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皇帝的恩威並施(第一更)
為什麼說這件事還沒有完呢?
吳三桂被殺,只有屋裡這些人知道。
吳三桂的確被殺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風險就消除了。
祖大壽看情況是被安撫了下來,這代表廣寧基本穩定下來了。
但錦州吳家的私兵未必安定。
吳國貴是吳三桂的心腹,雖然都姓吳,兩者並無血緣關係。
接下來,要做兩手準備。
一、讓吳國貴去穩住下面的人,以免錦州城爆發大規模**。
如何穩住?
當然是說明真相。
這種事,你越是瞞著,越容易出問題。
因為要隱瞞一個謊言,就必須用另一個謊言。
一旦謊言多了,人傳多了,大家都不知道誰說的是真的了,大家自然對朝廷就完全不信任了。
而信任,是治理大軍團的基礎。
猜忌只會製造更大規模的混亂。
所以,要直接說。
但直接說,肯定會造成一部分軍官的心理恐慌,因為這件事肯定還有別的軍官參與。
現在吳三桂被砍了,那些軍官心中肯定也在擔憂自己會不會被砍。
一旦有這種擔心,就滋生反叛的念頭,成為不穩定性因素。
軍官想要反叛,下面的人必然會被蒙蔽,糊裡糊塗就跟著反。
最後損失的是大明朝自己,死的是無數家庭的支柱和孩子們的父親。
如何避免?
允諾!
讓吳國貴去傳話,允諾所有人無罪。
儘快穩定錦州的局勢,然後由軍委會正式出台調令,一個個調走,調往新的軍區,調往閑職。
這樣,才能兵不血刃消化這場潛在的**。
只要大局穩定下來了,朝廷就贏得了時間,接下來要抽絲剝繭般的整頓就太容易了。
例如將所有彼此熟悉的軍官分別調到不同地方,不給實權,且備錄在案。
當然,這些是要馬上執行的。
還有一點也要做。
就是第二點。
這第二點就是立刻給曹變蛟一個交代,讓他做好萬全的防禦。
萬一第一點沒有做好,出了差錯,局面暴亂了,肯定不能讓叛軍佔領錦州城。
所以,這第二點是保全的下策。
必須得有所準備。
而這裡就很考驗人了。
為什麼這麼說?
絕不能立刻調集大規模御林衛高調防禦。
若是如此,就是在告訴吳三桂的人,老子已經準備好刀子了,來吧,干一場吧。
這就很考驗御林衛臨時動員能力了,更是考驗曹變蛟的時候。
這些都安排好后,盧象升讓祖大壽帶著吳國貴出去,將吳三桂麾下的重要將領全部召進來。
這也是極其講究的。
為何要讓祖大壽帶著吳國貴?
因為吳國貴出去后,很有可能在召集吳三桂部將的時候,被眾人的驚慌情緒感染,而出現再一次的反叛。
歷史上的反叛,一般只分兩種:
一是個人野心膨脹,覺得自己可以又行了,可以上天了。
二是恐懼,恐懼和焦慮會讓人情緒失控,甚至理智失控,做出極端不理智的事情。
而此時,吳國貴剛剛目睹吳三桂被殺,既然皇帝已經赦免了他,他也放下了刀,但心中的恐懼卻並未全部消除。
所以,需要祖大壽帶著他一起。
而祖大壽,剛剛接受了朝廷封賞,屬於利益既得者,怎麼可能會允許錦州下面把叛亂搞起來呢?
祖大壽之前就是錦州總兵,只不過廣寧打下來后,到了廣寧。
祖大壽在遼東的威望絕對是夠的。
由他一起出去,大大降低了變數的風險。
如此看來,權力的角逐,局勢的平衡,人性博弈,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祖大壽與吳國貴出去后,張浚眼中有些憂慮,他在擔心接下來的局勢發展。
盧象升心裡也是繃緊的,眼下只能這樣處理。
一邊的楊延麟握著刀柄的那隻手青筋都暴出來了,屋內陷入了死靜,氣氛依然還有凝重。
這短短的半個小時,彷彿一個世紀一樣。
不多時,吳三桂麾下的諸將全部進來了。
盧象升一顆懸著的心這才微微安定下來,一邊的張浚手心也全是冷汗。
眾人看見吳三桂的屍首后,都大吃了一驚。
顯然,出去召集這些人的時候,並沒有說情況。
若是說了,就是在外面增加不穩定的風險,就是作死。
召集到這裡了,再一起說,安定人心,這才是上策。
現場的氣氛突然又凝重起來,諸將都拔出刀來。
祖大壽一聲怒喝:「都幹什麼!這是大都督,盧帥!陛下的欽差大臣,瞎了你們的狗眼!都給老子收起來,小心老子扒了你們的皮!」
夏國相道:「可是祖帥,吳帥他……」
祖大壽一巴掌抽過來,抽得夏國相有些懵逼。
「老子說話沒用了是吧!」
「祖帥息怒,卑職不是這個意思……」
祖大壽對盧象升抱拳道:「大都督,請。」
盧象升沖祖大壽抱了抱拳,有祖大壽在這裡,事情的確會更加方便。
隨後,盧象升便將皇帝陛下的意思傳達了,也將吳三桂的罪名說清楚了。
盧象升、祖大壽、張浚、曹變蛟、吳國貴等人全部一宿未眠。
這漫長的一夜總算是平安度過去了。
第二天呢?
第二天一個大好消息公布了。
錦州這個月的軍餉提前發了!
再接下來,就是密查吳三桂的火器局,並且將從格物科學院弄來的圖紙全部封存起來。
三天後,關於錦州的彙報,就快馬加鞭送到了北京,放在了崇禎的桌案上,包括吳三桂的人頭。
看完盧象升的密奏和吳三桂的人頭后,崇禎長舒了一口氣。
大局總算是穩定了。
接下來,就該崇禎親自出手了。
做什麼?
公告天下,處死賣國賊,威懾眾人。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次事件對崇禎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怎麼說?
既解決了遼東一個不穩定因素,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給彈劾鄭芝龍案做一個了結。
至少,讓目前充滿不確定的局面,可以暫時穩定下來了。
不過最重要的是,軍委會立刻出一份名單,將吳三桂麾下原來的軍官慢慢調走。
就是明升暗降的那一套。
提薪資,提軍銜,但都調到沒有實權的位置上,徹底消除吳三桂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
既然現在局面暫時都穩定下來了,半路悄悄全部吊死不可以么?
可以吊死,但不是現在,得等風波過去。
現在吊死,將來整頓祖大壽,不是逼祖大壽反么?
在張凡看來,或者說,也可以不必處死。
作為上位者,既然有雷霆殺伐,也要懂得懷柔。
雷霆殺伐可以震懾人心,而懷柔,則可以凝聚人心。
看看李世民,就是這麼乾的。
當然,這絕對只是整頓遼東軍政的開始。
當晚,吳三桂的人進來后,祖大壽幾句話,大家屁都不敢再放一個了。
這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