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捧著左傳品春秋> 第21章 誰說荊楚不風流(魯桓公六年至魯莊公四年,共計十六年)

第21章 誰說荊楚不風流(魯桓公六年至魯莊公四年,共計十六年)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魯桓公時代”的中原地區,“爭霸”活動告一段落了。鄭國因繼承人爭位,衰落了。晉國因為晉文公的雄起,霸主了。我們一直沒有講述楚國的故事,這是因為:


  楚國的故事很長,而且很精彩,需要以一個單獨的線路,進行講述,讓我們再次回去,還是從“桓公時代”的開始談起——


  春秋初期“隱公時代”的楚國,已經逐漸成長起來了。


  但是,此時楚國的主要任務,還是在長江中遊以北的荊楚地區,拚命的開疆拓土,收複小弟。暫時還無暇顧及和參加中原地區的諸侯國爭霸賽。


  在當時中原諸侯國的眼中,楚國就是一個沒有文化的“鄉巴佬”和“野蠻人”的形象。楚人最初能向周王室表現衷心的,就是向王室進貢一些飲酒用的茅草而已。


  古時候的酒,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工藝水平一流,酒瓶子一裝,想喝,打開就飲。


  過去古時候的酒,大致是用稻、黍、糯米、黃米等之類;糧食作物釀製的酒,由於當時釀酒工藝的問題,酒液較渾濁,所以就有了:濁酒一杯家萬裏(範仲淹);萬裏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張孝祥)之類的詩詞,來表示當時酒的狀態。


  好在,那時的楚國產一種茅草,有過濾酒液的作用。因此,人們就用這個茅草對酒液進行過濾後,再飲用或進行祭祀,這就是楚人進貢茅草的含義。


  很多人理解成:楚人進貢的是釀酒的茅草,這是不對的。


  西周時期,楚國完全被邊緣化了,即便是到了春秋初期的隱公時代,楚人大王蚡冒帶領的楚國,雖然已經擁有的一定的實力,也僅是個四等的子爵的南蠻國家。


  因此,《春秋》開始的記載中,經常用“楚人”的字眼,而不是什麽“公”,什麽“侯”。那個時候稱“人”或“野人”,就是平頭百姓,沒有爵位,瞧不起的意思。其實人家楚國,是正南八百的“子爵國家”,正局或副局級單位。


  中原的這種觀點,實在是讓蚡冒上火,楚國當時已經很厲害了,是南方的大國,一幫小弟的盟主,可是連個身份都不被認可,這就實在說不過去了。所以楚國最終的發展方向必然就是中原,多少年後的“問鼎中原”就是楚人搞的故事。


  為了能夠大致了解楚國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在春秋初期爭霸的新聞,還太不多的情況下,我們趁機簡單普及一下楚國的曆史知識——


  楚國的曆史由於非常悠久,由於缺少資料,因此就很難說的十分清楚。


  而且我們也不是主要研究楚國曆史的,能夠了解個大致情況,能和後麵《春秋》記載有個銜接,就基本可以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專門的去翻開楚國的曆史進行深一步的研究。


  據說,楚國的老祖宗是顓頊,就是“三皇五帝”一種傳說版本中的一個帝,反正也是現在我們中華認可的老祖宗之一,


  顓頊的玄孫子叫重黎。


  這個重黎,估計十分會玩火,要知道在沒有打火機、火柴的那個年代裏麵,能順利的生火,恐怕在部落裏麵都是很厲害的技能,最起碼能幹個“巫師”之類的輕快活。


  而重黎大哥,不但能順利的生火,而且還能利用火,這就更厲害了。你想想,人家重黎能利用火的層次溫度,燒烤出外焦裏嫩的野豬肉,滿足當年單調的原始口味不說;而且還能利用鬆樹油脂,做了很多整夜都不滅的火把,照亮了村莊和黑暗,這不就是神仙嗎?這不就是部落裏麵的火神嗎?於是部落酋長就封他為“祝融”,代表光融天下的意思。


  多少代,多少年之後,楚國就自認為是“最會玩火專家”祝融後裔了。


  這樣,你也就知道了,楚國是自認為:是最會玩火的後代。那個時代還沒有“玩火自焚”或者“玩火尿炕”的說法,所以楚的後人,當然也很擅長玩火。火,是紅顏色的,楚國人就崇拜紅色,一種勇於革命和鬥爭的顏色。


  祝融之後,又經曆了很多代的傳承,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具體人名很複雜,感興趣的自己到《史記》裏麵查詢吧,全是生僻字,看著發暈,也與我們說的《春秋》時代關係不大,就一筆帶過了昂。


  終於,終於,終於——


  楚人傳到了周朝滅掉商朝時代,楚國的先輩們也響應周文王的號召,跟著征戰幹革命。革命成功後,好不容易等到周武王兒子周成王上位,國家安定了、叛亂平撫了,歡樂的勝利歌聲升起了的時候,楚人才被分封到了現在的楚蠻之地——丹陽(現在具體爭論很多,大概就是丹江口範圍吧),一個國土範圍也就大約百裏的小國,但總比隻封一個城池,要好一些吧。


  爵位是子爵,羋姓,


  楚國在春秋時,經常被稱為“楚子”,就是這個爵位的意思,可不是楚國的兒子的意思昂。


  這就是“楚“在周王朝分封為諸侯的開始,也是立國的開始,此時才能稱為是:楚國。然後楚國在西周年代裏麵,又是一代一代的傳承,到了周王朝東遷,進入春秋大革命時代的時候,我們的楚國國君已經傳到了“若敖”的手裏麵,這是他的小名,大名是“熊儀”。


  若敖在楚國當大王第二十年的時候,周幽王犧牲了,王室東遷,開始進入了本書的春秋時期。接著他的孫子“熊通”經過政變,又成為新一代的楚國國君,史稱:楚武王。


  這可是個厲害的狠角色,一般來說,死後被諡號為“武”的,都是生前很能打的主。


  但是在中原地區那些“根子正、苗子好、血統純“的諸侯國眼中,楚人隻不過是一群沒文化的蠻夷野人,沒有資格參與中原的爭霸活動。


  楚武王繼承楚國大統後,帶著楚國邁步踏入了春秋時代,此時的楚國先後親眼見到周王朝的一幕幕亂象:


  周幽王被犬戎所滅,東遷洛陽;


  晉國曲沃與翼的兩宗混戰,周王無能為力;


  鄭伯克段於鄢之內亂,周王裝聾作啞;


  鄭國搶劫周天子的糧食,周王室忍氣吞聲;


  衛國的州籲弑君,政權交替,周製度綱崩樂壞;


  魯國隱公被殺,桓公上位,諸侯道德淪喪;


  宋國的華父督為搶奪美人弑君,尊卑無序。


  讓楚國進一步的感到東周王朝的衰落,各國的矛盾和糾紛,此時的楚國也開始強大起來,於是也就產生了入主中原的想法,開始參與“中原諸侯爭霸賽”角逐。


  但是對於楚國來說,總是有一個硬傷。


  就是楚國的爵位太低了。你想想,別人不管怎樣說,都是部長級,司廳級的身份,而自己就算是個局級或者處級幹部,大家坐在一起做個遊戲,恐怕也上不了台麵。尤其是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身份的社會,沒有身份不好混啊。


  更何況,楚國去和這些高級幹部身份的人爭地位,沒有合適的級別,更是未占先機。所以楚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身份,提高爵位。


  但在那個年代裏麵,你總不能沒有來由的就要爵位吧,你找周王說:


  老大,我也想參與中原的事情,但是我的爵位太小了,和其他的諸侯老大們沒法玩,為了一起快樂的玩耍,你給我提提級別吧!


  恐怕不用周王說話,就是那些在周王身邊上班的諸侯國老大們,就能用唾沫淹死你:你個小小的野人,處長級幹部,還想上中央,踢死你。


  因此,要想升爵位,在那個年代還要:亮實力,擺拳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