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夜虎> 第一章 三連丟魂

第一章 三連丟魂

  種緯不知道的是,當他的總結全文被交到團部後,簡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用政委王坤的話說就是,很多軍官的觀點和責任心被一個普通列兵給比下去了。團長袁以剛更幹脆,讓團部參謀把種緯寫的總結複印了七八份,交給相關人員進行參考。


  與此同時,特警團關於此次任務的總結也一直在進行著。目前已經統一的觀點是:盡管特警團在麵對複雜情況完成了此次清剿犯罪團夥的任務,但就最終的結果來看,全團編製的改變並沒有帶動戰術和戰法的改變,完成任務的代價太高,高到了不能承受和容忍的程度,特警團必須為此做出重大的改變。這一改變將是觸及靈魂的,影響也必將是深遠的。


  具體到需要進行哪方麵的改進,全團各級指戰員匯總和反映上來的問題涉及內容實在太多,一時間誰也無法做出定論。


  尤其是九十年代初國際上風雲變幻,中東的海灣戰爭剛剛結束。美軍發起的沙漠風暴不止吹在中東,也吹到了每個中國軍人眼中。曾經經曆了多年兩伊戰爭的洗禮,又在科威特摧枯拉朽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在實現了信息化的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麵前毫無抵抗能力,如犁庭掃穴般被打得支離破碎。


  這一發生在眼前的最有說服力的鮮活戰例,讓戰前國內很多預判科伊戰火將持續很久的軍事專家們大跌眼鏡。這一場戰爭也讓中國軍人們清醒的認識到,中國軍隊已經全麵落後於世界軍事潮流,尤其是在通訊係統,摩托化,信息化,機械化方麵的落後,更讓身負國防職責的軍人們無可辯駁。


  如果此時此刻有如此力量的某個國家在中國邊境某處發動一場戰爭,難道還要讓中國軍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阻擋敵人嗎?中國軍人還能取勝嗎?即便取勝可付出的代價國家和人民還能承受嗎?改革開放的環境能夠得到維護嗎?


  中東這一戰讓中國軍人們普遍認識到,中國軍事與世界軍事潮流之間的差距已經不單單是裝備上的差距,而是已經上升到了理念上的差距。哪怕中國剛剛結束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和兩山輪戰,但那種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甚至頂多算是地區衝突級別的戰爭已經不能說明什麽問題了。


  中國必須迎頭趕上來,在國家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的大背景下,軍隊必須能夠保衛改革開放的環境和果實。而且還要在有限的資源和投入下,保持社會穩定,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具體到特警團這裏,在上級裝備投入不進行大規模變化的情況下,必須立足於挖掘自身潛力,通過內部係統的調整和改變提升戰鬥力。完成對內處置突發事件,維護改革開放所需要的良好經濟、社會秩序。


  為此,特警團進行了一係列的計劃和調整,並取得了上級的支持。比如:通訊係統反應出的問題最多,也最為集中。經過研究認為,目前特警團能做的,就是集中目前的通訊設備,將步話機設備下放到戰鬥部隊的排一級,提高基層部隊的信息響應能力。同時派出通信兵到上級單位進行業務培訓,熟練掌握通訊設備的保養、維修技術,並且儲備足夠的配件,讓基層部隊能夠聽得見,說得到。


  另外,針對特警團應對突發事件時與地方的溝通問題。特警團在上級部門的協調下,與周邊幾省市的地方公安、預備役、地方政府進行了溝通,確定了突發事件信息溝通預案協調機製。確保一旦發生突發刑事案件、治安事件、重大災害時,特警團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準確權威的信息通報,其他保障單位能夠迅速聯動,不至於遇事忙亂不知所以。


  在運輸工具問題上,特警團也根據自身功能需求進行了調整。如將一些便於快速反應的車輛和駕駛、保障人員與戰鬥部隊混編,保證一旦有事,部分連隊有能力實現快速反應,可以及時出動控製局麵,為大部隊行動起到先鋒隊和排頭兵的作用。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在運輸連編製未動的前提下,特一、二、三連及機炮連都被分配了至少一輛吉普車,兩輛掛鬥摩托車。通過車輛的調配,實現了人車聯訓,人車配合的熟練度能夠很快得到提高。


  至於人員戰鬥素質的提高,這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警團剛剛完成改編時間不長,全新的訓練大綱還在編製過程之中,這不僅需要特警團上下的努力,也需要上級主管單位的幫助和指導。畢竟對特警團來說,對內處突和反恐還是陌生的課題,戰士需要練什麽?需要怎麽練?怎樣才能練得科學?這都需要一步一步的走,急是沒有用的。


  為此,上級單位還給特警團提供了許多從境外搞到的其他國家特種作戰的資料和視頻,供特警團參考和學習。如蘇聯的阿爾法,以色列的摩薩德,美國FBI等。


  為了編製全新的特種作戰訓練大綱,特警團在特一連和特三連中各挑選一個班作為對照。兩個班人員均為老兵、兩年兵、新兵各三分之一的配備,率先執行初步擬定的特種作戰訓練計劃,未來針對訓練計劃的執行程度和效果,再進一步完善訓練和推廣訓練大綱。


  為了完成訓練大綱的編寫,特一連一排三班進行了重新的編組,將全部為老兵組成的三班拆散。全班除三名老兵得以留下以外,其餘全都分配到別的班排,另調入三名兩年兵,三名一年新兵。種緯和牛柳以及黃海楊三人,都被調到了三班這個全團的尖刀班之中。


  如果說一連是特警團的一把尖刀,那麽一排三班就是這把尖刀上最鋒銳的鋼鋒,多年來一直是可以飲血破甲的存在。如此大動幹戈的調整一排和三班的人員組成,人們一度認為一連長高俊嶺和狗排長國勇超肯定要跳出來鬧一鬧的,至少也要表現出情緒上的一點低落。


  可誰想到,讓人意外的一幕出現了,這兩位都沒有表現出私毫的不滿。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全團會議上表態,這次調整是關係到襄城團未來能夠繼續享有榮譽的調整,他們將無條件支持,毫不猶豫地予以執行。


  其實人們不知道,這兩位早已經想得明明白白的了。一個全由老兵組成的班,在大規模的戰場上是有實戰意義的,摧城拔寨自然是需要的。但在處置內部突發事件的特種作戰上,這樣的班排意義是不大的。倘若把有能力的老兵分出去,卻可以帶出多個戰力優秀的班組,這對整體戰鬥力的提升大有意義。而一旦整體素質得到提升,遇到需要集中最強力量的時候,仍然可以迅速抽調精幹人員,任意組成戰鬥力強悍的突擊隊來執行任務。


  另外,值得欣慰的一點就是:上級充分理解和支持特警團的一係列調整和動作,並沒有因為這一次任務處理得不夠漂亮而對特警團有所輕忽,將繼續在物資、設備和資金上對特警團給予大力支持。並且,上級領導還會同地方行政機關向特警團做出承諾:今後周邊幾省市的治安、刑事案件都將通過已經建立完善的通訊係統向特警團進行通報。特警團將麵臨著更多的實戰任務。如何通過實戰任務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就是特警團上下需要關心和努力的事情了。


  就在特警團基本完成內部調整,準備重新開始用全新的訓練大綱開始整訓的時候,原三連三排長駱振光離開了。


  最終,他沒有被送上軍事法庭。上級在研究了當時的情形後,不認為他犯有嚴重的,主觀上錯誤。但作為當時現場唯一的指揮員,他必須要為自己的失誤和不夠果斷承擔責任,他脫下軍裝轉業回家了。


  從普通一兵,到考上軍校,又經過兩年的曆練當上排長,到頭來卻是落得這麽個結果,不能不讓人扼腕長歎。送行時,除了個別幾個朋友外,隻有種緯帶著牛柳、小黑、黃海楊幾個新兵連的兵送他,三連除了連長許誌利外,一個人都沒來。


  火車帶走了一個灰心喪氣的駱振光,帶他走向不知未來的來路,卻把三連的麻煩丟給了連長許誌利。


  三連確實出了麻煩,而且是出了大麻煩!什麽麻煩?三連的魂丟了!

  自執行了這次失敗的任務回來,送走了排長駱振光,又經過了一輪人員調整,三連的表現就極為異常。全連上下似乎是丟了魂似的,不僅是訓練跟不上,其他各方麵工作也一直走不上正軌。用一句最直白的話講,全連的氣全散了!魂丟了!


  有一句傳言在三連流傳,駱振光已經走了,許誌利什麽時候也滾蛋?


  在三連的一些人看來,這次三連執行了這麽個丟臉的任務,和這個外來的三連長許誌利不無關係。三連不是沒打過硬仗,可三連何時丟過這樣的人?哪怕當年在朝鮮把三連整整一個連打得還不到三個班,可戰後不還是又站起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