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夢想,你終於來了!
“嘟”,哨聲一響,第三場比賽開始了。
望著場上的汪文傑,李淑慧,還有留著大汗的梁萍萍,畏波濤心裏著實捏了一把汗。
睜著眼幹著急,還不如閉上眼睛,什麽也不看。
畏波濤太希望成功了,他這樣的夢想應該從少年時期開始萌芽的。
畏波濤來自大山深處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山村。
因為那個時候家庭條件一般,孩子們的遊戲內容極為簡單。
農村的老人們便折了藤條,梳理妥當,變著花樣編織出一顆藤球來。
傳了多少輩兒的簡易遊戲器具就足夠伴隨村莊孩子們童年的成長。
往往趁著放學的間隙,或者周末裏家大人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們叫喚幾聲,找到一片空地,把拖鞋扔在一旁,遊戲就開始了。
城市裏的體育場地,不管是羽毛球,還是足球,都有攔網等設施,但在農村遊戲就基本沒有規則。
農村場地有限,設施更無從談起,人們就在地上畫一條線,攔網的高度往往由一個站在白線邊的上肉眼判斷。
少年們的動作也簡單地很,通常是踢、頂、傳,射幾個簡單至極的動作。
動作沒人教,隻是看著年齡大的孩子玩兒,就無師自通,自己跟著慢慢學會了。
一時不會,就在平時走路的時候慢慢琢磨。
愛藤球的人也愛足球,每每看到電視上足球隊員們擺腿發球、淩空倒掛扣球、騰空轉體抽射,就慢慢琢磨加學習。
趁著年少,骨頭鬆軟,一係列高難度的腿部動作讓這顆由藤條編成的球瞬間擁有了競技的魅力。
封閉的深山農村,農民除了下地幹活外,玩藤球就是孩子和青年們的主要休閑遊戲。
有時秋忙過後,年長的也會帶著村子裏的年輕人組成一支藤球隊,訓練默契和技術以備戰村裏舉行的藤球大賽。
藤球非常考驗饒意誌力和身體素質。它不同於足球的橫踢,需要運動員將球往高處踢;它也不同於排球的用手打,要求運動員用腳靈活控球。
但那時候的畏波濤,跟夥伴們一樣,並沒覺得苦,反而覺得樂趣無窮。
等畏波濤長大,考入城市裏麵的高中後,才知道藤球不是自己一直以來深信不疑的蹴鞠,而是發端於東南亞。
因藤球運動主要用腳支配和控製球,類似民間踢花毽子,有人按照其技巧將它命名為“羽毛球的場地、足球的打法、排球的規則。”
考慮到老家的夥伴們還有以後的孩子們,還在玩最原始的藤球打法,畏波濤就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正規的藤球隊,有朝一日回家鄉給家鄉的孩子們傳授正規的藤球打法。”
高中時期的畏波濤開始四處搜集藤球的正規打法知識,還不忘了堅持每日的訓練。
平常的訓練十分艱苦,但他一直堅信“我們農村的孩子不怕吃苦。”他相信但隻要肯吃苦,堅持長期訓練,取得成績並不是難事。
一直以來,除了學習,藤球幾乎是畏波濤生活的全部,每一早一晚地堅持訓練,數年如一日,以至於高中的同學都稱呼他為“藤球王子”。
畏波濤知道這裏麵有取笑的意味。因為在那些城裏孩子的眼裏,玩不起足球才玩粗糙的藤球。
畏波濤懶得搭理他們,也就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直到現在,自己竟然站在了香城市的藤球比賽現場,自己已經成為藤球隊的教練了。
“夢想,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