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樓之江南禦史> 第十五回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6)

第十五回爾俸爾祿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6)

  姑蘇府衙門的二門處,先後落了五六頂藍呢子小轎,伴隨著幾聲“落轎”的唱喝聲,五六名身著相應品秩官服的官老爺從小轎中魚貫而出。


  姑蘇府同知顧寧和通判湯暨二人就在其中,不過二人的神色卻是略顯緊張肅穆。顧寧用手微微整理了一下頭頂的雙翅烏紗帽,用手摸了摸胸口處那一道繡有白鷳的光鮮補子,然後看向這座他從事了四年多的衙門。


  “顧大人!”湯暨小聲的提醒了一句,以正顧寧的心神。


  “走吧。”顧寧隻回了兩個字,然後抬腳往府衙大堂內而入,因今日是本月初一,按照律例,所有官員必須前往儀門處參拜。


  儀門處,早有四名官員早早的恭候在此。


  “顧大人!湯大人!”錫城縣令盛鋆和晉陵縣令蕭秉陽拱手作揖行禮道。顧寧象征性的點了點頭,算是回了禮,掃了一圈後,發現知府楊山不在,便問道:“府尊大人呢?”


  話音剛落,隻聽得儀門甬道中傳來幾道人聲,循聲望去,隻見楊山正和一名身著素服(注1),係著烏角帶的老者凝重的匯報著什麽。


  顧寧和湯暨見到此人,皆瞳孔一縮,急忙上前行禮道:“下官顧寧(湯暨)拜見道台(注2)大人!不知大人駕臨姑蘇,下官等何以克當!”


  阮燦看了一眼顧寧二人,頷首笑問道:“怎麽不見新任禦史?”


  顧寧忙答道:“下官等自昨日和禦史大人分離後,並無私交。”顧寧私交二字一下子就將自己刻意賄賂天使(注3)的帽子摘了出去,更表明了自己和王攸之間沒有任何關係,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合乎官場規矩的。


  “大人自鬆江東來,可是為了這位禦史大人?”湯暨試探性的問道。


  “不錯!”阮燦並無遮掩,直接就承認了下來,後又聽得他問道:“京中有好友來信,托我對此人照管一番,不知此人爾等是何評價?”


  蕭秉陽正要上前回話,卻是被一旁的盛鋆攔了下來,盛鋆說道:“昨日禦史大人才至姑蘇,沿途舟車勞頓,我等自不敢多加驚擾。加之府尊楊大人身體偶恙,一時間使得衙門中事務繁忙,下官等唯有盡忠職守,何以敢對天使有所微詞,一切皆按體製法度辦事。”


  顧寧和湯暨以及一眾屬官皆點頭稱是,這位道台大人的話講的很透徹,就是無論王攸是何等模樣,但人家在朝中背景深厚,盡量不要得罪了。


  可蕭秉陽卻不吃這一套,盛鋆攔得住他的身體,卻堵不住他的嘴,更何況若這位道台大人真的是讓諸位同僚不要得罪這位新任的禦史大人,那為何會問及對後者的評價。


  “道台大人,下官有話要說!”


  “思蘊老弟!”盛鋆有些著急,急忙勸阻道。


  顧寧冷笑的瞥了一眼楊山,畢竟蕭秉陽可是他的弟子,自然接下來的話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楊山的意思。


  “道台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這江南道到底是誰的江南道?難不成是這位新任禦史家中的不成?我等皆是朝廷任命的官員,適才盛大人說的一句話讓下官幡然醒悟,‘一切按體製法度辦事’,倘若禦史大人立身不正,違背朝廷法製,我等難道也必須看在您,亦或者這位禦史大人身後的背景忍氣吞聲不成?”蕭秉陽義正言辭的說道,後指向儀門甬道中間的那一處戒石亭。


  “諸位難不成忘了那亭下戒石所刻的‘公生明’以及豎立在一旁的十六字了不成,我給諸位念念,‘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十六字乃是本朝太祖金科玉律,令我等莫要忘了自己的本分,可是眼下諸位在做些什麽?曲意逢迎,蠅營狗苟。顧大人,下官問你昨日你送禦史大人的那一處別院從何而來?湯大人,你昨日送禦史大人的那四名瘦馬又是從何而來?”


  “大膽!蕭思蘊,道台大人在此,你有什麽資格指責上官,還是說你對禦史大人有什麽意見不成?”湯暨怒叱道。


  顧寧看向阮燦,當即笑著解釋道:“道台大人,下官雖和這位新任禦史並無私交,可下官也是奉了金陵的幾位大人的命令行事,至於蕭縣令口中說的那處別苑和瘦馬皆是下官家中私物,既然是私物,那下官自然可以隨意處之。”


  “隨意處之,哈哈,好一個冠冕堂皇的隨意處之。”蕭秉陽哈哈大笑道,笑聲令顧寧很是反感,不過他還是鎮定的問道:“蕭縣令何以發笑?”


  “我笑顧大人賠了夫人又折兵,昨夜我聽聞禦史大人將那四名女子送還至姑蘇衙門口,不知現如今那四名女子如何了?”蕭秉陽質問道。


  “哦?這是何時發生的事?”顧寧一臉茫然,好似才剛知曉。


  “今晨卯初山塘河中發現四名女子的屍首,經查證,正是那四名瘦馬!”蕭秉陽冷聲說道,眼睛直逼向顧寧,以他的直覺來說,顧寧就是幕後真凶。


  “豈有此理!道台大人,這分明是有歹人陷害下官和禦史王大人,還請大人明鑒!”顧寧直接跪倒在地,以求公正。


  “道台大人!下官可以保舉顧大人和此事並無關係。”湯暨直言道。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這事對己方沒有絲毫的好處。隨後湯暨惡狠狠的看向蕭秉陽,說道:“蕭縣令,你是何居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撥我等和禦史大人的關係,剛才你問及顧大人四名瘦馬的境況,其後又自答四名女子同時遇害,足見你賊喊捉賊。本通判問你,你剛才說及昨夜禦史大人將四名瘦馬送至姑蘇衙門口,可是你親眼所見,彼時那四名女子可還好生活著?為何其後卻是沉屍河中,而且如此湊巧就被你查證出來。其次禦史大人為何不命人將其送至顧大人的私邸,而是送到了府尊大人的官邸門口,你又作何解釋。”


  “你血口噴人!”蕭秉陽辯駁道。


  “住口!”楊山訓責道,“道台大人在此,什麽時候輪到你說上話了。”楊山對著阮燦行了一禮,複又說道:“下官已經命人已經去請禦史大人前來對質。”


  ps:本回目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