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再訪不周
星辰歸天之後,天庭氣運又是一陣大漲,妖族眾人自然高興不已,將昊天和星辰之母視為天庭之友,熱情了數倍。
不過,帝俊卻帶著懷疑的目光,暗中觀察了昊天和星辰之母好久,背地裏更是不知道掐算了多少遍。
如果不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星辰歸天對妖族有大好處,對天庭是必須的,帝俊保不齊會怎麽想。
可就算是這樣,帝俊也沒有絲毫放鬆警惕的意思,域外星海,星辰之力,對於他們這群先天大能而言,雖然不算什麽,可也是一股龐大的力量,隻看妖族擁有了星辰之力,實力能夠增加好幾成就知道。
況且,域外星海雖然因星辰之母而生,但事實上,域外星海並不是完全對對方所有,與其說域外星海是星辰之母孕育,不如說是天地接她之手,孕育出來的。
因此,廣闊的域外星海,對星辰之母一樣,存在著諸多的秘密以及眾多的天材地寶。
結果這樣一塊地方,星辰之母就這麽讓出來了,雖然昊天說,星辰之母是想借助功德之力,成功突破,也博得了不少人的信任,但帝俊就是無法說服自己相信,才會一直暗中觀察,想要找出其中的秘密。
對此,昊天也同樣心中有數,不過他也沒有去嚐試說服帝俊打消疑慮。
作為日後的三界之主,昊天很明白帝俊的心思,主動去做些什麽,帝俊隻會更加懷疑,什麽都不做,才是最好的,畢竟帝俊怎麽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所謀劃的,是巫妖大戰終結之後的,鬥姆元君之位吧。
就這樣,在天庭之上熱鬧了上千年後,三千大能紛紛離去,昊天也和星辰之母一起遠離了天庭,來到了不周山的所在。
相比較於幾萬年前,不周山如今要熱鬧的多了。
隨著九重天闕出現,不周山上的威壓也消散了不少。
昊天知道,這是因為不周山中盤古殘留的意誌,逐漸轉化為天庭的位階之力,日後更是成為了天條基礎的緣故。
也正是因為這樣,不周山的力量逐漸的消散,日後才會在共工的一撞之下,就此斷裂。
如果是現在,別說是共工了,就算是十二祖巫全部撞上不周山,也未必能夠將其撞斷。
隨著威壓的消散,不周山上的生靈也多了起來,一座座先天陣法先天禁製也隨之消散,大量的靈物開始出現,不周山也變得越發熱鬧起來。
昊天和星辰之母在不周山上一邊四處尋找天才地寶,一邊談論道法,這一日,來到不周山上一座險峰奇崖之上。
但見山勢巍巍,煙霧彌漫,常見靈獸往來奔走嬉戲,牡丹芍藥靈芝異草爭相開放,仙香撲鼻,瀑布飛濺,小溪潺潺,又有猿鳴虎嘯,獅哄狼嚎,彩虹成橋,仙禽撲騰其上,紫霞連貫,奇峰突起,異石嶙峋,恰似晨曦飲朝露!好一派洞天福地!
正走著,忽然兩人一齊停住腳步,眼望前方。
卻見前方不遠處,淡淡的林葉中隱隱散出微弱的五彩霞光,更有七彩雲霞纏繞其中。兩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先天之物!”
言罷,急忙架起雲光,就往那靈光所在之地趕去。
二人具是先天大能,速度自然不慢,很快,便來到一處山崖之下,隻見七彩祥光籠罩下,一株靈根閃閃發光。
此靈根,形如龍,葉如鳳,九曲回腸,輕靈自在,乃是一株先天葫蘆藤,青藤萬葉之下,懸掛著七個即將成熟的葫蘆,閃爍靈光,吞吐靈氣,各個都是先天之物。
“先天靈根,混元葫蘆藤!!!”
昊天和星辰之母瞬間認出此物的來曆,然後發現,此地除了這株混元葫蘆藤之外,還站著三人。
為首的是一紫袍白眉皓發老者,兩側分別站著一金色鑲邊白袍威嚴無比的中年道人也一放蕩不羈,劍眉入鬢的青年道人。
洪荒天地之中,能有如此組合的,除卻三清之外,便無旁人了。
見狀,昊天不敢怠慢,連忙收起驚訝,上前一步,打了個稽首:“原來是三清道兄,貧道有禮了。”
星辰之母自然也知道三清的大名,見狀同樣上前一步,打了個稽首,雙眼不著痕跡的從那葫蘆藤上劃過,心中隱隱有些可惜,三清在此,這株先天靈根怕是與他們無緣了。
昊天反倒是心中大定,這混元葫蘆藤和其他靈根不同,本源都在那七個葫蘆之上,一旦成熟之後,便會就此枯萎,相當於是七件先天靈寶。
三清再怎麽是盤古正宗,也不可能獨得七件先天靈寶,而且還是七件頂尖先天靈寶。
過猶不及,強行收下,反而會有損三清氣運。
果不其然,雙方一番見禮之後,老子率先開口,看了那混元葫蘆藤一眼,開口道:兩位道友既來,便是與此靈根有緣,如今靈根成熟在即,不如一起等候片刻如何?“
“大善!“
昊天見狀忙道。
隨後,便於星辰之母在這山崖之中找了一處地方坐下,既不會離的太近,也不會離的太遠。
就在五人默默等候之時,又有一些人來到了此處。
女媧伏羲兩兄妹,帝俊太一兩兄弟,鎮元子和紅雲老祖這一對好基友,東王公西王母這一對好夫妻,以及感受到不周地脈變化的祖巫後土。
小小的山崖之中,一下子出現十四位先天大能,足足七方勢力,也算是難得。
對此,昊天確實神色不動,對此早已心知肚明,上一世的時候,除了星辰之母之外,在這裏的也是這些人。
唯一不同的是,當時的自己,是奉道祖之名,在最後關頭才趕來的,取走其中一個葫蘆之後,便返回了紫霄宮。
不知道這一次,哪位老爺是否有所安排。
想到這裏,昊天下意識的抬頭,朝著三十三天外,混沌虛空看去,仿佛想要從那平靜的天空中,看出些什麽一樣。
不等昊天看出什麽,眾人之中,人數最多,到的也最早的三清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