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時代的夢> 第九十一章 唐三彩(3)

第九十一章 唐三彩(3)

  上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曾有大量的三彩仿製品,它們也已近百年,釉麵火光已褪,柔和溫潤,不排除個別器物會有微弱的蛤蜊光,但絕不會有真品三彩那種從釉裏麵湧溢而出的寶光。


  隻要你認真觀察民國早期的低溫釉就會發現,此時期絕大部分的低溫釉是沒有蛤蜊光的,上觀至乾隆時期的低溫釉,迎光側視仔細觀察才會隱約發現蛤蜊光。所以,有無明顯的蛤蜊光仍可作為區別民國三彩的硬件之一。


  歲月無情,唐三彩釉麵經受千年時光的洗禮會留下一些不容易發現卻很特別的痕跡。


  還未見唐三彩傳世品的報道,幾乎都是出土物,其釉麵一般均見泥土腐蝕的痕跡,不同的隻是腐蝕的程度和方式。一般情況下是見土咬的細孔隨意自然地出現於釉表,或通體或局部出現,細孔大、深淺不一,有的密密麻麻,有的寥若晨星。


  腐蝕的程度不一,有的要仔細觀察才可發現。在放大鏡下觀察部分土咬細孔,其邊緣的釉麵有輕微的腐蝕過渡。經藥水處理土埋之後釉表會出現酸咬的孔,但很有規律,僵硬不自然,腐蝕程度較一致,沒有腐蝕的過渡現象。


  實際上高仿者在釉表的處理上很矛盾,如果用藥水處理,釉表的光澤又不自然,很容易被識破;不用藥水處理釉麵又太光潔新穎,加入其他元素降低釉光的亮度,一經檢測馬腳又露。


  在觀察腐蝕細孔時要注意把它與釉麵在窯中形成的大不一的棕眼區別開來,棕眼僅出現在釉表,深度約為釉厚的三分之一,腐蝕細孔則深入釉裏,有的腐蝕至胎表。


  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麵還有一種特殊的腐蝕形式也是高仿唐三彩無法仿造的。那就是光潤的釉表極薄的一層釉水被腐蝕了,留下粗糙的釉麵,形成大不一的腐蝕斑塊。它們出現在釉麵上有一個清晰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就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再由深到淺。唐三彩出土後腐蝕不再發展,過程停在了釉麵上,給了我們辨別的依據。


  先由淺到深:腐蝕出現時,開始是釉麵上出現隱約可見的微孔。微孔剛出現時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幾十個、上百上千個,剛出現時太渺還不足以改變其釉麵的光澤和顏色,乍看上去釉麵正常,不用放大鏡觀察也可看清;隨著微孔的增多增大,其釉麵的顏色慢慢變成淺褐色;隨著腐蝕的日趨嚴重,腐蝕麵積逐漸增大,就出現了粗糙的斑塊,用手摸之有刺手感,用指甲輕輕一劃可劃出痕跡。


  再由深到淺:腐蝕較嚴重的釉麵向未腐蝕的釉麵發展的過程是一種由深至淺的漸進侵蝕過程。首先是最嚴重之處釉表釉光全無,隻見粗糙的麵目全非的釉,用手指可抹出痕跡,再接著是稍微嚴重的地方釉表極薄的一層尚存,但卻有極細的孔隙且釉光暗淡,有的釉光幾乎不存在了,用指甲可掐進去,再過渡下去,受輕微腐蝕的釉表乍看上去釉麵尚好,釉光也還自然,但仔細觀察釉麵就隱約可見腐蝕細孔,用刀輕劃可劃出痕跡。


  這種由淺至深又從深至淺的交替腐蝕過程,在釉表的表現是以毫米為單位的,但在時間上要形成這一過程卻是要以百年為單位的。整個器物易仿,細微之處難仿。所以,吃透了真品唐三彩的釉麵,再回過頭來看仿品的釉麵,其淺薄之處也就一清二楚了。


  返鉛現象——百年時間濃縮而成的精靈。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麵的返鉛現象,即人們常的“銀斑”,是唐三彩後生成的典型物質。返鉛現象的出現除了需要一定的環境,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是時間留在唐三彩器物上的特殊的印記。


  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麵通體有一層薄薄的銀光,如秋月之色浮於物麵,如薄霜依稀可見。


  一件器物釉麵的局部有銀白色的返鉛現象,而大部分釉麵則沒有。值得一提的是返鉛現象出現於任何顏色的釉麵,藍色的釉麵的返鉛現象往往更為突出,顏色更加自然。


  並不像有的文章所的藍釉不會出現返鉛現象,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其中鉛的成分達5%左右。既然釉有那麽高的鉛含量,隻要條件合適,什麽顏色的釉麵鉛分子還不是照樣跑出來,藍釉亦釉,沒有例外。


  以細的銀白色斑點出現在釉麵上。“銀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鉛現象的重要表現方式,其表現形式仍為不同時間先後出現的動態過程。首先是醞釀階段,表現形式為釉麵出現隱約可見的淺黑色斑點,有的略呈爆裂狀,再發展是在淺黑色的斑點中間出現針尖大的白點,再往下發展便是白點逐漸長大成為白色的斑點。


  隨著這一過程的不斷發展,釉麵上的銀白色斑點也就越來越多,大不一呈色自然。“銀斑”從醞釀到發展成為銀片,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後,離開了出現“銀斑”的環境,動態的生長過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給我們觀察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過程,幾百年的光陰便凝固在我們眼前。


  真品“銀斑”,由分子構成,薄如紙張的1%。高仿唐三彩的“銀斑”,有的是在窯中燒成與生俱來的,似故意加鉛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銀斑”深入釉裏,和真品“銀斑”浮於釉表剛好相反;有的“銀斑”是仿品出窯後“種”上去的,厚重笨拙,毫無自然感,與自然的鉛金屬的光澤差別甚遠。


  盡管“種”上去的“銀斑”仿造者也用一定的溫度使之熔於釉表,可人為痕跡很濃,糊弄門外漢尚可,在行家麵前絕難過關。用第一種方法造“銀斑”,又無法用藥水處理埋於地下,因為這樣“銀斑”就發黑無光了;用第二種方法造“銀斑”不僅造不出極薄的真“銀斑”,還留下跡痕。就算挖空心思用盡手段仿出稍微像樣的“銀斑”,可真品“銀斑”那種先後出現,大不一的生長過程,仿者又沒轍了。所以,“銀斑”是高仿者還無法解開的死結。


  關於“銀斑”的形成,程庸老師在《晉唐宋元瓷器真贗對比鑒定》一書的前言中是這樣評的:“前些年,唐三彩魚子紋開片難以仿出,現在這個問題也已解決。眼下就剩下最後一個重要特征難以仿造,那就是‘開銀片’。‘開銀片’的形成,是因為鉛的原因,它是化學元素中較活躍的一種,時間長了會自然跑出來,就形成了‘開銀片’現象。”可見,“銀斑”是時間的沉澱物。


  仿品則因為生產時間不長,器物表麵沒有經過酸、堿、鹽等地下化學物質的千年腐蝕,釉麵新而明亮,上手摸釉麵光滑而順手,沒有真品的“澀滯”感。經過打磨作舊的仿品,雖然看表麵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但這種仿製品往往在器物表麵留下了磨擦的痕跡。


  如果側光仔細觀察,在釉麵就能看到經過打磨而產生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撫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覺。真品三彩柱型器都是使用模製法成型,雙模左右拚合而成,局部修胎。


  器物底部或主體下部中間留有一孔洞,透過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合模時的痕跡,並可以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規則的手工痕跡。仿製品則用現代高精度的打磨器處理,反倒雙模拚合處畫蛇添足。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貼、刻劃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礦有力。


  高仿唐三彩的釉裏開片雖也淺淡細密,狀若魚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開片亦似乎有一種微微上翹的感覺,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開片密密麻麻,極為細,細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開片也有差異:黃色釉開片最為細;深黃色釉開片最為細密,更像民間所的“芝麻釉”、“翹皮紋”;褐色釉類似燒焦狀的釉麵開片則多呈爆裂狀,與胎體分離似乎更明顯;綠色釉開片則沒有黃色釉開片細;白色釉開片與紅色釉開片大致相同;藍色釉和墨綠釉則多數開冰裂紋,走紋雖也細密,但紋片很少有上翹現象;真品唐三彩器的開片往往是比較複雜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麵的開片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地方開片均勻極細碎,而釉薄之處開片細而不碎紋路稍長。


  總之,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真品唐三彩與高仿唐三彩釉裏的不同,那就是高仿品開片細,真品開片極為細,差別就在一個“極”字,其中奧妙不是比較著看很難明誰細、誰更細。


  時光曆經百年可以滲透釉麵,把一些褐、黑等色的雜質帶入釉裏,凝結在釉下胎表,部分真品的釉下會出現這一情況。釉的開片雖不是很細,但紋路是非常緊密的,絕無向兩邊分開的現象,可雜質竟穿透紋路滲入釉裏慢慢積累形成黑褐色的沉積物,沉積在釉下的雜質越多,釉下的胎表就越黑,反之就越淡,在透明的釉下清晰可見。


  出現這種現象並不奇怪,隻要有足夠長久的時間就可。高仿品釉下胎表之所以沒有這一現象,就是因為它沒有百年以上的時間,短時間的“速成”是毫無結果的,即使有雜質侵入,也不會透入肌理。


  唐三彩,已經不再是人們想象中的立體的物件,也不是陪葬用的物件了,已經從地下走上了地上,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上麵介紹唐三彩的時候對其曆史也做了詳細的明,唐三彩逐漸的往平麵三彩發展,也就是郭愛和等一些大師研究開發的平麵釉畫,並開發了三彩藝這個品牌。


  古代陶瓷的製作工藝,是古陶瓷鑒定的一個重要依據,而一般收藏者卻往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這個忽略,一方麵是因為我們常常會把精力集中於觀察陶瓷的器型、釉色和開片這種外在的因素;另一方麵原因是,對於一般收藏者來,不可能親臨現場了解陶瓷的製作工藝,他們很少去過現代陶瓷的製作場所,更少去過我國各地遺留下來燒陶遺址,他們不了解遺址中各種爐窯的構造,因而,他們對製陶工藝所遺留在古代陶瓷上的痕跡,關注極少,從而使一些對於鑒定古陶瓷真偽十分有效的痕跡被忽略,這不能不是一個遺撼。


  唐三彩陶俑內壁上的指紋,就是這樣一種痕跡。它是古代唐朝的製陶工匠留下的製陶印記,更是今人鑒定唐三彩真偽的標誌。圖6—7和圖6—8兩張照片,拍攝的是唐三彩女樂俑的內壁,從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內壁上的指紋。


  之所以提供兩張照片,是要明,這種留下指紋的唐三彩,不是個別的現象,是細心的收藏家在各種人物俑上經常可以發現的特征,所以這個特征可以作為鑒定唐三彩真偽的依據。


  請讀者分析一下這兩張照片,就可以發現,這兩張照片上的指紋都不是一個手指留下的痕跡,而是兩個以上的指紋,或者是同一個指紋重疊而成的多個指紋。這個現象明,唐代的工匠在製作唐三彩時,不斷用手指捏塑坭坯,因而在內壁上留下了這種重疊的指紋痕跡。


  從黃冶窯遺址出土的唐三彩製品來看,唐三彩的製作是采用模製成型工藝,這種工藝,有著嚴格的造型要求,所以,唐三彩製品,尤其是一些底部開口的人物俑,在脫模後,其細部特別是接縫處,都會經過手塑加工。


  這個特殊的工藝流程,既帶著強烈的時代特征,又要求十分高超的手藝,這種手藝,在唐三彩製品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終於使現代的收藏家看到了這些不著名的唐代工匠的指紋。


  這些指紋,既是我們鑒定真假唐三彩的依據,更使我們對唐代的工藝匠師頂禮膜拜。


  這類收藏品,收藏者可自己動手加固處理。處理前要先觀察器物的損壞程度,不要盲目使用各種化學材料,要先製定修複保養方案。釉色沒有酥鬆脫落隻是表麵泛出白絨絨的物質且用手叩不掉釉的,表明釉料比較結實;反之,則明釉坯酥鬆。情況不同,采取的保養辦法也不一樣。


  對釉麵比較牢固,坯胎比較致密堅硬的可采用兩種方法:


  一是蒸餾水浸泡除鹽法:將這類器物放在蒸餾水中浸泡,二三換一次水,浸泡三四次後取出晾幹即可,表麵可加保護層保護。


  二是紙漿糊敷法:將紙切碎後用去離子水浸泡,每更換一次,後即可使用。將紙漿糊敷在要去除鹽類的器物上,換一次紙漿,次後即可,去除紙漿後要晾幹表麵塗保護層。


  釉坯不好,坯胎體酥鬆的,這類釉陶不能輕易用水洗刷。有條件的可采用減壓滲透加固法,將器物放在真空幹燥器內滲透加固,加固劑的配方和配比要根據陶胎的酥鬆程度、顆粒的粗細、陶胎的薄厚等情況來配。


  加固烘幹後不能讓加固劑泛於表麵、出現光澤,更不能改變物品的顏色。還可采用噴塗、刷、滴等加法加固,將試劑配好後在器物的內外采用氣泵噴塗、毛筆刷塗、針管滴的辦法加固。


  加固時不要操之過急,要根據器物吸收情況慢慢進行,由局部到整體。加固用紅外燈烘烤至溶劑揮發。加固表麵多餘的液體可用丙酮擦除。


  浸透和表麵加固劑可采用:%三甲樹脂丙酮溶液;5-15%聚醋酸乙烯酯酒精溶液;%的在纖維素酒精溶液;%硝基纖維素丙酮溶液;5%聚乙烯醇溶液等等。


  去除釉麵的汙垢,石灰質覆蓋層可用%稀鹽酸溶液擦洗;石膏類覆蓋物,可用硫酸銨溶液熱泡;矽質類覆蓋物,可用1%氫氟酸溶液擦式;食物腐敗物、煙薰汙跡,則可用乙醚、丙酮、甲苯、碳酸鈉溶液等擦洗。所有用過化學試劑的文物都應在蒸餾水中浸泡幹淨。


  唐三彩這一種工藝品的特點,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點在裏麵,這個造型是雞頭器皿,從考證它當時是西域國家甚至中東國家的一種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區把它作為一種工藝品來製作,並且從人們的使用中可以看到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華,在初唐、盛唐時達到高峰。安史之亂以後,隨著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於瓷器的迅速發展,三彩器製作逐步衰退。後來又產生了“遼三彩”、“金三彩”、但在數量、質量以及藝術性方麵,都遠不及唐三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