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瘋和尚其實法號了空,正是這普華寺方丈了智大師一輩的僧人,隻是這了空是個半途出家的“假和尚”,常常是忍不住要破戒喝酒吃肉的。
但他位分高,除了方丈大師並幾個常年不是遊方在外,就是隱居悟禪的前輩師兄們管得了他,其餘小輩們還真是沒有資格說些什麽。
久而久之,這了空和尚就被人渾叫做酒肉和尚。每每了智大師見了這了空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總忍不住開口說道一番,又是佛理,又是禪意的,讓素有酒肉和尚之稱的了空頭疼不已。
直到某一次,了空和尚遊方歸來,就閉門不出,與了智方丈商議搬到了普華寺後山一人獨居,風渺音卻是知道,就是在這次開始,了空和尚正式接手保管起了這棚屋裏的東西,直到拿著黑旗令的人出現,了空才能卸下這條擔子。
“安言,我們進去吧。我們此行的目的大概就在這裏了。”
風渺音想起前世在左之期處看見了空和尚的時候,了空已經蓄起了濃密的胡子,並且已經是還俗僧了,眉目之間很是滄桑疲憊,卻不想今世提前幾年見到的卻是一個與記憶裏全然不同的一個了空。
隻是不知,今生有她的提前介入,早一步將這普華寺後山小棚屋裏,被了空守了足足三年的東西,提前取走。這了空和尚還會不會走上前世還俗僧的那條路?
風渺音不再多想,隻因為眼前所看見的一番景象。
小棚屋之內隻有一件房間,風渺音與應安言推門而入,就正好將小屋之內的陳列擺設給一覽無餘。
小棚屋內家徒四壁,看著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是在房間中央的突兀的擺放著一張明黃色的半舊蒲團。
在這張蒲團之上,正中央處,一隻玄色木盒正靜悄悄的陷在軟軟的蒲團墊之中,尤為引人注目。
應安言看了一眼正打量著那隻木盒子的風渺音,有些謹慎的幾步上前,彎下腰,將那隻玄色木盒子給拾了起來。
應安言沒有多問什麽,隻是十分信任的將那隻玄色木盒交到了還站在原地,卻正看向自己的風渺音手裏。
“音兒此行要找的東西就是這個了嗎?”
“沒錯,這正是我們所要找到的東西。”
風渺音接過應安言手裏的那隻玄色木盒,掂量了一下分量,大致確認了裏麵的東西,這才將這隻玄色木盒收到了懷中,對著滿臉信任包容的應安言微微一笑。
“安言,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你我先回到普華寺備下的禪房,我再與你細細說來。”
應安言與風渺音向著門外走去,待兩人回到了後山那個小禪院內,原本因正在禪院的方庭內吃酒燒肉的酒肉和尚竟然已經不見了蹤跡,原地隻留下半隻燒雞的骨架和一壇早已經喝空了的酒壇子。
“酒色和尚向來受不得束縛,怕是這三年困守,幾乎將這向來閑不住的了空前輩給悶壞了。說不定此時,了空前輩已經不在這普華寺內了。”
得到了想要的東西的風渺音心情很好的和應安言調侃了兩句,對於這個法號了空的酒肉和尚,風渺音向來很是有幾分佩服。
不僅僅是前世裏在左之期處聽說和見到的了空和尚不容小覷的實力,更是因為了空和尚是前世在自己為了幫助左之期奪取皇位而展現出幾分急功近利之時,是為數不多的給予她警告和提醒的人之一。
光隻是這份情意,就已經能夠讓風渺音感念於心了。
“了空前輩,也是個性情中人。”
應安言雖然與這位酒肉和尚並不熟識,但是失憶之後的應安言向來感官敏銳,看人的眼光極其毒辣,一眼便可看出這位酒肉和尚是個心思磊落,不拘小節的性情中人。
是以,對於這位風渺音似乎很是尊重的前輩,應安言也給予了應有的尊敬。
“這盒子中的,便是了空前輩被托付守了整整三年的玉菩提。”
風渺音與左之期麵對麵的坐在了普華寺給兩人準備下來的禪房之中的小案幾前,風渺音邊說著,邊打開了那隻玄色木盒。
果然,應安言就見到一隻玉色溫潤的小玉佛,約摸隻有女子巴掌大小。這玉菩提看著雖然精巧,卻也並不是什麽價值連城的寶貝。
對於尋常人來說,也並沒有什麽太大用處,隻是因為這玉菩提背後所代表的江湖勢力,才使得這其貌不揚的玉佛有了不一般的魅力。
“安言可曾聽聞過‘一言堂’?”
風渺音突然出聲詢問道。
應安言近幾年接觸的江湖勢力越發多了,隻是對於這個“一言堂”卻還是沒有什麽印象。
風渺音頗有些了然的看著應安言略微有些疑惑好奇的神色,淡淡一笑。
“也無怪乎安言你不曾聽說‘一言堂’的存在,近些年來,‘一言堂’確實也不常在江湖上走動了。你可知這是為什麽?”
風渺音不待應安言回複,便接了下去,娓娓道來。
“就是因為掌管一言堂的堂主令牌失去了下落。一言堂群龍無首,自然就隱跡了下去。”
“一言堂”顧名思義,就是堂主擁有絕對話語權的一個幫派組織。係幫規所定,凡是擁有黑旗令的人,不論身份高低,都應被一言堂教眾尊為堂主,黑旗令所號,莫敢不從。
而風渺音手上的令牌雖然也被稱之為黑旗令,但實際上並不是完完整整的黑旗令,隻是一個殘缺品。而這塊殘缺的黑旗令的另一部分,正好與風渺音手裏新得到的這隻玉菩提有著千絲百縷的關係。
風渺音之所以知道這些辛密,都是前世左之期在從廢太子左之衛那裏得到這半塊黑旗令牌之後所告知風渺音的。
原來連廢太子左之衛都沒有發現自己手中的黑旗令隻是殘缺品,卻便宜了左之期,通過他手裏的線索,整合了完完整整的一言堂勢力,為自己爭霸帝位的道路又添了一大保障。
“憑借這半塊黑旗令和這隻玉菩提,隻要在城外十裏亭與接應之人會晤,然後拿到剩下那半塊令牌,就可以收攏‘一言堂’的江湖勢力。”
這才是此次風渺音帶著應安言來到普華寺小住的真正目的。
“明日一早,我便陪你一同去城外十裏亭。”
應安言沒有去問這般隱秘的消息,風渺音又是從何處知道的,而這塊象征著一言堂堂主權利的黑旗令牌又是如何被風渺音得到的,應安言尊重風渺音的所有秘密,也相信,總有一天風渺音會願意將一切都完完整整的告訴自己。
天明,普華山腳下,兩道修長的人影一前一後,向著城外疾馳而去。
不多時,便在城外十裏亭站定,這一襲藍衣的正是風渺音,站在一旁默默守護的便是應安言無疑了。
“此處便是十裏亭。”
十裏亭位於京郊官道旁一條長長的空道。說是十裏亭,實則並沒有一座能夠被稱之為亭子的建築物。十裏亭原意隻是因為往來京城的四方遊人總愛在此處停下歇歇腳,久而久之便被人戲稱為“十裏停”。
後來,由各大商家瞅準商機在此處興建了茶鋪酒館,並漸漸形成規模,也就被往來的遊人順口叫做了“十裏亭”。
“十裏亭各方勢力,魚龍混雜,想要找到一言堂的接應人,還得從長計議。”
應安言將風渺音小心的護在身後,這寒冬臘月的時節,真正的遊人旅客們沒有誰會待在城外遊蕩的,這個時節,出現在城外十裏亭的大多都是走江湖的三教九流。
雖然憑借風渺音的實力,對付這些三教九流,並不會有什麽危險,但是應安言還是習慣性的將風渺音護在了身邊。
風渺音看了一眼周遭,這時候日頭還早,能夠出現在街道上的除了各家商販,也就是幾個一大早就要進城的跑江湖的,這些人之中定然是不會有風渺音想要找的人。
雖然風渺音也沒見過這個所謂的一言堂的接應人,但是風渺音知道在哪裏或許可以碰見他。
“安言,去十裏鋪。”
十裏亭有個十裏鋪,這十裏鋪是個當鋪,卻不是普通的當鋪。
這裏兌換的東西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四麵消息,八方秘聞;而隻要你的東西一經當出,隻能死當,是絕不可能再贖回來的。
風渺音恰好就知道這樣一個十裏鋪一定不會拒絕交易的消息,可以用來作為交換消息的條件。
“這位女俠,這位俠士。不知兩位是要當幾品的東西?”
這是十裏鋪的行話,十裏鋪的消息也是分品級的,你想要知道更辛秘的消息則必須要付出相等的代價,一來一回,營貨兩訖,很是公平。
“‘一言堂’的消息,不知當不當得起上品?”
風渺音淡淡的說道,隨即便看到這十裏鋪的跑堂一瞬間變得更加親切上心的笑容。
“當得,當得,兩位客官請隨我來。”
跑堂的夥計笑嗬嗬的將風渺音和應安言兩人迎上了二樓,恭恭敬敬的請進了一間小包廂內。這十裏鋪的消息不僅是分品級的,就連相對應的交換場所都是有著嚴格的品級分化。
風渺音一進入這二樓的包廂,便覺得眼前一暗,昏昏沉沉的光線襯著屋內的巨大屏風顯得更加招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