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在大明當暴君> 第315章 戰火重燃

第315章 戰火重燃

  到三月下旬的時候,北京城路邊的樹已經長出了新綠的葉子,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


  整個北方都進入了春耕時節。


  如果你現在走在北京城南邊的新城,可以看見有許多農民出現在新城的大街上,他們都是來購買新農具和肥料的。


  這些農民大多數來自大興縣的甲裏。


  你還可以看到一些新農政指揮使,帶著自己甲裏的人一大早就跑來北京城新城區趕集,十分的熱鬧。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看到一台台蒸汽機從南門被運輸出去,它們可能會被送出北直隸,也有可能就被送到南邊的大興。


  這種初代蒸汽機,要麽被用在礦井裏抽水,要麽被放到河邊抽水灌溉良田。


  經過了三年多的整頓,順天府的農業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而此時此刻,皇帝正在麵見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官員,也不是勳貴,更不是外國使臣。


  而是一個民間商人。


  他的名字叫徐梓琪,是北京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商人。


  明末,商人在南方的地位很高,不過在北方的地位卻並不高。


  這兩年算是改善了不少,畢竟朝廷現在有招商局,專門為交通局、水利局這些部門做招商工作。


  而招標的對象就是民間一些小商人。


  這些小商人在商務衙門登記注冊了商社之後,就有資格參與招標,隻要通過招標,就能接朝廷的任務。


  例如修水泥路,例如挖礦,例如北京製造局後端產業鏈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開采,都可以交給他們。


  而徐梓琪就是即沒有工程隊修水泥路,也沒有人采礦,更沒有人去開采原材料。


  他的生意是在北京城街頭買賣糧食,而且沒有糧鋪,就是每天自己天沒亮,就挑著一點糧,進了城,蹲在路邊賣。


  至於糧食是從哪裏來的?


  家裏的田,有7畝,他和他妻子兩人種,母親腿腳不好。


  而他現在為什麽會在乾清宮呢?

  人生大多數成功其實靠的是運氣,徐梓琪就是靠運氣。


  現在“如夢令”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農政院自己種植的苧麻和桑樹園顯然在未來是不夠的。


  崇禎便想著,既然“如夢令”的生意如此好,這商業模式算是成功了的,後端的供給得擴大啊。


  便打算開始扶持民間來種植。


  扶持的對象自然是最底層的小老百姓,這樣才能起到標杆的作用。


  於是乎便拿著大興縣去年納稅的戶冊隨便翻看,又隨便勾了幾個名字,便將這些人一一宣入宮裏。


  這徐梓琪便是其中之一。


  至於皇帝跟他聊了什麽呢?


  也很簡單,讓他去銀行帶一筆款,然後在順天府買一塊地,來專門種植苧麻,每年的苧麻由北京製造局收,保證他不虧錢便是。


  徐梓琪也是腦子一團漿糊,自己隻是個種地的,沒想到就莫名其妙見到了皇帝,又莫名其妙接到了任務,出宮後還渾渾噩噩。


  見徐梓琪這樣的人,崇禎一共見了5個。


  崇禎將高起潛叫來,讓高起潛來跟進這5個人的任務。


  這叫什麽?

  這叫從民間底層造富豪,然後在報紙上做包裝,激勵更多人的發財夢,如此這般,老百姓才願意奮鬥。


  為什麽不至於選目前北京城的富商?

  選他們一是沒有太大勵誌意義,二是堵死了底層人上升的通道。


  見完這些人後,此事交給了高起潛,崇禎便也不再多問,等過段時間再看看。


  倒是顧炎武和黃宗羲來求見,將大明律法最新版呈遞了上來,而今天大半天,皇帝都在看最新的律法。


  直到晚上,一封從遼東送來的軍報,才到了北京城,這是一封正式的軍報,先是送到軍委會。


  一到內閣,便引起了震動。


  建奴調動了大規模的軍隊,已經向草原進發。


  之前皇帝已經接到了消息,皇太極正在調兵,不過那是皇帝私人安插在遼東的探子送回來的密報。


  而這一次,是袁崇煥送回來的正式軍報。


  這個消息震動了朝堂上下。


  十萬大軍,毫無征兆地向草原挺進了。


  現在,用腳指甲,都能想到皇太極的目的是哪裏了。


  朝廷現在正在大規模向關外移民,鞏固草原的治理,皇太極無疑是想要趁機阻斷這一切。


  軍委會的大臣們集體震驚,沒想到去年年末的時候,皇帝召開的那一次援朝會議上推斷的皇太極要進攻北府一事,竟然成真了!

  好在朝廷提前做了準備,給北府和元上都一共支援了五萬大軍,如若不然,現在再調兵,戰局瞬息萬變,必然會十分被動。


  不過,趁著這個機會,有人便提出來了讓關寧軍越過遼河,對沈陽展開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戰。


  這個提議被皇帝駁回去了。


  什麽原因?

  別看皇太極調集了十萬大軍西進,但遼東還有二十五萬大軍可以召集出來。


  為什麽皇太極的兵力忽然如此這多了?

  因為改製啊!

  改製之後大家都願意參軍了?


  當然不是!


  建奴目前不是募兵製,而是類似於府兵製的那種,平時是農民和獵人,戰時是士兵。


  而戰時,普通人家,是必須有成年男子入伍的。


  皇太極在國內的改製雖然沒有崇禎這麽徹底,可分出了大量的良田給底層的老百姓,尤其是漢民,並且廢除奴隸製,贏得了大多數人的人心。


  過去強行入伍,召集兵馬需要時間,而現在,有了民心支持,以及行政慢慢下垂到甲裏,召集兵馬非常快。


  這個邏輯也很好理解,你隻是個連吃飯都吃不起的小老百姓,你的孩子可能隨時要餓死,你的母親也隨時要餓死,現在有人突然給了你田,給了你生存的空間,拯救了你的家庭。


  你感謝他麽?

  尤其是在古代那個國家概念還很模糊的時代,底層的老百姓,隻是為了活下去。


  皇太極這麽一手操作之後,內部的活力也被釋放了出來。


  僅憑關寧軍,是絕對打不過皇太極的。


  更何況關寧軍中,還有人養私兵。


  要打收複遼東,有一個很關鍵的點:解決糧草供給問題。


  打遼東看似打的軍隊,實際上打的是糧草。


  如果遼東前線展開全麵大規模的生死決戰,明軍的糧草有兩條路。


  一是走山海關;二是從天津走海陸。


  但是,這些糧草都必須從順天府撥出去,而順天府是京畿之地,根本沒有那麽大的糧食體量來保證打贏這一仗。


  一旦戰爭陷入膠著,還是那個問題:民生崩潰。


  戰爭消耗的糧食,不是坐在朝堂上可以算出來的,因為真實的情況中,有非常多的意外導致糧食的浪費。


  沒有十足的把握,崇禎是不會拿著順天府的民生去賭博的。


  隻有上海港建立完後,能夠通過海運從南直隸調集糧食了,那時候,再打皇太極,底氣就更加足了。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可以在這一次,直接收複遼東全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