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太不巧了,砍他們!(第二更)
建奴的2000精銳剛到西城樓,明軍在短暫的休息后,又開始了火炮的轟擊。
這一次轟擊的更加猛烈,火炮交叉開火,間隔時間非常短。
只見西城樓城門口周圍的城牆已經被轟擊出無數裂痕,而且還在不斷被轟擊。
轟的一聲巨響,城門口的城牆轟然倒塌下去,塵埃揚起。
西城牆出現一個寬足足有十幾米的大缺口。
明軍的戰列艦進入淺水區,上面的繩梯被扔下來,一個個明軍迅速下了船。
船舷邊上都有火槍手隨時掩護那些下船的士兵。
明軍手持帶刺刀的火槍,快速衝上岸,在岸上有條不紊結陣。
此時的西城樓,根本沒有人,因為經過密集的火炮轟炸,待在那裡的基本都被轟城肉泥了,沒有待在那裡的現在絕對不敢過來。
明軍快速集結出幾十個方陣,朝西城裡面衝去。
一排排火槍手,一個個正值大好年華的小夥子們,神色肅然,目光堅定,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他們頭上是掠過長空的炮彈,明軍在向城內投入最後一批火炮,是為了摧毀西城建奴守軍的意志力。
這個目的達到了,鰲拜派到西城的2000守軍已經被紅夷大炮震懾得心驚膽顫。
當明軍衝進去之後,快速與八旗正面交鋒,此時的八旗已經軍心動搖,不多時便潰散而逃。
西城失守的消息快速送到鰲拜那裡,鰲拜一瞬間就感覺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
他也是帶兵打仗多年的人,還從未敗過。
一個參將道:「大人,明軍的火炮太厲害了,咱們要不先撤兵?」
鰲拜轉身一刀子直接將這個參將捅死了,周圍的人嚇了一跳。
鰲拜道:「誰再敢言撤兵,爺就剁了他扔出去喂狗!」
「嗻!」
鰲拜立刻又調集了1000人往西城區敢。
隨後,他騎上馬,對自己的親信說道:「在南城留1000人,其餘人全部在北城集合,立刻!」
「嗻!」
鰲拜可不是莽夫啊,現在這局面,他看得是清清楚楚,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驚恐和沉重。
明軍的火炮威懾力太狠了,連他自己心中都害怕,更別說其他人了。
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大勝仗?
為今之計,立刻棄城而出,保存實力。
那為什麼鰲拜要殺那個參將?
當然是穩定人心,告訴大家要反抗到底。
其實是留兩支部隊,為主力軍撤退贏得時間。
真正的戰場上,撤退比進攻的難度要高。
僅僅從這一點來看,鰲少保,哦不,鰲拜,絕對是一個軍事人才。
兩個小時候,建奴的主力軍在北城集結完畢,鰲拜帶著人一路出了城門,向北邊棄城而去。
南城門的守軍突然被抽空了,7000明軍很快就攻破了南城門,撕開南城門的防線,一隊隊天武軍進入城中。
鰲拜留下來的2000人堅持了兩個小時,已經算是合格。
而鰲拜自己帶著6000人很快就遠離了蓋州城。
與此同時,鰲拜立刻派出探子去通知從遼陽出發南下的那一萬援軍,趕緊去通知那支援軍不要去蓋州了。
但為時已晚,那支援軍已經抵達蓋州城的東城。
此時明軍已經在清掃城內,發現東城門外還有一支建奴大軍,已經殺得眼睛發紅的明軍二話不說,直接就是抄傢伙干!
這支建奴軍雖然人數有一萬,但大多數都還是新兵,皇太極是打算派過來,讓鰲拜好好訓練一段時日的。
可局勢完全不是所料想的這般,大家也沒有想到,剛到就遇到明軍了,而且還是全身都是血的明軍,提著刀子,看起來一個比一個兇殘,彷彿看見欠錢不還的仇人了一樣。
建奴軍一個個都懵逼了:等等,我們只是路過打醬油的,這裡是哪裡,我們是誰……
明軍:管你丫是誰,兄弟們,砍他們!
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新兵,是老兵是完全不同了。
太陽還沒落山,這一萬人就被明軍給打得連滾帶爬,大部分潰散,還有一部分被俘虜。
等晚上的時候,消息傳回鰲拜的耳朵里,鰲拜表面很淡定,但心裡卻在抓狂。
這下完蛋了!
鰲拜的計劃是這樣的,先放棄蓋州,退出城,讓下面的人緩一緩,調整狀態,快速擺脫明軍的火炮陰影,然後再奪回蓋州。
從明軍炮轟蓋州的時機情況來看,他推斷明軍的火炮可能已經用得差不多了,而蓋州城又被轟塌了一塊,他要再奪回來,難度會小很多。
只需要等到援軍一到,將援軍編入伍,訓練一段時日,便可以發動對蓋州的奪回戰。
不得不說,鰲拜這小夥子的確腦子轉得快,他這種計劃是最優解,並且會讓明軍很痛苦。
可時事不等人,援軍崩潰了。
這對鰲拜來說,相當於削弱了幾乎一半的戰鬥力。
蓋州城丟了不要急,還可以奪回來,相信這一點皇太極也不會過分苛責他,畢竟戰爭不是一局定勝負的事。
可特么的現在是一萬援軍被打崩了,死了多少人還不知道,被俘虜了多少人也不知道。
城丟了可以奪回來,可是人的腦袋掉了,卻長不回來了。
僅憑這一點,他就沒法跟皇太極交代。
這才是他現在鬱悶的根本原因。
可是仗打到這個份上,壓肯定是壓不下去了,他硬著頭皮給皇太極寫了一封信。
果然,不愧是鰲拜,在正統歷史上,能混到顧命大臣、權傾朝野,腦子裡肯定是有貨的。
他這封信寫得是非常有水平。
水平在哪裡呢?
用大篇幅重點鋪墊了明軍的戰船和火炮的強大,最後委婉地告訴皇太極,自己戰略性撤退了。
為什麼要戰略性撤退呢?
一是明軍將城牆轟塌了(重點強調火器的厲害),軍心受到影響,沒必要死扛。
二是趕去與援軍會合,整頓大軍,定計劃重新奪回蓋州,只是援軍的統領太過冒進,竟然中了明軍的埋伏。
你看看,這篇看下來,鰲拜對戰局的一切彷彿都手掌之中,這給人一種他並沒有敗的錯覺。
可是皇太極的眉頭還是皺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