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捧著左傳品春秋> 第256章 孔子橫空出世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春秋第一百八十八年)

第256章 孔子橫空出世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春秋第一百八十八年)

  《春秋》的編纂作者孔子,要出世了。


  在《春秋左傳》中,正式的記載並介紹孔子的事跡,就是從這裏開始的,所以我們就隻能在這裏說是“橫空出世”,此時的孔子已經成年。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


  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此時是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已經是十六歲了,正是風華正茂的時節,就已經小有名氣了。


  《春秋左傳》對孔子的記載,是從“問禮”開始,為什麽要問禮?


  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楚國建設了章華台後,邀請魯昭公親自前來觀光旅遊,魯昭公帶著隨行人員到了楚國,從當年的三月一直玩到九月,六、七個月的時間中,楚國總算是守著了一個精通周禮的老師國家了,便十分虛心的向魯國詢問關於一些周禮禮製的製度。


  楚國可不是虛心好學,加強自律,而是準備按照相應的禮製規矩,布置章華台,否則等諸侯國那些有文化的大夫和國君前來的時候,看到一些不符合規矩的擺設,舞蹈和布局的話,是會很丟人的。


  因此,楚靈王先請了魯昭公過來,名義上是遊玩,其實就是請專家給評判一下,有點類似於現在找個高手幫助裝修設計的意思,然後,再根據魯國提出意見,再進行改正和補充完善。


  隨同魯昭公出訪楚國的是“三桓”中的孟氏孟僖子,也算是很有學問的了,但是這次跟著國君出行,遇到了一些楚國的問題,雖然勉強的給予的答複,總算是勉強的完成了任務,反正楚國也不知道禮節,連蒙帶忽悠,算是應付過去了,但是孟僖子回來後,就對自己的知識缺乏,感到振動很大。


  因為,這次到達楚國,尤其是在楚國舉行“郊牢之禮”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對楚國進行答禮,這是很掉價的事情,自己總覺著很是丟人現眼,作為從一個當時世界上最懂周禮的國家出來的卿士,竟然不能盡善盡美的講解和應答周禮,這讓孟僖子深以為恥,回國後,遂發奮學習“周禮”。


  楚靈王也可能是發現了魯國的的知識有些華而不實,因此對在章華台用享禮招待魯昭公期間,送給魯昭公一張名字叫“大屈”寶弓的事情,有些後悔了,楚國大臣薳啟疆知道以後,就前來麵見魯昭公。昭公剛喝完了酒,得到了寶弓,很是興奮,就和薳啟疆說起了這個事情,薳啟疆連忙下拜。


  魯昭公很是驚訝,問道:“你為什麽下拜慶賀?”


  薳啟疆回答說:“齊國和晉國、還有越國,都想得到這個寶弓,我們的國君並沒有給他們,而是給了你,你要做好抵禦三個國家,後續可能進攻奪寶的準備啊,謹慎的保衛這張寶弓,下臣怎能不祝賀你啊!”


  “我勒個去!”


  魯昭公心裏暗暗的叫苦,原來這個寶弓是個禍根,這樣的東西我不能要,還是還給楚王吧,於是就很主動的把寶弓奉還給了楚國。


  可見魯國此時並沒有賢良的大臣輔佐,讓薳啟疆一個忽悠,竟然嚇的掉了魂,其實,很簡單,如果是別人國家來搶寶弓,再拿出來也不遲,或許還能獲得一些利益,何必被人家一忽悠,就害怕了。


  當孟僖子將死的時候,囑咐二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侍孔子。


  孟僖子這樣說:

  “禮,是人的軀幹,最重要的大梁,無禮就無法立身,我聽小道消息說,有一個將要聞名天下的人,叫做:孔丘。


  他是聖人的後代,他的祖先在宋國滅亡了,他的先祖完全可以當宋國的國君,但是還是讓給宋厲公,到了正考父時又輔佐宋國的戴公、武公、宣公,經過三命的賞賜後,而當上了國家的上卿之後,卻更加謙虛謹慎的做人。


  所以,在記載他的事跡的鼎上有:一命低頭、二命鞠躬,三命彎腰,貼著牆小碎步的快走,即便是這樣,也害怕做不好而使國家受到侮辱。


  稠粥也好,稀粥也好,都在這口鼎裏麵煮,隻不過就是用來填肚子。這就是他恭敬的樣子。


  當年臧孫紇有句說:聖人裏麵有賢德的人,如果不能當國君的話,他的後代裏麵必定有聞名於世的人出現。我估計這個話就是應驗在孔子的身上吧。


  我如果能夠善終,一定會把孟懿子(何忌)與南宮敬叔(說)托付給孔丘,讓他們拜孔丘為師,向他學習,以學習到的文化知識,來穩定他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們自己的地位。”


  因此,孟懿子與南宮敬叔,拜了孔丘為老師,開始艱苦的學習曆程。


  孔子後來知道這件事後就說:


  “能夠知道自己不足,而擬補自己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詩經,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說的就是: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其中“君子是則是效”就是要善於向君子學習效仿啊,孟僖子就是你們要學習仿效的人。


  孔子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即魯襄公二十二年,他出生的那年,正是楚康王殺了新上任的令尹子南,晉國發生了“逐欒盈”事件的時期。


  孔子三歲的時候,即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紇卒,葬於防山(今曲阜東25裏處)。孔母顏徵在攜子移居曲阜闕裏,生活艱難。


  孔子九歲的時候,即公元前543年(魯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魯。這一年,鄭國子產執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左傳襄公三十年》)鄭國大治。後來孔子對子產的政績評價很高。孔子和子產應該是一個時代的偉人。


  孔子十歲的時候,即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為魯昭公。


  孔子十五歲的時候,即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論語為政》)

  到了此時,《春秋左傳》記載了孔子出世,魯昭公七年前535年推算,此時的孔聖人年齡為:十六歲。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就已經名聲在外了,這就是孔子。


  關於孔老夫子的的曆史記載很多,也很詳細,有興趣的朋友完全可以研究一下,他的思想體係直接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文化傳承,是中華民族的大聖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