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一更)
就在崇禎的軍隊出了嘉峪關,一路朝玉門關風馳電掣的時候,遼東的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
遼河戰役的軍報已經送到了皇太極的桌案上。
皇太極眉頭皺得非常緊,他的心情有些複雜。
這個戰報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以十幾萬陣亡的代價,摧毀了明軍的遼河防線,一時間連他自己都有些懷疑到底值不值。
鑒於目前的戰局,皇太極的首席幕僚、心腹大臣范文程秘密向皇太極進言,當以疾風驟雨的攻擊之勢南下,擊潰大凌河城、右屯、義州、松山這些明軍的城寨。
大凌河城、右屯在什麼地方?
都在大凌河邊。
那義州呢?
在大凌河城北邊五十里,廣寧城以西六十里。
松山呢?
在錦州城南面三十里。
為什麼要擊潰這些地方?
原因很簡單,義州是廣寧城的儲糧後援。
大凌河城、右屯,都是明軍的糧食運轉中樞。
明軍的海船會將東南的糧食,從上海港口發出,進入遼東的渤海灣,從大凌河的入海口進入,抵達大凌河城堡。
然後在這裡卸載糧食,一部分屯在大凌河城、右屯,還有一部分則分發到廣寧、西平堡遼河諸城寨。
你可以將大凌河城理解成明軍的糧食中轉地。
而錦州因為在小凌河邊,海船可以直接將糧食運到錦州城外。
但是松山卻在錦州南邊三十里,小凌河之畔。
如果拿下松山,就可以在松山這一帶,卡住明軍的糧草運輸,斷了錦州的糧草。
這就是范文程這個戰略的陰毒之處。
等等!
為何之前不提出這個戰略?
戰局瞬息萬變,之前不這麼來是因為西平堡遼河防線沒有破防,若是建奴將兵力壓到大凌河城,西平堡的明軍回援,就可以與錦州的明軍一起夾擊建奴。
而現在西平堡遼河防線被打廢了,皇太極無後顧之憂。
打蛇打七寸,范文程這一招很顯然是打算對明軍進行釜底抽薪!
皇太極當場就同意了他的這個提議。
正月初十,皇太極率領三萬精銳,朝大凌河城、右屯撲去。
正月初七的時候,廣寧督師府已經向錦州發出了最高軍事防禦令。
遼河防線的失守,讓皇太極失去了後方掣肘,建奴下一步的計劃很有可能要攻打大凌河城。
廣寧城的9萬明軍並不能完全牽制皇太極的15萬大軍。
以錦州為核心的城寨,一律要進入嚴防死守的狀態。
正月十一日,遼河破防,四萬明軍殉國的消息傳到了錦州。
一時間,錦州嘩然,無數軍民聞言而落淚。
聽說遼河的四萬大軍擋住了十幾萬建奴大軍,每一個人都殺到最後一刻。
悲壯的氣氛籠罩著錦州。
殉國的軍報沿著遼河走廊,一路傳下去,進入山海關,向順天府傳去。
正在趕往前線的士兵們聽說后,都沉默下來。
軍官們也都沉默了。
這時候,人們才響起了一句豪言: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
而在錦州城,還流傳著皇帝寫的一句詩: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多年的軍隊思想建設,在這個時候,竟然出現了成效。
人們並沒有就這個消息感到絕望和無助,反而激起了遼東無數士兵的憤怒和熱血!
無數人向錦州匯聚而去。
正月十六日,軍報傳到了北京。
引起了朝堂震動。
一時間,無數人指責袁崇煥在遼東不作為。
以內閣為首的文臣,公然開始干涉軍政,他們痛批遼東軍的無能,將遼河防線失守的責任全部推到袁崇煥身上。
並且,他們要求軍委會立刻下達軍令,敦促廣寧的遼東軍主動出戰,儘快結束戰爭。
戰爭引發的政治鬥爭,終於在這個時候,如同蓄謀已久的火藥桶,爆炸了。
內閣、六部,第一次公開對軍委會的權力進行了質疑。
有人說,這並不是一場糾正前線錯誤的權力衝擊,而是一次軍政權的爭奪戰。
還有人說,坐在華麗的辦公場所的高官們永遠都是那麼蠢,他們腦子裡只有利益,為了利益,可以不顧國家存亡,不顧邊疆將士的生命。
不知道這話是用來諷刺以內閣為代表的行政文臣的,還是用來諷刺以袁崇煥為代表的軍政大臣的。
是是非非,在這一次的遼河之戰中,出現了盤根錯節。
例如吏部侍郎成基命就公開說:袁崇煥一味主守,若是他能主動出兵,必不會是如此局面!
怎麼說呢?
這就是關鍵時期,外行插手的典型。
遼東這些年的整體戰略是以守為攻,其實更多的是崇禎自己建立的一套縱深的防禦體系。
其主要目的是為國內改革提供穩定的邊疆環境。
這就是遼東軍防最大的功能。
所謂的遼東軍主動出擊攻打瀋陽,不是不能,只是這種做法不是上策。
什麼是上策?
當然是北府、遼東軍鎮、遼東半島、皮島、朝鮮義州,五路大軍北伐!
揮百萬之師,一舉蕩平遼東。
那時候,不僅僅滅的是皇太極,還有遼東所有的傳統勢力。
這才就滅國,這才是收復。
什麼是大格局的大戰略?
普通小民盯的是每日的得失,容易被起伏不定的得失牽著情緒走,從而迷失自我。
商人盯的是每月的進賬,所以容易被蠅頭小利所主導。
官員盯的是每年的政績,所以當他們快要卸任的時候,對許多事情並不在關心。
而作為國家最高領導者,看的是十年,乃至百年的發展。
將時間維度拉長來看,要幹掉皇太極,不是僅僅靠遼東軍就能完成的。
也不是今天主動出擊了,打一兩場勝仗就能決定的。
以十年未期限,財務預算、糧食儲備、兵力、軍備、後勤運輸體系等等,全部都是重中之重。
這些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去完成。
所以,什麼是大格局?
大格局就是拉長時間維度,站在最高的地方,協調所有的資源配比,做好自己的頂層戰略。
這種頂層戰略,不被其他人、其他事所干擾,並且用一切手段堅決的執行下去。
這才是有大氣魄、大格局之人。
絕不是如成基命這種,一聽說遼河防線崩潰了,就跳腳了。
遼河只是一隅,甚至遼東也只是一隅。
這些年崇禎建立的軍政體系,後勤補給體系,軍備設施,財政支撐,戰略縱深,四面包圍戰略,就如同一座座山嶽,絕不是一兩場戰爭能夠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