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好歹也是個皇帝> 第405章 擴張

第405章 擴張

  對於奉百紡織公司而言,以前他們其實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那就是同質化嚴重!


  偌大一個襄陽府,哪怕是普通農民家庭裏都是有著紡紗機。


  一家子齊上陣的紡織業作坊到處都是,而一些幾十個人的小工廠也多不勝數,中幾百人規模以上的中等工廠也不少。


  而且大家幹的都差不多,甚至連用的機械設備都差不多。


  這種情況下,襄陽府城裏的紡織業,其實同質化非常嚴重,彼此競爭也非常大。


  這也迫使著從業者不斷的想辦法提高質量,壓低成本。


  飛梭織布機和彭氏紡紗機一開始在這裏開始大規模使用,而彭氏紡紗機跟更是這裏的人發明出來的。


  從這也就知道,襄陽府這邊的紡織業競爭有多激烈了。


  如果不是競爭激烈,人們是不會想方設法去搞這種新機械設備的。


  這種情況以前是,而現在也同樣是。


  彭氏紡紗機出來了,奉百紡織公司能用,其他公司同樣也可以用啊,甚至是那些家庭作坊,人家也能買上一台新的彭氏紡紗機啊。


  這到頭來,襄陽這邊的紡織業競爭還是這麽大。


  而要在同質化競爭嚴重的襄陽紡織業裏生存下去,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為少東家,也是這家公司的實際管理人,杜密之其實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了,但是之前所麵臨的問題主要是棉紗供應不足的問題。


  過去一年裏,杜密之幾乎滿腦子都是想著該如何解決棉紗供應問題。


  而現在的話,當杜密之看到了紡紗供應量已經上來了後,就開始琢磨著下一個問題了。


  那就是,當其他工廠也開始大規模使用彭氏紡紗機後,市麵上的棉紗供應充足,同時布匹價格持續走低,再一次發生同質化劇烈競爭的時候,自己該怎麽辦?

  其實辦法也是有的,而且不外乎就是那集中,要麽繼續擴張規模,通過更大規模的產量來攤薄平均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增加利潤。


  這也是那些大型紡織廠的生存之道,不管是襄陽還是漢陽那邊的大型紡織廠,他們都是通過超大規模的量產來降低成本,然後獲得那些大型渠道商的訂單。


  但是這個辦法對於他杜密之而言不靠譜。


  因為奉百公司的資金有限,之前搶購第一批彭氏紡紗機就已經是耗費了他們不少的流動資金,這繼續擴大規模的話,又有增加廠房,招募更多的員工,購入更多的機械設備,這所需要的資金成本可不是個小數目。


  要不然的話,他早就進行擴張,把工廠規模做大起來了。


  工廠本身是沒有這麽多流動資金可供大規模擴張所用的,至於說進行注資也不行,他沒錢……


  這奉百紡織公司並不算是他們杜家的家族產業,而是他杜密之的私人產業。


  當初為了籌辦這家紡織公司已經是把他的私人資產化的七七八八了,這手頭上雖然還剩下幾個田莊店鋪,但那些資產是用來兜底的。


  這萬一奉百公司經營不善,他好歹還有條後路不是。


  這又不是孤家寡人,他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呢,做事不能不考慮退路。


  至於找家族裏要吧!


  他杜密之雖然杜家長房出身,但也不是嫡長子,隻是個次子而已,這家裏的資產他可沒辦法動用,就算是動了,估計那些叔伯們甚至大哥、三弟都得有意見了。


  畢竟家裏的錢是家裏的錢,這拿出來支持他杜密之的私人產業,說不過去。


  真要支持他杜密之,那麽要不要支持其他房頭裏的私人產業呢。


  要知道,杜家除了有一個雇工人數超過千人的大型的紡織公司外,各家族成員或多或少也都有直接的私人產業,他二叔就是搞棉花供應生意的,三叔搞了個染布坊。


  他大哥則是做布匹批發的,三弟則是搞織布廠的。


  不過他們的私人紡織產業規模都很小,遠不如他杜密之的私人產業做的規模那麽大。


  他杜密之的奉百紡織廠,從紡紗到織布,再到印染都是有的,分廠都有三個之多,幾個分廠的員工加起來,雇工總人數加起來超過五百人呢。


  這放在襄陽城裏,也算是規模能進入前三十的中型紡織公司了。


  對此,其實家族裏不少人都挺眼紅的,說他杜密之經常拿著家族裏的資源去折騰自己的私人產業。


  說他老爹偷偷給他弄了好資源。


  但是天地良心,這個奉百紡織公司可是他自己親自搞出來的,花的也都是他們夫妻倆自己的私房錢。


  為了搞這個奉百公司公司,他可是把名下的好些產業都變賣了,後續為了擴建分廠,連他老婆帶過來的嫁妝幾個店鋪和田莊都變賣了。


  他們夫妻倆把產業變賣了不少,這才折騰起來了這個奉百公司公司。


  這可和家裏沒一毛錢關係。


  但是吧,其他人非要這麽想他也沒辦法。


  就連他老爹,也是有時候說他,既然這麽能折騰,為什麽不回來幫家裏。


  家裏那麽大一家紡織公司夠你折騰了。


  但是,家族裏的大型紡織廠又不是他的,甚至嚴格上來說都不是他們長房這一支的,而是屬於家族裏的共同財產,其他幾個房頭也都占著一份呢。


  不說這個,隻說管理權,現在的管理人是他老爹,二把手是他大哥,哪有他這個次子什麽事了。


  人嘛,都是有私心的,杜密之就想著自己弄一份家業,以後讓老婆孩子過的好一些。


  總不能現在不折騰,等以後孩子大了,變成現在的那幾個房頭的人一樣,得看著長房的臉色吃飯吧。


  畢竟,他杜密之不是長子,隻是個次子而已,可沒法繼承家業。


  現在不自己多折騰折騰,給孩子留一個保障,以後等他孩子大了恐怕就要生活在未來的長房,也就是大哥那一支的陰影之下。


  這大家族裏混飯吃,可不容易。


  家族裏靠不住,自己的錢也不夠,所以杜密之隻能是想另外的辦法。


  盡可能的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改善工廠的管理等等。


  奉百公司麵臨的諸多問題,其實也是很多紡織公司共同麵臨的問題。


  這紡織業雖然發展的非常迅速,市場也越來越大,但是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的。


  尤其是很多士紳家族們,看到紡織業紅火之後,不少人都投錢進來搞紡織業。


  這湧入的資本越來越多,刺激紡織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是進一步加劇了紡織業的競爭。


  這襄陽城裏,經常有心的紡織廠開起來,但是也經常有紡織廠經營不善而倒閉。


  就連那些大型紡織公司也不例外。


  畢竟那些大型紡織公司的競爭壓力也不小,要不然他們也不會踴躍購入新型的彭氏紡紗機了。


  武漢直隸府,長江北岸的漢口工業區,龐大的漢陽紡織公司裏,十幾個人正在意見巨大的會議室裏爭論著。


  隻見其中一個穿著錦袍的中年男子道:“這彭氏紡紗機必須第一時間購入,哪怕是花費更高的價格也必須搶在其他幾家的前麵,這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機遇,更是一些風險。”


  “彭氏紡紗機的生產效率太高了,這必然會導致棉紗供應量增加,棉紗價格下跌,進而導致布匹價格下跌,現在市麵上的布匹價格已經是開始小幅度下降了,聽說襄陽那邊的布匹價格,都已經是連續多日下跌了。”


  “按照現在的彭氏紡紗機的生產效率來看,結合最新型的飛梭織布機,未來這棉布的出場價格至少要下跌一半以上,如此巨大的跌幅,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跟進,那麽未來我們將會麵臨巨大的損失,甚至是生產的越多,虧的越多。”


  “所以我們必須第一時間購入彭氏紡紗機,趁著其他人還拿不下決心大時候,第一時間和漢陽機械公司簽訂合同,先把他們的產能拿下來,要不然這一等,可就要登上好幾個月了。”


  然後這個時候也有其他人道:“彭氏紡紗機的好處不用你說我們都知道,布匹的價格下跌我們也很清楚,但是你要知道,現在彭氏紡紗機的價格遠遠超過了正常價格。”


  “我問過漢陽機械公司了,他們明確說了,前麵幾批紡紗機是價高者得,這是明擺著要宰我們一刀。”


  “現在的彭氏紡紗機產能不足,供不應求,價格超過正常價格數倍以上,如果我們現在就大批量購入這些高價紡紗機,到時候同樣會拉倒我們的布匹成本!”


  “如果等上幾個月,等彭氏紡紗機的產能上來了,市場的需求沒那麽急迫的時候,價格也就能恢複正常了,我們完全可以到時候再購入這些紡紗機,最後完成產能升級。”


  “我們已經讓人算過了,如果我們現在就購入第一批的新型紡紗機,紡紗生產效率固然更高,但是因為高昂的售價,所以最後紡紗成本其實差不多,而等到攤薄了設備成本,把整體成本降低下來以後,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但是,按照各機械公司的預估產能,頂多三個月,這新型紡紗機的價格就會恢複理性。”


  “我們完全可以等三個月後再去購入這些機械設備!”


  相對漢陽紡織公司內部的猶豫不決甚至是爭論,隔壁的漢口紡織公司就簡單多了,他們直接下了彭氏紡織機的訂單,甚至現在都已經是小批量用上了。


  嗯,盡管襄陽是彭氏方紡紗機的發明地,襄陽第二機械公司也是彭氏方紡紗機的專利持有方和重要生產商。


  但是漢陽這邊的機械公司也很快跟進,漢陽機械公司第一時間就找襄陽第二機械公司購入了專利授權,然後開始生產彭氏紡紗機以供應市場。


  漢口紡織公司就是他們的第一家客戶!

  漢口紡織公司,該公司的前身是漢陽兵工廠第二被服廠,當時主要是生產各類成品紡織品,比如軍服,帳篷,各類工廠所用的製服等。


  當時的漢陽兵工廠還你有第一被服廠,當時的第一被服廠是紡紗織布。


  簡單來說,當時的第一被服廠紡紗織布,第二被服廠拿著這些布匹進行印染,然後縫製成各類成品供應官方所需。


  後來變成兵工廠改製,第一被服廠改名為漢陽紡織公司,第二被服廠改名為漢口仿製公司。


  這兩者之間的名字隻差了一個字,而且都以地名為公司名稱,不熟悉的人甚至都可以會認錯。


  這兩家被服廠獨立後,一開始一家繼續紡紗織布,一家完印染成品縫紉。


  不過很快就齊齊開始擴張了,用來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一開始的工部是讓他們彼此合作,甚至都想著後續直接把他們給合並的,但是沒想到一不留神,還沒等合並了,這兩家紡織公司就變成了綜合紡織公司了,而且還相互挖角,搞的關係非常的不好。


  想要再合並,已經是難度非常大了。


  最後工商部一看,得,既然都這樣了,那麽幹脆兩家就兩家吧,反正紡織行業市場那麽大,別說兩家了,二十家大型紡織公司都能容得下。


  漢口紡織公司一開始的業務是印染和成衣製作等,而對紡紗和織布則是起步比較晚,經常受到棉紗供應量不足的困擾。


  正是因為起步晚,所以他們才會花重金大量購入了第一批次生產的彭氏紡紗機,就是想要把這個短板做起來,徹底解決棉紗供應不足的問題。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的彭氏紡紗機買的有點多,這這生產效率也比他們預估的還要更高……


  然後,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的棉紗產能過剩了……


  從棉紗供應不足,再到棉紗產能過剩,漢口紡織公司隻用了區區一個月的時間~

  發現這個情況後,他們也是很無語,但是過剩了也不是個辦法。


  出售?


  他們漢口紡織公司可從來不出售棉紗這樣的半成品,利潤太低,這不符合他們的經營策略,他們的經營策略是購入棉花,出產印染好的成品布乃至縫製好的各類紡織品,進而提高整體利潤。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借機擴張織布廠以及其他相關產業,提升整個廠子的產能,爭取產能超過隔壁的漢陽紡織公司,把大周第一紡織公司的名頭搶過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