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綁元星係
之前傅以為之所以沒在陳漢生麵前使用過自己身上帶著的那個傳送門到這暗市來,無非是怕陳漢生會受到驚嚇。
加之當時他跟陳漢生提議要到這島上時,知情的陸紳霆已經幫他們安排好了直升飛機。因此,可以說陳漢生並不知道還有傳送門這麽個物件。
但陳漢生知不知道眼下已經不重要了,足以讓傅以為哀嚎的是,眼前這陣法所指的終點竟然是綁元星係。傅以為心裏雖然覺得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因為他一般傳送門剛啟動時,是絕對不會定位在綁元星係這個方位的。
但經過一番研究後,他最終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陳漢生去了星球最多的綁元星係。至於他落到了那個星球之上,傅以為還需要再花些時間去確定。
所以接下來大約有半個小時的時辰,他仗著豐富的經驗,仔細查勘了傳送門的傳送功能指示燈,計算了很久,竟列出了七個陳漢生可能前往的星球。
“TMD,美三娘,千萬別讓我逮到你,不然我一定會扒了你這個死妖精的皮!唉,隻好先回綁元星係的虺魎星,找幾個師叔的幾個徒弟師兄分頭往找了。”傅以為不甘心地套進傳送門。隻見灼眼的白光閃過,暗市又恢複了往日的安靜。
而那些害怕地躲進了屋子裏的好事者開始調整心情,該賣貨的賣貨,該看貨的看貨。
暗夜裏的風兒輕輕擦過樹梢,哭泣的聲音如同鬼魅般讓聽了的人膽戰心驚,偶爾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怪獸發出稀奇古怪的嚎叫聲。
陳漢生正站在一個巨石砌成的傳送門邊,看著遠處伸手不見五指,黑漆漆的空曠地界,心裏陣陣發冷,他已經站在這裏很久了,同時心裏一直在想著這些天所發生的事情。很多東西都超出了他的認知,傳送門,傅以為和美三年兩個人所幻化出來的武器。
以及他自己身上的‘賦能手鐲’,還有體內時不時刷刷存在感的紫玄氣,似乎都商量好的湧現在他腦海裏,弄得他心神不寧。而讓他更加心慌的則是傳送門外麵那未知的一切。
當年他重生時,都沒有現在這般彷徨、恐懼過,為了打消自己的恐懼,陳漢生隻能在傳送門旁邊找一處能夠藏身的地方,就這麽不可抑製地各種冥想,沒想到竟就這麽挨到了天漸漸亮起來的時候。
是一聲婉轉的鳥叫,驚醒了沉思中的陳漢生,“鳥叫?這會是哪兒?”
興奮的陳漢生,下意識地坐直了身子,朝昨晚那讓他不敢往前的地方,隻見藍天白雲的映照下,茂密的原始森林就在幾十米遠的地方,那裏雜草叢生,還散落著無數巨大的石頭,也是在這一瞬間,陳漢生認為自己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原始森林邊。
隻是再看看身上閃耀著赤炎盔甲,陳漢生又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這盔甲似乎是自己被美三娘推入傳送門的一瞬間,傅以為扔將過來的東西,至於怎麽會穿在他的身上,陳漢生也是不得而知。
隻能等見到他時,再詢問清楚,但,能不能有機會再見傅以為,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剛抬起腳想要,走出傳送陣時,陳漢生遲疑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要呆在這等傅以為來,還是先走出這片奇奇怪怪的森林。
但也隻是遲疑了一會兒,謹慎的陳漢生還是決定先等等,假如傅以為那時還沒到,他就再往裏探查探查,看看有沒有別的出口。
決心一下,陳漢生立即可是忙起了在此住下來的準備,與此同時,他不由得心想:“幸好做直升飛機去暗市之前,購置的大批物品都在他手裏提著,所以這下可算是派上了用場。”
在傳送門最近的一塊大岩石下清出一塊空地,陳漢生竟破天荒地哼起了小調,從他那手鐲裏取出旅行帳篷拚裝好,然後,又爬進帳篷鋪上了一個毛毯,繼而盤腿坐下,”嗯,我該吃點東西了。”陳漢生想著。
最近這點時間,從啟動紫玄氣開始,他就進入了辟穀期,而他身材所需的能量,已經完全可以由紫玄氣來供給,其實吃不吃東西也無所謂,但因為眼下隻有他一個人,閑著也是無聊地在那遐想,不如吃點東西消磨消磨時間。
所以這麽一想,陳漢生就打開了一袋真空包裝的壓縮餅幹,吃了兩塊,但是驀然間一股哀傷孤獨的情緒遏製不住地從他心頭冒了出來。
為了擺脫傷感的情緒,陳漢生鑽出帳篷,深深吸了一口吻,但也是那瞬間,他的眼神從並沒完全合上的帳篷拉鏈處,無意間掃到了岩壁,不由地渾身一陣。陳漢生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岩壁,久久無法挪開自己的視線,原來那上麵寫著兩個鬥大的漢字。
這兩個字陳漢生不認得,但是他知道這是中國古代的“甲骨文”。
陳漢生立即走出帳篷,再周圍四處搜索,果然在不遠處的其他大岩石上,也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既有甲骨文又有篆文、隸書、楷書、行書、狂草,還有他看不懂的稀奇古怪的其他文字。
陳漢生仔細看完他所認識的文字,驚奇之情浮上臉龐。終於在其中一個岩壁上,他看到了隸書篆刻的字體,也知道了自己竟然來到了一個名叫‘天拓’的星球上。
文字中還記載,原來,一些古代的華國修真之人,經過修煉後,被四位號稱‘天帝使臣’的修真者分批帶到了這個星球。
每一批修煉者都認為自己已經羽化得道,隻要在經過百日便可以飛升,可是到了這兒後,他們就再也找不到那幾位“天帝使臣”了,而這裏也沒有他們所想像中的那麽美好。
岩石上文字裏表達出了那些流落至此的修真之人的苦楚、哀傷、無奈和惱怒。也讓陳漢生不由得不冷而栗。
仔細查看各篇文字的題名,陳漢生創造除自己外,最後達到這個星球的人是在清朝嘉慶三年,一共有七百五十六人,男女老少都有,分為四批陸續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