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刺刀和手榴彈
身兼多職,主要負責冷兵器研發生產小組的隨營學堂老師嚴勇升苦著臉道:“陛下,這設計自然是好設計,但是如今我們的冶煉和加工水平暫時還達不到這個要求,以我們的技術能力,勉強造出來了恐怕在實戰中,這刺刀的卡座會直接斷裂!”
“畢竟這刺刀的刀身比較輕薄,又比較長,還需要受到巨大的衝擊力,這種刀身非要精鋼打造不可,但是用精鋼打造不說產能如此,這成本恐怕也是無法接受!”
其他人也是陸續發表自己的看法。
諸多看法匯總起來後,最後的統一意見是:陛下您的設計自然是極好的,但是……我們大周暫時造不出來啊。
真要搞這些刺刀的話,恐怕還得再等等,比如說先努力努力煉鋼,然後加工能力也要提升,閉緊卡座刺刀對精度要求很高,然後再琢磨琢磨把彈簧弄出來……
雖然對這個答案早有預料,但是郭東岩還是忍不住失望!
得,這些先進的刺刀暫時不能用了,於是乎郭東岩隻能是拿出其他幾種刺刀射擊了。
套管式刺刀和塞入式刺刀!
塞入式刺刀,這個很簡單,前頭是刺刀,後頭是圓錐形的木棒,作戰的時候直接塞進槍管就行了,但是這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尾端的木棒為了能夠牢牢的卡在槍管裏不掉下來,所以是采取的圓錐形的木棒,尾部較小,然後逐步增大,這樣向後壓實的時候就可以貼牢槍管不掉下來。
但是吧,作戰的時候受到巨大的衝擊力後,就會把圓錐形木棒壓更進去,更緊,然後……
然後你就拔不出來了……
而套管刺刀嘛,這個設計和卡座刺刀差不多,都是刺刀在槍管的外側,區別就是連接方式不一樣,它不是采用卡座,而是直接采用套管的方式直接把刺刀套在槍管上。
這刺刀樣式很簡單,不過技術難點也有,那就是連接刺刀刀身以及套筒的部位,這一部位在士兵們作戰的時候將會承受巨大的壓力,質量如果不過關那麽就會彎曲變形,不過相對於更加小巧精細的卡座而言,其難度還是要降低很多。
後續對比了這三個設計後,最後決定試一試這套管式刺刀。
不過這刀身要改!
刺刀其實對材料和加工要求都挺高的,不僅僅是連接部分,刀身部分同樣如此,不然很容易折斷,彎曲。
畢竟刺刀是一種需要承受瞬間高衝擊力的武器。
郭東岩考慮到現在的技術有限,同時短時間內火槍手的刺刀,主要作用就是和和長矛一樣,在衝鋒或防禦作戰的時候,以突刺為主要殺傷。
所以這刺刀也不是非得追求多功能,既要突刺還要砍劈。
所以幹脆直接舍棄了砍劈功能,隻需要這突刺功能,為此做成尖頭鐵棍樣式就行了,不用太講究,頂多就是加了血槽……。
這樣工藝就沒什麽難度了,工部兵工廠那邊能直接生產。
至於套筒和刀身的彎曲連接部分,工藝不行的情況下也隻能是加大加厚了,這樣勉強也能用。
最終確定了新的套筒式刺刀後,
看到這個設計,嚴勇升當即大吹特吹:“陛下高明啊,這個設計容易生產,成本也低,而且實戰型也非常強!”
這好不好,他郭東岩心裏還能心裏沒數不成,他早就知道這玩意能用!
隻是之前拿出卡座設計來,也是抱有一絲僥幸心理而已,這如果能用更好的自然是好事了。
既然現實所迫那就沒辦法了,隻能退而求次!
很快,套筒式刺刀就是被正式敲定了下來,由技術人員進行最後的完善後,直接就交付工部兵工廠生產,估計半個月內就能夠開始裝備部隊了。
除了刺刀外,郭東岩還拉著他們開始研討另外一種武器,那就是手榴彈,這玩意其實也沒什麽技術含量,造個空心的鐵彈殼裝上火藥,然後弄條引火繩就行了。
投擲之前,先把火繩點燃,然後直接扔出去等爆炸就是了。
之前郭東岩一直都想要搞手榴彈的,但是以前火藥少,用來充當火炮和火槍的發射藥都不夠用,那裏有多餘的來搞手榴彈啊。
這一次繳獲了一大批的火藥,而且又重新打通了和外界的聯係,這後續應該能夠獲得更多的硝石和硫磺等緊缺物資。
所以郭東岩就想著造一批手榴彈出來試一試,看看好不好用。
當然了,那麽是再簡單的東西,但是設計到作戰,設計到量產那麽就不簡單了,比如說你想要手榴彈爆炸吧,這彈體就不能搞的太厚,不然沒法爆炸。
同時爆炸的時候,不能讓彈體直接炸成兩半啊,郭東岩還指望著依靠彈片殺傷敵人呢。
所以為了讓手榴彈爆炸的時候,能夠順利炸成碎片以殺傷更多人,所以就要考慮著在彈體上預設一些紋路。
最後這重量不能太重,不能太輕,重了士兵扔不遠,輕了威力不足,這需要根據士兵們的體能臂力選取一個適中的重量數據。
然後還有引火繩的燃燒速度都得嚴格規定,具體多長的引火繩會在多少秒引爆手榴彈,這些都是需要非常精確,並且是統一的數據。
因為士兵們投擲手榴彈的時候,會先點燃引火繩,而點燃引火繩後為了也不是直接扔出去了,這引火繩留的太長,你扔出去後對麵的士兵撿起來就能給你再扔回來……
所以不能給敵人留下撿起扔回來的時間。
但是吧,這個過程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如果引火繩的引燃速度不一,或者幹脆是士兵判斷失誤的話,就會出現還沒扔出去呢就爆炸的情況。
所以這手榴彈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想要搞出來也需要詳細的設計,試驗的,需要一段時間來搞。
倒是刺刀這東西比較簡單,確定好尺寸數據讓工部兵工廠直接生產就是了,畢竟這玩意說白了,也就是一根套在槍管上的尖頭鐵棍而已。
不管是對刺刀還是手榴彈,郭東岩都是比較重視的,這兩種東西是在目前狀況下,比較適合禁衛軍,也比較適合大周王朝的東西了。
尤其是刺刀這東西更是如此。
有了這刺刀後,他的火槍兵近戰能力完全可以再上一個層次,雖然還沒到可以獨立作戰的地步,不過也比現在這樣好得多。
這兩種武器,是郭東岩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實際上這並不是他給這個時代帶來的第一次改變。
在這之前,郭東岩已經是推行了定裝彈藥!
當初為了提高火槍的射速,郭東岩直接搞出來了定裝彈藥,把發射藥提前定量的裝進防水油紙裏。
發射的時候,火槍手可以直接用用嘴撕咬破發射藥紙包,然後把發射藥倒進槍管裏壓實,再把鉛彈裝進去。
這個過程裏,可以極大的簡化火槍手裝填的步驟,同時統一發射藥的數量,避免火槍手裝填過多或者多少的發射藥,造成炸膛或者威力不足等問題。
後續定裝彈藥的模式也是被沿用到了火炮裏,火炮發射的時候采用定裝火藥包,以簡化發射步驟。
而類似這樣的小改進,其實還有很多。
這些小改進,再結合到了禁衛軍如今采用的新型步兵營線列戰術,這就讓禁衛軍的戰鬥方式徹底變的和當代的明軍不一樣。
第一步兵營之前的表現就非常好的,盡管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還不是一樣吊打明軍。
區區五百多人的反擊,本來也就是想著去試探一二,但是沒有想到,一不小心就是把明軍打崩潰了,那可是兩千明軍呢。
而有意思的是,實際上當時和第一步兵營直接交戰的明軍,其實也就那麽三四百人,更多的明軍都是看到前頭潰敗後,自己也是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但是不管如何,第一步兵營的反擊徹底擊潰了明軍是事實。
在勝利麵前,其他問題都不重要。
如果不是第一步兵營贏的如此幹脆利落,後續過禁衛軍也不可能如此幹脆的在戰後就設立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啊。
三大步兵營設立之後,那麽就意味著禁衛軍今後的主要戰術,就會演變為第一步兵營的那種線列戰術了,如果效果不好就貿然全軍采用,那麽出了問題可就麻煩了。
但是,第一步兵營的戰果讓郭東岩他們信心大增!
就當郭東岩折騰著禁衛軍第二營,第三營等部隊的時候,實際上禁衛軍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下。
依托方家莊這個前出點,禁衛軍開始頻繁出擊,主要是肅清明軍留下來的一些哨卡之類的,順帶驅趕,殲滅一些流賊。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禁衛軍正在試圖掌控大山外一大片南方地區,這裏雖然被各路官軍和義軍流賊禍害的不成樣啊,但是還是有不少村寨。
禁衛軍需要一一掌控這些地方,讓這些地方為大周王朝提供兵員和稅賦。
但是這些地方,同樣是存在著不少地主豪強,擁有著厚實的莊園和武裝護院,想要讓他們乖乖的給大周王朝繳納稅賦,怕是沒這麽容易!
這些士紳們,連明王朝的稅賦都不交,還想讓他們給大周王朝交稅,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