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見證奇跡
不多時,年輕男子感覺妻子的手指再次動了一下,“她的手指動了,真的動了!”這次他看的很清楚。
眾人聞言,都齊齊的看向了年輕女子的手,等了很久,發現並沒有動,不由的有些失望。
“快看!她的眼睫毛在顫動,不會真的要醒了吧?”有人發現年輕女子的眼睫毛在動,激動地叫了起來。
眾人連忙轉頭望去,果然看到年輕女子的眼毛在顫動。
“真的在動,這太不可思議了。”
“要是她能醒來,那我等於是奇跡的見證者。”
“是啊,這簡直就是奇跡。”
在眾人議論間,年輕女子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她睜開眼睛了!”
“天啊!這真是太神奇了!竟然真的有人能夠治好植物人。”
“正正好好是十五分鍾。”看到年輕女子醒來,周圍的眾人都沸騰了。治好植物人的醫生他們聽到沒有聽說過,更不用說見了。
年輕女子疑惑的看了看四周,看到自己的丈夫,心頓時放了下來,“真一,我們在哪裏?”為什麽這裏這麽多人?她記得自己出了車禍,可是自己為什麽不在醫院呢?
薑堰真一聽到妻子的問話,才終於回過神來,一把抱起妻子,緊緊地將她抱在懷裏,激動道:“由美,你終於醒了,太好了!太好了!”他盼這一天整整盼了三年,今天他終於等到了。
“我睡了多久?”聽到丈夫的話,由美問道。聽丈夫的意思,她應該是睡了很久。
“三年了。”薑堰真一哽咽著說道,想到救妻子的蘇瑾月,對著妻子說道:“由美,救你的就是這位醫生。”他指向一旁的蘇瑾月。
由美轉頭看向蘇瑾月,見到她隻有十八九歲的樣子,不由的愣了一下,回過神,感激道:“謝謝醫生!”真一說她睡了三年,那意思是不是她成為了植物人。
薑堰真一站起身,對著蘇瑾月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謝謝你救了我妻子。”以後的日子,有妻子的陪伴,他的人生才能完美。
蘇瑾月笑著擺了擺手,“不必客氣!”
“我要讓神醫幫我看病。”
“我也要請神醫看病。”
“神醫,你幫我看一下病吧。”反應過來的眾人,爭先恐後的擠到了蘇瑾月的診台前。
蘇瑾月對著眾人淺淺一笑,“各位!我們華夏醫療組的每一位醫生醫術都很好,我的資曆是最淺的。”
眾人聞言,看了看其他的醫生,發現蘇瑾月真的是最年輕的。
排在後麵的人,開始向著華夏醫療組的其他醫生湧去。年輕醫生都這麽厲害,年紀大的醫生醫術就更不用說了。很快華夏醫療組前,也開始排起了長隊,甚至比其他醫療組的隊伍更長。
看到這麽多人,華夏醫療組的醫生瞬間打起精神,開始快速的幫眾人診治起來。
蘇瑾月,蘇沐風,蘇沐君,還有蘇沐橙看病的速度最快,其次是賀天,馮正和魏啟明的速度也不慢。中醫或許沒有西醫那麽先進,但是它有著悠久的傳承,隻要精通中醫,診斷病情的速度絕對比西醫要快。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很快比賽的時間就到了。
裁判宣布比賽結束的時候,還沒有醫治到的眾人都不由的叫了起來。可是他們也知道,他們就算再叫也是無濟於事的。
裁判立即開始統計人數,當人數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包括獲勝的華夏醫療組的眾人。雖然後麵有很多的人排隊,但是他們畢竟是比其他的醫療組晚了一個小時,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比賽的結果卻是他們恰好比第二名多治療了一名病人,好像是算好的一般。
“這不可能!”傑克站起身大喊道。他覺得是有人作弊,他們前一個小時幾乎沒有停止過幫病人治療,而華夏醫療組的眾人卻閑的隻差拍蒼蠅了,可是這最後的結果卻是華夏醫療組贏了。
“是啊,我們也覺得有問題。”
“我們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答案。”其他組的醫生也開始紛紛叫嚷起來。
裁判走到赤木沿江的身旁,跟他說了幾句,將手裏的本子遞給他。
赤木沿江接過本子,拿起話筒說道:“我手裏這本是華夏醫療組的登記本,在場的每一個醫療組應該都會有一本,這上麵登記的名字,都是被治療的病人親自簽的名,還有電話號碼,這是絕對做不得假的。大家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結果,可以來比對我手中的這本登記本,可以打上麵的電話一一回訪。”
原本對比賽結果有異議的眾人,頓時啞口無言,因為他們很清楚,這本登記本上的記錄都是病人寫的,肯定是做不了假的。雖然心裏不甘心,但是也隻能認了。
見其他醫療組的眾人不再說話,赤木沿江宣布道:“此次的比賽到此就結束了,讓我們恭喜華夏醫療組取得了此次的勝利。”
“啪啪啪!”現場響起了一片如雷般的掌聲。
待到掌聲落下赤木沿江道:“明天上午九點,本國的醫生將與華夏醫療組的醫生進行一場針灸比賽,決定針灸銅人的去留,若是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前往金山會議廳觀看比賽,位置有限,請大家提前入場。”
赤木沿江停頓一下,鞠了一躬道:“各位醫療組的醫生,大家都辛苦了!我們已經為大家安排好了午餐,請大家回酒店休息用餐。”
“下午還能不能看病?”
“我們還沒看到病呢,能不能讓醫生繼續幫我們看病?”在場還有很多人沒有輪到,心裏都充滿了遺憾,他們有些人都是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趕過來的。排了大半天的隊沒有看到病,心裏肯定是不好受的。
赤木沿江看向醫療組的眾人,見他們並沒有要繼續的意向,對著眾人歉意道:“各位抱歉!醫生們都累了,以後我們還會多舉辦這樣的活動的,請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