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艾陵之戰:魯吳再伐齊 (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春秋第二百三十九年)
齊國進攻魯國未獲成功。
魯國肯定不能咽下這口氣,我們魯國一個人打不過齊國,可是我們有背後的大哥幫助,有盟邦。上次的稷曲之戰,是齊國趁著吳國的不在,而搞的突然襲擊,現在我們可以充分的準備,聯合吳國一起伐齊。
魯國反手就是一擊,借著上次吳國聯合魯國的局麵,與吳國一起再次伐齊,其實就是報複“稷曲”的齊國反擊戰,現在由於齊國的原因,已經徹底的將魯國和吳國推到了一起。
吳國北上出兵前,總是有個心患,這就是吳國背後的越國,不過,越國已經被吳國徹底打敗,而且越王勾踐都被羈押在吳國多年,雖然由於勾踐的順服行為,讓吳國將其放回了越國,但一旦吳國有大的軍事行動,這種擔心還是存在的,越國當然知道吳國的這個心思了。
於是,聰明的越王勾踐,知道吳國準備北上伐齊的時候,就帶領著自己的臣子們前來朝見,以便讓夫差放心。
自從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放回了越國後,正在勵精圖治、恢複國力中,後來流傳的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一個階段,越國為了麻痹吳國,讓吳國放心身邊的這顆定時炸彈永遠不會爆炸,放心和魯國大膽的北伐齊國,就按時的向吳國進行朝見,絕不疏漏,供奉財物,據傳說:還輸送了一個叫做“西施”的美女,當然這都是民間傳說,《左傳》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我們就不好偏題太大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這次,吳國出征,越國又來了,而且是帶著滿滿的誠意,滿滿的禮物,滿滿的祝福。吳王和他的大臣們都得到了不同的饋贈,吳國上下一片歡喜,連勝誇讚越國懂事,是個服從的好附庸國。
但是,吳國還有一個非常清醒的人,這既是伍子胥。
伍子胥對吳王說:
“這些禮物,就是越國在豢養我們吳國。
越國對於我們吳國來說,是身邊的心腹之患,而齊國是遠方的鮮疥之疾。越國與我們生活在一塊土地上,風俗習慣相同,地理位置相同,生活方式相同,所以越國很垂涎我們吳國的土地,別看越國現在很柔順,其實這裏麵包藏這很大的野心。
不正常的順服,必定有妖孽,我們不如早點下手,先滅了越國,之後大王在圖謀中原,也就沒有的後顧之憂。
我們吳國在齊國就是獲得的我們心願,這就好像是獲得一片遙遠的田地而已,實際上沒有什麽作用,就是虛名罷了。隻有越國不現在變成沼澤之地,吳國肯定是要滅亡的。
比如說:我麽讓醫生給我們看病,又要讓醫生為我們留下一個病根,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情啊。”
伍子胥看問題很準,可是好說歹說,吳王就是不聽,他已經迷糊了。
吳國最終還是出征征伐齊國,這次是吳國打主力,魯國跟著打輔助。
魯哀公十一年,五月,吳國、魯國兩國聯軍攻下了齊國的“博地”,現在的泰安南部地區,兩國聯軍繼續前進,五月二十五日,部隊到達了“盈地”,現在的萊蕪地區。
齊國迎擊。
兩軍開始對陣——
吳、魯聯軍分為四支部隊迎敵:第一支,吳王夫差率領的中軍;第二支胥門巢率領的上軍;第三支吳王兒子王子姑曹率領的下軍;第四支是吳國大夫展如率領的右軍。
齊國的部隊展開分為三軍:第一支中軍,由齊國大夫國書親自率領;第二支上軍,由齊國高氏家族的大夫高無邳率領;第三支下軍,由齊國的大夫宗樓率領。
齊國的第一軍和第二軍,就是之前稷曲之戰中曾經入侵魯國的兩支部隊,看來和魯國的交戰損失不大,所以再次走上戰場。
魯國的軍隊部署並沒有提到,應該的摻雜在吳國的軍隊之中了,沒有單獨的成軍,所以就部隊而言,吳、魯四軍,齊國三軍,軍隊路數是:四比三。雖然說齊軍少了一路,但是齊國占有地利的優勢,基本上也算是力量持平的。
齊國的臨戰氣氛即高漲又悲憤,全軍上下分別在做著不同的準備工作:
齊國的陳氏陳僖子給在軍中的弟弟陳書說:“你要是戰死,我們陳氏家族必定聲名顯赫,我一定能夠得誌,為了國家,為了家族,你英勇的去作戰吧。”
陳書說:“這次去,我隻能聽到進軍的鼓聲,聽不到退軍的金聲了。”
齊國大將宗子明和閭丘明也互相勉勵,一起奮勇殺敵。旁邊的公孫夏說:“宗子明和閭丘明這兩個人誓死如歸,相互鼓勵,我看這次必然戰死在疆場,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
於是,大夫公孫夏命令他的部下唱《虞殯》,這就是一首送葬的歌曲,未開戰先唱挽歌,表示誓死的決心,可能也是受了宗子明和閭丘明的影響吧,至於這個歌曲的內容沒有流傳下來,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有些遺憾。
桑掩胥為齊國中軍主帥國書駕禦戰車,齊軍主帥親臨戰場。
陳子行陳逆,就是那個後來當街殺人,被闞止抓獲的陳氏家族的人,命令他的部下準備好含玉,為什麽?因為在過去古代人死了,口裏要含著玉下葬的,這樣提前準備好,死了就直接用上,也是必死決心的表示,就類似於現在的寫遺書之類的行為。
參加過多次戰鬥的齊國東郭書說:“參加三次戰鬥,按照概率來說,一般就會戰死了,所以,這次正好是我參加的第三次戰鬥,我在這裏一定得戰死”。既然自己要死了,身邊的東西也就沒有用了,於是東郭書派人拿琴做禮品去問候弦多,說:“我不會再見到您了。”
以上就是齊國上下將領們即高昂又悲憤的情緒,當然也不都是悲憤,還是有一些樂觀主義者。
齊國的公孫揮就是樂觀主義者,命令他的部下“每人準備一根八尺長的繩子”,這讓部下很疑惑,就詢問他為何?
他哈哈大笑的說:“吳國人頭發短,準備繩子,是讓你們好串綁首級使用的,拿回來領賞。”因為當時的吳國人是“斷發文身”的風俗,不像是中原人,頭上長發挽個發髻別起來。
吳國臨戰前也不消停,吳王碰到了魯國的叔孫武叔,就問他:“你現在在軍中擔任什麽職務?”叔孫武叔回答:“司馬”。
吳王馬上賜給他皮甲和一個用刀鞘裝著的劍,說:
“請認真履行你們國君交給你的命令吧,恭敬而又不能廢棄命令,努力作戰。”
叔孫武叔看著吳王賞賜給的東西很奇怪,用刀鞘裝著寶劍,寶劍是雙刃的,而刀鞘是單刃的,什麽意思?其實也沒有什麽意思,可能是正好順手吧,但是武叔愣在那裏沒有及時的回答吳王的說話,捧著刀鞘,楞柯柯的在揣摩吳王的意思。
旁邊,叔孫氏的家臣孔子的弟子子貢,一看自己的老板叔孫武叔楞在那裏,不知道應該回答夫差的賞賜,趕快上來,代替主人向吳王回答說:“叔孫仇接受大王的賞賜,並一定跟從國君努力作戰——。”
子貢反應很快,避免了一場尷尬的局麵,文化人啊,嘴皮子就是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