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晉楚再戰,楚令尹子上殞命(魯僖公三十三年 ,前627年,春秋九十六年)
洋洋灑灑,三十多年,此期間春秋曆史發生的輝煌一幕,就要結束了,偉大的“魯僖公時代”就要結束了。在曆史即將翻過這一章的時候,晉國和楚國又發生了一次平靜的“武裝示威大對抗”,晉處再次與楚國進入了一個:由和平走向了對抗的轉折。
起因,還是因為中原地區的許國。
許國是個難纏的硬骨頭,魯僖公二十九年,前631年,期間,因為許國未參加晉文公稱霸的“踐土之盟”,而受到晉文公的征伐。許國是從那次征伐中,而從楚國陣營中投降過來的國家,屬於被中原諸侯武力征服的小國。因此,從感情上來說,許國並不是打心眼裏麵服從晉國,必經是因為實力的弱小而屈服,所以許國對晉國的關係,不冷不淡,也就是跟著大哥走的節奏而已。
三年後,晉文公死了,許國沒有派人參加晉文公的喪禮。因為,晉國在和秦國進行崤山之戰,鄭國也處在這個戰局之中,晉國還處在國喪期間。所以,許國又開始向楚國的靠攏,重新投入了楚國的懷抱。
等到晉襄公處理完爸爸的喪事後,就開始一個個的梳理這些小國的表現,而第一個,就是許國。
所以,晉國帶著蔡國和鄭國一起征伐許國,名義上就是說:許國再次叛變投降了楚國,是投降派,所以就征伐許國。之所以,晉國非要帶著蔡國和鄭國一起出兵,就是因為這兩國家,之前也是楚國的小弟,隻不過是在晉楚“城濮之戰”中,這兩個國家才因為楚國的戰敗,而屈服於晉國的實力,轉向了晉國的同盟集團內。蔡國、陳國、鄭國、許國,其實都是楚國原來的一群小弟,晉國拉著這兩個國家參戰,也算是通過攻打許國,敲敲他們的警鍾,而震懾一下鄭國、蔡國和陳國。
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已經恢複了實力的楚國,當然不幹了。
總不能讓晉國把自己的小弟們都給弄死,做大哥的,咬著牙也要幹,也要保護好小弟們的安全,否則以後誰還跟著幹革命。
於是,楚國的新令尹子上,馬上領兵開始入侵陳國和蔡國,也就是等於說,晉國攻打我的小弟許國,楚國就攻打你的小弟陳國和蔡國。
你給我一拳,我就還你兩腳。
陳國和蔡國並沒有抵抗楚國的實力,反正隻能繼續采取“牆頭草”的戰術。以前在齊桓公當大哥的時候,他們就是采取:齊國來了,就投降齊國陣營,跟著齊國一起揍楚國。當楚國來了,就投降楚國,跟著楚國打齊國。現在隻不過是將齊國變成了晉國,道理是一樣。
前兩年,晉國風頭正勁,成為中原諸侯新的霸主,於是小弟們就都倒向了晉國集團。現在,晉國的大哥晉文公死了,就像是當年的齊桓公一樣,他死了,齊國就完蛋了,現在晉國會不會出現齊國的樣子,很難說。
現在楚國已經來攻打了,所以陳國和蔡國很快就投降了,一個華麗的轉身,又變成了楚國的小弟。
楚國令尹子上征服了陳、蔡之後,並沒有收兵,直接就殺向了鄭國。
我們應該還記得,當年的鄭國可是楚國的鐵杆小弟,連鄭文公的妃子,都送給楚成王歡樂,你想想這個小弟做的多好。但是自從晉國晉文公報仇插手鄭國的事情後,局麵就發生了變化,“城濮之戰”楚國失敗後,鄭國失去了楚國的保護,於是就在晉國和秦國的逼迫下,倒向了晉國同盟集團,關鍵是特別親楚的鄭文公死了,鄭國新繼位的是晉國扶持的公子蘭,即鄭穆公。
之後,秦國想好事,想偷襲鄭國,被晉國在崤山好一頓教訓,保住了鄭國的安全。
所以,這就讓鄭國徹底成為了晉國的附庸國家。
楚國很想改變這個局麵,單純的外部的軍事行動還不夠,還要在內部進行政權的更迭。於是楚國就打出了另一張牌,就是那個被鄭文公和大臣洩駕非常不喜歡的公子瑕,他在魯僖公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子蘭(鄭穆公)被從晉國接回鄭國立為太子的那一年,跑到了楚國避難。
所謂的“不喜歡”,估計無非也是政治上的原因吧。
這次楚國為了能夠更迭鄭國的政權,就帶著公子瑕一起前往圍攻鄭國,企圖推翻鄭穆公,樹立公子瑕。
誰承想,這個公子瑕太興奮了,可能是自己找的那個車駕(司機)的水平不行,也可能是沒想到道路的複雜狀況,粗心大意了,在攻打鄭國都城的時候,公子瑕的戰車竟然在城門外一個姓周的大住宅門口的水窪裏,栽了跟頭,公子瑕的戰車翻車了,一頭紮在了汙水中。
說實話,可能是鄭國這個國家不十分的看重道路的修建,城市的基礎工程太差了,一本《左傳》中,單就是記載鄭國不平整的道路水窪,已經有兩次了。比如在當年鄭厲公出奔的時候,就是因為祭足殺了自己的女婿,將屍體扔在了王宮門口的“周氏之汪”,而恐懼所出奔的。
這次,又是一個前來爭奪王位的公子,翻車在了城外的“周氏之窪”裏了,所以這個周氏門前的之窪,到底是怎樣的凶險,很是有些無厘頭的意思。
不管怎樣,公子瑕翻車的後果就是被一個,在場的鄭國城外的仆人,匠作髡屯抓住了,然後就殺了公子瑕後,獻給了鄭穆公,這樣一來,楚國的這張牌死了,攻打鄭國的意義也就失去了,因此戰鬥士氣也就削減了很多。
鄭文公的夫人,其實就是公子瑕的母親,那個鄭文公娶的蘇國的女子,嚎啕大哭,親自把兒子埋葬在了鄶城的城腳下,此時,鄭文公的五個兒子,就剩下在位的鄭穆公了,其他的都要夭亡了。
當時戰爭狀態就是這樣,當晉國攻打楚國的小弟許國的時候,楚國就攻打叛變的陳國和蔡國。當楚國攻打鄭國的時候,晉國當然就攻打再次叛變的蔡國了。以晉國和楚國這樣的兩個大國,相互戰爭拉鋸。被拉鋸區域,就是夾在中間的這些苦不堪言的諸侯小國們。
楚國攻打鄭國。
晉國出兵攻打蔡國,楚國沒有辦法,手中的王牌死了,一時半時又攻不下鄭國,就調兵回頭,前來救助蔡國,於是晉國和楚國的軍隊在現在河南沙河,隔岸相對持了。
這是兩頭猛虎,誰也不敢輕易的下口。
雖然說幾年前,晉軍在“城濮之戰”中打敗了楚軍。但是,別忘了,那時候的楚軍參戰部隊,僅是楚成王回國後留給令尹子玉的少部分的軍隊,所以“城濮之戰”,對於楚國來說,更為重要的不是軍事力量上的損失,而是政治局麵上的損失。比如,失去了鄭國、蔡國、陳國、許國等一幫小弟,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好不容易的拉回了這幫小弟,等於楚國又恢複以前的狀態。
晉國,絕對不敢輕視楚國的軍事力量。
楚國,有了上次與晉國的交鋒經驗,也知道了晉國軍事力量的強大。
兩強相對,互相害怕。
晉國是陽處父帶軍出征的,所以作為一個年老的大臣,更多的是強調“仁義道德”,而非是象晉國死去的戰神先軫那樣,見麵就動刀子,拚體力。所以,晉國元帥陽處父就派人到楚軍對令尹子上說:
我們晉軍主帥陽處父大人聽說,寫文章就要通順,符合道理;動武打仗,就不能躲避敵人。但是現在我們隔著大河,無法開仗,要不這樣吧,基於我們先君對楚國“退避三舍”的優良傳統,這次,我們晉軍再退一舍,三十裏地,你們楚軍可以渡過大河來布陣,我們決一死戰。
不過,這個仗,到底打不打,都由你決定。
早打,還是晚打,也由你們決定。
不然,就請讓我們晉軍緩口氣吧。最近幾年,晉軍一直打勝仗,將士們都很累了。無論是晉軍,還是楚軍,軍隊在外麵日久疲勞,耗費金錢。對我們都沒有好處,我很想回去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晉國元帥陽處父大人的這番話,真是話裏有話,讓楚國的元帥子上,要好好的琢磨一下。
作為楚軍的主帥,不好說什麽,既然來了,就要開戰,所以就要準備渡河與晉軍決戰。但是身邊的原令尹子玉的兒子大心卻想起了:爸爸子玉的悲慘後果,當年就是爸爸求戰欲望強烈,被重耳玩了個“退避三舍”的遊戲,失敗於城濮。這次人家晉軍開始玩退避一舍了,很難說過河會怎樣,如果又是一個敗仗,豈不是子上也完蛋了。
所以,大心就對元帥子上說了自己的擔心:
不行啊,晉國人是不講信用的,他們可不像是當年的宋襄公,萬一,我們的軍隊渡河一半的時候,晉軍突然進攻逼近我們,怎麽辦,真的要是失敗了,令尹大人,難道你能擺脫和我爸爸一樣的下場嗎?到那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楚國令尹子上,當然知道前任子玉的事情了,而且自己能夠當上令尹,也是因為前令尹兵敗自殺後才來的機會,楚國就是這樣,兵敗,就意味著主帥死亡,所以馬上一身冷汗,就問大心:
大侄子啊,你說怎麽辦好,我們總不能這樣耗著吧?
大心,眼珠子一轉,就說:
這,好辦,不如這樣,我們這次也來個講禮貌,懂道理,主動後退三十裏。
借口是:“因上次晉國的退避三舍,感動了我們。這次,我們主動的退避一舍,算是答謝,請晉君渡河”。
如果晉軍渡河,我們就半渡而擊之,豈不是更有把握。
楚國令尹子上,激動的拉著大侄子大心的手說:
大侄子,你太有才了。
於是,楚國就和晉軍的使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後,也沒有等著晉軍的答複,就當場就後退三十裏紮營,等候晉軍的渡河。
晉軍主帥陽處父等到使者回來,又接到了密探的消息,知道了楚軍後撤了三十裏,於是心中大喜,這不就是楚軍要給自己一個榮譽稱號嗎,不到萬不得已,誰傻的非要動刀子拚命,馬上把宣傳科的幹部叫過來,連夜書寫勝利的捷報,就說:
楚軍害怕晉軍的威名,不戰而退了,敗逃了——
於是,陽處父帶著晉軍,吹著喇叭,打著得勝鼓,迎著全國人民的歡呼,回國了。
楚軍的子上,一看,也覺得沒有意思了,人家晉軍都回國了,我們楚軍還傻乎乎的等在這裏幹什麽,於是也就帶著楚軍回國了。
原本都是回國的一個行動,但是由於雙方主帥處理的方式不同,帶來的後果就是決然不同的,這也就是一個曆史的經驗——
陽處父回國,吹吹打打,誇獎著自己的威名,造成了晉軍勝利的形象,得到了君王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頓時,晉軍成了天下無敵的軍隊,威震四方,宣傳片和英雄事跡報告會,一個接著一個。陽處父,受到了晉軍的一級獎章獎勵。
而楚軍的元帥子上,並沒有把這次的退軍,當成一個什麽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晉軍先撤退了,仗不能打了,楚軍也就撤退吧,不勝不敗,實事求是。但是,這就給自己慢慢的套上了死亡的繩索,不會吹牛,不懂的吹牛,是有性命之憂的,為什麽?
因為——
楚國令尹子上,在國內有個潛在的大仇人。
誰?太子啊。
太子是誰?
商臣,楚國楚成王的太子,時刻瞄著君位的太子。
這可是個很可怕的對手,為什麽令尹子上能和太子商臣結下仇怨,這都是因為子上說了不應該說的話,參與了不應該參與的事情,說道這裏,大致你就會明白了,就是關於江山後續繼承的事情了。
當年,楚成王準備立商臣為太子,就谘詢了子上。
當時,子上還不是令尹,僅是個楚國的大臣,對於大王這種對國家後事的安排,來谘詢自己,這是非常榮耀的事情,於是子上就很是激動的說出了自己的全部看法:
子上向楚成王建議說:楚君的年紀並不是很大,而且還有很多的愛妃,很多的孩子,要是現在一高興,就過早的立了太子,以後如果要有變化,就會再去廢黜太子。
立了再廢黜,就是會招致內亂的。
其實,如果子上說道這裏,已經很可以了,這都是從國家的大局上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可以用“忠臣”的意思,來解釋或避禍的,但是子上一高興,嘴就沒有把門的了,接著說出了下麵不該說的話:
我們楚國之前立太子,都是按照“立年少”的這個習慣進行,所以還是等等為好。
再說了,商臣這個人,眼睛象胡蜂,聲音猶如豺狼,這樣的形象,一般都是狠毒之人,殘忍之人,我認為,不能立他為太子。
子上誠心的說了這一番話後,如果楚成王聽從還好說,但是楚成王根本就沒聽子上的話,就是聽聽他的意見而已,但是子上這個話已經說了,流傳出去了,子上的臭嘴和太子的仇恨交織在一起,兩人就結下了禍根。
所以說,嘴臭,是要命的。
這次,楚軍的不戰而撤,就是一個機會,於是商臣馬上就給楚成王進諫,說:
親愛的爸爸,這次我們楚國退兵,你不感到十分的奇怪嗎?
晉國沒有和楚國交戰,就對外宣傳他們打勝了,直接對我們楚國的聲譽造成的巨大的損害,為什麽會這樣?
肯定就是令尹子上接受了晉軍的賄賂,而主動撤退的,這就是我們楚國的恥辱啊!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罪過了,我們楚國是有軍法的,如果這樣下去,誰還聽君王的命令,自己隨便撤兵就可以了,爸爸,這個事情,你看著辦吧。
楚成王當然很是生氣,對楚軍名義的損失,直接會導致楚國進軍中原的計劃。
殺——
子上,楚國的令尹,總司令員,因為不會搞宣傳,不會吹牛,不懂得如何說話,死了。
你說,同樣是退兵,楚國的司令員死了,晉國的司令員就受到了獎勵,當然是退軍的後果就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