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商業的崛起(第一更)
大半個漠北都被鮮血染紅了。
如果車臣汗、土謝圖汗和扎薩克圖汗此時在漠北的話,他們肯定會暴跳如雷,但是毫無辦法。
到了十月初十,車臣汗部已經被殺掉了六萬人,剩餘的一小撮快速朝東邊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逃去。
他們打算越過呼倫貝爾大草原,進入遼北,尋求皇太極的庇護。
畢竟他們在遼北也派了一支軍隊。
還有小部分向北邊逃竄。
這種數量的死亡,幾乎把漠北以東快殺空了。
十月初十的傍晚,一萬天雄軍抵達了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在元朝的時候又叫布爾罕山,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據傳說,成吉思汗也是葬於此處。
並且,這座山在蒙古人心目中,是一座神山。
而在漢人心目中,這裡是歷來兵家至高榮譽之地。
封狼居胥。
一千年多前,那個如同流星一般劃過夜幕的年輕人,在這裡完成了他的壯舉,戰功彪炳史冊。
今日,明軍也登上了這座蒙古人的聖山。
盧象升在此刻下了一些話: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日,天雄軍第一軍全軍至此,群酋伏誅,天威萬里,祭以上蒼,天佑華夏,山河永固。
自此一戰之後,漠北再也沒有出現成氣候的蒙古騎兵。
然而,盧象升並未在肯特山下停下腳步,他繼續向北,一路追殺車臣汗部,幾乎要追到貝加爾湖畔。
漠北之戰幾乎徹底打崩了漠北蒙古。
有人說明軍橫掃漠北,彰顯出明軍無敵。
其實不然。
此次漠北之戰是因為漠北蒙古大部分精銳都跟著西征。
如果沒有西征,這場戰略縱深非常長的戰爭還真不好打。
不過無論如何,崇禎十一年的十月,漠北格局發生了劇變。
這個劇變到底有什麼影響?
一、貝加爾湖畔的勢力角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漠北蒙古北邊還有一個蒙古部,叫布里亞特部,這是蒙古帝國在這裡留下來的部族。
萬曆三十四年,俄國人便侵入巴拉賓草原。
此後數十年間,從塔拉地區到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流域,沙俄人一次次的蠶食鯨吞,在各處要害建立城堡,並不斷派出使團到蒙古各部遊說,企圖勸說他們歸順俄國。
同時還四處收集蒙古各部及明朝的情報。
萬曆四十七年,俄國人建立了葉尼塞斯克。
崇禎元年,又建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此後兩個入侵方向,向南,還有向東。
漠北蒙古的崩潰,可能直接導致俄羅斯人大舉南下?
想多了。
俄羅斯人跑到遼北去玩那麼一出,崇禎正好有借口開戰了。
他們就算不下來,崇禎也會北上,拖著幾百門重炮,去莫斯科好好問問,你們是不是想打架?
二、西征的車臣汗等人沒有了後路,即便回來了,可能也會回到西北。
這也變相改變了西北的格局。
北方戰火燃燒,而南方,此時一片繁華之象。
尤其是上海府,上海港外停靠的船隻多大五百艘。
數年的發展,這個小漁村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大港,從南洋、安南運來的貨物,在這裡停靠,進入黃浦江,沿著江南密集的河運網,運輸到各地。
十月中旬的上海知府李岩,帶著一身榮耀,回到了北京。
此時的李岩,已經是內閣大臣。
到北京的時候,據說有無數官員出城迎接。
不過沒有一個人見到李岩。
這種官員迎入城的排場曾經有人玩過,那個人叫衍聖公,死的很慘。
李岩自己偷偷摸摸從南城進去后,換了一身官服,便進宮面聖。
擺在崇禎面前的是崇禎十一年上半年國營商社的總收入。
總流水有多少?
2億兩!
當然,這是流水。
凈利潤是5000萬兩。
注意,這只是上半年的。
去年國營商社一年的總利潤是多少?
4000萬兩。
今年才上半年,就超過了去年一年。
這5000萬兩中,有1000萬兩來自海洋。
安南省、扶桑省和高麗省,佔據了300萬兩,這是凈利潤,流水則是1500萬兩。
呂宋島、馬來、爪哇,這幾個南洋的貿易線,凈利潤高達700萬兩,流水更是高達了3500萬兩。
南洋這幾條貿易線主要是和歐洲人做買賣,不少大明朝的商品經過馬六甲,一路向西,往歐洲賣去。
那流入中原的商品流水有多少呢?
首先,上半年流入中原的糧食有8000萬石(96億斤),進貨流水2000萬兩(約130億元)。
其次,海外各地的日用商品流水高達500萬兩(約33億元)。
這些海外的商品,有的沿著東部沿海海岸,進入華北,在華北的水泥交通網上流通。
有的則進入京師。
還有的沿著長江,抵達武昌,甚至抵達重慶。
最重要的是,8000萬石糧食的進來。
這還只是上半年的數據,96億斤的糧食,一個月就有16億斤糧食進來,一天5300萬斤。
這可以養活1000萬人了。
這種糧食進入量,是非常恐怖的。
中原上半年產糧大約22億石,從海外流入8000萬石,流入的糧食佔3.64%了。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海洋新航線建立逐步穩定下來。
官方的海線不斷投入,拉動民間造船行業,與此同時,海禁的開放,民間也有無數商人加入到海貿的行列中。
據內閣最新給上來的數字,北京城的糧價已經低到了每石0.4兩。
崇禎元年,北京城的糧價是0.8兩每石,甚至稍微一打仗,就到了1兩,1.2兩每石。
糧價下降,就是民生變好最直觀的體現。
不僅僅糧價下降了,日用品的價格也在下降,例如香皂、洗髮水、衛生紙等等,在崇禎十一年,出現明顯的下降。
以前一塊香皂得500文,現在只需要20文了。
這說明國內各大製造局,以及民間商人的作坊產能全部再提升。
供應端大大增加,商品的價格當然就下降了。
甚至連衣服也在降價。
大片的苧麻等原材料的種植,養蠶產業的規模化,蒸汽機投入到織布里,衣服的價格不到過去的一半了。
這就是這份國營商社彙報里,為什麼上半年的僅僅是大陸市場的收入就高達4000萬兩的原因。
商業的空前崛起,必然伴隨著商稅的暴漲。
且還不說此時正在修建的鐵路,一旦鐵路開始貫穿大明朝,將各個地方連接起來,那整個經濟恐怕會有另一番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