遠,可是李立手拿著周全、周易剛剛生產出來的望遠鏡,爭奪天子劉辯的戰鬥他看得一清二楚。
“劉辟、龔都,沿河搜尋渡船,準備過河。”雖然他極不情願,可是他必需做出忠君的樣子,不能讓他人詬病。這就是政治,身在官場,你必需把自己的想法深深的埋在心裏,嘴裏說的,則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熟悉曆史的李立清楚地知道,洛陽之亂就在這幾天暴發,可是他依然駐兵冀州,哪怕是接到任命沮授為並州校尉的時候,他也沒有往河內前進一步。曆史該怎麽發展就讓他怎麽發展,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到來,掀動了蝴蝶的翅膀。
可是張半仙的來信打亂了他的計劃,他不得不帶著劉辟、龔都匆匆趕往河內,而且還要裝著十分著急的樣子。連劉辟、龔都也在心中感慨,驃騎將軍是多麽的忠於皇上啊,為了勤王護駕,連吃飯也忘記了。
李立現在就處在曆史的十字路口,他麵臨著十分艱難的選擇。
熟悉曆史上的人都知道,洛陽兵變、董卓進京,這才正式拉開了三國動亂的序幕,而此前的黃巾起義,無非是動亂的前奏。從此以後的四百多年,中華民族進入了最黑暗的時代。
必需改變這一切!
他知道曆史的進程,也知道洛陽事態的發展,他完全可以事先屯兵於黃河南岸,張讓肯定也會將少帝送進他的大營。就是洛陽的那些軍隊,他也不會放在眼裏,隻要他揮師南下,估計誰也不會與他為敵。
可是以後呢?
難道要自己去輔助這個小皇帝嗎,讓劉氏江山繼續傳承下去,繼續作威作福、殘害人民嗎?自己是一個對一切專製製度深惡痛決的人,別說是為了別人,就是為了自己,他也不會去維護這種吃人的製度。
既然蒼天選擇了自己,就說明蒼天認同自己的理念。自己從二千年後來到現在,絕不僅僅隻是帶來幾項先進的科就技術,而是要傳播後世普世的民主價值觀,並努力實踐自己的民主製度理想。
封建帝製是人數曆史上最黑暗、最殘暴、最落後、最愚昧、最自私、最腐敗的社會製度,這個製度扼殺人性、阻礙進步,嚴重地阻礙了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隻有徹底地廢除封建帝製,中華民族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
而要徹底打碎籠罩在皇帝頭上的神聖光環,就必需讓董卓進京,把神聖的皇權狠狠地踩在腳下。要讓天下人刻骨銘心的記得,所謂的天賦皇權,無非是強權手中的傀儡,亦或的褲衩,一塊遮羞布而已。
“將軍大人,三十裏以內,一條渡船也沒有,隻找到了幾條漁船。”一個時辰以後,斥侯兵分別從上遊、下遊跑了回來。“不過那些漁船實在是太小了,一次恐怕隻能裝一人一馬。”
“唉……莫非天意如此?”李立仰天長歎一聲,不由得在心中暗笑。這也許就是蒼天的警示,劉氏王朝該結束了,封建帝製該結束了。李立朝斥侯們擺了擺手,麵無表情地說道:“再去找找看,幾條漁船能頂什麽大用?”
……
閔貢從太監們手裏奪回了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他手下的士兵也死了大半。可是他並沒有看那些士兵一眼,隻是緊緊地抱著少帝劉辯,生怕自己的錦繡前程從手中飛走了。
“皇上,我們趕快走吧,李立的大軍過了河,恐怕再也走不了了。”盧植當然明白閔貢的心事,他隻是向皇上拜了一拜,就帶著自己的家丁退到了一邊,連忙催促少帝劉辯快走。
連續走了這麽遠的路,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又累又餓,本來不想走了。可是一看到黃河對岸那聲勢浩大的騎兵隊伍,兩個小孩子也有些害怕,連忙跟著閔貢往邙山深處走去。
天漸漸黑了下來,夜幕再一次籠罩了邙山。由於他們倉皇逃跑,火把都丟在黃河邊上,隻能跟著螢火蟲的微光徒步向南行走,童心未泯的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倒是一下子忘記了勞累,竟然追趕著捉起螢火蟲來。
也不知走了多遠,終於遇到了一戶山裏人家。可惜這戶人家太窮,家裏所有的糧食,也不夠他們這麽多人吃飽。那些士兵、家丁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撈幹了米料,他們每個人勉強喝了一碗稀湯。
臨走的時候,他們發現這戶人家有一輛板車,閔貢從口袋裏掏出一把錢,連板車一起買走了。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尚書盧植、中部掾閔貢坐到車上,讓那些士兵們拉得拉,推得推。
一直走到洛舍的時候,他們才從一個農戶家裏找到了兩匹馬。由尚書盧植作主,由少帝劉辯獨自騎一匹,陳留王劉協和閔貢合騎一匹,盧植則抗著長矛緊跟在他們的後麵。
無論是盧植,還是閔貢,對邙山裏的小路都不熟悉,就連他們手下的家丁和士兵,也不知道該怎麽走,隻得邊走邊問。漸漸的,他們偏離了方向,竟然走到洛陽西邊去了。
……
也是陰差陽錯,張半仙帶著張遼、高順沿著山路向北追趕,一路上也沒有發現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的蹤跡。等他們趕到小平津的時候,隻看到滿地的屍體和丟棄的火把,同時也看到了黃河北岸的幽州騎兵。
由於隔得太遠,張半仙也聽不到黃河對岸說些什麽,隻得把地上的屍體仔細辨認了一遍,既沒有發現少帝劉辯自陳留王劉協,也沒有發現大太監張讓、宋典、李於。
“這些屍體還沒有僵硬,說明他們離開的時間並不長。”張半仙朝張遼、高順擺了擺手,果斷地命令道:“張遼,你帶一百人往上遊尋找,高順,你帶一百人往下遊尋找。不管能不能找到,半個時辰以內回來。”
就在張遼、高順出去尋找的時候,幽州騎兵找來的漁船將第一批騎兵送過了河。隻是漁船既小又少,幽州騎兵渡河非常緩慢,半個時辰過去了,僅僅渡過了幾百個騎兵。
就在幽州騎兵渡河的時候,張遼、高順先後回到小平津。張遼空手而回,而高順則找到了張讓、宋典、李於等六個太監,並把他們帶了回來。原來張讓等人並沒有跑遠,很快就被找到。
征集的船隻不斷地增加,渡過河的騎兵也越來越多。等一個中隊的騎兵過河以後,李立才帶著他的親兵渡過河來,隨即命令劉辟、龔都征集船隻,繼續渡河,在黃河南、北兩岸擇地紮營,大造聲勢,等待命令。
張半仙連忙引著張遼、高順、張讓、宋典、李於等人來見李立,大家寒暄過後,李立打量著張遼、高順,心中喜不自禁。他們不僅是武藝高強的悍將,而且還是沉著、冷靜的智將,更關於帶兵打仗。
張遼、高順也在打量李立,雖然久聞其名,但今日一見,卻讓他們驚奇不已,他們沒有想到,堂堂的驃騎將軍竟然這麽年輕,而且文靜的象個書生,哪裏象傳說中的那般凶狠、勇猛!
見到張讓、宋典、李於等人,李立也是萬分感慨。勾心鬥角這麽多年,最終卻落得個落荒而逃的下場。要不是自己及時趕到,說不定又要象曆史上那樣跳河淹死,這也算是自己報答了張讓這些年來的關照。
張讓見到李立,也是欣喜不已,又一次燃起了奪權的野心。他把事情的經過詳細地告訴了李立,並急切地要求李立趕快去尋找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然後返回皇宮,扶助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