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強突計劃
總指揮和王春生兩人都打過來幾次電話,雖然他們都沒有催促種緯,但從他們越來越嚴肅的口吻上種緯聽得出來,他們也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隻不過他們不想把壓力傳遞給種緯,這才替種緯承受著壓力。
怎麽辦?繼續這麽等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現在主動權還是在萬明軍那邊,隻要他能忍,能持續的忍著不暴露,種緯他們就沒辦法,時間就會繼續拖下去。
不行,不能再等了。特警支隊的戰鬥力種緯清楚,如果直接開打的話,已經占據了射擊位的特警隊員確實有機會射殺萬明軍。但如果無休止的拖下去,沒經過多少實戰洗禮的隊員們狀態就難保了。到了那個時候,萬明軍的威脅就顯得太大了,種緯不能允許那種情況發生。
怎麽辦?隻能主動出擊,引誘萬明軍主動現身和開火了。另外,種緯還打算把警犬和獵犬調進來,這時候它們可以附助到種緯他們了。
而且種緯估計,萬明軍此刻就藏在那間別墅式餐館的附近,因為那裏是他的補給大本營,裏麵有槍彈和補給品。同時,那裏也是一座相對堅固的堡壘,萬明軍隨時都可以退進去頑抗的。但假如種緯帶著人往那裏麵衝的話,萬明軍的後路就被截斷,他就不得不出來爭奪這個最後的堡壘了。那樣的話,種緯他們就可以把主動權握在手裏邊了。
隻可惜現在種緯他們的位置離那棟別墅有點遠,大約距離五六百米左右,這個距離正是八一杠有效射程之外。雖然這個距離上打出去的子彈照樣有殺傷力,但子彈散布的麵積太大,射擊效果顯然就要大打折扣了。種緯覺得憑特警隊員們的射擊水平,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決戰才是最高效的,集團火力的優勢也才會更明顯。不過這樣的話,種緯他們就不得不在陽光下再前進兩百多米,這將是陽光下最危險的兩百多米。
正在這個時候,種緯發現那棟別墅東側距離他們五百多米遠的一片山林上空,有幾隻像是喜鵲的鳥兒在樹梢上緩飛著正準備降落的。可就在頭一隻就要落下去的時候,其他幾隻卻忽然又振翅飛了起來。接著那隻眼看就要落到枝頭的喜鵲也重新飛了起來,轉了個方向飛走了。
種緯笑了,看來他判斷對了,萬明軍果然就藏在靠近那棟別墅的林地邊緣。雖然他現在不知道萬明軍具體的位置,但有了這個大致的位置,戰友們移動想來就容易得多了。可怎麽在陽光下完成這兩百多米的移動呢?而且種緯還打算就在萬明軍的眼皮下麵完成這次冒險移動,以引誘萬明軍暴露他的位置。看著昨天晚上背進來的裝備,種緯心裏已經有了辦法。
他先呼叫後方的人員緩緩向他們這個位置靠攏,同時把警犬和獵犬都帶進幾條來。然後再把守在北峪入口的兩名特警狙擊手給調進來,利用他們狙擊步槍射程的優勢,準備讓他們提供更精準的壓製火力。
後續進來的特警隊員都有點緊張,盡管種緯已經告訴他們萬明軍應該在北峪的深處藏身,子彈根本要不到他們身上。但一進到滿眼樹木叢生,灌木遮蔽了一切視線的北峪裏之後,他們也難免緊張。
對特警隊員而言,看不到敵人的時候才是最緊張的時候。這就像在戰場上一樣,在沒看到敵人的時候,膽子再大的戰士也緊張的不行。等槍真的打響了,無論多緊張的人也反倒放鬆了下來。
花費了十幾分鍾的時間,後續的十幾名隊員也進到了第二隱蔽位,遙遙望著遠處的別墅和那片可疑的山林。種緯把全隊僅有的三名狙擊手都給叫了過來,把那片可疑的山林指給他們看,又給他們三人配了一名帶望遠鏡的觀察手。
種緯告訴他們,萬明軍很可能就埋伏在尋邊山林和灌木叢之間的某個地方,正埋伏著等他們過去呢!而為了吸引萬明軍現身,種緯他們將故意在萬明軍的眼皮子底下接近那棟別墅。一旦萬明軍這個時候朝種緯他們開槍射擊,狙擊手他們就隻有短短的幾秒時間發現並擊中萬明軍。如果狙擊手們的動作慢了,那麽吸引萬明軍火力的隊員們就將麵臨巨大的危險。
聽到種緯這麽說,這些還從未在真實的戰場上擊殺過對手的狙擊手都緊張得不行,挨個通過瞄準鏡把種緯指給他們看的那處山林和灌木叢的過渡地帶給搜索了好一會兒。可無論他們怎麽搜索,任誰都沒有什麽有價值的發現,這四個人禁不住氣餒了起來。
“不要緊。”看到這幾人這個樣子,種緯禁不住出聲安慰他們道:“那個家夥就是生長在之片山林裏的,又是個獵人出身,肯定知道該怎麽隱藏自己。你們分好工,觀察手照顧大麵,把整片區域的可疑位置都看幾遍,剩下的區域其他幾個人分片包幹,重點照顧。等會兒我們動的時候,你們注意看著就行。不過那家夥應該相當沉得住氣,你們就更得沉得住氣了,畢竟咱們雙方能夠得到的開槍機會都不會多。另外,你們得有四百米左右一槍命中的膽量、勇氣和耐心。”
實際上這也是因為那片山林距離他們這個位置太遠,山丘林木遮擋的視線盲區太多,且麵積太大的緣故。就算手裏有望遠鏡,但也不能很好的觀察到那個區域的一草一木,更何況隱藏在裏麵人了。
為了方便三名狙擊手射擊,種緯又給觀察手留下了一名聯絡員。這樣觀察手就可以持續不斷的觀察情況,聯絡員也可以專門負責和狙擊手們聯絡,彼此都不用分心,且效率提高明顯。
至於種緯這邊,他也做好了準備。他讓人把兩塊鋼製盾牌疊放在一起,然後盾牌後隻安排兩名特警隊員,且兩人都穿著防彈衣。這樣即便萬明軍直接開槍命中了盾牌,盾牌後麵的人也能基本保證生命安全。除非持盾牌的人沒有把盾牌拿好,或者盾牌後的兩人動作不夠統一,那才會被萬明軍直接命中。
不過這樣做也肯定對萬明軍的射擊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想要命中盾牌後移動著的人體目標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即便是種緯也不敢說在兩百米的距離內一槍命中。推進到一百米的距離上的話,種緯肯定自己是能找到機會的,但命中率也不會超過一半兒。但當特警隊員和萬明軍靠近到一百米的時候,那棟別墅肯定就能被特警們占領了,萬明軍可以攜帶的武器彈藥能有多少?在那種情況下,萬明軍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種緯相信,他們現在距離那處可疑的山林有四百米左右,在他們移動的頭兩百米的距離上,萬明軍一定也是很糾結的。不過等到雙方的距離就剩下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時候,雙方就是最後決戰的時候了。那個時候隻要萬明軍一開槍,己方的狙擊手就有了機會,萬明軍就將完全陷於劣勢。
計劃是製定出來了,但執行計劃的人該怎麽定,怎麽選卻是個麻煩。種緯打算派出第一波一個六人小組,向距離別墅左側約兩百米處的一個小高地運動。隻要隊員們占領了那處小高地,就可以威脅到可能藏匿在那片山林中的萬明軍,其他隊員隨後也可以通過繞行的辦法,同樣到達那個位置。然後兩處高地呈鉗形,壓製住那片可疑的山林。
但是說起來容易,這個六人小組的組成卻是個學問。鋼製盾牌一麵就有十來斤,兩麵盾牌近三十斤。再加上綁住盾牌的繩索及迷彩偽裝物,總共肯定超過三十斤。遠路無輕載,別看從他們這裏出發到那個小高地不過兩百來米,但單手提著盾牌掩護著自己和身後的戰友,以低姿狀態移動上兩百米,那滋味兒可不是那麽好受的。一般人別說百米了,走上二十來米胳膊腿就不聽使喚,不利索了。
而且持盾牌的人既然一隻手拿著盾牌,那他肯定就沒法拿槍了。單手拿著八一杠射擊麽?當拍電影呢?那樣隔著兩百米打出去的子彈還能有準兒嗎?所以這樣一個兩人移動小組中隻能後麵的人才能放心的射擊。而後麵的特警隊員身上穿著防彈衣,還要注意用盾牌掩護著自己,射擊的時機和精度都很難保證,這就對後麵的射手的射擊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種緯看,現在能讓他比較放心的,能承擔起這個射手職責的人,除了他之外,就隻有劉學義和李驍他們兩個了。因為他們兩個在部隊裏呆的時間都比較長,對八一杠的使用也比較熟悉和讓人放心,其他的人是真不能讓他放心。
三名射手確定了,那三名持盾的人也就好確定了。其他兩個人自不必說,李建齊這次居然又大膽的站了出來,要和種緯一道出去闖一闖,給種緯舉盾。
看著一宿沒怎麽睡,緊張得臉發白,眼圈發黑的李建齊,種緯連著問了三遍行不行。在李建齊一聲比一聲堅定的回答過後,六人小組正式定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