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都是如此的不安分
雖說皇帝去上海了,可南京製造局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蘇州製造局、杭州製造局全部接受了調查。
其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政治震蕩。
為什麽這麽說?
南京製造局這事情影響太過惡劣,連帶著蘇州製造局和杭州製造局也出現了一些紕漏。
目前開海新政如火如荼,是大勢所趨。
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問題,那些想上位的人,做夢都要笑醒。
想上位的是哪些人?
那可多了去了。
要知道,這十年的改革,是涉及到多方麵的。
皇帝是任用了多方麵的人才的。
例如軍政上的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袁崇煥、袁可立等人文出身的軍官。
例如行政上的錢龍錫、韓爌、劉鴻訓、施鳳來等人。
再例如司法上的楊所修、李自成、曹程、駱養性、黃宗羲、顧炎武等人。
而在具體的對外作戰中呢?
曹文詔、曹變蛟、鄭芝虎、鄭芝豹、閻應元等人。
人事上也有王永光、成基命等人。
別的不說,就說外交政策上,一直在立功的溫體仁,就是一個另類。
再加上這些年多方的發展,多方麵的政績,無數人都想著一件事。
什麽事?
入閣!
也就是說,其實無數人都在盯著韓爌的位置的。
畢竟自考成法實施後,內閣是統管行政的,它的性質已經不僅僅隻是皇帝秘書這麽簡單了,除了沒有完整的決策權以外,內閣的勢力甚至壓製住了吏部。
南京製造局的趙長盛就是韓爌的人。
甚至應天府知府夏文定也是韓爌的人。
這種局麵,就注定了要被人抓住,然後搞事情。
尤其是安南的糧食在兩年越來越多流入大明,大大緩解了華北和華東的糧食缺口,讓身處安南的溫體仁,在朝中的支持者明顯變多起來。
溫大人的還會時不時千裏書信到北京,對一些官員噓寒問暖。
前些年,又有皇帝透露風聲,意思就是有意讓溫體仁入閣。
既然如此,現在韓爌的人犯了這麽大錯,有心之人怎麽會不好好抓住機會呢?
這可以說是新政以來,貪汙最大的一起案件。
在皇帝前腳到上海的時候,後腳北京就吵起來了。
有官員公開指責這是韓爌用人不當,甚至有小道消息說,趙長盛在南直隸左右逢源,大小官員皆與他有牽連,就是韓爌在背後通風。
總之,一時間,各種言論都出來了。
有句話是怎麽說的來著?
屋漏又逢連夜雨。
南京製造局的事情剛發生,山東又出現了問題。
什麽問題?
還是錢的問題。
被人舉報,濟南府戶部清吏司在崇禎九年做假賬。
濟南府戶部清吏司是什麽衙門?
在改革之前,各省戶部清吏司是屬於北京戶部直管。
但分稅製之後,北方五省的收入支出與朝廷分開,各地戶部清吏司相當於歸地方行政長官直管。
這樣的改革是給地方行政長官充分的權限,目的是讓地方靈活、高效地適應新政,發展地方經濟。
但弊端就是,更容易出現貪汙。
例如以前的大明朝,所有的稅收上來後統一運輸到北京。
隻要我朝廷把錢全部收上來,並且不對民間進行投資,就不會在這方麵產生貪汙,因為沒有錢從上流下來。
但這樣還發展個屁的經濟?
現在,40%的歸屬地方財政,由地方行政長官支配。
北京戶部則派監察專員駐守各地,對地方財政進行監督審核。
監察總是不到位的,貪汙就是在所難免的。
舉報濟南府知府郭永興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老婆。
據說他在濟南城裏養了十幾個貌美如花的妹子,幾個月不回家,他老婆在家裏差點渴死了。
實在沒有辦法,就跑到北京的廉政督察總府直接一封舉報信,舉報信當天就放在了李自成的桌子上。
這件事看起來隻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貪汙案。
可是背後卻牽扯到另一個一直有爭議的新政。
那就是兩稅製。
兩稅製在北方五省頒布已經有五年,這個政策出來的時候,就廣受爭議。
因為正常人都知道,地方官府一旦掌握了獨立的財政,就很容易出現貪汙。
於是,這個政策,在濟南府案中,又被放大了。
為什麽被放大,其實還是接著南京製造局的案子,在做權力鬥爭。
兩稅製的確是皇帝的意思,但韓爌是執行者。
說到底,風吹起來的時候,連呼吸都是錯的。
這事的錯按在韓爌頭上沒跑了。
郭永興到底貪了多少?
據他老婆舉報,不低於百萬兩。
根據南京製造局案的情況來判斷,郭永興恐怕隻是其中一條魚,涉案金額應該是非常恐怖的。
畢竟華北和華東的交通網新政中,濟南府是交通樞紐,這裏麵又涉及到了多少錢,沒有人知道。
當天北京廉政督察總府就派人到了濟南。
似乎,一場大規模的政治風暴將要到來。
那麽問題來了,最頭疼的是誰?
當然是袁可立!
現在整個大明朝隻有少數一部分人知道皇帝馬上要對日本用兵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一連發生兩件震驚朝野的貪汙案。
而且一件是關係到國營商社的管理,一件是分稅製新政。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會有一大批人冒出頭來反對分稅製,並且攻擊韓爌,要求他對其負責。
一旦朝局出現動亂,在接下來征討日本的戰爭中,後方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事實上,事情還遠遠不止於此。
當天北京城的風聲起來後,就有人將消息快速往遼東送。
因為現在的大明朝,還有一支政治勢力在崛起:袁崇煥的遼東派。
另外,北府的楊嗣昌也一直不甘寂寞。
甚至在北京城,還潛伏著漠北蒙古的細作。
遼東的女真被滅後,漠北蒙古失去了屏障,和大明朝的關係突然變得極其敏感。
之前又答應了崇禎卻食言的車臣汗,陸陸續續派出了一些細作喬裝成商人,在北京城活動,密切打探著消息。
一旦知道明朝內部將會誕生權力震蕩,漠北蒙古將會采取什麽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