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投資的理由
“同誌們,今天我們這個會議的議題,想必大家事先也都有所了解了。”
辦公室裏,鄭西坡的目光,在每一名常委的身上掃過。
“正澤太湖繭綿加工製品有限公司,已經確定將會在我縣厚橋鎮投資建廠。”
“暫定的投資額,為500萬……”
聽著鄭書記抑揚頓挫的話語,一眾常委的臉上都有些振奮之色。
沒辦法,這些年蒼南縣的日子實在是太緊吧了。
縣財政上,幾乎常年赤字。
很多時候,縣裏機關單位的工資,都要延遲發放。
尤其是到了年關將近的時候,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縣**那邊,前兩年還有個笑話傳出。
說是縣裏的財政局局長,每到快過年的時候,身體就不好,要請病假。
一連三五年了,都是這個情況。
這在大家看來,固然是個笑話。
但也很能說明縣裏財政情況的嚴峻了。
這次突然聽說有外地企業投資500萬來建廠,這在縣領導們看來,不啻於天籟之音。
鄭西坡給大家講了講今天會議的議題,就伸手向最末位的梁慶發、夏雲傑二人伸手示意了一下。
“厚橋鎮的慶發同誌,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介紹了。他身邊的夏雲傑同誌,可能在座大部分沒打過交道……”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次正澤公司能來厚橋鎮投資,小夏同誌可謂是首功之臣!”
表揚了夏雲傑幾句,鄭西坡就話鋒一轉。
“小夏同誌,聽慶發同誌說,厚橋鎮幾個村子的桑蠶養殖戶,都受到過你技術上的指點。想來你對桑蠶養殖這一塊,那是相當熟悉咯。”
不等夏雲傑回答,鄭書記接著開聲道:“下麵,就由你來給大家講一講厚橋鎮桑蠶養殖業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正澤公司投資建廠的具體情況吧。”
鄭西坡說完這話,辦公室裏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轉向了夏雲傑。
說起來,大家對這個年輕人雖然很麵生,但是對他的名字卻大都不是第一次聽到了。
畢竟蒼南縣這樣一個小縣城,能有一個京都大學的畢業生來工作,還是很罕見的。
夏雲傑來到厚橋鎮的第一天,縣裏的大佬們就基本上聽說過他了。
當然了,今天在這種場合下見到這個年輕人,大家還是很意外。
領導開了聲,夏雲傑自然要做出解釋。
他站起身,一五一十地將自己了解的情況講述出來。
“養蠶,在我們贛西省,其實並不是什麽新鮮產業。”
“省會昌州市,北邊的江城市,都有一些成規模的養蠶基地。”
“根據我了解的情況,這些養蠶基地的養蠶規模,都基本上達到200張。雖然和幾個養蠶大省的養殖企業規模,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不算明顯。采桑葉劃得著,5角錢一公斤,一天七八個小時,能采250公斤左右,收入很不錯。”
“尤其是我省人工成本較低的情況下,這樣的規模差距,更是可以彌補的……”
聽著夏雲傑的侃侃而談,會議室裏一片靜謐。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不知道他說這麽遠,到底是為了什麽。
停頓了片刻,夏雲傑的講述還在繼續。
“相比我省養蠶業發達地區,我們厚橋鎮的桑蠶養殖規模,就更小一些。幾個村子加在一起,年產量也才100張左右。還不到省內中等規模企業產量的一半。”
“可能又人會說,這麽小的規模,引人家花這麽大代價投資建廠,是不是有些不妥?”
聽到這裏,縣長薑浩然的眼神中頓時閃過了一絲精芒。
顯然,他已經意識到了夏雲傑要說的是什麽。
不等領導們詢問,夏雲傑很快做出了解釋。
“這個疑慮,其實是沒必要的。”
夏雲傑肯定地說道:“正澤太湖繭綿加工製品有限公司,不光是做蠶絲後期加工的,他們對桑蠶的養殖,也很有心得。”
“我們厚橋鎮的幾個桑蠶養殖戶,如果能用上正澤公司的技術,隻需要前期設施投放之後,很快就能推行工廠化養蠶。”
“而達成工廠化養殖之後,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桑葉、提高蠶室蠶具使用率,未來還可以采取多批次連續循環養蠶,一年可以喂6—8批,比傳統養殖多出3批以上。”
聽著夏雲傑的侃侃而談,縣委常委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一些似懂非懂的感覺。
夏雲傑接著說道:“除此之外,工廠化養蠶的另一個好處是:一年之後,桑園將進入豐產期。到時候,養蠶量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5倍,達到1600張。”
聽到這裏,大家頓時恍然大悟起來。
養殖規模一下擴大5倍,也就意味著厚橋鎮的桑蠶養殖產能,將在明年達到500張。
這個數量要遠遠超過了昌州市、江城市的那些規模養蠶企業。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的話,厚橋鎮的養蠶業,就真的能起來了。
不過,在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的時候,也有人有疑問。
縣委副書記徐建軍就忍不住蹙眉道:“小夏同誌,你說這些,我怎麽聽著好像天方夜譚?”
“我就一個問題,既然養蠶規模擴大不難,為什麽大家正澤公司會選擇我們蒼南縣來建廠呢?”
“他們難道不可以將技術和昌州市、江城市的桑蠶養殖企業共享?”
徐書記的問題問出之後,幾名常委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凝視著這位領導咄咄逼人的目光,夏雲傑心平氣和地給出了答案。
“徐書記,正澤公司選擇和在我們厚橋鎮投資建廠,和我們本地桑蠶養殖戶合作,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因為我們厚橋鎮這邊的人工工資相對較低。”
夏雲傑掰開手指解釋道:“我算了一筆賬,如果該公司在我們厚橋鎮建廠,且桑蠶養殖規模達到500張的話。僅采桑固定用工一項,他們每年隻需要支付5萬元左右的工資。”
“而在昌州市,這個數字可能要增加到10萬。江城市因為工資水平更高,這個數字怕是可能突破1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