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找上門
周萍和舒涵水吃了飯,王大翠又熱情的給周萍和舒涵水包了一個鹵味,讓他們待在路上吃。然後他們坐上孟家的驢車,這才朝著城裏而去。
這小周村離城裏可是路程不近,他們來的時候做的聶致遠的馬車,馬車裏有軟和的墊子,坐在上邊很是舒服。也沒有覺得路上有多麽的顛簸。但是這驢車就不一樣了,到了城裏的時候,舒涵水感覺自己全身都被顛的散架了一般。
舒涵水其實也不知道聶家在哪裏,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去周家是第一出容家的門。他不知道,但是周萍知道,周萍指著路。很快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府邸的跟前。
舒涵水大量了一下,這聶家的府邸雖然和容家的規模差不多,但是比容家的要威嚴,有一種容家的府邸沒有的氣勢在裏邊。舒涵水心裏暗暗說道,“不愧是當官的,就是不一樣。”
孟大和把驢車在聶家的門口停了下來,聶家門口站了兩個看門的,他們看到一輛驢車停在了門口,不由的皺起了眉頭。以前聽到聶家門口的不是轎子就是馬車,還從來沒有驢車停在這裏。
一個下人斜著眼睛看了一下,聲音裏帶著不悅說道,“幹什麽的,知道這是什麽地方嗎,趕緊走。”
孟大和趕緊陪著笑臉說道,“兩位大哥辛苦了,請問這是聶家嗎?”
“是聶家,你什麽事?”這個下人仔細的看了看孟大和,不認識。這個人穿的衣服雖然還算看著可以,但是上邊都是褶子,一看就是從村裏來的。
“我找一下聶家的二少爺聶致遠。”孟大和客氣的說道。
“你找我們家二少爺,你是什麽人,我們家二少爺是誰想見就見的嗎。別給自己找麻煩,沒事趕緊走。”
周二妮從車上下來了,他覺得自己的女兒那將來就是聶家的少奶奶了,這些下人這麽說話,他頓時來氣了,趾高氣揚的說道,“你們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告訴你,我們可是聶家的貴人。”
聽到這話,那個小人頓時被唬住了,以為這些人跟二少爺的關係不淺,趕緊說道,“你幾位在外邊等會,我馬上進去稟告二少爺。”
沒多大一會,聶致遠從裏邊走了出來,一邊走一邊嗬斥下人,“門口來人找我,你們大發了就是了,真是廢物。”
“二少爺,我們原本是想把他們大發了,但是他們說是聶家的貴人,我們這不是怕耽誤了您的正事嗎。”下人趕緊陪著笑說道。
“聶家的貴人,”聶致遠一邊說著,一邊來到了門口。
等他看到門口的人,不覺這腦袋就一陣的頭疼,他沒有想到孟家人會這麽快就找上門來了。
孟州看到聶致遠出來了,一下就衝了上去,“聶少爺,我可看到您了。”
孟州的眼淚瞬間的就掉了下來,滿臉的委屈。
舒涵水站在驢車的旁邊看著眼前的一幕,嘴角微微往上翹著,露出了一絲看熱鬧的模樣。
“你們怎麽來了?”聶致遠不耐煩的說道。
“聶少爺,奴家已經是您的人了,我不找您,我去找誰?”孟州臉上還帶著淚滴,讓人有種我看尤憐的感覺。
聶致遠此刻心情煩躁,根本就沒有這個心情,冷冷的說道,“你怎麽成了我的人了,這事我可不知道,阿肆,你說說是怎麽回事?”
阿肆跟著聶致遠的後邊,小聲的說道,“少爺,我也不知道,我當時也喝多了。”
聶致遠瞪了他一眼,“你們聽到了吧,我們當時都喝多了,發生了什麽事情可不知道。”
聽到聶致遠的話,舒涵水明白了過來,原來聶致遠遭人算計了,他心裏不由的暗想這孟州看來不僅有心計,還會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孟州聽到聶致遠的話,一下就跪了下來,“聶少爺,我可是好人家的女兒,您喝多了,我們給你安排了房間,誰知道您跑到我的屋子裏,竟然……”
孟州下邊的話沒有說出來,但是大家都心裏明白。
聶致遠此時也有些悔恨了,他恨自己喝多了,恨自己惹上這家人。
“阿肆,你去拿十兩銀子給他們。”聶致遠說完就要進去。
孟州一把保住了聶致遠的大腿,“聶少爺,剛剛說了我是好人家的女兒,我不要錢我要跟著您,我現在回去不會有人要我了。”
這時候聶家的門口已經圍了一些看熱鬧的了,眾人聽到孟州的話,都明白了是怎麽回事了。聶致遠的名聲本來就不怎麽好,所以眾人一時間議論紛紛。
“這個姑娘還真是可憐。”
“是呀,這聶少爺真是作孽。”
周二妮走了上來,“聶少爺,你可不能翻臉不認人,我家姑娘可是清清白白的,現在變成了這樣,你用錢可是大發不了我們的,我們家雖然窮,但是也不會賣女兒的。”
“對,聶少爺,我姑娘從小也是被嬌慣長大的,我們今天找過來,希望聶少爺給我們一個交代。”孟大和也道。
聽著人們的議論,聶致遠的臉上越來越難看了,他看了一眼孟州道,“你們想怎麽辦?”
“怎麽辦,讓我女兒嫁進你們聶家,讓他當聶家的少奶奶。”周二妮立馬說道。
聽到這話,這次圍觀的人群頓時就炸了,這個女人瘋了吧,就算這件事是真的,但是這幾個人的穿著一看就是鄉下的,想嫁進聶家當少奶奶,那不是癡人說夢嗎。
“這位婦人,你不要太過份了,這聶家是什麽人恐怕你沒打聽清楚吧,聶老爺可是知州。”一個老頭好心的勸道,“你就算解決問題也不要要求太高了。”
“是呀,是呀。”眾人附和道。
聽了這話,周二妮的眼睛一瞪,“怎麽,你們嫉妒了,是不是我女兒能嫁進聶家你們都嫉妒了。我就這一個女兒,嫁進聶家不當少奶奶,還當什麽。”
那個老頭聽了周二妮的話,也沒有生氣,隻是搖了搖頭道,“你怎麽不識好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