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34章 到了軍營,你倆就是兄弟

第34章 到了軍營,你倆就是兄弟

  這可算是難住這把總了,他隻知道目下總督大人正為征兵所愁。


  山陝兩地近些年飽受官府、官軍、匪軍、旱災折磨,對官府早已失去好感,寧願選擇入流寇也不去當官軍,上頭隻得派把總一級的官軍赴地方親自征召,順便將朝廷旨意傳至地方。


  至於為何名為秦兵,卻在山西招兵,還不是因為征兵難嗎?

  陝西比之山西更不如,如今在陝西流竄的闖王、八大王、闖將、曹操、不沾泥等人皆出自陝西,這些人的嫡係也都出自陝西,他們將陝西犁地般犁了一遍又一遍。


  匪軍犁過官軍犁,官軍犁過官府犁,匪軍雖說也禍害百姓,可更讓百姓們失望的是,本來應該保護他們的官軍卻也來搶劫,以至於兩地百姓恨官軍甚於恨匪軍。


  “不論是陝西兵還是山西兵,都是咱大明之兵,秦兵之名,乃是當今聖上所賜,總督大人懲處貪腐、親自練兵,新兵三個月訓練期結束後,兵餉以邊軍規格發放,諸位鄉親隻管把心放到肚子裏。”把總自然不能說是因為征不到足夠的兵才來山西征的,但這也難不倒他。


  把總話一說完,這下石頭村的百姓也都開始暗自嘀咕了。


  雖說不知這當官的說的是真是假,但最起碼這把總不是跟官府派來征稅的吏目般凶神惡煞,但既然這人說了安家費那兩鬥米今天就能發下,應該也沒法誆人。


  顧大頭和張二蛋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苗頭。


  顧大頭是為了自己家裏的爹,張二蛋家裏死絕了,完全是因為沒東西吃活不下去了。


  “大頭,一起去?”張二蛋詢問道。


  “俺回去跟俺爹商量商量。”顧大頭想了想還是沒直接答應。


  “本官走了,諸位若是有想從軍的,今日下午還可去隔壁李家莊尋我,倘若過了今天再想入伍,隻能自備盤纏去山西鎮的大營了。”


  這把總說完見仍然沒人來報名,不覺有些失望,不耐煩的揮揮手就打算走人。


  這時張二蛋卻是忍不住的扒拉開人群道:

  “兵爺,小的張連科願入伍!”張二蛋陪著笑臉點頭哈腰的走到那把總麵前道。


  “總算有個開眼的,跟著咱走吧,到那邊登記去。”說完便朝著屋外走去。


  石頭村的百姓們也如顧大頭般顧慮重重,那把總走後,顧大頭趕緊小跑著回了家與爹商量。


  “官軍哪有如此好心,還給咱發兩鬥糙米?”顧百順滿臉的不相信,但仍舊想讓自己孩子去參軍。


  兩鬥糙米給不給另說,眼下父子二人就要活不下去了,官軍待遇再差,總不至於把人給餓死吧?

  “俺也知不道,那把總說要是肯入伍,今天就能發兩鬥糙米,俺想著要是有那兩鬥米,再摻和點樹皮、草根,總比天天連樹皮都沒得吃好些,俺就是舍不得爹。”


  顧大頭明顯動心了,但又擔心生了病的爹撐不下來,正待這時,張二蛋扛著半袋東西興衝衝的跑過來,邊跑還邊吆喝著:

  “大頭,是真的哩!是真的哩,恁瞧,白花花的大米!”張二蛋將米袋放下抓了一把糙米給二人看。


  “官軍這是咋了?真有這般好心?”顧百順盯著大米眼睛都直了,他都記不清上次喝到米粥是啥時候的事兒了。


  “大頭你就別猶豫了,機會難得,還能讓顧老叔吃上幾頓好的。”張二蛋勸道。


  見到官軍真的發了米,再加上張二蛋和自己爹的勸說,顧大頭終於跟張二蛋小跑著去追那把總。


  半個多時辰後,顧大頭背著半袋米又回到家中。


  “爹,俺走了,恁自個照顧好自個,俺到了軍營裏托人給你寫信。”顧大頭坐在床頭對顧百順道。


  他不知道這一離開啥時候才能再回來,雖然沒怎麽見過世麵,但刀劍無眼,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一回事。


  “放心去把,二蛋啊,你是見過世麵的人,到了軍營你倆就是兄弟,大頭比你小,幫老叔照拂一二,俺每天給你倆在神像前祈禱哩。”顧百順坐在床頭十分鄭重的對張二蛋道。


  “說啥咧顧老叔,俺跟大頭都是從小玩到大的兄弟,恁就是不說,俺也會幫襯著。


  老叔,俺家沒人兒了,俺留著這半袋米也沒得用,俺……俺就留給老叔吃吧。”張二蛋將自己的半袋米也扔到了屋子裏。


  “這哪兒行,二蛋,這可是你用命換回來的,老叔雖窮,但這米不能收!你且去現成換幾錢銀子也是好的。”顧百順連連拒絕。


  “糧食天天漲咧,換成銀子過不了幾個月連一鬥米都買不到咧,咱不能便宜了那些奸商。


  大頭,咱們走吧,莫讓外頭的兵爺等著急了。”張二蛋又望了一眼自己的那半袋米,不舍的催促道。


  “爹,俺走後咱家就剩你自個,你得把米藏起來,莫讓人瞅見了。”顧大頭眼裏含淚道。


  “爹比你活得長,這些還用你教?到了軍營好好幹,聽你二蛋哥話,走吧走吧!”顧百順別過頭催促道。


  顧大頭與張二蛋隨即出了村子,跟著兩個官軍向把總隊伍匯合,一個時辰後,把總帶著數百人朝著山西鎮進發……


  顧家父子隻是秦兵的一個縮影,但凡是選擇這時候從軍的,誰還不是過不下去了呢?

  他們或許沒有讀書人知書達理,但每個人卻都是有血有肉,他們也有父母兄弟、也知曉生離死別,或許身份有尊卑,但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流露卻與天下百官同樣高貴。


  孫傳庭一身甲胄站在城牆上,看著城下從各個方向匯集而來的新兵隊伍,不禁慨然而歎。


  來山陝已經一個多月了,征兵令也發出去了一個多月,然而到現在為止也不過隻征召到兵額的一半。


  征兵之難,難在缺糧、缺錢、缺武器,更重要的是缺人心,這裏的百姓被官府欺壓的太厲害,以至於恨官府甚於恨流寇。


  錢糧問題孫傳庭已經與當地豪紳會過麵,但這些豪紳的表現讓孫傳庭極為憤怒,他們募捐的錢糧,竟還沒私下裏送給總督府的禮物貴重。


  “總督大人,經曆司已經清查完畢,這些地方豪紳作惡多端,用惡貫滿盈來形容都不為過!”秦兵參將趙寶山拿著卷宗稟報道。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