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皇帝給荷蘭人的套路(第三更)
周延儒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會揣摩上意的人。
你可以認為他是一個政治投機者,因為他察言觀色是一把好手。
可以說,在這方面,他和溫體仁不分上下。
不過,他和溫體仁也有很多的區別。
溫體仁純粹就是個陰險狡詐的人。
溫體仁最合適去搞人。
所以,張凡基本上就把溫體仁安排在東南搞清算。
這方面溫體仁都是一套一套的。
但周延儒這個人在玩政治的時候,還是有底線有節操的。
要不然他怎麼會是朱由檢五十幾任首輔中,唯一一個有政績的呢?
周延儒收拾了一下,就在泉州府衙門見到了漢斯·普特曼斯。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人。
誰?
前來支援的少校威爾姆斯。
漢斯·普特曼斯和威爾姆斯都不知道大明朝到底想做什麼。
他們已經三番五次申請回去,都被拒絕,他們要求交涉,也沒有人理他。
今天,被告知大明皇帝的御前大臣來了,漢斯·普特曼斯就興奮了起來。
見到周延儒后,漢斯·普特曼斯和威爾姆斯情緒都有些激動。
翻譯官逐字逐句翻譯漢斯·普特曼斯的話:
「我們已經投降了,並且已經退出台灣,你們應該放我們回去。」
「我們不會再染指這片海域,和解對大家都有好處。」
見周延儒坐在那裡,不緊不慢地喝茶,一邊的威爾姆斯有些著急了,他語氣略帶幾分威脅地說道:「我們在巴達維亞有數千只可以投入戰爭的船!」
他這絕對是吹牛逼了。
商船的確可以臨時徵調成戰船,但不一定所有商船都可以。
崇禎六年的東西方海運要衝馬六甲還在葡萄牙人手中,要等到7年之戰,荷蘭人才會對葡萄牙人開戰,從葡萄牙人手中奪過來馬六甲。
實際上,荷蘭人的勢力也是在四五年前才徹底控制整個爪哇,見南洋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現在的荷蘭人在南洋的勢力也絕不容小覷。
南洋是荷蘭人在東方的貿易中心。
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貿從南洋運輸到印度、阿拉伯,以及繞過好望角,北上歐洲。
而且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勢力正在快速被荷蘭人侵吞。
所以,威爾姆斯也的確有一定的底氣在周延儒面前叫囂。
不過,周延儒是典型的東方思維。
東方思維是什麼?
用最溫柔的語氣,說最硬氣的話。
周延儒說道:「我們皇帝陛下說了,你們必須為這場戰爭負責,無論你們來多少戰船,你們都必須付出代價,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你們到底想做什麼?」
看著威爾姆斯憤怒的嘴臉,於是周延儒淡淡說出了那兩個字:「賠錢。」
漢斯·普特曼斯微微一怔,隨即說道:「你們要多少?」
周延儒豎起了一根手指,漢斯·普特曼斯立刻明白過來:「一百萬兩?」
「一億兩。」
兩人都呆住了,這些東方人都瘋了吧!
他們是不是對一億兩有誤解?
一億兩到底有多少?
明朝後期的大航海時代,全世界的白銀總量也就差不多20億兩左右。
大明朝現在張口就是1億兩。
就算荷蘭人再富裕,也不可能接受得了。
威爾姆斯說道:「這個條件我們無法接受。」
「你們沒有選擇,否則你們將永遠被軟禁在這裡,如果哪天我們的皇帝陛下不高興了,也可能會殺掉你們。」
說完,周延儒轉身離去,不給兩人再說話的機會。
這是一次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談判,不可能一天就談完的。
真正的談判,都是逐步逐步加籌碼,釋放條件,逐步逐步妥協,商議。
大明朝更不可能第一天就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當天下午,周延儒就收到了消息,漢斯·普特曼斯和威爾姆斯要寫信。
給誰寫信?
當然是給巴達維亞的簡·皮特斯佐恩·科恩寫信。
簡·皮特斯佐恩·科恩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最高話事人,是荷蘭東西印度公司那十七位董事最器重的封疆大吏。
在這個時候,只有簡·皮特斯佐恩·科恩還有資格決定接下來是不是要賠款。
對於這樣的要求,周延儒當然是立刻就答應了。
於是,信在當天天黑之前就送出去了。
當然,信被周延儒抄錄了一遍,然後又找翻譯官翻譯過來。
再然後,將抄錄的荷蘭文與翻譯的漢文全部送到北京給皇帝陛下。
給皇帝的呈報剛剛送走,福建巡撫熊文燦就來了。
「參見周府堂。」
「熊大人,請坐。」
「聽聞今日周府堂見了紅夷人?」
「是啊,陛下打算讓紅夷人給錢。」
「紅夷人生性狡詐,未必願意。」
「不願意也得願意,現在朝廷對海上的兵鋒只會越來越強勢,這是陛下的信中對我說的。」
周延儒這話意有所指,熊文燦便聽出來了。
他今日來也是為了這些事。
什麼事?
楊十三下面那個人搜出寫給紅夷人的信那件事。
楊十三現在還在大牢里,那個帶信的人倒是招了,說是自己就是想賣點錢,把責任全部攬了下來。
但這事可沒有這麼簡單。
熊文燦道:「周府堂,楊十三之事……」
「那件事,本官已經如實上奏陛下。」
「這……」
「莫非熊大人有什麼話要說?」
「下官冒昧直言,此事已經水落石出,就是那張平二想要賣情報給紅夷人,賺一筆錢,與楊十三並無關係,與鄭家也無關係,下官是擔心,此事被有心人利用,挑起矛盾,讓陛下為難。」
熊文燦說得十分委婉:「咱們做臣子的,當然是要為陛下分憂。」
「熊大人說得對,所以本官如實稟報。」
他頓了頓,轉移話題道:「恭喜熊大人,台灣收復后,就要辛苦你了,熊大人也是勞苦功高。」
「與周府堂相比,下官不敢居功。」
兩人客套著。
十二月初十,紫禁城。
湖廣布政使邱禾嘉到了京師。
皇帝點名要見他的,是關於在武昌建第二個經濟特區的事情。
這一天一大早,顧炎武和黃宗羲都在。
在邱禾嘉到之前,皇帝隨口問道:「張溥他們最近如何?」
顧炎武說道:「張溥和方以智他們在北京大學里潛心研讀陛下的書籍,倒是很少外出走動。」
「讀了一年多了,總得有個動靜了吧。」
「明日臣去看看。」
「不必,下午就讓他們都進宮來見朕。」
皇帝要見張溥他們,這倒是讓顧炎武和黃宗羲都很意外。
「是。」
便在此時,方正化進來了。
「皇帝,泉州周大人有一份重要的奏疏。」
本來現在許多奏疏崇禎都不看了,給內閣去處理,司禮監去批就是了。
不過泉州的奏疏,他肯定要看的,必然是關於市舶司的。
皇帝打開一看,卧槽!
他的臉色立刻就陰沉下來。
臨戰之前,有人賣明軍軍情給荷蘭人!
而且還是鄭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