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戰略之爭
蒯良、蒯越交換了一下眼色,都在心裏暗算嘀咕,看來這個九王子的老師確實非同尋常,他不僅善於借勢,而且還借的恰到好處,這個家夥還真是留不得啊。
九王子不動聲色地坐在那裏,兩隻眼睛盯著夫塔手中的酒杯。熟悉宮廷鬥爭的他再明白不過了,現在就是他的生死存亡關頭。如果那酒杯摔下來,流血就不可避免。他甚至看好了路線,一旦有什麽異動,他就跑到那些漢人將領身邊。他清楚的很,他手下的那些護衛,根本不堪一擊。
“大哥,我們動手吧!”站在大廳外麵的格力很久沒有聽到大廳裏的聲音,感覺到了大廳裏的異常,雙手已經扶到了刀鞘之上,可是久久沒有聽到夫塔動手的命令,不由得著急起來。
“再等等!聽父親的命令。”古魯擺了擺手,阻止了格力。他雖然不知道大廳裏發生了什麽,可是他明白他父親肯定是難以決斷,而且幾千漢人騎兵就在外麵,如果貿然動手,恐怕整個部族都會在劫難逃。
夫塔的手裏慢慢地轉動著酒杯,兩眼怔怔地望著前方,臉色異常的凝重。大廳裏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這時候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響動,恐怕就會激起一場血腥的殺戮。
過了好一會兒,理智終於戰勝了他的野心,夫塔慢慢地將酒杯放在桌上。他站起身來,恭身走到九王子的麵前,跪倒在地,按照拜見國王的大禮,向九王子拜了三拜,大聲喊道:
“夫塔叩見國王殿下。”這天上午,李立正在刺史府大堂裏,與幾個軍師和主要將領商量下一步的戰略規劃。自從送走了潘鳳、俞涉的遠征大軍,李立一直在考慮今後的戰略方向,今天把幾個軍師和將領找來,就是為了統一思想,為新的征程作準備。
“各位將領、各位軍師,去年我們豐收之後,幽州的形勢大有好轉,再加上我們的玻璃、火柴、書籍銷售的很好,往幽州運回了不少的糧食,今、明兩年之內應該不會有糧食之憂。而我們這次出兵扶餘,糧草問題完全可以以戰養戰。因此,我想借此機會進兵樂浪郡,徹底解決樂浪郡境內的穢貊人叛亂。”
樂浪郡的太守章文已經多次上報朝廷,請求漢靈帝劉宏派兵剿滅穢貊人叛亂。漢靈帝劉宏與朝廷大臣們商議後,下旨讓李立派兵平叛。然而幽州各郡都受到胡人、蠻夷的侵擾,李立一直沒有騰出手來解決樂浪郡的問題。
“將軍大人,我知道你是想率先平定樂浪,繼而征服高句麗和三韓,與遠征扶餘的大軍合兵一處。不過我認為,高句麗、三韓這些蠻夷不足為慮,真正危害大漢民族的是烏桓、鮮卑這些遊牧部族。所以,我們的首選目標應該是消滅烏桓人、鮮卑人。”
張半仙第一個站了起來,臉色有些激動,他朝李立拱了拱手,向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接著他走到掛在大廳裏的地圖前,拿起一根棍子,指著地圖講了起來。
“如今潘鳳、俞涉遠征扶餘。一旦他們站穩腳跟,我們就會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我們甚至不需要冒險,隻需要穩打穩紮,就可以把烏桓人、鮮卑人一直往西趕。用上十年、二十年時間,就算是不能消滅他們,也要把他們趕得遠遠的,至少,我們要把他們趕到裏海以外,如有可能,則一直到黑海去,讓他們無路可逃,最後不是被消滅,就是被征服,徹底解決我們大漢民族的後顧之憂。”
對於張半仙的戰略構思,李立並不是沒有想過,不過那隻是將來的規劃,不是現在能實現的。以幽州一州之力,要想消滅烏桓、鮮卑,幾乎是不可能的。再說,李立也等不了十年、二十年,隻要烏桓人、鮮卑人不來惹他,暫時還是不動他們的好。
“將軍大人,俗話說人無遠慮,必人近憂。我們征戰扶餘的大軍已經帶走了大批的糧草,能不能在扶餘以戰養戰還未可知。那扶餘雖然糧草充裕,可是如今遭到高句麗、鮮卑人兩路夾攻,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還剩下多少糧草。一旦大軍告急,我們則要傾全力調集糧草。”
一聽李立又要出兵,辛評馬上站了出來。由於他主管幽州政務,他非常清楚幽州糧食的現狀。雖然支撐兩場戰爭沒有問題,但是生性謹慎的他還是不能同意李立的想法。他看了看李立,繼續說道。
“將軍大人,樂浪郡的穢貊人叛亂已經好多年了,而且我們已經在樂浪郡有十五萬多屯田兵,就是再拖個一年兩載,穢貊人也翻不了天去。一旦征服了扶餘國,再來平定樂浪郡也不遲。”
李立笑了笑,不知道說什麽好。不能同時打兩場戰爭,他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就象張半仙預料的那樣,李立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樂浪郡,他的戰略規劃就是首先平定樂浪郡,並以樂浪郡為基地,向南征服三韓,向北征服高句麗。
他必須搶在中原大亂之前,徹底征服扶餘、三韓、高句麗這三個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的部族,為自己爭奪中原準備三大糧倉。他比誰都明白,將來的諸候爭霸,打的就是糧食的戰爭。如果沒有充裕的糧食,他很可能就要步公孫瓚的後塵,被困死在幽州。
可是這一切,他能告訴別人嗎?
“將軍大人,你自遼東起兵以來,平定各路黃巾、剿滅上穀、代郡烏桓、鮮卑,可畏功勳卓絕,天下聞名。”就在這時,辛毗也站了出來,臉色非常凝重,他雙手抱拳朝李立拱了一拱,繼續說道:“可是將軍大人想過沒有,你如今身為車騎將軍、幽州刺史,已經是功成名就,如果再立大功,讓皇上如何獎賞?到時候,就是沒有小人攻擊,皇上也會猜忌將軍大人。我覺得,不管是剿滅烏桓、鮮卑,還是平定樂浪郡的叛亂,還是徐徐圖之為好。”
“我完全同意辛毗先生的話,並且有一句話憋在心裏很久了,今天不吐不快。”辛評與辛毗站在一起,他朝李立拜了一拜,大聲說道:“將軍大人手握重兵、功勳卓絕,且天資聰穎、仁愛信義,皇上愛之是天下之福,皇上惡之是天下之禍。因此,我認為平定樂浪事小,保住將軍事大。如今盜賊四起,天下不寧,但是不管以後會怎麽樣,隻要有將軍大人的幽州官軍在,則天下甚幸、百姓甚幸!如若不然,我真不敢想象,天下將遭受多大的劫難!”
很顯然,辛評和辛毗的話,打動了所有的軍師和將領。雖然他們都沒有說話,不過從他們的臉色中,李立也能看出,他們是支持辛評和辛毗的。就連張半仙,也不置可否的閉著眼,一言不發地在那裏閉目養神,似乎忘了他剛才提出的西擊烏桓、鮮卑的戰略。
李立心裏明白,辛評和辛毗這是為自己打算。自古以來,很多守衛邊疆的將領,都是能不打就盡量不打,因這打贏了不一定有獎賞,而一旦打輸了則必定受懲罰。特別是手握重兵的將領,動不動就會受到皇上的猜忌,等到他們的功勳到了獎無可獎的時候,也就是他們被迫害致死的時候。
麵對軍師們的反對,李立一時之間也無可奈何,他正在為自己的戰略尋找理由,突然有親兵報告說梁天、董簡有事稟報。他們兩人是負責情報的,李立連忙把他們請了進來。
梁天、董簡急步走上前來,雙手抱拳向李立和各位軍師、將領施了一禮。梁天從衣兜裏掏出幾塊綿帛,焦急地說道:“將軍大人,有一個不好的消息。”
“嗯……怎麽回事?”看到梁天、董簡臉色凝重,李立疑惑地問道。
“前些日子,陽樂縣令劉備上奏皇上,大肆誇讚將軍大人在幽州大行新政、勤政愛民、威震蠻夷,並向皇上舉薦將軍大人到朝廷任三公之職。結果朝會之時,大臣們紛紛攻擊將軍大人居功自傲,藐視朝廷,皇上也很震怒,朝會不歡而散。”梁天連忙說道。
李立的心裏咯噔一下,立即明白過來。這個該死的劉備,這是要捧殺自己呀。這麽年青就位及三公,將來怎麽辦,這不是明擺著告訴皇上,這李立已經到了頂峰了嗎?
對於公孫瓚和劉備,李立已經把他們淡忘了。他們雖然跟著皇甫嵩戰敗,然而他們畢竟為朝廷立過功,分別被朝廷任命為土垠縣令和陽樂縣令。由於他們並沒有兵權,所以李立就沒有再注意他們,沒想到劉備還是冒了出來。
“這個劉備用心險惡,這是要致我於死地呀。”
“那倒未必。”辛評搖了搖頭,若有所思地說道:“去年遼西郡禦史會議,在信任投票時,劉備的信任票位居第一,甚至超過了遼西郡太守。他大概是感恩於將軍大人,才向朝廷上奏的吧。”
“哼!”辛評不了解劉備,李立可是非常清楚,這家夥肯定沒安什麽好心,李立氣呼呼地說道:“他一個小小的縣令,有什麽資格向朝廷推薦三公?他這是在提醒皇上和朝廷的大臣們,讓他們提防於我!”
“將軍大人說得有道理。”辛毗抱拳拱了拱,嚴肅地說道:“不管劉備有沒有惡意,他這封上奏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輕者將遭到皇上訓斥,重者會讓皇上借此機會把將軍大人調到朝廷,剝奪將軍大人的兵權,幽州的大好局麵將煙消去散。”
大廳裏的空氣頓時凝固起來,這個結果是他們誰都想得到的,也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過了好一會,張半仙氣乎乎地站了起來,憤憤地罵道:“這個該死的劉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