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出口
周王朝的控製區裏產鹽,乃至突然加大了食鹽的產量這都是正常的,但是不正常的是,周王朝的大周鹽務公司竟然是突然拿出來了大量的精鹽。
這質量比兩淮的海鹽強多了不說,一點也不比池鹽,精鹽差多少,甚至更甚之。
造成這樣的原因其實也簡單,就是大周鹽務公司在鬆江府,嘉興府,杭州府三地的沿海鹽場裏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充,同時引入了一些簡單的機械設備用於曬鹽,然後再用個眾多理科師生們設計的提煉法對曬出來的粗鹽進行提煉,最會得到精鹽。
曬鹽嘛,這東西其實沒啥技術含量,當代裏眾多沿海地區裏都有曬鹽,規模也挺大的,但是曬出來後得到的都是粗鹽,雖然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提煉,但是受到技術限製,觀念影響等因素,哪怕是這些鹽場對粗鹽進行了一定的提煉後,但是質量依舊不咋地。
所以這年頭的海鹽,都是中低層民眾吃的,有錢人家一般吃的都是反複多次精煉後的精鹽,然而即便是達官貴人們吃的精鹽,也隻能說通過多層次自然過濾而已,但是依舊沒辦法把其中的鎂離子,鈣離子等雜質分離出去,而這些知識,涉及到近代化學問題了。
所以,古代的精鹽和近代以後的精鹽是兩個概念,不是一回事。
嚴格來說,近代以前,甭管中西方,吃的鹽都是粗鹽,達官貴人們吃的鹽頂多就是泥沙雜誌少一些,但是本質上來說沒啥區別。
而大周鹽務公司在鹽場開始采取的提純方法,乃是采取自然過濾和化學過濾雙重方式。
得到粗鹽後再用活性炭等進行自然過濾,先把泥沙之類的東西去掉,為了加大產量,降低成本,其實也是通過一個個池子進行過濾。
最後得到了去除了泥沙等雜質的鹽,這種鹽在當代而言,已經算是質量比較好的海鹽裏,都可以直接拿出去賣,價格也不錯。
嗯,實際上鹽務公司現在大規模出售供應民眾食用的,也是這種多層次自然過濾後的海鹽。
而繼續進行精煉的精鹽,成本比較高,價格也更貴,一般隻麵向中上階層。
這後續繼續進行精煉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的,那就是在粗鹽溶液裏加入石灰石溶液,用以過濾鎂離子。
然後再自然曬幹,讓食鹽和空氣裏的二氧化碳進行接觸,再一次過濾鈣離子。
最後再進行蒸餾作業,最後就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精鹽。
這種鹽已經不會有苦澀的味道,也不會對人體有害。
不過在目前而言,這種精鹽因為多了幾道工序,而且需要燒製生石灰,需要更多的成本,所以售價也不可能太低。
大周鹽務公司之前在轄區內的幾個鹽池,井鹽等中小鹽場裏,就已經是采取精鹽的小批量生產。
隻不過規模不大,並且基本上隻供應大周王朝內部食用,因此沒在外界造成什麽影響。
但是現在,因為有了鬆嘉杭地區的沿海鹽場,鹽務公司也是加大了精鹽的產量。
而不管是粗鹽的產量大幅度提升,還是精鹽的產量提升,這其實都不容易。
由於周王朝內轄區民眾眾多,食鹽消耗量極大,之前大量購入食鹽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甚至有時候渠道還受到限製,導致購入食鹽的價格高昂,轄區內民眾的食鹽價格也高。
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為此,鹽務公司在大軍還沒有拿下鬆江府等地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在後方準備了大量的人員。
他們抽調了大量的技術人員,都已經提前設計好了各項工序流程。
同時還和軍方以及其他部門進行了協商,希望獲得大批的戰俘,罪犯等人進入鹽場工作,以擴大產量。
同時還專門設計並準備了一批機械設備,以節省人力。
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後,他們是直接跟在大軍的屁股後頭,周軍攻打下鬆江府呢,鹽務公司就直接接管了當地的沿海鹽場。
隨後大量的人手,包括戰俘,罪犯以及雇傭的民夫等大量湧入鹽場,開辟新的鹽田,構築新的生產流程等等。
鬆嘉杭地區的食鹽產量保障,除了引入新技術外,那也是建立在當地的鹽工增長了十幾倍以上的前提下的。
沒有足夠的人手,當地的食鹽產量不可能提升的這麽龐大的。
當鬆嘉杭地區的海鹽產量提升來後,鹽務公司自然也就減少了對兩淮海鹽的進口。
甚至反過來對他們出口精鹽。
鹽務公司生產的精鹽雖然價格不便宜,但是也沒比當代的青鹽等傳統精鹽貴,但是質量更好。
這大周王朝內部的達官貴人們喜歡,的外部的達官貴人們自然也同樣喜歡。
這東西,市場大著呢。
於是乎,很多兩淮的鹽商們發現,這年頭的變化是在太快了。
前幾個月他們還大量對偽周王朝那邊出口兩淮海鹽呢,而且大多走的還是私鹽的路子,雖然是大批量出售價格也不高,但是架不住賣的多啊,這利潤也是大著呢。
然而這種情況在偽周賊軍控製了江南,尤其是奪取了鬆嘉杭地區後就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開始,他們失去了江南地區的食鹽零售市場,不少鹽商們損失慘重,但是也沒辦法,誰讓偽周賊軍搞鹽務專營,而且不認明王朝的鹽引呢。
不過當時有一部分鹽商們直接轉行搞批發,不讓他們去江南零售買鹽了,他們就直接把鹽批發賣給鹽務公司。
畢竟,偽周賊軍治下的民眾,不管怎麽樣都得吃鹽不是。
而且泛江南地區,贛北贛中地區,湖廣地區等一片長江流域,那可都是人口密集聚集地,這人多著呢,就依靠鬆嘉杭地區的那點海鹽產量怎麽夠用。
不少人做了一段時間這種批發生意,但是很快就做不下去了,因為鹽務公司把鬆嘉杭地區的食鹽產量提升起來後,就不再大批量進口兩淮食鹽了。
這讓他們很受傷!
不過,有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淮海鹽不能賣給鹽務公司了,他們卻是發現偽周的鹽務公司裏有一種特別好的精鹽,這玩意價值比青鹽等傳統精鹽還要更便宜一些,然而質量更好。
有一些人試著弄了少量去販賣後,發現這玩意賣的特別好,賺的也多。
這樣一來,很多人又是一轉頭,不再繼續從兩淮鹽場裏購入私鹽賣給大周鹽務公司,而是直接從鹽務公司裏購入精鹽,然後再販賣給到其他地方去了。
不僅僅是精鹽,這些鹽商們還發現,偽周賊軍的鹽務公司裏出產的普通粗鹽,質量也更好,價格也更便宜……
然後不少鹽商們一琢磨,幹脆直接找鹽務公司拿貨,然後運到明王朝控製區裏去販賣了。
這一來一回,錢還是嘩嘩的來。
這種情況讓大周鹽務公司本身都始料不及!
大周鹽務公司玩命一樣擴大產量,那純粹是為了保障大周治下民眾的食鹽供應,同時以節省成本。
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普通食鹽,那些鹽商們都要……
得,既然這樣那麽就買唄,反正產量還能再增加。
當郭東岩看到鹽務公司那邊的報告,說是準備繼續擴大鹽場的產量,除了轄區內的正常食鹽銷售的利潤以及鹽稅外,還預計在年內出口價值至少五百萬兩銀子以上的普通鹽以及上等精鹽的時候,他都是無語了。
說實話,他沒想到,自己的大周王朝的第一項出口產業,竟然會是食鹽產業,而不是自己大力扶持,各項政策給的十足的紡織產業,也不是官方控製,發展迅速的鋼鐵產業……
這兩年,大周王朝除了忙著打仗外,對工商業的發展其實也沒停下,雖然不可能有什麽資金扶持,但是政策給的多啊。
而很多時候,隻需要官府這邊給一些政策,民間資本自己就能夠弄起來。
紡織業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官方資本在紡織業上雖然也有涉足,但實際上涉足的並不大,官方資本涉足的一般還是在重要產業,比如礦務,鋼鐵,造船,兵器等。
紡織業這種產業裏,官方資本也就隻有幾個紡織廠,主要還是為了供應軍服,官服等各種官方需求的被服。
同時這些紡織產業在大周王朝官方眼裏,還是屬於扶貧賑濟產業……
一般來說,哪怕是開工廠,那都是為了招募無地無業的民眾,給他們一口飯吃。
而更多時候,其實官方的紡織廠就是個擺設,因為眾多的紡紗,織布的工作會直接分發給普通民眾,讓他們有一個生計。
所以,周王朝官方資本控製的紡織業,他就不是個正常產業,而是屬於扶貧賑濟產業。
周王朝裏的紡織業核心,還是那些民間資本產業。
這兩年,隨著陸續推出應用了新型的紡紗機,織布機,周王朝內的紡織業其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使得了周王朝的棉布具備了極大的市場競爭力。
同時還形成了襄陽為主的多個紡織業生產基地。
尤其是襄陽,這個地方現在很特殊,不僅僅戰略地位重要,同時它現在都變成了周王朝的第一大紡織業生產基地,城市以及周邊至少有二十幾萬人口直接或間接,全職或兼職從事紡織業。
它不僅僅是最先應用新型紡紗機,織布機的城市,而且也是最早使用紡織業進行以工代賑的地區,尤其是前幾年這裏連年幹旱減產絕收,為了救濟百姓,周王朝直接在這裏展開了大規模的紡織業以工代賑。
如今,雖然幹旱好了,但是前幾年以工代賑培養出來的大量紡織工人卻是還在呢。
這片大量兼職或專職的紡紗工、織布工等一係列紡織業的從業人員,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其中。
畢竟在其他地方,你可找不到這麽多的熟練紡織業工人。
然而襄陽呢,現在這地方城市裏也好,鄉下也好,那基本是家家戶戶都有人紡紗織布或者從事相關行業。
然後這裏還有專業的機械公司設計生產,改進各類紡紗機,織布機等相關設備。
襄陽府給紡織業的相關政策,那也是非常的寬鬆。
你想要來這裏做紡織生意,其他不用帶,帶錢就行了。
因為這裏的布匹產量大,質量高,成本低,因此不僅僅吸引力周王朝內部控製區的大量商人,就連明王朝控製區裏的商人,都會跑到這裏來收購布匹。
襄陽布,從無到有與,迅速進入了長江流域各地區的布匹市場,並逐步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