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好尷尬,抱錯了人!
……
回到漢末做皇帝-第二冊,一上市,當天就賣出了500冊!
火爆炎都!
而半月以來,第一冊累計已經賣出1500多冊了!
名聲越傳越大!
乃至於一冊難求,黑市中一冊轉手能賣出一兩多!
甚至出現了“盜版”,有人雇傭書生,賣手抄書!兩個書生,人均一天萬餘字,一天就能抄出一本來,成本300文不到。
當然,字跡十分的潦草,錯別字難以避免。
閱讀感受很差。
所以,賣得也十分的便宜。
第二冊剛上市,第二天傍晚就有手抄本問世了。
春闈在即。
春闈會試在炎都舉行!
各地舉子匯聚而來。
聽聞這件奇事,也好奇的議論、關注,想夠得一冊看一看,究竟有多好看!乃至於搞的他們溫習學問都被打攪了。
這事也驚動了朝臣。
彭秩對此很是關注,以為此書《回到漢末做皇帝》——做皇帝?有不軌之心!流傳於世,令人心浮動,實在有害,貽害無窮,應該予以查抄封禁!作者大逆不道、大不敬,也該予以問罪!得一書店的那個老板書裕也該問罪!
諫官也有上奏的。
劉玄看了,不以為意。
認為他們想多了!
前世的時候,這樣的小說一堆,也沒見有人看了這樣的書,就去想複辟帝製的。
再說,這就大不敬、大逆不道了?
民間故事、戲劇、小說,天帝女兒都特麽的給睡了啊!
這是不是對上天的大逆不道、大不敬?(敬天、敬祖、愛民,是德政的政治正確。)
要不要也給封禁了,誰講這樣的故事、誰寫誰賣這樣的小說、誰演這樣的戲劇,就問罪?
此事就此作罷!
春闈與秋闈類似,都是考三場、九天!
從二月初九開始。
二月初八,就得進入都城貢院!
初九、十號、十一,考第一場。
十二、十三、十四,考第二場。
十五、十六、十七,考第三場。
有所不同的是,秋闈考題,是由考官定,由皇帝批準。
而春闈考題,明經中的八比文試題,則是由皇帝親自出題!
劉玄選了一題:[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句話出自《論語》。
又有書商,從蘇裕處購書,然後販賣往楚國去。
剛一在楚都問世,便掀起軒然大波,火爆一時,一冊難求!
驚動朝臣!
有朝臣上奏,以為大逆不道、大不敬,要求封禁!
高太後、楚帝,都感覺被這書冒犯到了!
可是,得知此書,出自炎帝皇宮印經堂,又傳說炎帝看過,看過都說好!
這就令他們猶豫了!
封禁、問罪,豈不打臉炎帝了?
交惡了炎帝,與炎國矛盾,會不會落人口實,譬如吳國封禁《澄心錄》,讓炎國有借口,對我楚國不利?
高太後、楚帝都不敢冒這個險。
朝臣也大多沉默了。
他們忍著冒犯,默認《回到漢末做皇帝》瘋狂售賣!
除了一小撮的義理派大臣,強撐著臉麵,他們是寧死也不忍耐的!聖人之徒嘛,就要為了天理而鬥爭!
朝廷不封禁,他們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煽動起一股風來,批判《回到漢末做皇帝》一書!
這其中,又以兩位大名士——李文鬥、劉榮陽為首!
這兩貨都是楚國的帝黨,反對高太後問政、反對變法圖強。
與炎國的關係複雜。
他們想求和蠻國,以減輕軍事壓力,減少征收,施行王道仁政,緩和內部矛盾。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願意借助炎軍的力量,引炎軍入楚,去震懾蠻國!
但是,在另一方麵,炎國方麵,曾出邸報,把劉榮陽做靶子,掛起來批了一頓,說他沽名釣譽,空談仁義,實際心中沒百姓。
據說炎帝私下,曾評論楚國官俸,以為太厚。
過猶不及,官俸皆是民脂民膏,刮民太狠!
談論時,提及李文鬥。
炎帝說道:[我聽說楚國民間有棄老溺嬰的風俗,官民習以為常。為什麽會這樣?
這是因為官府征收太重,百姓民不聊生啊!
有外敵侵犯,加征圖強,以抗外敵,這是必要的。而厚養勳貴官僚,則是不必要的。
楚國有個從五品的官,官不大,名氣大的很,叫做李文鬥的,寫過一首詩,名字叫《頌豬肉》,詩中有一句說“豬肉價如土”,聽說他還搞出了個李氏紅燒肉,很有名,欣欣然以為得意。
豬肉價要是真如土,那麽楚國百姓何不吃豬肉?又怎麽會民生潦倒,以至於棄老溺嬰呢?
李文鬥有那樣的底氣,寫那樣的詩句啊,是因為他拿著10萬錢的月俸!月俸10萬錢,豬肉一斤百文,能買千斤豬肉,對他而言,可不就是“豬肉價如土”麽?
他的月俸,歸根到底,是來自民脂民膏。一邊是豬肉價如土,一邊是棄老溺嬰。這是什麽?他吃的是豬肉嗎?不是,他是在吃人!
孟子說:“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是率獸而食人也。”李文鬥之流,嘴上為民請命、仁義道德,一套一套的,實則就是率獸食人之輩,沽名釣譽,欺世盜名,隻說不做,不是真的仁義君子!要是真的仁義君子,就該言行一致,自覺主動的請減俸祿,以利益百姓。
聽說我國士林之中,還有不少的士子,對他很崇敬,這是錯誤的,要認識到他的虛偽性!
這個“據說”,不知真假,李文鬥和劉榮陽都聽說了,但無法確定,不過看起來,十有仈玖,像是真的。
炎帝這般評論他們,豈能不令他們憤怒?
我們為啥不請減俸祿?
因為要遵守祖製啊!
祖製就是如此!
並且,自古以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俸祿豐厚些不是正常的嗎?這是對士大夫的尊重!
不是我方俸祿高不對,是你方刻薄,俸祿低不對!
再說民不聊生,也並非因為我等俸祿高,而是因為王淹之流,變著法子的盤剝民脂民膏……
他們當然不會承認炎帝的評論。
《會到漢末做皇帝》一書,送給了他們一個靶子!
炎帝,不務正業,昏聵啊!
居然看這樣的書!
看這樣的書不算,居然還把這樣大逆不道、大不敬的書刊印發售!
他們抓到了把柄,興奮了起來,在此大做文章!
劉玄也留心這書入楚之後,楚國的反應。
結果得知他們並沒有封禁。
特麽的,還有點小失望!
他倒是希望楚國朝廷封禁來著。
封禁了,才有理由去搞事啊!
這樣的不封禁,倒是難做文章!
至於李文鬥、劉榮陽等人的非議,幾隻蒼蠅嗡嗡叫而已,不值一提!
……
春暖花開。
這天下午,劉玄去找皇後。
孫雯卻不在宮裏,聽宮人說去西苑賞花了。
劉玄於是去西苑。到了禦花園,果然看見孫雯身影,她正背對著自己,牽著垠兒的小手,站在一叢三色錦前玩賞,那花兒紅黃紫交錯,分外絢麗,斑斕的蝴蝶,起舞其間。
那花不是神州本土的,而是隨著與洋夷交流,從西洋傳來的,洋夷將之作為供奉之禮物。
皇後身邊的宮人,見到皇帝來了,欲要行禮,劉玄做禁聲手勢,悄然往皇後走去,欲要給個驚喜!
悄然到孫雯身後,劉玄環手將她抱住,雙手伸到了凶器上,貼在耳邊,說道:“讓朕好找。”
孫雯嚇了一大跳,驚叫:“陛下!”掙脫了開來。
劉玄聽得這聲音,也大吃一驚,忙鬆開手,往後退開兩步,隻見剛才所抱,哪裏是孫雯,分明是孫雯她媽——梁婉柔啊!
劉玄大驚變色:“怎、怎麽是你?”好生尷尬!
她身上的便服,分明就是孫雯的呀!
不過,也不止一次看到過她穿孫雯的衣服。
梁婉柔也十分的尷尬,深吸一口,穩住,不敢與劉玄對話,乃把火氣發向了那些宮人:“見陛下來,你們怎麽也不知行禮?!越發的沒規矩了!”
宮人齊齊跪倒,都低著頭。
劉玄訕笑,說道:“這不怪她們,都是朕的錯。是朕叫她們不要出聲的,朕還以為你是雯兒呢,想……,額,……”對那些宮人,“你們都起來吧,沒你們的事。”
宮人們謝恩起身。
正說著,孫雯在如意的陪伴下來了,驚愕的說道:“陛下什麽時候來的?出什麽事了嗎?”
劉玄道:“朕剛到,你去哪裏了?”
孫雯俏臉微紅。
原來是玩賞了一會兒,有急,與如意去更衣了。
所謂“更衣”,就是上廁所的文雅說法。
梁婉柔有些局促,渾身不自在,領著垠兒離開,不打擾她們!
劉玄看了一眼她離去的背影,暗想:“從後麵看,還真與孫雯近似,身材差不多啊。認錯人不怪我。”
這般想著,右手不由的伸到鼻子下,嗅了嗅,額……
梁婉柔回到住處,回想剛才的一幕,如芒在背,命人備水沐浴。
沐浴的時候,又想到剛才那一幕,如坐針氈,死命的擦拭被玷汙的地方,擦得皮都快破了,殷紅一片,火辣辣的疼。
腦子裏胡亂的想!
驀地又想到那天中午,當時垠兒還沒有出生,自己午睡在一邊的榻上,皇帝去找女兒,竟然就做起那事來,自己被響動驚醒,都看到了,幸好沒發出聲音,驚動她們……
甩甩腦袋!
胡思亂想什麽呢!
梁婉柔想要把這些忘掉!
卻是越想忘掉,記的越清!
哪裏忘得掉?
這可真要人命!
……
春闈結束了。
考生們如釋重負,一出貢院,就問在外等候的家人:《回到漢末做皇帝》出新的第三冊沒?
“出了?”
大喜:“太好了!”
又問,“搶購到了麽?”
“搶購到了?”
迫不及待的就要拿書來看!
至於沒搶到的,則鬱悶不已!
還有爭著往得一書店跑,看看還有沒有貨的。
也有的貼上搶購到的,稱兄道弟,想一同看,或待看完,能借來一看的。
也有老成持重的,看到這一幕,搖頭歎息:看正經書的時候,未見他們這麽積極,看這閑書,竟然癡迷至此!唉,唉!玩物喪誌啊!
科舉就是向朝廷提供人力需求。
同時,也是對士人的篩選。
在這場篩選中,絕大多數人將被淘汰掉!
秀才能中舉人的,絕對不會超過10%!
舉人能中成貢士的,也絕對不會超過10%!
一般甚至都在5%以下!
本屆秋闈中舉的,隻有556人。
參與春闈的隻有1324人。
每個舉人,有三次春闈會試的機會,往屆舉子也可以參考。
另外國子監學子——他們的身份基本都是官僚子嗣,即便不參與科舉,也有保送名額,12歲即可入國子監讀書,可直接參加春闈會試!——等於擁有舉人功名!
這是官僚享有的一種福蔭後代的特權。
但是,即便如此,沒有真材實料的話,也無法做官!
因為,春闈會試還是要考、要靠真本領,與一般學子並無二致。
這一關是最難的!
官僚子弟,極少能過春闈會試的,因為,競爭太激烈了,考中率太低了!
而科舉又是事關士人階層利益的大事,皇帝都會十分重視!
作弊的話,不要說被抓到證據,就是沒證據,被捕風捉影的扣個帽子,都是麻煩至極的事情,不死也要掉層皮!
爛泥掉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
所以,一般來說,不管什麽派別,對此都十分忌憚,不敢去觸黴頭。而科舉一旦爆案,那就是驚天動地的大案!
官僚為了後繼有人、為了臉麵,保送子弟去國子監讀書,自然也會特別重視,酒囊飯袋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去了也考不上,隻會給老子丟臉,那還送去幹什麽?沒事幹,丟臉玩?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民族,想要什麽都會,什麽都高明,那是不可能的,總會有不足的地方。
有不足不可怕。
有不足,認識不到,不能改進,故步自封,以為得意,這才可怕!
夏邦的先祖聖賢,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所以累代相傳,給夏邦文化中,注入了“反省、好學、包容”的因子,這些因子,塑造著夏邦文明的核心。
有這樣的核心在,夏邦文明就具有了強烈的學習能力!
在這樣的能力下,夏邦即便有所不足,也能很快的進行自我修正、砥礪前行!不斷的吸收其他文明發展出來的好的有用的東西,容融於自身,不斷的壯大自身!
說的形象點,這是一種開源的、具有極強的自我更新升級能力的文明!
這樣的文明,注定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漢時,釋教傳入神州,與此同時,其音韻學也傳了過來。
對神州的音韻學產生了影響。
其時,神州音韻學有所不足,學習借鑒,發展出了反切注音法。
反切注音法通常用兩個比較典型的漢字為一個字注音。通常前一個字表示聲母,後一個字表示韻母和聲調。
例如:“氣”字注音為“去既”,就是說取“去”的聲母q,取“既”的韻母i,取“既”字的音調。
這種方法,又被軍方學習借鑒,發展出了建立在反切注音法基礎上的保密方法——反切密碼。
一般方法,比如選兩首詩。
第一首取聲母,字按照一二三四五等編好;
第二首取韻母,字也按照一二三四五等編好;
音調以第二首為準(也可以第一首)。
寫情報的時候,則依循反切注音法的規則,按照兩首詩的文字的編號,寫出一串數字,比如四、三、十一。
就是指第一首詩的第四個字的聲母+第二首詩的第三個字的韻母+第二首詩的第十一個字的音調。
聲母韻母音調都定了,一個讀音也就出來了。
如果不知道那兩首詩(密碼本),那麽,即便截獲情報,也就隻能得到一串數字,茫然不知其意。
汪老板早將密碼本(兩首詩)記在心裏了,遲遲等不到任盟主他們行動的消息,朝廷又詢問得緊,他隻得寫了一份密報,命人送回稟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