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43.一人撩撥萬人反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近在表奧和左右官廳辦公的武士,隨後消息便以極快的速度傳遍江戶,那些沒有登城奉公的武士,以及在江戶輪值的大名也紛紛趕來。
忠右衛門就看到一夥人擁著一名騎在馬上的武士趕到高軒,這時候也沒有人管這是什麽大名不大名的了,再是呼喊也無人讓路,可“上知令”三個大字那樣的清楚。那馬上的武士,呼呼哀哉一聲便整個人垮了下來。
左右一問,乃是狹山藩主北條氏燕。沒錯,就是那個戰國曆史上曾經也十分聞名的小田原北條氏的後代,肇基藩祖為北條氏規。如果不認識狹山藩在哪裏的話,擱未來的地名,叫做大阪府狹山市。
狹山藩領知一萬一千石,此番全部在大阪左右五裏範圍內,按照上知令,北條氏需要將所有的領地奉納交還幕府,等待幕府的後續安置。
傳承了十一代的狹山北條氏,怕是就要在北條氏燕的手中斷絕咯!
沒多久,又有更多的大名和武士趕來,見到上知令,一個個也是如遭雷擊。失魂落魄之態,用盡言語也無法形容。
平日裏被參勤交代的巨額開支所壓迫,麵對幕府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放鬆,事事恭順,千般小心,萬般委屈,結果隻落得一個不是改易卻勝過改易的上知令。
沒多久,連東海道、奧州羽州、北陸道的大名或者留守家老也紛紛趕到江戶城下的高軒,一個個見了上知令之後便徹底失去了鎮定,驚駭萬分。
別以為他們好像和這件事沒有什麽關係,實際上關係大了去了。鍋還在幕府的身上,德川幕府為了不使諸侯們有反抗幕府的勢力,所以在授予大名領地的時候,玩了很多花招。
就以助六的宗家土屋氏為例子,他們家是常陸土浦藩九萬五千石對不對。看著好像領地在常陸國,離著江戶很遠,應該不會牽扯進這件事。實際上土浦藩隻有約四萬石在常陸國,剩下的五萬五千石分散在整個日本,割裂的到處都是,就是為了不讓你好好統治。
最大的一筆,二萬五千石在美作國,沒錯,就是那個西國地區的美作國,距離土屋氏藩城所在的土浦城,有上千公裏的路程。大部分土屋氏的大名,就根本沒有踏上過自己的這塊領地過,更談不上施與恩德,拉攏人心,帶著他們造反了。
而且此番土屋氏也是死到臨頭,他們家也有領地就在畿內,分處多國,譬如在紀州就有二百石(真的厲害,幕府把他們家的領地割的稀碎)。在大阪附近的領地,此番也在上知的範圍之內。明明一點兒錯都沒有,卻要奉納領地,哪個人不急。
人說幕府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滅國四十八,恐怕現在的幕府老中水野忠邦要打破他這個記錄咯!
整個城下哀鴻遍野,突然被沒收了家祿知行的武士和大名數以千計,如此大的手筆,此前居然毫無風聲,就這樣猝然擊中人心。
“我等當向將軍様直訴!此乃水野濱鬆矯詔亂命!”
人群中一聲暴喝,有個武士模樣的人振臂高呼。一人銜命而起,眾人紛紛跟隨,左右皆是大呼,要去向德川家慶直訴。
不用多想,並不是這個人有什麽堅毅的性情,或者高深的名望,這人是個托!是土井利位和鷹見泉石早就安排好的托。當然鷹見泉石一方麵讓土井利位稍作布置,開始聯絡幕府親藩和譜代大名中的保守派,一方麵又暗中繼續觀察水野忠邦的施政。
土井氏雖然不是三河的譜代出身,但是土井利勝在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兩朝大放異彩,執掌銓選數十年,門生故吏滿天下,恩威並施,有的是人脈關係。隻要土井利位舍得下身段,有的是人情可以動用。
沒幾天就給他串聯了一幫子人,但是這些大名也不相信水野忠邦會頒布上知令這種就是自殺的傻胚命令。所以對於群起發力,扳倒水野忠邦,還有些遲疑。土井利位也不著急,隻是與這些人約定,若是水野忠邦真的瘋了,頒發上知令,那大夥兒再行動。
身為老中的土井利位在表奧中也有親信,水野忠邦剛把上知令的命令書寫完畢,花押啥的還沒畫上去,就有人把消息傳遞給了土井利位。
在家中讀書自娛的土井利位一把扔下那本翻了半天才翻了兩頁的書,帶上自己的家老鷹見泉石,就準備發動!
又是鷹見泉石勸他稍安勿躁!
現在的水野忠邦把火已經點了起來,但是這個火還不夠大,可能還有住的遠的武士,以及回到藩國的大名還不知道這個命令。最好先火上澆油,讓這把火燒的更大一些,更旺一些,那時候才是土井利位下場的好機會。
土井利位到是個聽勸的,一方麵開始聯係之前已經說定的那些譜代和親藩大名,像是此次也在上知之列的武藏川越鬆平氏,相模小田原大久保氏等,隻要一撩撥,這幫人肯定連活剝了水野忠邦的心都能升起來。
另一方麵就是安排人去江戶城下鬧事!光是大名們鬧,雖然聲勢足夠大,但是將軍隻會對大名們產生忌憚。需要大名和旗本們一起鬧,旗本們都鬧起來,那就動搖整個德川幕府的統治基礎啦。
而且江戶城下現在火早就生起來了,群情激奮。縱使是那些不在上知之列的旗本,看到這麽多親戚同僚都被無罪上知,也會有兔死狐悲之感,肯定樂意支持這些旗本鬧事。
今兒水野忠邦處置了這些旗本,明兒就能夠處置剩下來的,是容他得寸進尺,還是大家團結起來奮力一擊,將水野忠邦打倒,那是很容易決斷的事。
在有心人的撩撥之下,數以千計的武士湧入江戶城,跪倒在地,大聲向在江戶城中奧辦公的德川家慶直訴。怒斥水野忠邦禍國亂政的大逆罪行,要求懲處水野忠邦,廢除上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