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434章 新時代的大門

第434章 新時代的大門

  方正化問道:“皇爺,賠多少錢?”


  “你就寫一億兩!”


  “皇爺,這……對方恐怕……”


  “先寫,再慢慢談。”


  “是。”


  價格肯定要往高的報。


  就像打明朝各個部門報來年的預算的時候,明明隻需要300萬兩,卻要報1000萬兩。


  中間總要留給大家一些緩衝的餘地。


  方正化按照崇禎的意思寫完後,崇禎看了一遍,然後說道:“讓周延儒去做這一次的談判使臣,給他兩個數字,1700萬兩(110億元)和3000萬兩(約200億元))”


  “如果他們願意賠償1700萬兩,我們立刻放人。如果他們願意賠償3000萬兩,朕可以允許開放廣州,允許紅夷商人來大明做生意,前提是貨物必須經過廣州市舶司審核。”


  “還有以後,他們的武力不準進入大明海域,入境的商人必須遵守大明律法,否則一視同仁。”


  方正化停下來,不由得一驚。


  聽皇帝這隨口道來,但裏麵卻是極其講究的。


  例如1700萬兩和3000萬兩,意思就是給對方兩個選擇,賠少一點和賠多一點,沒有不賠的選擇。


  而且明明是讓對方賠款,還擺出一副我都是為了你們好的架勢,你看,我們允許你們來做生意,對你們多好啊。


  皇帝這如意算盤打得是真好啊!

  “是。”方正化應來一聲,然後說道,“皇爺,若是對方這兩樣都不選呢?”


  “你認為紅夷人不願意賠錢?”


  “未必願意。”方正化說道,“畢竟這不是一筆小數目,這些人值不了那麽些銀子。”


  “朕倒是認為,他們願意給。”


  崇禎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笑道:“你可知紅夷人是靠什麽從西方打到東方來的?”


  方正化一臉懵逼,他哪裏知道?

  “靠一個叫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組織,這個組織下麵,有自己的軍隊,也有雇傭兵,有戰艦,也有商船,這個組織能代表紅夷人的國家,對外發動戰爭,簽訂議和協議,對敵國進行審判。”


  方正化聽得更是一頭霧水,皇帝怎麽會知道的這麽多?

  “那些軍隊和雇傭兵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賣命,現在他們戰敗被抓,如果荷蘭東印度公司不管他們的死活,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想在世界上招募軍隊加入他們,就會有一定的困難。”


  管理大規模的組織,絕不僅僅是靠個人魅力,也不僅僅靠完善的製度,組織的信譽同樣重要。


  如果組織內的人,對組織無法信任,就會離心,從而各懷異心,不必外部壓力,自己就會被自己整垮。


  荷蘭剛剛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荷蘭這個國家的組織形態,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健康的,積極的,他們在考慮賠款的時候,一定會權衡整個局勢。


  而且崇禎還算過一筆賬,如果將廣州開放給荷蘭人,讓荷蘭人參與進來,荷蘭人也能賺錢,這是荷蘭人做夢都想要的局麵。


  當然,這對大明的商業肯定也是有好處的。


  例如進口的商品大量增加,填充國內短缺不足的商品。


  而且一旦讓荷蘭人嚐到甜頭,就可以開始利用荷蘭人來推行大明銀鈔國際化來。


  當然,這是後事,沒有完備的商業線路和國際規則,以及向世界證明大明強大的海軍實力,銀鈔國際化肯定很難。


  沒關係,先往前走一步,凡事不要想著一口吃著一個大胖子。


  方正化不太懂其中的邏輯,也不敢多問了,隻是道:“皇爺英明。”


  敕令寫好了,但沒有急著送出去,先讓方正化送到內閣和軍委會,讓各位大臣先看看,有沒有措辭要修改的地方。


  有的改,但意思不能變了。


  這種重要的事,肯定需要禦前大臣們都知曉,其實就是同步信息。


  接下來,崇禎便出了宮,上了去北京大學的馬車。


  今天是一個大晴天,整個北京城都被白雪裝扮起來,幹淨而清爽。


  街頭十分熱鬧,崇禎看著好幾個人騎著自行車路過。


  由於這兩年新農政改革成效,北京城的餐飲業變得更加發達。


  主要是食材增多,無論是小麥還是大米,都變多了。


  並不是說小麥和大米的總生產量大大增加,而是社會的資源分配相對公平了許多。


  以前是大量的糧食分配在官員和地主家裏,爛掉臭掉也不拿出來,現在隨著新農政的推行,糧食相對均勻地分布到了老百姓手中。


  這就是新農政要達到的效果:資源配比合理化。


  而且銀鈔的普及,耗羨沒了,人頭稅被廢掉了,許多人手中自然有多餘的糧食了。


  有了餘糧,要麽囤著,要麽拿出來賣。


  這才有了餐飲業的小規模發展。


  不過,根據順天府衙門最新提報的北京城規劃,所有新商業,都必須往新城區轉移,想要在老城區開設商店,必須提報到順天府衙門,由順天府府丞親自審理,合乎規矩才能過。


  什麽規矩?

  《大明臨時城市規劃法案》。


  例如現在都順天府的規劃是按照一城二十三縣來規劃的。


  北京城的規劃分出了東城和西城,朝陽新區,海澱新區。


  每一個區必須有餐飲,銀行,買衣服和布料的布行,居民區,但是每一條街道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要做合理的配比,不能隨便亂塞進來。


  所以,現在坐在馬車上的崇禎,再打開窗簾看出去,北京城的道路兩邊,整體麵貌已經好了許多。


  天氣雖冷,但這是一個改革的大時代,這是一個國際大都市正在快速崛起的時代。


  隨著賤籍製度的廢除,外來人口和勞動力正在爆發式增長。


  朝廷主導的基建,讓大量銀鈔流入民間。


  所以,這也是一個財富正在快速增長的時代。


  正如張凡自己評價:現在的北京就是北方的一個經濟特區,所有新商業的模版都在這裏快速被推出來,放到市場上驗證,一旦成功,就會被其他地方複製和學習。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城市,它是大明商業的青銅時代,是野蠻生長時代的前夜。


  它就像在黑暗的天幕上透出了一絲陽光,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崇禎很快到了北京大學,大明朝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一個拐點。


  擺在前麵的是一個恢弘的大時代,能否撬開,支點就在北京大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