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鄙視鏈!
大領導最不希望看到的便是出現群體事件,但如何妥善處理這麽多員工,避免他們鬧事,手下的人又沒有經驗。
此事涉及到大領導的前途,不得不謹慎,因此董宇才建議外聘律師處理。
現有的法律顧問雖然也是個上百人的大所,業務上沒的說,但在裁員方麵不夠專業,基本上不做這塊業務(應該說他們之前不肖於做這塊業務,覺得又累又沒錢賺),加之涉及大領導將來的前途,他們可不想自找苦吃,因此董宇才有機會聯係姚遠承攬業務。
要是換做其他業務,董宇恐怕連邊都占不上,更不要提把業務外委其他律所了。律所對於這種國企大客戶,說的難聽點都跟狗護食一般,不用說肉了,即便是湯都不會漏出去。
國企辦事都喜歡搞招投標,這次也不例外。董宇和其他部門派出的幾位同事組成了招標小組,負責審核。
次日,姚遠與董宇溝通問清了相關事宜後,來見吳大用。馮強和段厚山也被吳大用叫了過來,商量投標的事。
“事情我問了,這次要招投標處理的是一家九百多人的企業,我同學把資料發過來了,馮律、段律,你們看下。”姚遠說著將資料遞給了馮強和段厚山。
“好嘛!有九百七十八人。工齡有的都比姚遠的歲數都大。”馮強說完倒吸了一口涼氣。
看著手中的資料,段厚山也皺起了眉頭,搖搖頭:“這事不好辦啊!”
段厚山說不好辦而不是說不能辦,就意味著這個項目可以做,但費用不會低。姚遠一聽就明白了。
“我同學說了,這個項目是試探,他們一共有五家企業,如果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了,其他的都交給咱們做。
費用讓咱們報。關鍵是他們也不知道律師費怎麽付。他們領導為處理這五家企業讓財務做了不少預算。”
說完姚遠看向吳大用。
“我看這樣吧,馮強你們抓緊時間把投標文件搞出來。咱們今年做了這麽多裁員項目,在京城也闖出了些名氣。
我覺得這次的投標沒什麽問題,放心做就是了。
做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是咱們的咱們不要,是咱們的要拿下!”吳大用給馮強和段厚山打氣道。
馮強和段厚山點了點頭,拿著文件出門去了。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拍胸脯承諾,但大家心裏都明白做事第一,其他的做完了再說。
投標文件交上去後沒有等太久,便有了回複。吳大用的團隊中標了。就連吳大用都有點吃驚,國企什麽時候辦事效率這麽高了!
其實並不是董宇所在的國企辦事效率高,主要是國企設置的門檻有點高,說來說去其實最主要的條款隻有三個。
一、律所律師人數要達到一百人以上;二、律所成立年限不得低於五年;三、最近兩年要有大規模裁員的項目經驗,並且附上案例,不少於三個。
不用多說,絕大部分律所都達不到要求,專門做勞資方向的律所又沒有這麽多律師。
再說了,大規模裁員的項目可不是秋天的樹葉隨處可見,即便有這樣的企業規模也不會小,選擇律所時也會偏向大律所,說白了就是規模歧視。
其實在法律行業裏也存在跟其他行業一樣的鄙視鏈。
上市的企業瞧不起沒有上市的企業,大企業瞧不起小企業,小企業瞧不上家庭小作坊。
在法律圈裏也一樣,一線紅圈所做的是IPO、跨境法律服務、並購重組、建築工程等收費高的業務,瞧不上其他大所;大所瞧不上中型所;中型所向大所看齊,看不上二三十人的小所;二三十人的小所並不是墊底的,他們也有瞧不起的律所,那就是隻有個把人的個人所。
貌似個人所在鄙視鏈的最底層。但其實不是這樣,不管嘴上承不承認,是個律所就看不上法律科技公司。
遍地都是的法律科技公司才是鄙視鏈的最底層。雖然在最底層,但不見得法律科技公司營收方麵就比律所差。
當然若是律所的合夥人在某一專業領域能力極強,在國內知名度極高,即使是租個十平米的小屋,成立個人所,也會有大業務上門,現實這樣的例子可不少。
參加這次投標的就三家律所,而且隻要稍微一比較,很容易看出吳大用團隊的優勢。這個裁員項目自然落入了吳大用團隊的口袋。
考慮到需要處置的員工達到近千人,馮強報價五百萬。
但在最後簽訂協議之時,董宇找到姚遠稱領導覺得費用有點高,看看能否調整下,這一單做好了,不僅後麵的四家企業給吳大用團隊,還會再簽訂一份集團的常年法律顧問合同。
吳大用考慮第一次合作,後麵路還長,也為了還董宇一個人情,便同意了董宇的要求,將報價減少到了四百二十萬。最終雙方簽訂了委托協議。
這一次姚遠輕車熟路,開始跟著段厚山查看企業提供的資料,分析每名員工的情況,製定裁員方案。
大領導不想出群體事件,下麵的人更不想自找麻煩。於是企業又請來了勞動部門的領導幫忙解答谘詢,製定方案。
姚遠沒有想到僅僅裁員方案便討論了一個多月才定下來,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各種預案,準備的妥妥的。
每次開會討論方案,企業方都會扔出來一堆問題,勞動部門的領導也會提一些建議,對方案進行把關。段律師從容不迫,好像每一個難題他之前都已想到一般。
但隻有團隊成員才能體會到工作的艱辛,項目組成員每天都會討論方案到淩晨。為了方便團隊工作,馮強經吳大用批準,專門在企業不遠處的四季酒店為團隊成員開了幾個房間。
這次的項目讓姚遠看到了國企做事的風格和段厚山的能力,更體會到了傳說中令人羨慕的大項目做起來有多難。
方案定下來了,接下來便是落地實施。然而一件事的發生打亂了姚遠的工作節奏,他不得不退出項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