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45章 以退為進

第145章 以退為進

  左良玉離開京城的第二日,崇禎皇帝就得到了錦衣衛的匯報。


  開玩笑,京城本就是廠衛的監督重點,隻要崇禎皇帝想,他甚至能知道某位大臣某晚是尋的那位侍妾侍寢。


  “十幾日內逛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娼館?”崇禎皇帝看著韓山河直皺眉頭,心說怎會有如此奇葩之人。


  韓山河挑了挑眉毛以示尷尬。


  “是啊陛下,卑職後來派人去一一過問,隻這十幾日時間,左良玉幾人的消費竟達九千多兩白銀。”


  和平年月,一兩銀子就夠一戶人家生活一個月,如今雖然糧價上漲,但比價其實並未漲多少。


  通過那些老鴇得知,那左良玉經常一晚上都要喊好幾個,韓山河隻是唏噓,十幾日的夜夜笙簫,人的身體怎麽受得了。


  “臣估摸著左良玉離開京城的原因,就是因為銀子花完了,臣請示陛下是否還要繼續追蹤。”韓山河又道。


  “不必了,還是將人手放到監視諸王的事情上。”崇禎皇帝道。


  專派人手盯左良玉十幾日已經算是看得起他了,一個被削去官職、軍職的破落戶,實在不值得浪費人力。


  正說著,王承恩笑吟吟的從殿外走了過來。


  “皇爺,好消息!剛剛戶部的廖昌仁發來奏報,那孔胤植果然不敢造次,同意捐糧二十二萬石,如今糧食皆已從曲阜運出,不日便可抵京!”


  但崇禎聽了反倒沒那麽高興,而是眉頭都皺了起來,心說這孔胤植怎麽如此能忍?忍者神龜轉世嗎?


  他的計劃裏,定是要趁著藩王動亂的時機,要把儒教的根從大明拔出來的。


  如今孔胤植的一味忍讓,不僅讓崇禎皇帝沒機會動手,反倒是更讓各地官員不滿,無他,倘若孔胤植心懷不軌,這些官員自會閉嘴,但目前百官隻看到崇禎皇帝欺負這衍聖公,反倒是讓崇禎皇帝變得被動。


  “陛下可是在擔心不好收拾那衍聖公?”韓山河似乎看出了崇禎皇帝的擔憂,接過話茬道。


  “陛下多慮了,以卑職對那孔胤植的了解,很可能這次隻是以退為進,孔胤植為人貪婪,這類人向來隻有他占便宜的,怎能忍下幾次三番被朝廷盤剝。


  那魯王也不是善茬,之所以沒能達成意見,依卑職看,隻是開的價碼不夠罷了,狼狽早晚會為奸的。”


  “嗯,朕倒是不急,且再等等吧,實在不行,你們兩個就算是出陰招,也得馱孔胤植下水,這事兒對朕很重要。”崇禎皇帝再次囑托道。


  藩王在怎麽說也隻是皇室內部的問題,可孔府卻是天下人的問題,平時想搞衍聖公實在不容易,即便孔胤植犯個什麽事兒,也不能作為鏟除衍聖公的理由,頂多是將孔胤植罷免,而後再重新選擇一個衍聖公而已。


  隻有造反這一招,可一勞永逸。


  “老奴卑職遵命!”王承恩與韓山河齊聲道。


  二人心中都理解為什麽崇禎皇帝要除掉孔家,這兩年來,王承恩也好,韓山河也罷,處置那些貪腐官員時,總能感覺他們沆瀣一氣,朋黨的基礎雖說是利益,但利益的的基礎卻是頭頂上的一個儒字。


  “陛下,近來魯王、福王動作頻頻,尤其是那蜀王仗著封地大,已經開始暗自招兵,卑職有一事不明。”韓山河想了想還是將心中的疑慮問了出來。


  “你是疑惑為何朕還不出手吧!王大伴兒是不是也想不明白?”崇禎皇帝看了一眼王承恩道。


  “是呀皇爺,老奴不敢妄自揣摩聖意,但最近確實……”


  “鏟除其中任意一個藩王,對朕來說輕而易舉,譬如那山西的晉王,隻消朕一道旨意,孫傳庭隨手就能將那朱審烜抓拿歸案。


  朕之所以一直對諸王的動作視而不見,甚至回避朝臣的擔憂,就是為了將所有隱藏的害群之馬一網打盡。


  試想,倘若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晉王、福王抓捕,其他的藩王還會如此囂張嗎?”崇禎皇帝歎了口氣道。


  “他們隻會更加隱忍,會在朝廷真正危險的時候,在背後捅刀子!”韓山河眼神淩厲的道。


  “皇爺英明!趁著這個機會,皇爺還可打壓宗室,實在是一舉多得!”王承恩也想明白了。


  宗室問題一直是崇禎皇帝擔憂的,將近三十萬人的龐大宗室,每年朝廷為了宗室俸祿、婚喪嫁娶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尤其是那幾十個親王、上百個郡王,手裏都還有數不盡的良田。


  這些都是崇禎需要解決的,但直接下令到底是師出無名,唯有等,令他們躁動起來、興奮起來,讓他們以為朝廷昏聵、皇帝軟糯、反應遲鈍,自己犯錯誤,他才能徹徹底底的將宗室打壓下去。


  所以,早在去年時,崇禎皇帝就預料到,他與宗室間早晚有一戰,隻有一戰,方能真正讓積重難返的大明重新煥發出活力。


  “你們二人倒是想得明白,此時放心心裏便是,勿要對其他任何人說。”崇禎皇帝交代道。


  這事兒他連溫體仁都沒說過,雖然溫體仁辦事也比較靠譜,但到底是讀書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這是造自己的反,真讓朝臣知道了不知又會作何感想。


  殺人殺到自己這老朱家頭上,估摸著大明三百年也隻此一家了吧。


  王承恩和韓山河自然不敢怠慢,皆是齊聲應諾。


  二人離開西山大營後,崇禎皇帝突然覺得有些日子沒去製造局了,也不知最近膛線槍有沒有進展,想著西山大營距離玉泉山也不遠,換下盔甲後,招呼解閻王等一應親衛便擺駕玉泉山。


  製造局在整個大明也是個相對較為神秘的部門,作為崇禎皇帝日後發展工業的總基地,將製造局設置在西山大營之側,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製造局距離西山大營僅數裏,一行人又是騎馬,隻一刻鍾的功夫崇禎皇帝便到了製造局。


  “宋老,如何了?最近可有什麽進展?”崇禎皇帝見到宋應星後,擺擺手免了禮後道。


  “微臣正打算明日請見陛下,經過反複試製,那水泥或許已經達到了陛下說說的程度。”宋應星放下手裏的槍管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